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镇
福建省柘荣县辖镇
双城镇位于福建省荣县县境中部偏东北,东经119°53′32″,北纬27°14′22″,海拔667米。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183公顷,常住人口43812人。
地理环境
双城镇位于县境中部偏东北,东经119°53′32″,北纬27°14′22″,海拔667米,四面环山,是个山间盘地。周围为城郊乡,东北接岭边亭、仙山、长坑3个行政村,西南接福基冈、湄洋、前山、赤岭4个行政村。
这里在明清时期,设柘洋巡检司署,民国以后,是霞浦县上西柘洋区公所、霞浦县第四区署、霞浦上西柘洋区苏维埃政府、霞鼎泰县苏维埃政府、柘洋特种区、柘荣县政府、柘荣县人民政府的驻地。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行政区划
管辖上城、北街、南街、溪坪4个行政村和城北、城南、城西3个街道。今镇人民政府设在柳西路65号。
历史沿革
建制沿革
双城区,以境内有上城、下城区而得名。民国29年(1940)柘洋特种区设置双城镇,辖地相当今日双城、东源县、城郊3个乡镇的范围,民国32年后,今乍洋乡也包括在内。1950年初,县人民政府划双城镇(除西源、漈头二保划归第三区外)为第一区,同年6月废除旧保甲,将原来所辖的保,改建为新城、溪坪、上城、高园、仙源、乍洋、长玉、东源、青岭9个区属乡。1952年7月,新城、溪坪二乡合并成立区属城关镇;1956年4月又将上城、湄洋并入城关镇,复称双城镇。
1958年10月公社化时,裁撤乡镇,新城与湄洋、上城与溪坪分别成为柘荣人民公社管辖的城湄、城溪2个大队(当时柘荣人民公社共辖16个大队)。1961年7月,公社管理体制下放,恢复区建制,柘荣人民公社改为柘荣区,城湄大队与城溪大队分别升为柘荣区所辖的新城和溪坪2个人民公社(简称小公社,柘荣区共辖9个人民公社),并在城区设置一个与公社平行的双城镇,专门管理非农业人口事务。1961年10月,柘荣县恢复县建制,柘荣区改称城郊区。1965年2月,撤区并社,城郊区所辖的9个人民公社和一个镇,合并为城关、东源县、乍洋3个县属人民公社。1980年8月,城关公社析出北街、南街、溪坪、上城4个大队,恢复城关镇。1981年11月,城关镇复称双城镇。
文化
历史文化
明清以来双城区是全县的商业区。当时形成鼎足而立的下城区、溪坪、上城南门外三个小集市,共有商店百多间,大多数都是半农半商、亦工亦商的父子店和夫妻店。
民国6年,上城南门外商店失火,市集消失,只剩溪坪、下城区2个市集。溪坪街因地当福鼎市福安市陆路交通要道,在抗日战争时期,海道被日寇封锁,闽浙沿海各县物资流通都经过溪坪,商贸曾经繁荣一时。1956年,福温公路通车,下城区位处公路旁,原来设在溪坪的国营商店迁入城内,下城街道拓宽延伸,商业渐兴,而溪坪街却日渐冷落。1980年以后,各种经济成份商业贸易与日俱增,除将柳城路再次拓宽外,先后兴建“六一五”新街、上桥路、柳西新街、柳中路、屿北路、柳新街、小北门路、龙新街、北街农贸市场、南街农贸市场、商贸新街、孩儿参市场、溪坪农贸市场,把原来点状分布的上城、溪坪、下城连成一片。
交通
京福国道104线公路横贯东西,是镇与外界联系交通要道。东行北折而上,历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北省而达首都;西行南折而下,经福安市宁德市罗源县、连江而至省会福州市。日车流量达四、五千辆。由104线辐射出去的有柘泰、柘霞2条县道,北通泰顺县,南通霞浦县。此外,通过乍洋—石山、乍洋—长岐、湄洋—富溪、富溪—黄柏、柘荣县—宅中、坪—英山县各乡间公路,可与县内8个乡镇联络,交通便利。
经济
至1990年,全镇有各种商店1127家(其中国有与集体所有的商店181家,个体商店946家),风味小吃、水果摊点328家,计有从业人员3400多人。城关外来人口逾万,故有“小县大城关”之说。传统风味小吃的“牛肉丸”、“泥鳅面”、“乌米饭”、“鼠曲草糍”,名闻遐迩。1990年,全镇商品零售总额(包括全民及集体商业企业)4550万元。
第一产业
双城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灌溉便利。自然条件在全县来说相对优越,农业向来以种植水稻、番薯、大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兼种蔬菜。1950年以前,由于耕作粗放,产量不高,稻谷亩产140公斤左右,甘薯丝亩产220~240公斤。农民多种甘薯,95%以上的人口都以甘薯丝为主粮。
