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病毒
疱疹病毒科、单纯疱疹病毒属的一种病毒
B病毒(Macacine alphaherpesvirus 1),又称猴B病毒、猴疱疹病毒科1型,属于疱疹病毒科、单纯疱疹病毒属的一种病毒,是一种在猴群中广泛存在并流行的病毒,大部分感染猴呈良性,人在感染B病毒后可导致人脑脊髓炎,其死亡率可高达80%,B病毒是从猴类传染给人类的唯一可致命的α疱疹病毒。
20世纪30年代,表面健康的一只恒河猕猴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手咬伤,15天后,该工作人员死于进行性脑脊髓炎。1934年,萨宾(Sabin)将发病的动物神经组织经分离培养,能在兔中复制出相似疾病的疱疹病毒科,因此将其命名为疱疹B病毒。1999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B病毒定义为猴疱疹病毒1型。2008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再次将其更名为猴疱疹病毒(Macacine henpesvirusl)。截至2022年,人感染B病毒的病例超过43人,绝大部分是在美国。2024年4月3日,据香港政府新闻网报道,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录得首宗人类感染B病毒,即猴疱疹病毒病例。
B病毒粒子外观呈球形,直径在180~200纳米之间,其结构组成主要包括髓芯、囊膜和衣壳,病毒粒子的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相互缠绕共同构成病毒髓芯;糖蛋白和脂类共同构成囊膜,衣壳由162个壳微粒构成正十二面体,其组成成分为多肽;有双链DNA和多个开放阅读框,属于双链DNA病毒,在不同种群的猴中分离的B病毒其基因组序列和多态性都存在不同;不仅对氣仿、脱氧胆碱酸盐、乙醚等有机化学试剂敏感,同时对热源也很敏感,50℃30分钟即可将其杀灭,另外,紫外线和X射线也可将B病毒杀灭。如需长期保存B病毒,可将病毒粒子置于-70℃冰柜中保存其活力。
B病毒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宿主是猴,主要是猕猴。B病毒可间歇性的从发病的病猴和隐形带毒猴尿液、唾液和精液中排出,通过污染其生活器具、饲料和饮水,给周围接触动物造成感染,从而造成毒病流行。发病的人群感染的途径是与感染猴有过直接接触,或者是接触了病猴的分泌物或体液,有些是通过伤口传播,如咬伤、抓伤、猴笼划伤等途径。
发展历程
20世纪30年代,表面健康的一只恒河猕猴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手咬伤,15天后,该工作人员死于进行性脑脊髓炎。1934年,萨宾(Sabin)将发病的动物神经组织,经分离培养出能在兔中复制出相似疾病的疱疹病毒科,因此将其命名为疱疹B病毒。继萨宾之后,基布尔(Keeble)于1956年从猕猴唇与舌的疱疹样溃疡中分离出B病毒,并经组织培养、血清中和试验、免脑内接种试验均得到证实。1960年,基布尔检查了14400只猕猴,其中332只的舌或唇有B病毒病灶,占总数的2.3%。其发病率有季节性变化,春季低,10月份左右发病率高。
1999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nuses,ICTV)将B病毒定义为猴疱疹病毒科1型(Cereopihecine C1,CHV-1)。2008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再次将其更名为Macacine henpesvirus 1(McHV 1)。在病毒学分类上属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单纯疱疹病毒属,与人单纯疱疹病毒(Herpesvirus,HSV),包括HSV-1和HSV-2同在一类别。截至2022年,人感染B病毒的病例超过43人,绝大部分是在美国。2024年4月3日,据香港政府新闻网报道,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录得首宗人类感染B病毒,即猴疱疹病毒病例。
主要特性
结构特性
B病毒粒子外观呈球形,直径在180~200纳米之间,其结构组成主要包括髓芯、囊膜和衣壳,病毒粒子的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相互缠绕共同构成病毒髓芯;糖蛋白和脂类共同构成囊膜,衣壳由162个壳微粒构成正十二面体,其组成成分为多肽。B病毒粒子在其周围可见环形突起的吸附器,吸附器的存在有助于B病毒更容易侵入易感细胞
基因特性
B病毒具有双链DNA和多个开放阅读框,属于双链DNA病毒。在不同种群的猴中分离的B病毒其基因组序列和多态性都存在不同,具有不同的基因型,根据宿主的不同,B病毒具有四种基因型,分别属于食蟹猕猴、逐尾猴、日本猴和猕猴,虽然四种基因型于猴种关系密切,但其血清型却只有一个,所以B病毒的抗原性稳定,一般不发生变异。
