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中华人民共和国
重庆市下辖区,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西北部,西南靠大足区,东北连
合川区,南接
永川区,西北邻
潼南区,东南毗邻
璧山区。铜梁区幅员面积1343平方千米,由5个街道和23个镇组成,南北长62千米,东西宽约48千米。2022年末,铜梁区常住人口68.94万人,其政府驻地为重庆市铜梁区
巴川街道龙都路50号。
铜梁区整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其地形地貌以浅丘宽谷、中丘梯地、低山槽谷三种形式为主。境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水系发育,河流纵横,以
涪江为主干呈网络分布。在两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晚期,先民便在铜梁从事劳动生产,繁衍生息。唐武周长安三年(703年)铜梁区建县。1949年12月2日,铜梁县解放,22日成立铜梁县人民政府。2014年5月2日,撤销铜梁县,设立铜梁区。
铜梁区第二产业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健康美妆等主导产业。铜梁区第一产业有粮油、生猪、蔬菜三大保供产业,发展莲藕、优质水果、肉鸡肉兔、生态水产、花卉苗木、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2022年,铜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3.63亿元,同比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1:52.5:38.4。
铜梁历史悠久,铜梁安居古城已有近1500年历史,是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全国非遗旅游景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铜梁古
文化遗址出土的旧石器制品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被列为全国第八处旧石器文化遗址,命名为“铜梁文化”。铜梁区森林覆盖率达39%,森林面积达603.3598平方千米,有用材林45种,
藤本植物、果树、中药材、草本植物灌丛等种类繁多。2020年,铜梁区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名称来历
铜梁区,因境内“小铜梁山”而得名,其山石梁横亘,形如玉屏,在朝晖夕阴中成古铜之色。“铜梁”二字,最早见于公元三世纪
晋朝陈寿的《
益部耆旧传》,该书记载,“
楚顷襄王灭巴封其废子于江之南,号铜梁侯”。在
唐朝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明代《万历·重庆府志》、
清代《
大清一统志》等均有记载,小铜梁山确实有这个地方,在今
合川区、
潼南区交界的地方。因年久失传,也有资料把合川之南五里的
铜梁洞所在之金榜山称作铜梁山,作为铜梁一名之由来,实属误传。
历史沿革
先秦
在两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晚期,先民便在铜梁从事劳动生产,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铜梁县为古巴国属地。巴,是一个古老的部族,原居住在今
湖北省南部、西部和汉水流域一带,约在公元前11世纪的
商周之际,逐迁徙到今
陕西省东南和今
四川省东部一带。
公元前11世纪,
姬发封宗姬于巴,巴疆域最盛时“东至鱼复(今重庆奉节),西至
叙州区(今四川宜宾),北接
汉中市(今
南郑区),西极黔涪(今重庆彭水、
黔江区一带以至贵州东北和
湖南省西北等地)”,其范围大致包括今陕南、鄂西,湘西北、黔北和渝东一带。巴人质朴好义、艰苦耐劳、精明勇敢、能歌善舞,他们主要从事农耕、狩猎、捕鱼、冶铜、制漆、酿酒、贩盐等业,并于长时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巴文化。后
楚威王灭巴,封其庶子于濮江之南,号为“铜梁侯”,此为铜梁建置之始,置垫江县,铜梁为垫江属地。
秦汉至南北朝
秦、汉推行郡县制,铜梁为巴郡垫江县地。
秦并巴蜀后,利用巴蜀地区的米帛等财富和巴人勇猛善战的特点,充实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先后灭掉其他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朝。
秦末农民起义后期,
楚汉战争时,被困于汉中的
刘邦,依托着巴蜀地区的富饶和人力,打进了关中,消灭了
项羽,建立了强大的
西汉 。
隋唐至宋元
隋、唐为合州石镜县辖地。
唐武周
长安三年(703年)铜梁区建县,治所在奴仑山列宿坝,隶属合州。
李隆基开元三年(715年),铜梁县治移
涪江南岸武金坑。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县治向东南移于东流溪坝。其后,铜梁地域变化较大,在历史上曾有铜梁、巴川、安居三县建置,古赤水县、大足县曾一度并入铜梁。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割石镜之南、铜梁之东新置巴川县,初治楼滩,仍隶属合州。
北宋年间,铜梁巴岳山等地产“水南茶”,与广汉赵坡、‘蛾眉白芽、雅安蒙顶,称为蜀茶“四大珍品”。宋
熙宁四年(1071年)赤水县省入铜梁县,七年(1074年)复置。
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七年(1280年),废巴川县入铜梁县,铜梁治所自戴场坝迁至巴川镇。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昌州,昌元、
永川区2县入
大足区;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撤大足县入合州所辖的铜梁县;元至二十四年(1287年)又废,并入石照县(今合川)。
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农民
起义军领袖
明玉珍在
重庆市称帝,定国号为“夏”,改元
天统,建都重庆,从铜梁将原昌州并入的地域收回,复置大足县(隶合州)、昌宁县,铜梁保留原有辖地。元末,原隶属巴川县之雍溪、曲水二镇划归大足县。
明清
明初,铜梁辖琼池、习贤、永清、桂林四乡。宪宗
成化十六年(1480年)九月,分铜梁、遂宁二县部分地置县,以安居溪为名;治所在安居镇,隶属重庆府。
清
康熙元年(1662年),撤铜梁、安居并入合州,州下无县。康熙六十年(1721年),又以原安居(铜梁原划出地)、铜梁二县地复置铜梁县,属重庆府。铜梁境域先后设有35场,但安居仍以县级(无县令,保留县级部分权限)达重庆府。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修建琼江书院。四十一年(1776年),安居更名为乡,隶属重庆府。
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合并巴川、琼江两书院为巴琼学堂。二十九年(1904年),安居裁撤外委把总及兵丁,完全隶属于铜梁。三十年改为铜梁高等官立小学堂,部分乡设蒙学堂。宣统三年秋(1911年),铜梁成立保路同志分会;同年11月25日,铜梁县军政府成立,改县公署为知事公署,隶属重庆府。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2月,铜梁县军政府结束,由重庆蜀军政府委任县知事。3月,停办中学,推广小学。县中学与高等小学合并。同年,张建五等合资兴办群贤丝厂。铜梁改变清代赋税征收办法,将地丁粮改为正税,津贴、新旧捐输和征解费改为附税,实行正附税合并征收。
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省、府、州、厅建制,以道辖县,铜梁县隶属川东道。
民国九年(1920年)5月,
四川省发生“靖川之战”,
川军战败,黔军反攻,川军放弃
合川区,
武胜县、铜梁,引兵西进,黔军追击,在铜梁熊家坪大战四日,双方死百余人。黔军退走,川军复入县城。不久川军撤走,6月8日,黔军又占铜梁。8月初,川军第七混成旅张存孝逐去黔军,入驻铜梁。
民国十年(1921年),熊克武联络一、二、三军,发动驱除四川督军刘存厚之战。3月12日,第三军第七师陈国栋所属刘乃铸团入驻铜梁,将二十二师王元虎营逐走。
民国十八年(1929年),撤道恢复
行中书省建制,铜梁县直属四川省政府。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县团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刘灵,率团防队伍赴
川陕苏区参与反共战争,在宣汉南坝被唐式遵部改编。次年,
四川省行政统一,实行行政督察区制,铜梁隶属四川省第三督察区(治所
永川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三期来铜驻训。次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14期也从武昌移驻铜梁
安居镇,战补总队第一期移驻铜梁
虎峰镇;同年,中央空军入伍生中队,由浙江桥移驻铜梁县旧市坝,并在此成立空军入伍生总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铜梁,县城各界人士、公职人员、学校师生和居民在东门外热烈欢迎,铜梁宣告解放。22日成立铜梁县人民政府,隶属川东行署璧山专员公署。同日成立县大队,有兵员360人,直属璧山军分区领导。
1950年1月9日,铜梁县组织685人征粮工作队,开展公粮的普征和大户加征。是月下旬,全县境内先后暴发了由国民党潜伏特务、反动地主豪绅、土匪、反动军政人员组织的政治性土匪武装暴乱。次年7月,铜梁县政府成立武装科,各区乡建立农民武装部,村建立农民武装队。
1961年12月,铜梁县调整为1镇10区,辖62个人民公社,实行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1976年春,在清理西郭水库坝基时发现的“铜梁文化”遗址,证明在两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晚期,先民便在这里从事劳动生产,繁衍生息。
1983年2月8日,中央批准
重庆市成为全国首批经济计划单列市。4月,永川地区并入重庆市,铜梁属重庆市管辖。1983年底,全县共有武装部11个,乡武装部62个。
1984年,铜梁县进行改革城市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并在国营企业和乡镇企业中普遍实行经济责任制。巴岳茶场获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授予“先进企业”奖。铜梁织绸厂(二轻企业)生产的“丝绸屏风”,定为重庆市新产品,获试制费5000元。县
