胜红蓟,属于
菊科植物藿香蓟属Ageratum conyzoides L.的全草,主要分布在
福建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云南省、
贵州省等地,常见于山谷、山坡林下或林缘,以及荒坡草地。其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
胜红蓟,又称咸虾花、臭垆草,是一种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度范围在50至100厘米之间,有时甚至不到10厘米。它没有明显的主根,茎粗壮,基部直径约4毫米,或者有时纤细,基部直径不足1毫米。茎不分枝或自基部或自中部以上分枝,或者下基部平卧而节常生不定根。所有茎枝均为淡红色,或上部绿色,被白色尘状短柔毛或上部被稠密开展的长绒毛覆盖。叶对生,有时上部互生,常有腋生的不发育的
叶芽。中部茎叶卵形或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8厘米,宽2-5厘米;自中部叶向上向下及腋生小枝上的叶渐小或小,卵形或长圆形,有时植株全部叶小形,长仅1厘米,宽仅达0.6毫米。全部
叶基部钝或宽楔形,基出三脉或不明显五出脉,顶端急尖,边缘圆锯齿,有长1-3厘米的叶柄,两面被白色稀疏的短柔毛且有黄色腺点,上面沿脉处及叶下面的毛稍多有时下面
近无毛,上部叶的叶柄或腋生幼枝及腋生枝上的小叶的叶柄通常被白色稠密开展的长柔毛。
头状花序4-18个在茎顶排成通常紧密的伞房状花序;花序径1.5-3厘米,少有排成松散
伞房花序式的。
花梗长0.5-1.5厘米,被尘球短柔毛。总苞钟状或半球形,宽5毫米。总苞片2层,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3-4毫米,外面无毛,边缘撕裂。
花冠长1.5-2.5毫米,外面无毛或顶端有尘状微柔毛,檐部5裂,淡紫色。瘦果黑褐色,5棱,长1.2-1.7毫米,有白色稀疏细柔毛。冠毛膜片5或6个,长圆形,顶端急狭或渐狭成长或短芒状,或部分膜片顶端截形而无芒状渐尖;全部冠毛膜片长1.5-3毫米。花果期全年。
1. 治疗感冒发热:使用白花草60克,加水煮沸后饮用。(出自《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2. 治疗喉症(包括
白喉):将新鲜的胜红蓟叶子30-60克清洗干净,挤出汁液,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后服用,每日三次。或者将新鲜叶子晾干磨成粉末,制成吹喉散剂。(出自《泉州本草》)
4. 治疗鼻衄:将新鲜的白花草叶子揉碎后塞入鼻子。(出自《
广西本草选编》)
5. 治疗崩漏、鹅口疮、
疔疮红肿:使用胜红蓟10-15克,加水煮沸后饮用。(出自《
云南中草药》)
胜红蓟可通过内服或外用来治疗相关病症。内服时,建议煎汤,每次使用15-30克,新鲜的胜红蓟可以加倍使用;也可以将其研磨成粉末;或者将新鲜的胜红蓟捣碎后
榨汁。外用时,应适量使用,可以捣碎后涂抹患处;或者将其研磨成粉末后吹入
喉咙或调制后敷在伤口上。
研究表明,胜红蓟具有对心肌的作用、对平滑肌的作用、
抗炎药、镇痛作用。此外,从中提取的
芳香油还显示出一定的抗菌活性。
《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清热解毒,外用止血。治感冒
风热,外伤出血,疮疖。”
胜红蓟也被称为白花草、脓泡草、
升麻(原变种)、白毛苦、毛射香、白花臭草、消炎草、胜红药、水丁药、鱼腥眼、紫红毛草、广马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