1950年以后,经过土改,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尤其是在80年代以后推广杂交水稻,亩产达450公斤,虽然由于人口增加,商业发展,扩建住宅区与商业区占用不少良田,境内耕地仅4608亩,但全镇百分百人民群众吃上大米饭。番薯种植由水田搬到山园,甘薯丝由民食主粮转为养猪饲料。1990年,全镇有茶园1000亩,果园425亩,有林地6338亩,农林茶副得到全面发展。1990年粮豆种植面积6420亩,总产量2264吨,亩产353公斤,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21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1188万元的18.1%。其中种植业占53.51%,林业占2.2%,牧业占33.4%,副业占10.7%,渔业占0.2%。
第二产业
1950年以前,境内仅有铸锅、制伞、制鞋、打铁、染布、以及加工豆腐面条、米粉、糖饼等二三十家手工作坊和一家小型动力碾米厂。50年代以后,县在镇内先后创办米电厂、农具厂、农械厂、印刷厂、草席厂、制鞋厂、碳化硅厂、炼铁厂、针织厂、毛纺厂、自来水厂、建材厂、塑料厂、茶厂、剪刀厂、紫砂陶瓷厂。1981年恢复镇制后,创办的乡镇企业有:建筑工程公司、闽东制药厂、闽东制药二厂、茶叶精制厂;村办及私人集资创办的企业有:纸箱厂、剪刀厂、皮革厂、家用电器厂、五金制造厂、家具厂、玩具厂、塑料制品厂、炼铁厂、轧钢厂等。
1990年,全镇有乡镇企业454家,从业人员2494人,企业总产值1765万元(其中:工业企业68家,产值819万元,农业企业6家,产值19万元,建筑企业1家,产值103万元,交通运输企业4家,产值306万元,商业饮食服务业375家,产值518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6438万元的27.42%,当年创税收83万元,利润194万元,分别占全县的32.5%和49.2%。该镇工业名优产品,有传统剪刀畅销闽东北及江西省广东省等地,乌龙减肥茶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并远销日本、南朝鲜、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等10个国家和地区。
社会
基础设施
80年代以来,镇内基础建设进展较快。三次拓宽柳城路和开辟各条新街巷,共铺设水泥道路15公里、14万平方米,同时结合铺灌水泥路面,新挖和整修街道下水道19条、1136米,巷道下水道48条、8320米。城区木结构住宅基本上已被砖混结构的新式住房所代替。镇内最高的楼房已达8层。1991年全镇建筑总面积已达59万平方米,年末人均住房面积11.5平方米。全镇生产、生活用电充裕,自来水等公共设施齐全。
科教文卫
民国后期,镇内仅有初中一所,中心小学一所,在校学生三四百人。县卫生院一所,中药铺七八间,疫病流行,求医困难。新中国成立后,文教卫生事业迅速发展。至1990年底,全镇已有县立中学2所(其中职中1所)、实验小学、完小与民办小学各1所,幼儿园7所,在校学生5593人,其中普中1765人,职中219人,小学2292人,幼儿131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1%。文化设施有:县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越剧团、有线电视、有线广播、卡拉OK舞厅、溜冰场、球场、康乐球场等。医疗卫生机构有县医院、县中医院、县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环卫所等以及个体药商20多家。
旅游
风景名胜
有东山风景区、仙屿仙庙、游朴墓烈士墓及上下城尚存的部分城墙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建制沿革
文化
历史文化
交通
经济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社会
基础设施
科教文卫
旅游
风景名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