广播站主办的《铜梁龙的一组连续报道》获省、市广播电视厅、局
一等奖,国家广播电视部三届全国广播节目奖和六届全国好新闻
二等奖。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铜梁仍为重庆市辖县。
2014年5月2日,撤销铜梁县,设立铜梁区,7月15日,铜梁区正式挂牌。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铜梁区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西北部。地处东经105°46′22″至106°16′40″、北纬29°31′10″至30°5′55″之间。西南靠
大足区,东北连
合川区,南接
永川区,西北邻
潼南区,东南毗邻
璧山区,南北长62千米,东西宽约48千米,幅员面积1343平方千米。
气候
铜梁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资源比较丰富,立体气候比较明显。气候总体特征表现为春早夏热,秋雨冬暖,雨热同季,日照少、风速小、多云雾。年平均气温为18.4℃,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2.1℃,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5.7℃,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4.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5℃。年平均
降水量为1082.4毫米,降水以夏秋为最多,月降水达100毫米以上的为5一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最大年降水量为1482.2毫米,最小年降水量为680.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091.4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4%。铜梁区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年平均风速为1.0米/秒。年平均无霜期324天。
地质
铜梁区位于四川沉降褶皱带的东部,地跨三个三级构造单元。以
华蓥山大断裂为界:以北属龙女寺半环状构造,以西属川中褶皱带。这两个构造单元合称为“川中古隆平缓构造区”;以东属川东褶皱带,称为“川东南中隆高陡构造区”。境内这两个构造区共有7个
背斜、4个
向斜、6条高角度
逆断层。这些构造的现今轮廓是距今1.3一0.01亿年的燕山运动与喜山运动形成的。
按地层区划,铜梁区境属扬子地层区四川盆地分区的南充小区和重庆小区两部分。地表出露的
地层为中、新生界的
沉积岩。其中以中生界的侏罗系为主,分布面积约1154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86.5%;次为三叠系,分布面积不到180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13.5%;缺失第三系、白垩系与部分三叠系。新生界第四系,零星分布于河流两岸。各时代地层出露总厚3022~3825米。
1976年,铜梁区兴修西郭水库清挖坝基发现遗址后,经相关部门对动植物化石和石器的研究、考查、考证,及对乌木、化石的碳14元素测定和植物孢子花粉的分析,确认该遗址堆积物的地质时代为
第四纪更新世晚期。
地形地貌
铜梁地处渝西丘陵与渝东平行岭谷交接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南部有毓青山和
巴岳山东西对峙,境内最高海拔886米,最低海拔185米,
平均海拔约354米,其地形地貌以浅丘宽谷、中丘梯地、低山槽谷三种形式为主。
浅丘宽谷地域在海拔200至340米之间,总面积734.6平方千米,占铜梁区面积的54.70%。其中:浅丘平坝,面积325.09平方千米,占铜梁区面积的24.21%,主要分布于区域西部,地势平缓,
转轴倾角多5°以下;浅丘,面积409.51平方千米,占铜梁区面积的30.49%,主要分布于区域东部,地势较平缓,倾角在12°以下。
中丘梯地地域在海拔340至480米之间,总面积390.67平方千米,占铜梁区面积的29.09%。其中:深丘,面积173.04平方千米,占铜梁区面积的11.28%,主分布于区城北部,多呈长担岭域穹隆状岭岗,或
单面山;中丘,面积217.63平方千米,占铜梁区面积的16.20%,主要分布于区内三向斜之翼部,呈条状岭脊及梁状或枝状岭谷,沟谷纵横,溪河发育,坡残积层地貌多分布于中、深丘坡脚。
低山槽谷地域在海拔320至800米之间,面积217.73平方千米,占铜梁区面积的16.21%。其中:低山以区内东西两山,面积177.57平方千米,占铜梁区面积的13.22%,属帚状褶皱带的高
背斜山,
山脊起伏,形成多个独立高峰;槽谷区面积仅有40.16平方千米,占铜梁区面积的2.99%,多分布于东、西北之间
大理石出露地带,常有
溶洞漏斗等岩溶景观。
水文水利
水文
铜梁区境内水系发育,河流纵横,以涪江为主干呈网络分布,区内主要有“一江两溪三河”,即涪江、
琼江(又名大安溪)、
小安溪、平滩河、久远河、淮远河六条主要河流及200条大小支流溪沟、分属涪江流域,总属嘉陵江水系。铜梁区内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河道,共10条,分别为
涪江、琼江(含市级河流滑滩子河)、白羊河、平滩河、淮远河(含市级河流茨巴河)、久远河,侣俸河、小安溪(含市级河流板桥河)、穆家河、巴川河。此外,铜梁区有一个国家中型水库玄天湖。该区地下水资源总量1.45亿立方米。
河流
涪江
涪江为嘉陵江的右岸最大支流,水系呈树枝状发育,支流众多。涪江于铜梁区
高楼镇晒金石入境,流经高楼、安居二镇,于
安居镇杨寿村的羊寿溪出区境流入合川区内。流经区内长23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72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80亿立方米,区内流域面积有1303平方千米。
琼江
琼江又称大安溪,系嘉陵江水系,
涪江右岸的一级支流。河道弯弯曲曲,流经
潼南区,于铜梁区
维新镇青滩入境,依次流经铜梁维新镇、少云镇、安居镇,于安居镇黑龙咀汇入涪江。铜梁区境内河长33.7千米,流域面积379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8.42%,河道平均比降约0.58‰。区境内可用水头12.4米,水能蕴藏量1360千瓦,已经建成长滩水电站和少云水电站,装机1360千瓦。
小安溪
小安溪系涪江右岸一级支流,
长江三级支流。小安溪在铜梁区永嘉镇竹海村黄桥入境流经永嘉、安溪、华兴、大庙、虎峰、庆隆、
蒲吕街道、旧县、二坪,于
旧县街道永清村张家渡口出境流入合川区。铜梁区内产生年均径流量3.02亿立方米,区内流域面积781平方千米。
湖泊
玄天湖
玄天湖是一座集农业灌溉、防洪及环境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国家中型水库,系
重庆市“泽渝工程”项目之一。
玄天湖水库总库容1056万立方米,长约3.5千米,湖面最宽处有800多米,面积1平方千米,最大坝高29.69米,正常蓄水位282米,湖上有大小岛屿7个,其中独岛2个,半岛5个。
水利
截至2022年末,铜梁区一共有110座水库,包括中型水库2座,小(Ⅰ)型水库25座,小(Ⅱ)型水库82座。其中,同心桥水库是渝西工程西干线的重要工程,位于铜梁区
福果镇与
虎峰镇,为Ⅲ等中型水库,总库容1126万立方米,水库总占地面积2847.38亩。铜梁区琼江安居提水工程位于
重庆市铜梁区境内,供水总规模10万立方米每天,输水线路总长23.3千米,工程主要供给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
土壤
受母质、地形、气候、植被等的影响,铜梁区土壤类型划分为4个土类、18个土属,88个土种。分布最多的是水稻土,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3.9%,分为3个亚类、9个土属、36个土种;其次是紫色土类,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0.7%,分为4个土属;其余为黄壤土类和冲积土类,各占2.58%和0.49%。水稻土中冲积性水稻土占水稻土面积的1.9%,主要分布在
涪江、
琼江和小安溪等河流沿岸;水稻土中紫色冲击水稻土广泛分布在丘陵区和低山山麓地带,是全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壤,其土壤具有成带性、成层性。
土层深厚,富含各种矿物质元素。土体结构良好,尤其适宜水稻生长,复种指数亦较高;水稻土中灰棕紫色水稻土属分布遍及全区丘陵农区,其所处气候条件优越,
矿质养分充足,土质普遍肥沃,土地利用率高,水稻产量也高。但由于地势平坦,区域排水较困难,影响了土体结构,降低了水稻产量。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铜梁区南北长62千米,东西宽约48千米,幅员面积134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505.6381平方千米,种植园地面积45.8269平方千米,林地面积434.084平方千米,湿地面积0.8093平方千米,草地面积0.9474平方千米。浅丘宽谷地域在海拔200至340米之间,总面积734.6平方千米,占铜梁区面积的54.70%。中丘梯地地域在海拔340至480米之间,总面积390.67平方千米,占铜梁区面积的29.09%。低山槽谷地域在海拔320至800米之间,面积217.73平方千米,占铜梁区面积的16.21%。
矿产资源
截至2022年末,铜梁区已发现矿产资源22种,主要有煤、
页岩气、、
石膏、
石灰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
砂岩、页岩和地热8种;其次有
白云岩、陶瓷土、
耐火粘土、含钾岩石、煤层气、天然气、天然
卤水汁及矿泉水8种;具有矿化现象的矿种有铁、铜、
重晶石、金、硫铁矿和
膨润土6种。石灰岩、锶、石膏、页岩气、地热,是本区的优势矿种。矿产资源分布区域明显,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沥鼻峡
背斜和西山背斜;大型矿床少,大多数为小型矿床和矿(化)点。锶、石膏主要分布于西山背斜的土桥镇一
围龙镇一带,属
超大型矿床。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区东部和南部,
石灰岩则呈条带状分布于沥鼻峡背斜和西山背斜轴部一带。另外,有铁、铜和盐矿,品位较低;
涪江河段还有