B病毒E2490株经过测序,基因序列为156789bp,C+G含量占74.5%,与α病毒疱疹病毒科比较发现,B病毒E2490株基因组结构特征与α病毒疱疹病毒一致。其基因组都有3个保守的CGCGGCG模体,可影响病毒基因的切割和装配效率。B病毒具有两个复制起始区,分别为oriL和oriS。B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复制区共有六个,且各复制起始区都具有一94bp回文序列,并具有两个复制起始区结合位点:boxⅠ和boxⅢ,且oriL和oriS区核心元件非常保守。在病毒黏附宿主细胞过程中,其病毒囊膜上的糖蛋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HSV中,有11种糖蛋白存在,分别是gB、gC、gD、gE、gG、gH、gl、gY、gL、gN及gM,其中有9种存在于B病毒中。
B病毒与HSV-1、HSV-2基因组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B病毒RS区含有额外的1.5kb序列,此序列位于S末端和ICP4同源基因之间。二是B病毒RL区比人单纯疱病毒的短,且与人单纯疱疹病毒ICPO侧翼区无序列同源性。
理化性质
B病毒在理化性质方面不仅对氣仿、脱氧胆碱酸盐、乙醚等有机化学试剂敏感,同时对热源也很敏感;由于该病毒粒子具有病毒囊膜,因此破坏囊膜或使其囊膜发生变性,是阻止B病毒吸附和入侵易感细胞的有效手段,使病毒囊膜变性的物质不仅包括有机试剂和热源,还包括某些酶类,如磷脂酶C、碱性磷酸酶、膜Caspase-3和链霉蛋白酶等。B病毒对热源敏感,50℃30分钟即可将其杀灭,另外,紫外线和X射线也可将B病毒杀灭。如需长期保存B病毒,可将病毒粒子置于-70℃冰柜中保存其活力。
易染性
猴、犬、猫和兔的原代肾细胞对B病毒具有良好的易感性和增殖性,其中易感性最强的是兔的肾细胞,另外,B病毒在其他一些细胞系中培养,也可以获得较好的增殖效果,如Hela细胞、Hep-2细胞、鸡胚绒毛尿囊膜细胞、KB细胞和Vero细胞等。B细胞在猴肾细胞中增殖,会形成较多散在的环形病灶,感染B病毒的细胞会互相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B病毒感染兔的肾细胞后,可导致兔肾细胞变圆并发生坏死和脱落;B病毒感在染上述细胞的过程中均可形成大小不一的空斑和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并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形成痘斑。
分布和宿主
B病毒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亚洲是其分布的主要地区。B病毒的天然宿主是猴,主要是猕猴,此外还有日本猕猴、帽猴、短尾猴食蟹猕猴等。
流行病学
发病的病猴和隐性带毒猴是B病毒病重要传染源,病毒可间歇性的从发病的病猴和隐形带毒猴尿液、唾液和精液中排出,通过污染其生活器具、饲料和饮水,给周围接触动物造成感染,从而造成B病毒病的流行。
B病毒具有潜伏性、复发性的感染特征。病毒急性感染传播期,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猴群的抓、咬伤,以及与病猴的密切接触而感染。感染B病毒的猴群,其病毒能长期潜伏,潜伏的部位主要是感染猴的泌尿器官、生殖器官和呼吸道附近的神经节及部分的组织器官内。生殖器官附近神经节中的B病毒更容易分离,另外,猴群中的性交也是B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过性交史的猴群其B病毒抗体呈阳性,而幼猴和仔猴抗体大多呈阴性。
除各类易感猴群以外,在其他动物类型中,对B病毒最易感的动物是家兔,不管通过何种途径,一旦接触到B病毒后均可感染发病。病兔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感觉异常、呼吸困难、口腔流涎、眼睛和鼻腔分泌物较多、眼睛发生角膜混浊或发生结膜炎,发病猴大部分在7~12天内病免死亡。另外,少于21日龄的乳鼠对B病毒也具有易感性,小鼠接种B病毒后,接种部位的皮肤可见溃疡和坏死等皮肤损伤,并可引起上行性脑脊髓炎,临床特征和病理变化与人感染相似。另外,大鼠、豚鼠类和鸡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
当外界环境处于阴雨潮湿时,B病毒感染多发。各种种群且处于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猴均可感染B病毒,在印度野生恒河猴群中B病毒的感染率可高达70%,而幼年猴的感染率为12%、青年猴的感染率为37%、老年猴的感染率为73%。2岁以下的猴感染率为6.38%、2到5岁的猴感染率为44.62%、5岁以上的猴感染率为83.33%。B病毒的感染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B病毒感染率越高。
临床症状
动物
