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恩(1834年-?),字海山,四川
铜梁区安居人,清朝政治人物,
进士出身。
同治壬戌年(1862年)二榜第六名赐进士,善诗工书。著有《铜梁县守城记》《春圃诗钞》《石及离文集》等。
咸丰五年,顺天乡试中举。
光绪十三年,任
宁武县府
知府。光绪十七年,护理山西
河东道。光绪十八年,调署山西
泽州知府。有子吴钟、吴钟琳,婿陈时政、陈启鹏。
同治壬戌年(1862年)二榜第六名赐进士出身,选
庶吉士,授
编修,1864年授翰林院编修,任
国史馆修,文名甚著。当时吴鸿恩任侍御,以才华盖名京都,主持“愿学堂”和“观善堂"的讲学,他教人培根本,敦品行,言必有益于身心,受教育者数百人,
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科殿试,状元
曹鸿勋、榜眼王赓云、探花
冯文蔚悉出其门,在当时轰动朝野上下。
同治十年(1871),出任山东道、
云南省监察御史。光绪三年(1877),调
平乐县知府,未赴任,因父母丧回乡守孝,被县令聘掌巴川、琼江书院。光绪八年(1882)回京,先后任山西太原、
宁武县、
泽州、
刘大同等知府。光绪二十六年(1900),护理冀南道。同年九月辞官回乡,被四川总督聘掌成都少城书院,循循善诱,不减壮年。他为官清正,办学严谨,卒于
成都市。著有《不及斋文集》、《铜梁县守城记》、《春圃诗钞》、《石及离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