沙金等。截至2023年6月,重庆蓉谊商贸团林采矿场矿区面积约81.9亩,已开采矿区范围内资源约80万吨。永钢建材有限公司采矿场矿区面积约82亩,已开采矿区范围内资源约39.5万吨。
水资源
铜梁境内有涪江、
琼江、
小安溪等10条主要河流,区境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0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1.45亿立方米;全年实际年用水量1.5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是994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3。
铜梁全区已建成蓄引水提水工程5896处,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Ⅰ)型水库25座,小(Ⅱ)型水库82座,山坪塘5102座,窖池数量658座,引提水泵站599处,其中规模以上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为21465万立方米/年,塘坝和窖池工程供水能力为2745立方米/年。
森林资源
铜梁区森林覆盖率达39%,森林面积达603.3598平方千米,有用材林45种,
藤本植物、果树、中药材、草本植物灌丛等种类繁多。地域内自然植被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
灌木丛和草坡等五种主要类型,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主要植被类型。区内竹林面积7.54万亩,共有20多个竹种,主要分布于西温泉山、
巴岳山山地及河溪两岸。“最美天然氧吧”之一铜梁区双碾林场位于铜梁区南部,面积31.12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84.3%,动植物种类较多。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铜梁境内共分布有165种
脊椎动物,989种无脊椎动物,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
林麝-1种,二级保护动物有
大灵猫、
猴面鸟等14种。一般野生动物有:拱猪、豪猪、
欧洲狗獾、
黄鼬,白鹤、乌鸦、
翠鸟科,各种鱼类等。传统人工养殖的有:猪、牛、羊、马、犬、猫、兔,鸡、鸭、鹅、鸽、
松鼠鸡及
蜜蜂属、丝蚕等。
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养殖的动物有:
长白猪、大约克猪、
杜洛克猪、香猪、
竹鼠、孔雀、
梅花鹿、
非洲鸵鸟、
火鸡等。
植物
铜梁区有林木资源60个科、104个属、168种,其中
藤本植物、果树、中药材、草本植物灌丛等种类较多。主要树种有松、柏、杉、桉、
孟宗竹、
慈竹等;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有银杏、
红豆杉等8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
桫椤、
黑桫椤2种;名贵树种有红豆杉、
楠木、香樟、罗汉松等;截至2022年,建档挂牌保护的古树有18种338株,如银杏、
水杉;果木有核桃、板栗、
大枣、柑、橙、桃、李、杏等。
自然灾害
铜梁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
雷电、冰雹、大雾、
霜冻、结冰等。
铜梁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3.85亿立方米,夏季洪旱交替,每年7~9月上旬有数次大到暴雨降雨过程,部分河段出现
超警洪水,导致局部地区洪涝灾害;旱季发生在初夏至初秋之间,会给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但大旱之年很少出现。1981年7月13一16日,川西北大暴雨,
涪江、
琼江、
嘉陵江洪水猛涨。涪江比正常水位上涨18.5米,琼江水位上涨18.25米,嘉陵江洪水倒灌。安居、关溅、旧县区淹没房屋9584间,损毁粮食7070吨,淹毁经济作物6368亩。此次洪灾,城乡共计损失折款974.53万元。
铜梁区大风灾害发生时间多为4一8月,个别情况也有在9、10月发生。大风灾害发生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六赢山伸向平滩区,二是从旧县区的岚槽山区出发,沿山向岚峰等地区侵袭。大风灾害天气主要集中在大庙区、永嘉区等,且密度大,时间长,危害程度较大。2022年4月,铜梁区遭遇暴雨、大风袭击,最大风级达11级,城区行道树破坏严重,500棵行道树倒下。
自2022年以来,铜梁区先后发生了5次洪涝灾情,2次地质灾情,2次风雹灾情,1次
森林火灾,1次干旱灾害,共计11次灾情。造成28个镇街27729人受灾,紧急避险转移人口11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84人,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10491人;倒塌房屋6户10间、严重损坏房屋46户117间、一般受损房屋1037户2203间;农作物受灾面积约9661.7公顷,绝收面积1087.3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14259.82万元,无人员伤亡。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末,铜梁区下辖巴川、东城、南城、
蒲吕街道、旧县5个街道和23个镇,266个村与67个社区,4050个村民小组与552个居民小组。铜梁区政府驻地是
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龙都路50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铜梁区常住人口68.9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3.33万人,农村常住人口25.61万人,城镇化率62.85%。全区户籍人口总户数32.49万户,总人口84.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33万人,乡村人口44.22万人。按人口年龄结构分,0一17岁14.73万人,18一34岁16.08万人,35一59岁34.47万人,60岁及以上19.28万人。按性别分,男性43.23万人,女性41.31万人。全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4.6,其中出生婴儿性别比110.3。全区人口出生率5.91‰,死亡率8.27‰,人口自然增长率-2.36‰。
民族
铜梁区属于有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地区。全区有苗、彝、回、满、壮、藏、侗、傣、蒙古、土家、
布依族等41个少数民族,人口5270余人。分布在全区28个镇、街道;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工作、学习的地方,主要是东城和巴川、南城街道;常住外来经商疆籍少数民族群众38人,主要分布在巴川、南城、东城街道和安居镇。
语言
铜梁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大区的西南官话区。铜梁话元卷舌声母,中古音知组、章组、以及庄组部分字与精组字合流,也就是说不再分平舌与卷舌。铜梁话中连等于年等于严(n”),把中古音分别属于来母、泥母、疑母的字读成同音,即鼻边不分。铜梁话将“胡”读为“扶”,把中古音分别属于厘母、奉母中的一些字读成同音即部分字x、f不分。以上三点,说明铜梁话是处于发展中语言。
宗教信仰
铜梁区是
重庆市宗教工作重点区之一。有佛教、
道教、
天主教、
基督教四大宗教;有开放宗教活动场所43处(其中:佛教30处,天主教2处,基督教8处,道教3处);有备案宗教神职人员50人;有佛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道教协会四个爱国宗教团体;有信教群众4.2万余人;有宗教界政协委员8名。
佛教
铜梁佛教有
密宗、禅宗、净土宗。密宗是
李世民时柳本尊从一行传来,在板桥开创本尊寺。后卓锡
大足区的
宝顶山,传至
赵智凤,法统遂绝。净土宗创始人善导,隋大业九年至唐开耀元年(613一681)师事明胜,后传道禅。铜梁的净土宗多为俗家弟子奉佛。区里的寺僧,多属禅宗的
临济、曹洞、法眼三家。
道教
道教何时由何人传入铜梁,无记载可考,散处庙宇的道士也不多。民国年间信奉道教的少。道士学有艺术的与人建醮祈福消灾,大都混有巫术,俗称巫道二教。道观以白羊乡双河乡(双山)观规模较大,有道士7人。土桥乡的马滩庙、巴川镇城外的老武庙、安居镇的川主庙、元天宫、虎峰镇的
南华宫等,大都只有一二人,也无知名道长,历来都附在佛教会内一并统计。
天主教
铜梁区永嘉乡天主堂的钟上,铸有
成化字样,大约是明代时,天主教就曾秘密来此地传教的。到清康熙时有杨姓入教。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教会公开大量发展教徒。光绪年间,板桥有姓唐的入教后,逐渐向三教、寿永、永兴等乡发展。
基督教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英人嘉克森夫妇来铜梁佃西街民房(今照像馆)设福音堂传播
基督教,并于安居、永嘉、虎峰等乡设分堂,先后发展有教友300多人。民国7年(1918)嘉克森扶妻丧回国后,由饶德伟继任。民国12年(1923)饶德伟离去,改由吴克仁夫妇主持,并新建堂于玉屏山(今武装部)。
经济
综述
铜梁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轴线上的关键节点,是
重庆市西向发展桥头堡城市,承接成渝地区产业人口外溢。铜梁第二产业的主导产业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健康美妆等,传统优势产业是汽车零部件制造在内的装备制造产业。铜梁第一产业稳定粮油、生猪、蔬菜三大保供产业,发展
莲藕、优质水果、肉鸡
