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世纪》是由埃里克·莱顿、拉尔夫·佐当联合执导,D·B·斯威尼、阿尔法·沃德等配音的动画电影,于2000年5月19日在美国上映,2000年7月1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讲述由
狐猴科抚养长大的小
禽龙阿拉达,在一场流星雨过后,和狐猴朋友一起找寻新的家园,并与恐龙同类相遇的故事。电影由
华特·迪士尼特效动画制作并与秘密实验室合作,由华特迪士尼影业发行。影片由帕姆·马斯登制片,约翰·哈里森、罗伯特·尼尔森·雅各布斯和沃隆·格林编剧,故事由这三人和宗达格、汤姆·恩里克斯共同创作。
时间回溯到6500万年前的
白垩纪晚期,艾力达是一头禽龙,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般的
小岛上。它从未见过自己的同类,是一群
狐猴科将它养大。一场突至的流星雨毁灭了小岛,艾力达和几只狐猴朋友侥幸逃脱了这场劫难并来到大陆。它们加入了一群四处寻找安全的栖身之所的恐龙队伍。水源和食物的短缺、以及嗜血的
恐龙总目的不断侵袭时刻威胁着它们的生命。具有创新思想并对弱小同伴表示同情的艾力达与冷酷而固执的首领寇伦和它忠诚的手下布鲁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在克龙的妹妹妮蕊的支持下,艾力达向传统发起挑战并证明了适应环境并相互团结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该片的剧本早在1988年已经完成,但由于当时技术达不到影片的要求,因此1994年
迪士尼+才着手开拍。迪士尼的“秘密实验室”动用48名专家,另网罗350名各方人士,历时320万个工作时才完成该片。该片全部素材可装满7万张光碟,软件组共编写7万行程序,全部加起来相当于一部25卷的百科全书。为了这部耗费12年筹备、制作,总投资金额将近2亿美元的电影,
迪士尼公司买下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废弃的飞机厂房,集合了近350名的制作及技术人员(最多的时候达到900人),打造出一个名为“秘密实验室”TSL THE SECRETLAB的数码制片厂。
该片的两支外景队用了18个月时间到世界各地拍摄实景,作为影片中恐龙的生活背景。加州死亡谷、澳洲坎贝尔
国家公园、弗罗里达的沼泽、夏威夷两大岛、
委内瑞拉国家森林公园、
萨摩亚群岛等14个景点,这些景色由电脑控制的摄影设备送回工作室,由一批数字专家一张一张地分离出来,再与电脑影像融合一起。
为求效果逼真,工作人员专门研究恐龙的动作。在生物学家的协助下,依据它们的骨骼结构,填出附着其上的肌肉组织,并结合这两者,描绘出这些恐龙的面貌及各种动作。他们甚至亲自坐上
大象、
长颈鹿,近距离地接触这些庞然大物,体验它们移动时的感觉,以便能够设计真正有说服力的视觉效果。在观察大象活动用以模拟恐龙,其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这些大型动物移动时,不只是脚掌或腿部的运动,而会连带牵动其他部位的肌肉,并造成表皮的震动。因此为让观众体验到更真实的情境,技术人员特别设计了一组程序,将这些恐龙身上的肌肉,依所在的位置及特性,切割成几千块大小不等的
多边形,贴附在骨骼上,使片中恐龙的肌肉与皮肤能根据整个骨骼移动的方向、力量、速度的大小,产生不同的皱折或震动。制作
狐猴科的动画时,为了呈现它们身上细密的皮毛,技术人员不但为每个狐猴加上了超过上万根的毛发,更夸张的是,还特别用软件将这一万多根毛发一一编号,并借由这套昵称为“发型师”的程序,在电脑中依场景所描写的环境,将不同编号的毛发依风向决定它的方向及位置甚至是不同的毛色。
迪士尼公司策划《恐龙》拍摄内容时,原本设定由真人和恐龙一同演出。但后期
迪士尼+又决定遵照自然科学考证,推翻了早期的设定。
迪士尼公司动物主题公园曾打算与影片上映同步开放同名主题区,但由于拍摄技术受阻,以至主题区开放时影片还在制作当中,由此主题区的名字放弃选用影片片名。
影片中出现了草地的画面,但草出现于距今6500万年前的第三纪,正值
恐龙灭绝之后不久。
该片不仅在动画技术的运用上超越以往,同时更试图赋予这群恐龙“人性”,而塑造出与以往恐龙电影完全不同的风格。 (《
东方新闻》评)
该片的出现再次颠覆了观众心目中对现实世界的定义,其中的1300个特效镜头使之成为同类影片中最为复杂、也是最为壮观的一部,堪称好莱坞有史以来最具视觉震撼力的影片之一。(《
北京晨报》评)
《恐龙》的数字特效使观众完全沉浸于亦真亦幻的奇妙世界之中。该片
中国共产党展示了30多种史前生物,从12英寸长的小型恐龙到120英尺高、100吨重的
腕龙。除视觉冲击外,该片的故事情节也非常引人。 (新浪娱乐评)
该片是
迪士尼+首度尝试用电脑动画结合真实背景,再运用精妙的叙事技巧,演绎一出史前时代震撼人心的故事。(《
羊城晚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