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履洲(1904—1991),浙江宁海人,少年怀有从军报国之志,毅然离家赴粤考入
黄埔军校第六期。1932年,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郭履洲在上海组织特工部队对日作战。1937年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郭履洲历任
忠义救国军参谋长、温台地区司令、
抗日战争第三战区督导组长、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训练班副主任等职,与
日寇周旋于浙、闽、皖地区,炸毁日军仓库、桥梁40余次,
飞云江战役歼灭日军300余人,又奇袭
东海,获得重大胜利,可谓身经百战,顽强克敌。1950年赴
台湾省,1991年病逝。
郭履洲,孩提时代就读于宁海正学小学。敬仰大儒
方孝孺的高风亮节。少年的郭履洲深为感动。这种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精神,在他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民国15年(1926),年轻气盛的郭履洲因念家国多故,世局艰难,为报效国家,毅然赴粤从戎,考取
黄埔军校第六期,与
戴笠为同期同学。
1932年,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郭履洲积极投身抗日,在上海组织特工部队对日作战。
1937年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郭履洲历任
忠义救国军参谋处长、参谋长、温台地区指挥官、第三战区督导组长、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特种技术训练班副主任等职,与
日寇周旋于浙、闽、皖地区,炸敌仓库、桥梁40余次,
飞云江战役歼灭日军300余人,又奇袭
东海,获重大胜利,可谓身经百战,顽强克敌。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中国国民党交通警察第十八总队
少将总队长兼京沪区铁路护路司令,1949年担任交通警察总局副总局长兼上海中心区守备司令官等。
1947年,郭履洲正当事业有成之时,他有感于少年时远出读书之苦,萌发了要在自己的家乡办一所中学的意念。首先他想到方正学的苦读成才及其舍生取义精神,同时想到母校正学小学老师对他的启蒙教育,于是就决定在家乡创办一所中学,取校名为正学中学,以法先贤,以励后进。郭履洲的行动得到了他堂叔郭学序(原上海华昌钢精厂老板)的极力称赞与支持。叔侄共举,一所仅次于
宁海中学的“私立
宁海县正学中学”,于1948年秋顺利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