肉兔、生态水产、花卉苗木、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2022年,铜梁区成功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各系统评选和认定的有效期内的农业品牌个数累计达65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269个。铜梁的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了现代物流、专业市场、现代金融、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康养、文体旅游、特色小镇、精品民宿等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2022年,铜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3.63亿元,同比增长3.0%,区人均GDP10.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生产增加值为66.88亿元,同比增长2.1%;第二产业生产增加值384.87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生产增加值281.88亿元,同比增长1.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1:52.5:38.4。
第一产业
铜梁第一产业以粮油生产、生猪养殖、蔬菜种植为主导。该区粮食、
油料播种面积常年分别稳定在82.5万亩、10万亩以上,产量分别稳定在35万吨、1.5万吨以上。铜梁已建成20万亩标准化蔬菜基地、5个万亩蔬菜基地片、
重庆市最大工厂化
芽苗蔬菜基地。建成重庆首家7层楼智能化养猪工厂,生猪出栏47.1万头。铜梁与中国农科院、
京东集团、阿里等合作,打造“北寿光、南铜梁”蔬菜种源研发培育中心,创建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高品质粮油示范基地40万亩,壮大蔬菜、生猪、黑鸡“一主两辅”特色产业,做优铜梁
莲藕、葛粉等“龙乡水土生”品牌。铜梁区推进
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其中,通过“巴岳农庄”模式改造了3万亩高标准农田。
同时,铜梁拥有
荷藕、优质水果、肉鸡肉兔、生态水产、花卉苗木、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2021年,铜梁区种植莲藕2.8万亩,产量4.2万吨;出栏家禽1809万羽、肉兔156万只;发展专业化水产养殖6万亩;发展蜜柚、梨、柑橘、李子等特色水果11.51万亩,产量10.93万吨;发展中药材、花椒茶叶等其他经济作物4.6万亩。
2022年,铜梁区成功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各系统评选和认定的有效期内的农业品牌个数累计达65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269个。其中: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
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9个、地理标志商标7个、重庆优质气候农产品1个、重庆好粮油产品5个。培育了“铜梁乌鱼”“铜梁龙米”“涪江花椒”“铜梁龙柚”等地方特色区域公用品牌。
2022年,铜梁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66.88亿元;农业总产值102.23亿元,同比增长4.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4.52万亩,同比增长2.0%;粮食产量34.7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7.23万亩,同比增长3.1%;蔬菜产量79.99万吨,同比增长3.5%。生猪出栏49.88万头,同比增长5.9%;生猪存栏32.30万头,同比增长4.5%。水产品产量4.11万吨,同比增长3.9%。
第二产业
铜梁区第二产业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健康美妆等为主导,并创办中国西部新型储能产业新高地。其中,铜梁共有海辰储能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等9个项目开工。此外,铜梁以新型储能产业为主攻方向,发展储能电芯生产,并向光伏、材料等领域拓展。截至2022年,铜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已达54家,实现产值131.4亿元,占全区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7.2%,同比增长20.3%,代表企业有
上海普利特、会通等,主要产品含改性塑料、
锂、铝材料制品、锶盐等。铜梁电子信息产业也发展较好,支持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升级,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50个以上,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5个以上,建成年产1500万套全国最大智能门锁基地。
铜梁工业的传统优势产业是汽车零部件制造在内的装备制造产业。2022年,铜梁推动汽车配套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实施传统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化智能化再造工程。截至2022年,铜梁已云集装备制造规上企业153家,包含汽车零部件、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通用装备等领域,实现产值341.4亿元,占全区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44.7%,同比增长8.1%。此外,铜梁发展生物医药、
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
2022年,铜梁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384.87亿元,同比增长4.0%,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52.7%,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1%。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7%。全年
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17.3%,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5%。注册在铜具有资质等级纳入联网直报统计的
建筑业企业124家。实现注册地建筑业总产值343.43亿元,同比增长8.5%。
第三产业
铜梁的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了现代物流、专业市场、现代金融、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康养、文体旅游、特色小镇、精品民宿等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特色美食,推动消费产业联动融合。同时,打造龙城天街夜间经济聚集区,引进国内外品牌餐饮,打造主题消费场所,促进传统购物业态向沉浸式、体验式商业升级,打造全新数字型消费场景。
文化旅游业方面,铜梁区围绕“原乡风情·大美铜梁”目标定位,探索出了农文商旅体养“六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模式,成功创建10个A级景区,乡村旅游业态比较丰富。2020年全区接待游客总人数1038万人次,同比增长5.2%;旅游总收入45.36亿元,同比增长8%等。从全区发展质效来看,现代服务业占比提高7.6%,达到35.8%。
商业商贸发展方面,铜梁区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推动龙城天街建设与运营,推动专业市场和物流设施建设,全区现代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截至2021年,城区商贸设施建成面积从146.6万平方米增长至236.4万平方米,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96.3亿元增长至210亿元。
2022年,铜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81.88亿元,同比增长1.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与上年持平;
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0%;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全年外贸进出口14.50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出口13.27亿元,同比增长11.7%;进口1.23亿元,同比增长88.7%。
经济功能区
铜梁区设有重庆铜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蒲吕工业园、金龙工业园、姜家岩工业园区等经济开发区。
重庆铜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重庆铜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
重庆市政府2002年批准成立的16个首批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之一,2016年6月经重庆市政府批准成为市级高新区。铜梁高新区规划面积50平方千米,已开发面积22平方千米,园区投产企业达6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292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2家,
科技型企业461家。坚持“主导+特色”集群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健康美妆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3+N”现代产业体系。2022年,该开发区实现规上产值651亿元,成为铜梁工业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主支撑。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铜梁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47所。其中,幼儿园159所,小学61所,初中15所,