B病毒潜伏期不定,猕猴感染后,其发病的潜伏期有的1~2天,有的数周或长至数年,感染B病毒的恒河猴,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轻微的口部病变,感染的恒河猴其饮食正常,无明显的症状表现,只是在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溃疡。感染B病毒的猴群其病毒可长期存在于泌尿器官、生殖器官和呼吸道附近的神经节,也可长期存在于相应的组织器官内,同时机体会产生相应的B病毒抗体。自然猴群的感染率可在10%~60%。
感染B病毒的病猴在感染初期,临床症状表现为舌背部出现水泡,口腔内黏膜或口唇边缘发现较小疱疹,随后疱疹破裂,大约疱疹破裂后约2周左右可自行痊愈,另外,部分病猴表现出严重的角膜炎症状,还有部分病猴在皮肤上出现溃疡和水泡。猴在发病初期,可以从生殖器官黏膜分离到病毒,但在猴生殖器官中不表现任何损伤。采用B病毒人工感染BALB/e小鼠,接种部位表皮会出现坏死、溃疡、结痂及皮炎症状,感染猴在背根神经节及腰脊髓处可发现较明显炎症,其体内可检测到B病毒抗原。
人类
截至2022年,人感染B病毒的病例超过43人,绝大部分是在美国报道,一小部分报道于加拿大英国,这些发病的人群其感染的途径主要是与感染猴有过直接接触,或者是接触了病猴的分泌物或体液,有些是通过伤口传播,如咬伤、抓伤、猴笼划伤等途径。而人体感染B病毒后,在人群之间进行二次传播的概率很低,截至2022年,在人群之间互相传播的报道,全球仅此一例。但是,一旦人感染B病毒后,其发病的死亡率可高达70%。一般情况下,B病毒在体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为2~30天,极少病例显示其潜伏期有的可超过10年,但感染后一旦表现出发病症状,常在10天内病程快速发展。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在感染初期,在暴露的伤口处有和痛感,继而出现水痘,破裂后出现溃疡面,随着病程的发展,在10~20天时,表现出头痛、肌肉酸痛、高烧、晕厥及腹痛等症状,至病程末期出现视网膜炎结膜炎脑膜炎、头痛等症状,随后大部分感染动物死亡,即使有幸存活下来,病猴也往往表现出神经后遗症症状。
病理变化
感染B病毒的病猴,在发病初期,其口腔黏膜出现水疱,舌背部也有水疱出现,在唇部黏膜,水疱破裂后形成纤维疤痕,病程1~2周后,感染猴症状消失,病程愈,同时疤痕组织也逐渐消失。水痘破裂后常伴随真菌或细菌感染;另外可能出现严重的角膜炎
B病毒感染猴,其疱疹部位的组织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可见其上皮细胞出现空泡样变性和坏死细胞内出现核内包涵体。另外,在病猴体内的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都可以发现嗜酸性核内包涵体。肝脏的门管区中,在动静脉血管四周可发现单核细胞和白细胞浸润,实质部肝细胞局灶性坏死。在中枢神经系统组织中,可发现神经元坏死,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增多,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细胞核中可发现核内包涵体。
诊断
病毒分离与鉴定
在实验室中,诊断B病毒感染的标准方法是分离培养病毒。截至2022年,Hela细胞、Vero细胞可用于B病毒的体外培养。部分体外已建立的上皮细胞系也可以进行B病毒的培养及分离。接种B病毒的细胞,可观察到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和特征性细胞病变,对于鉴定B病毒,可以使用LL-CMK2细胞系,因为LLC-MK2细胞系可用于B病毒的培养,对于HSV,此细胞系不能用于其培养和生长,因此,可用于B病毒和HSV的鉴别。
将B病毒的转录调控因子序列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序列结合后,将其导入Vero细胞系,重新构建DBG3细胞系。当B病毒感染猴或者灵长目疱疹病毒科感染时,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CPE及GFP。这种鉴定方法不仅降低了B病毒暴露和感染的机会及风险,而且通过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来检测和鉴定B病毒更加准确和快速。
血清学诊断
B病毒的血清学诊断常用方法是血清中和试验。如玻片酶免法(EVEIA)、ELISA法等。另外,在血清学诊断方面还可以采取B病毒糖蛋白抗原的表达,根据表达产物开展ELISA试验,检测B病毒。可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猴血清,选择出gB,gC,gD和mgG几种糖蛋白作为重组B病毒糖蛋白来代替B病毒,从面使B病毒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极大增强。