普通高中1所,完全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职业中学1所,特校1所,专门学校1所,在铜高校3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区在编教职工6118人。其中,幼儿园教职工156人,小学教职工2764人,初中教职工1882人,普通高中教职工1046人,职业中学教职工187人,特校教职工23人,专门学校教职工6人,教师
新田县教师进修学校教职工44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教职工10人。在校学生13.43万人。其中,幼儿园学生1.82万人,小学学生4.15万人,初中学生2.86万人,
普通高中学生1.69万人,职业中学学生0.7万人,特校学生121人,高校学生2.21万人。
“十三五”期间,铜梁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学前教育,累计投用15所镇中心幼儿园,镇公办中心园实现全覆盖,学前教育普惠率已达到79.09%,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15%。铜梁全区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5%。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
重庆市传媒职业学院建于2008年,占地623.60亩,位于
重庆市铜梁区学府大道302号,是重庆市唯一一所以数字传媒为主线,以数字媒体应用和创新创业教育为特色,集文化传媒策划、制作、运营、云媒资共享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公共服务与事业管理等多专业相互渗透,突出应用和创新特色的高等职业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占77%,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占19%,研究生以上学位占30%,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名,“双师型”教师占60%以上。学校教师分别来自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等院校。同时,学校还聘请了十余位国内外教授担任该校客座教授。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学校在
合川区和铜梁区建有3个校区,铜梁校区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学府大道304号。学校坚持“内涵发展、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形成特色”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
大数据智能化为特色的“新工科”,着力打造以跨境商贸与跨文化传播为特色的“新文科”,着力培养“高素质涉外人才”和“高技能数字人才”。学校建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众创空间1个,拥有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区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人文社科普及基地3个、区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设有校级科研机构12个。该校获30余个项目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7个项目获
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曾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铜梁区有一个图书馆、一所文化馆、一所国家级博物馆。2022年,该区开展文艺演出、阅读推广、展览展示、讲座培训、社教研学等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2494场次,参与群众99.74万人次;开展流动文化服务进村活动1282场次,服务群众30.71万人次。成功举办安居端午龙舟会、铜梁区“清风颂·廉洁龙乡”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纪念周恩来总理珍品展”等系列活动。《追梦·铜梁龙》非遗山水实景剧与《铜梁焰火龙》荣获第十五届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书法雅言常变篇》入选第十三届
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
安居古城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着力四新:铜梁人的逐龙华章》案例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截至2022年,全区共组织申报并公布区级
传承人147人,其中市级传承人24人,国家级传承人1人。
铜梁图书馆
铜梁图书馆旧址在
凤山公园(今少云公园),新馆设在
重庆市铜梁区迎宾路148号。占地面积60亩,纸质图书308465册,
数字资源20TB,馆内服务窗口有:社会科学外借室、铜梁匾额博物馆、铜梁图书馆影城等。此外,馆外还建有图书分馆28个、农民工图书室2个。铜梁主体、
浮雕、幕墙装饰、主体灯饰、园林式环境有机结合,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使铜梁图书馆大楼成为铜梁区城市建设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也是西南地区建筑规模较大的区级
公共图书馆之一。
铜梁文化馆
铜梁文化馆位于
重庆市铜梁区
巴川街道龙门街207号。2022年,该文化馆免费开放艺术门类培训的文艺辅导培训教室、数字体验室、展览厅等八大类空间共计58间,免费开放面积4949平米,周免费开放时间56小时以上,双休日、节假日照常开放,错时开放时间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单位内常设“免费开放”服务项目有17项,全年开设美术、书法等8大门类29门艺术课程,136期免费培训班,受益人员4453人次。全年主办或承办展演、赛事、展览、展示等活动15次,其中对应全市开展本地选拔活动5次。本馆选送作品《铜梁焰火龙》获第15届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并获得重庆市委宣传部嘉奖。参加市级大型文化活动10余次,获得组织奖3次,美术作品《幸福乡的快乐成长》入选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舞蹈《火炎焱》获
二等奖,美术作品《艳阳天》获川渝首届农民画二等奖等。
铜梁区博物馆
重庆市铜梁区博物馆,
国家三级博物馆,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龙门街169号,是重庆市最早成立的区县级综合类博物馆。截至2022年,铜梁博物馆有藏品4622件套,其中已经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110件套,二级13件、三级文物452件套。藏品既有反映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的“铜梁文化”地点出土的动植物化石和旧石器器物,又有历代青铜器、玉器、陶瓷器、书画等,尤以独具铜梁地域特色的全国仅有的铜梁明代石刻仪仗俑。馆内设计了四个常设展览:铜梁文化、铜梁明代石刻仪仗俑、铜梁民俗、铜梁龙灯,多方面展示铜梁地区人文风貌和铜梁历史。以保护、研究文物为基础,全年举办各类展览、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铜梁区博物馆成立于1995年5月,与铜梁区文物管理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铜梁博物馆于1999年被确定为铜梁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10月迁到新馆,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七千多平方米,同时加挂“重庆铜梁龙博物馆”牌子。2009年6月被评为
国家三级博物馆,2010年10月,经重庆市文物局批准成立铜梁匾额博物馆,与铜梁博物馆合署办公。2012年被确定为铜梁区科普教育基地,是铜梁区开展社会教育,提高社会素养的重要学习基地。2014年评为AAA级国家旅游景区。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铜梁区有体育事业发展中心1个、社区健身点46个,乡村健身点266个,农体工程266个,实现全区333个村(社区)健身点全覆盖,配建和维护室外健身器材2000余件。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50.6%,超全市平均水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7平方米,较上年提升0.51平方米。
2022年,铜梁区体育局举办全民健身月及8月8日“
全民健身日”活动、中华龙狮大赛、全国社区龙舞公开赛暨全民健康行活动、全国非遗龙舞项目网络大赛等。在第五届区全民健身运动会中,设置篮球、气排球、足球等10个竞赛项目,约5000余人次参加了比赛。铜梁舞龙队参加2022年国际及国内比赛共获得
一等奖或
金牌10枚。区体育局开展公益培训,举办足球、篮球、气排球、太极拳等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4期、足球教练员培训班1期,培训合格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余人。铜梁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采取定点监测与到镇街流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辖区28个镇街及大型公园、体育场所全覆盖,为辖区内3000余人提供免费监测公益服务,出具运动处方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依据,合格率达到93%以上,完成了市体育局下达的国民体质监测任务。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铜梁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887家。其中,区级医疗机构3家,镇(中心)卫生院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
村卫生室546家,社会办医疗机构308个。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总数(含村卫生室、诊所、门诊部)6039人,执业(助理)医师2402人,注册护士2702人。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总数3983张。接种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243390剂次。完成2.5万名城乡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初筛。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247对。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98个,开展签约服务22.82万人。婴儿死亡率0.5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6‰。基础“八苗”接种率99.15%。
铜梁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是一所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其始建于1942年,于2015年12月30日整体搬迁至铜梁区东城街道中兴东路528号,现占地103.7亩,总建筑面积约15.2万平方米,包括门诊大楼、住院大楼、培训综合楼、行政楼等;现有编制床位1030张,开放床位1308张;设停车位800个。医院现有用工人数1323人。正高23人,副高99人,中级276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92人,本科615人;有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医院成功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项,厅局级项目98项,发表学术论文447篇,编写专著1部,申请专利6项。
铜梁区中医院
铜梁区中医院于1986年建院,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医院是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中医医院。医院现有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1个、岐黄学者工作室1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铜梁区劳模创新工作室2个,铜梁区名医传承工作室9个。医院先后荣获了全国百佳医院、全国文明服务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铜梁区新培育
科技型企业181家,总量达到961家;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4家。新增注册商标1391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1048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件。铜梁累计发明专利存量480件,万人发明专利存量6.89件。
截至2023年5月,铜梁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51个,签约筹建
校企合作实验室3个,其中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9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市级中小企业研发中心10个、市级孵化器2个、市级众创空间1个。以广铜“一带一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区为载体的铜梁“西部美谷”正在建设中,将打造从研发、孵化、生产、产品展示、销售、文旅体验为一体的美妆产业项目,已签约入驻项目19个。
媒体事业
截至2022年4月,铜梁广播覆盖率100%;铜梁APP客户端注册用户超32万,总浏览量超1600万;“铜梁发布”微信号粉丝超33.8万;“美好铜梁”
抖音号粉丝超45万,总浏览量超6400万;全网移动媒体平台用户总数超过130万。铜梁区融媒体中心旗下“大美铜梁”抖音号、“铜梁发布”
新浪微博、“铜梁发布”微信公众号三个平台荣获全国县融中心“央地联动”优秀案例。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铜梁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6.9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23.3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2.2万人;
工伤保险参保12.8万人;
失业保险参保8.92万人。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4.46万人。其中,职工医保12.38万人,居民医保62.08万人。此外,全区共有2629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611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该区特困供养人员6181人,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3245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2936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717元/人·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81元/人·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932元/人·月,集中供养孤儿补助标准1582元/人·月,社会散居孤儿补助标准1382元/人·月。
截至2022年末,铜梁区有28所养老院,共计床位2356张,收住对象为特困供养人员,不收费。此外还有养老托老院、老年公寓等共24所,收费1500一5300每月不等。铜梁区残联为67名精神病患者实施了免费服药,为68名精神病患者实施了免费住院,为8名困难
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为513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适配了轮椅、拐杖等辅具,为347名重度残疾人通过发放和慰问的方式进行了护理类辅具适配,为156名听力残疾人适配了助听器,为43名肢体残疾人安装了假肢。并开展精准康复服务系统录入,5837名持证残疾人提出康复需求,5837名获得了康复服务,实现康复需求率28.3%,服务率100%,辅具适配率100%。
截至2022年末,铜梁区建档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及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协作设立健康扶贫基金落实政府兜底保障;落实市级资金450万元和区级健康扶贫基金500万元,将贫困住院和特慢病诊患者自付比例分别控制在10%和20%以内。铜梁区还建立扶贫车间为解决包括贫困群众、残疾人、居家妇女在内的群众就业问题。“十三五”期间,铜梁区共举办招聘会149场,提供就业岗位6万个,新增城镇就业8.3万人,为在校大学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城镇新成长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民工搭建培训平台。铜梁共完成就业培训2.4万人次;建成就业扶贫车间110家,共带动就业160人,其中,建卡贫困群众70人。
人居环境
2022年,铜梁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PM2.5年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涪江、琼江、小安溪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平滩河达到考核要求,市级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平均值达到53.4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达到65.1分贝,噪声环境功能区全部达标。铜梁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殊荣,是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获评“中国天然氧吧”“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截至2022年末,铜梁完成营造林建设7.9万亩,成功创建绿色示范村3个,森林覆盖率达到50.3%。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47.33公顷,建成区累计绿地面积1745.24公顷。一是街头绿地提质。清理街旁边角地、闲置地11.5万平方米;完成白龙大道、迎宾路、巴川河绿道等5个街头绿地提质民生实事项目。二是城市园林绿化补缺提质。针对
城市园林绿地分布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完成淮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道公园草坪补植工程、铜平路口节点绿化等3个“城市园林绿化补缺提质”项目,绿化美化面积约11.2万平方米。三是坡坎崖绿化美化。因形就势完成原乡大道、人才公园、