HSV、猴因子8(SA8)、狒狒属疱疹病毒科(Herpessvirnus papio2,HVP2)等与B病毒有广泛的抗原交叉性,由于有抗原交叉性,因此在血清学诊断上,B病毒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同时这些病毒也同样可用于B病毒的替代病原,这样可以减少B病毒操作的危险性并防止B病毒的感染。但如果利用上述替代病原代替B病毒,试验检测的灵敏度明显低于B病毒。
组织病理学诊断
B病毒感染后出现疱疹部位的组织,经制作组织切片,显微观察可见其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性或坏死,上皮细胞的胞核内可见明显的包涵体。在感染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核内都能观察到嗜酸性的核内包涵体。肝脏组织中可见肝细胞局灶性坏死,肝小叶之间的门管区动静脉血管周围出现白细胞浸润。在中枢神经系统组织中,可发现神经元坏死,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增多,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细胞核中可发现核内包涵体。
分子生物学诊断
B病毒分子生物学快速诊断的主要方法是核酸杂交技术和PCR。B病毒gG片段使用PCR方法可以扩增出产物,但使用同样条件扩增HSV时,不能获得扩增产物,因此通过PCR扩增技术,可以鉴别HSV和B病毒。通过B病毒E2490株的全部基因序列,并设计其相应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技术,扩增出于HSV无交叉且保守的靶基因,可用于检测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也可以通过设计引物建立实时定量PCR,用以鉴定诊断HSV和B病毒。
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或升高,细胞计数轻度增高,低于200x106/升,主要为单核细胞,蛋白质含量稍高,糖正常,细菌培养阴性。自疱液和皮肤活检组织培养可发现B病毒。血清学检查有抗B病毒的中和抗体效价不断升高。
治疗方法
控制B病毒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在从事与猴接触相关工作中,可能感染B病毒时,当日开始服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如用药两周后仍未出现临床症状且两次病毒培养为阴性,停止用药。如果已证实患者感染B病毒,需要终身服用抗病毒药物(口服阿昔洛韦800毫克/次,5次/天),否则停药后可能导致病毒活化、排毒,发生再次感染。病猴也可以用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进行治疗。
如果孕妇感染B病毒,则可以使用无环鸟苷,使用剂量为15毫克/千克;对于感染B病毒后导致外周神经系统或CNS症状的患者,建议用二羟丙氧甲基鸟苷(DHPG)治疗,使用剂量为5毫克/千克,一日2次。
防控措施
在人工饲养猴时,应将被饲养的猴单笼饲养,并定期开展B病毒检疫,一旦发现B病毒抗体阳性猴,一定要及时淘汰,从而逐步建立无B病毒感染猴群。在动物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使用自繁猴,如使用野外捕获的野生猴,一定要严格检疫、隔离饲养,确认该猴无B病毒感染后再用于科学研究。
B病毒预防需遵循主要原则有,提高与猴群有密切接触机会的工作人员对B病毒传染性和危害性的认知;建立并维护没有B病毒的种群;为获取健康的动物样品,必须限制动物的活动;强制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正确的事故报告和恰当的伤口处理。研究表明,与猴接触后有1:50~1:250的潜在可能暴露于B病毒。一旦被猴群抓伤或咬伤之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时间必须维持至少15分钟甚至更多。清洗过程中必须轻按摩被咬伤或抓伤的伤口,使伤口处充分与肥皂水接触,便于杀灭留在组织中的B病毒。暴露部位的皮肤可直接使用碘酊来灭活病毒。
参考资料
猴疱疹病毒1型感染.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12-31
实验用猴传染性疾病.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12-31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主要特性
结构特性
基因特性
理化性质
易染性
分布和宿主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动物
人类
病理变化
诊断
病毒分离与鉴定
血清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诊断
辅助检查
治疗方法
防控措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