叶子花基地等5个坡坎崖绿化美化项目建设,打造立体“挂毯”301万平方米。该区实施的白龙大道改造工程主要包括白龙广场节点景观优化和龙腾大道西段至南环路道路景观提升两部分,优化提升总面积约10.5万平方米,其中白龙广场节点景观优化约7.4万平方米;龙腾大道西段至南环路道路景观提升约3.1万平方米。2022年,全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交通
综述
铜梁区地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轴线上关键节点,是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距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50千米、渝新欧国际货运大通道始发站25千米、国家西永保税区30千米、中国西部地区最大深水港
寸滩港60千米。距重庆中心城区40千米,至
成都市2小时车程,毗邻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和重庆(西永)自贸区。境内有渝遂、渝蓉、三环、合璧津等高速路7条,下地互通口15个。公路网密度335千米/100平方千米,居
重庆市第三。
沪渝蓉高铁重庆至成都段在铜确定线型站位,渝遂高速扩能一期、铜梁至安岳高速开工,将拉近铜梁与
两江新区、
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的距离,届时,铜梁将形成铁路、
轻轨、水路、公路立体畅达的交通网络。
公路
铜梁区公路总里程4609千米。其中,国道52千米,
省道257千米,
农村公路4300千米。高速公路97.66千米。行政村通畅率100%;村民小组通达率100%,村民小组通畅率100%;行政村通客车率100%。全年完成道路客运周转量31772万人每千米,道路货运周转量99905万吨每千米,水上货运周转量92万吨每千米。铜安高速连接铜梁到四川安岳,铜梁境内39千米,规划建设有3个高速转换枢纽和石鱼、平滩两个互通口,将途经铜梁区蒲吕街道等6个镇街。渝遂复线高速全长27千米,铜梁境内长13千米,项目经北歇马、璧山七塘、依凤、铜梁岚峰、蒲吕,止于铜梁区东城街道新店子,与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铜梁至合川段相接。合璧津高速,从
合川区出发到江津,途经铜梁、
璧山区,在
旧县街道岚槽片区规划建设中峰互通口。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串联起
成渝地区环线高速公路、成渝扩能高速、
重庆—成都高速公路、渝遂高速等多条射线高速公路。
2022年,铜梁区累计完成新改建
农村公路2045千米,全区实现了村村通客车,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113千米,占公路总里程的91.2%,解决了28个镇街、267个
建制村通硬化路难题。2023年5月,铜梁区计划再建设农村联网公路50千米,铜梁区农村联网公路总里程将超过1800千米。
铁路
截至2022年,铜梁区未通高铁。铜梁正建设渝中线高铁,推动
市域铁路重庆市域快线璧山至铜梁线建成投运,建设兰渝高铁渝遂绵段。
2022年11月30日,
沪渝蓉高铁重庆至成都段(重庆段)正式开工建设,计划竣工日期为2027年。成渝中线高铁在铜梁境内线路20千米,经铜梁区虎峰、
蒲吕街道、石鱼、庆隆、南城、土桥6个镇街,并在铜梁城区南部
石鱼镇和
庆隆镇交界处设置
铜梁站。该站距铜梁城区只有5千米,车程8分钟,铜梁将结束无高铁历史。成渝中线高铁建成后,从铜梁高铁站到
重庆主城都市区只需12分钟,到
成都市主城区只需40分钟。
公共交通
2019年11月29日,
重庆市域快线璧山至铜梁线城市快轨正式开工建设,站预计2023年9月全部完工,2024年有望通车。璧铜线城市快轨全长37.5千米,建成后铜梁至主城核心区只需要40分钟。璧铜线沿途设置有9座车站:
璧山站、
黛山大道站、河边站、青龙湖站、大路站、蒲吕站、铜梁新城站、
铜梁站、铜梁西站。
截至2022年,铜梁区城乡公交铜梁区已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1条,配置公交车约100辆,已覆盖12个镇街,占全区镇街总数43%,实现
蒲吕街道、旧县、安居、
少云镇、太平、虎峰、石鱼、土桥、庆隆及巴川、东城、南城城乡接合部的城乡公交覆盖,途经行政村59个。全区城乡公交年旅客流量约860万人次,城乡公交营运收入约1500万元。改造农村客运班线里程221千米。已经开行城乡公交11路,配置城乡公交车辆100辆,占全区公交车辆数42.73%。
人文
概述
铜梁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孕育了两万多年的“铜梁文化”,诞生了铜梁龙,传承了铜梁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铜梁是国际主义战士邱少云、著名音乐家
刘雪庵、
金砂等名人故里。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靓丽名片“中华第一龙”,铜梁龙舞先后4次进京参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庆典,赴30余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先后3次荣获国家
群星奖,并随国家领导人出访世界各地,连续两年在
元旦精彩亮相美国
纽约时报广场跨年盛典,并连续举办四届龙灯
中国艺术节,推出大型山水实景剧《追梦·铜梁龙》。
铜梁拥有市级以上文化保护单位16个,历史遗迹(旧址)17个。安居古城九宫十八庙延续千年文脉,入选全国非遗旅游景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获誉“中国第四大古城”,正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铜梁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旧石器制品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代表一新的、区域性文化,被列为全国第八处旧石器文化遗址,经
中国科学院科学鉴定和充分论证,被命名为“铜梁文化”。由此,史学界找到了巴蜀文化新的上源,把
重庆市文明史上推至两万多年前,并进一步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为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
文物古迹
铜梁拥有市级以上文化保护单位16个,历史遗迹(旧址)17个。
柳林村崖墓群
柳林村崖墓群是铜梁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铜梁区
永嘉镇幸福村12社,东汉古墓葬,坐南朝北。
汉代崖墓共三十个,分布在
周长150米,高10米的山顶坡上,分上、中、下三层不规则排列。有的从墙底、顶、底互通或相联通,均为三层门眉,墓室为两坡式和方形顶。墓3正壁刻双鱼图案和规则钻纹,墓7刻鱼纹。具有典型的东汉墓葬形制。
铁佛寺
铁佛寺是明代建筑,
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市铜梁区龙兴大道与铁佛路交叉路口往东约80米。寺庙始建于元至正年,清乾隆五年、
同治八年岑维修过,占地面积3762平方米,座东朝西,
建筑面积457平方米,该寺庙为典型明代风格的穿斗式木结构古建筑。现仅存正殿,后殿及厢房,成四合院布局,正殿为木结构歇山顶,抬梁式梁架,檐下施斗拱28朵。
历史文化名镇
安居古城已有近1500年悠久建县历史,是集古县城文化、巴渝文化、宗教文化、书香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和龙文化于一体的千年古城,入选全国非遗旅游景区,是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获誉“中国第四大古城”。
安居古城
安居古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因境内有大安溪(
琼江)而得名,有安居乐业之意。古城位于
重庆市铜梁区
安居镇境内,景区规划面积8平方千米,核心保护区面积3平方千米,内含黑龙嘴、琵琶岛、黄家坝、波仑寺等文化旅游功能区块。
安居古城已有近1500年历史。古城内有市、区级文物古迹198处,常年活跃着国家级、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6项,其中传统技艺25项,民俗4项,传统舞蹈3项,
曲艺1项,传统音乐1项,传统戏剧1项,传统美术1项。有
江西省风格的
万寿宫、徽式风格的妈祖庙、
湖南省风格的濂溪祠;
黄埔军校13至17期驻训安居5年,培养抗战英杰8425人,
蒋介石、
冯玉祥、刘伯承等均在此留下足迹;有大儒龙、稻草龙等,举行多种龙文化活动。并先后获得“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愁旅游目的地小镇”等称号,2022年获评全国非遗旅游景区。
传统村落
截至2023年初,铜梁区共有1个中国传统村落。
铜梁村
2016年,“中国传统村落”称号花落
湘潭县石鼓镇顶峰村,后合并到山下的铜梁村。铜梁村是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的起点之一。蔡和森、蔡畅、彭平之等一大批具有初步
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学习、传播
马克思主义及其同农民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中,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躬行者。铜梁山下,现在还存有地下党支部活动秘密山洞据点等红色旅游资源。村里开发油茶林,发展林下经济,以促进种植业、养殖业、传统手工油纸伞产业以及乡村旅游业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铜梁区共组织申报并公布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123项,其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全区共组织申报并公布区级传承人147人,其中市级传承人24人,国家级传承人1人。
翰林酥
翰林酥是
安居古城正宗老字号产品,拥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安居
清代出了四个翰林
大学士,而他们进京赶考,就是将小米花生酥、小米核桃酥、小米芝麻酥等安居小吃作为干粮。自此,安居人民视
小米酥为神奇小吃,只要是进京赶考的人都会带上小米酥,像
王汝璧、
曾毓璜、吴洪恩都高中
进士,他们都是带着小米酥进京赶考的。后来人们就把他们吃的酥糖类安居小吃,称为“翰林酥”。翰林酥还未入口,就香气扑鼻;一口入嘴,香酥爽脆。口味有香甜味、
椒盐味、
黑米味、黑米味、麦花味、
玉蜀黍属味等。2018年,翰林酥被评为铜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梁龙舞
铜梁龙舞是流传于铜梁区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传统民俗舞蹈艺术形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
重庆市十大文化符号之一。“火龙”在铜梁民间被推为“龙舞”之首,这种舞主要特色是在铁水飞溅的场景下舞龙,同时辅以不同材质的导引火、口中火、脊上火、腹中火、场中火、升天火等,组成一片立体火阵。
习俗
婚俗
清代和民国婚俗
铜梁婚俗,从清至民国,一秉父母之命,媒之言。男女十余岁,便有人议婚,有的三四岁便定婚了。一般经过请媒介绍,双方密访同意,约期受聘。男方具书束聘礼,女方也以书柬礼物回赠,名曰插香。贫困家庭赠布几段,锦数色;更困难的赠几尺布,备香烛,火炮而已。俗谓:“板门对板门,篾门对篾笆门”,正是封建门第等级婚姻的写照。
清末民初,男方请吃合庚酒,称为会亲。民国中期盛行买印好的大红庚书,填写年庚,作为双方的定婚物证。男方结婚前,请算命的择定佳期,宴请女方报期,俗称下期书。女方于期前准备嫁,邀请送亲客人。
婚前一日设宴启媒,备办礼品抬送女家叫过礼。结婚之日,雇请花轿、便轿、拾盒、杠架、乐队和打旗伞的,吹吹打打到女家取亲。
女子婚前到亲戚家作一次客告别,习称吃辣子饭。期前哭出嫁歌,忌饭,按期书日时扯脸上梳,哭上头歌。过礼之日,上香辞拜祖宗,叫于归。晚上与众姊妹坐歌堂,哭告别歌,离娘歌、骂媒歌,各姊妹配歌陪唱。婚日早餐后穿喜衣,戴花冠。花轿来时拜别祖宗长辈,踏斗、丢筷子。父母长辈赏上轿钱,俗称压箱钱。送亲轿子与花轿陆续上路。花轿在男方门前停下回车马,然后在花炮吹打声中下轿入堂行周堂礼,俗称拜堂。三跪九叩后,转拜灶君。入洞房吃交杯酒。再拜父母长辈,父母交衣饭碗、赠钱物,长辈也给钱物为丢拜,然后午宴。晚上吃闹房酒。
第二天早餐为吃谢厨酒,送亲客启行,新婚夫妇稍后坐轿到岳家回门。其后,男方备谢媒酒,酬谢媒人。
习俗有婚后三日,新婚夫妇到亲戚家作一次客叫出行,第四天新娘下厨做菜饭敬双亲,第八日娘家接女回九。住到第九天新郎接新娘回来,整个婚礼算是结束。
解放后的婚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于1950年颁布,明令废除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一夫一妻制度。凡男满20岁,女满18岁为结婚年龄。结婚自愿,父母和他人不得干涉。男女重婚、虐待妇女儿童,都要受到法律制裁。男女双方自愿结婚的,向人民政府进行结婚登记,经查属实批准,发给结婚证书,是为合法结婚。婚后如有感情不合,可向政府申请离婚。离婚后又重归于好,通过申请,可以复婚。
50年代起,机关干部、学校教师、厂矿职工,按新婚姻法,举行简单的结婚仪式。请亲友、同志以喜糖、烟茶相待,多不办酒宴。农村结婚有请秧歌队接亲的,女方陪送少量衣被,婚礼也只有少数亲友参加。
70年代后期,婚姻重视财礼的旧习俗逐渐伴随父母的干预,又有所流行。农村青年男女,通过媒妁介绍,父母以子女年岁小出而操纵,借旧时三节(
春节、端午、
中秋节),要男方迎请女的来家过节,索要钱财衣物打发。有的要来往几年才到结婚年龄。
1982年颁布的婚姻法,提高结婚年龄,男满22岁,女满20岁为合法婚龄。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孤寡老人再婚,婚事新办。许多干部、教师、职工结婚崇尚节约,举行集体结婚、旅行结婚。农村也有婚事新办的。但那种讲排场、摆阔气、要彩礼、大办宴席的城镇有,农村里仍有存在。
丧俗
清代至民初丧俗
一般家庭重在父母之丧。习俗将死者扶坐堂上,全家下跪送终,放鞭炮,烧落气钱,与死者穿衣整容,停尸板上,点过桥灯叫小殓。随即发讣告,穿孝服开孝,吃素食,门上贴白纸孝联:“不迎不送丧家礼,自来自去吊客情”。额书“今当大事”。棺木备好,捧尸入棺叫大殓。请僧道开路,置引魂幡,设灵位。亲友来奠按服制发孝,全家进入丧期。
临葬之日,在灵前致祭,发引出门,亲友拉纤叫执狒,孝子孝女随柩上路,丢买路纸钱,名曰上山。到达墓地,下棺落井,掩土回家,内外大哭为反哭。中午设宴,孝子长跪席前谢孝。晚上在坟前上灯,烧火焰包。次日清晨去望坟,三天后在坟前祭奠叫复山。在家逢七烧纸,烧七个七日叫毕七,满百日为烧百期,周年祭祀为烧周年。27个月祭祀为烧三年除服。有神主牌的送
宗祠安放。
为死者做道场,大都在丧后。请道士数人或十多人做法事三至五天不等。道场完毕的中午,把用纸扎的灵房、金童、玉女、青狮、白象、金银箱、衣帽箱、车轿等,由道士送到坡上烧灵,道场结束。
民国中期后丧俗
民国中后期,城镇中,间有不做道场,请大宾点主,举行三献礼,不开孝只发青纱。贫困的家庭,请一个道士来开路,写七单,间有做一天道场的。至于死了未成年的子女,因家庭经济情况而各有不同。县里无论贫富,都相信埋个好阴地。有的因日期、方向不利,暂殡野外,待到吉日,提棺正葬。由于习用土葬,富家预建生、立碑柱、刻对联、刻花草、设拜台、立桅杆、置石桌石凳,栽种风景树木。贫民无地,薄匣盛尸,讨一墓穴埋葬,也有席裹埋官山的。
解放以来,取缔封建
迷信活动。木棺盛殓,亲人送葬,深土掩埋。讣告亲友、送花圈、带青纱手孝。改开路做道场为追悼会,改读祭文为致悼词。厂矿机关职工,由单位主办,灵堂布置从简,挂遗容,置花圈祭幛,亲友悼念默哀。1971年殡葬改革,举行遗体告别式后送火葬场,捧回骨灰盒。这样的丧葬方式,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城镇居民中已普遍推行。“文化大革命”后,农村中木棺土葬、开路上山、做道场、看风水、祭亡灵、烧纸钱、焚灵房又有出现,城镇里有打几晚上围鼓,收若干件祭幛,酬两天宾客的。
祭祀
文武庙祭祀
文
武庙的祭祀,明定为官祭。由县正堂主祭,文案、教谕、
典史及县中
进士、
举人、领贡生员、部份耆老参加。祭祀
孔子在
孔子庙举行。所有庙制、祀位、祀器、仪注、乐谱、舞谱、歌诗,都有规定。民国3年(1914)政治会议议决祀孔,祀期定为农历
春秋二仲上丁日,京师由大总统主祭,各地由当地长官主祭典礼,易九叩为四拜。祭品为三牲酒,太羹鹿脯。铜梁曾由县长主祭,地方士绅陪祭一次,皆沿古制。
民国17年(1928)大学院长(教育部)以院令“废祀孔旧礼”。孔庙妥为保护,利用其地办学校培育人才。铜梁把文庙改为简易师范学校。民国27年(1938)
国民政府又强调祭孔,并定公历8月27日为孔子诞辰祭祀。铜梁县也曾举行,届时宰牛一头祀孔,然后把牛肉分给参与祭孔的人。
清乾隆三年(1738)钦定祭祀
关羽,庙为
解州关帝庙,与祭孔同。民初与祭孔同时举行,在凤山武庙。民间哥老会兴起,把五月十三日定为单刀会,祭典由哥老会帮口举行,仪节大不相同。
祭祖
祭祖是民间祭祀。一为祭
宗祠,春季在
清明节节日由族长带领族内各房参加,在各自
聂氏宗祠举行。秋季在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派人在祠堂烧纸化袱。二为家祭。民间各家备有神、供奉“天地君亲师位”,或书写“某氏堂上高
曾祖父考妣神位”,民国时有写一“神”字以代的。还有另供“长生土地神位”或灶王神位的。早晚焚香、朔望燃烛烧纸。父祖冥诞、年节喜庆、设馔供祭。民国后期,神龛等于虚设。解放后反对封建
迷信,已取缔神龛,废除家祭。但有的人还是焚香、设供烧纸,以示追念。
庆贺
祝寿
祝寿,民间称为吃生期酒。一到生日至亲友好聚会祝贺。一般人家,推豆腐为菜,略为表示,即俗话说的“生期酒,捡得磨,招郎嫁女抹不脱”。生期推
豆腐花,磨掉磨苦运,已成风气。
至于头生婴儿办三朝酒为
汤饼会,满月办弥月酒,周岁又办周岁酒,有亲友送礼热闹一番。中老年办满十酒,设寿堂,备筵席。有的唱座戏,奏乐曲、贺客盈门。有抬盒送寿面、寿桃、寿衣鞋帽、酒、肉、花炮礼金,更有送寿屏、木漆匾对,大办三天的。贫困的满百岁办不起酒,地方邻舍募资措办,特制“百岁碗”,分赠留念,含有敬老之意。
人民公社化后,集体按人口分粮,反对铺张浪费,生期满十,都是少办或不办。80年代,办生期满十酒,送衣料、寿联和礼金的习俗又在城乡兴起。
新屋落成,乔迁志喜
旧俗在建造新房过程中,择吉日良辰立房架上中梁,进行踩梁。用红布或红纸书写“紫微高照”四字挂中梁正中,摆供果、燃香烛、放鞭炮、抛撒上梁粑以示喜庆。待整个住房修竣后,再选吉期备酒宴接受亲友庆贺。解放后,城乡建造
私房,上述旧俗已逐渐消失。
解放前,凡迁入新房和易居住宅,多需办酒席宴客。富豪人家迁居新房,大摆筵席、广迎宾客,以炫耀门第的高贵。农民因地主换佃经常搬家,也有办酒席邀请地主和左邻右舍的。解放后,所有制变革了,城乡人民的居住比较固定,因迁居亲友间互相帮助有之,办酒席祝贺乔迁的事已很少了。
神会
城隍会
城隍会在铜梁是庙会也是神会。习俗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五过后,各种小吃、花炮、杂耍出现在
城隍庙内,逐日热闹起来。人们端着猪头、
鸡公煲、酒和香烛前来请城隍团年。
除夕这天更是灯烛辉煌,香烟燎绕,花炮此起彼落,直到起更为止。大年初一早餐后,男女老幼来庙烧香拜年,还到后殿瞻拜城隍娘娘,参观后殿陈设。庙里有说书的、打金钱板的、打莲花落的、打各种牌子过年
锣鼓的;有卖玩耍的纸灯笼、糖关刀、捏面人儿、糖饼锅魁(烧饼)的。小吃有蜘蛛蛋、富油粑、冲冲糕、
担担面、蒸
白糕、
猪蹄肠肺汤和烧腊。还有卖凉面、凉粉、凉拌酸、麻、辣、冲、咸的
春笋、
诸葛亮菜、
青菜头薄片子的小摊。左厢房半边铺面的小面馆都生意兴隆。从白天到晚上,从初一起到十五过大年后才停歇下来。
农历五月间是
城隍正会。做会从二十三日开始,各地的驾香会陆续抬着九品大红蜡烛,打起旗罗幡伞,多则百余人,少则数十人,敲锣打鼓前来进香,也在正殿上做法事、念经,晚上唱佛偈子。各行帮在戏台上轮流出钱请
川剧班上演本子戏。二十八日正会,抬城隍出游,扮12个平抬戏目与銮驾旗伞
锣鼓配合,加上各路香会男女,出庙绕大街一周回庙。沿途店家设香案、放炮迎送。有的年份还扮十殿阎罗、
黑白无常、鸡脚神、鬼卒随驾出游。在整个会期中,各种小吃、杂耍一如
春节。逢场期这天,庙内米市、杂粮市,银钱兑换,更是买卖拥挤。各行业营业倍于平时,酒饭馆、
鸦片馆、赌场、茶馆的生意最盛。兵匪战乱年代和抗日战争中为避空袭,多未举行。
其余神会
观音会是神会。每年农历二、六、
九三学社个月的十九日三次会期,以二月十九为主。巴川镇的观音会在明月湖观音阁、上南桥的慈云阁、千佛岩的莲云洞,各有女尼主持办会,念经拜忏,善男信女前往烧香礼拜。做三至七天的法事,散会那天,备有素宴。个别乡村寺庙也办会,天数不等。
药王会是医药业的神会。县城在川主庙聚会敬神会餐。中医都在自家神龛上供有药王像。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在家办药王会酒,病家送
公鸡一只、粮食一升、红布(绸)一根、礼金和香烛鞭炮等,加上亲友近邻去吃会酒。医生备办酒菜招待。
牛王会是养牛农民的神会,主持的人是牛经纪
和牛医。在农历
寒衣节日于供有牛王神像的寺庙里做会一天,出股聚餐。
蔡伦会是
造纸印刷业的行业神会。巴川镇是印刷业承办,大庙乡是造纸业在长安寺做会一天。时间是农历四月初十日。
鲁班会是行帮的神会,由建筑工人筹资做会。巴川镇由木帮公会主持,各乡在寺庙举行。
解放后,随着民主改革的进行,群众觉悟不断提高,各种庙会、神会自行消失。
日常习俗
迷信
庆坛和酬佛民国年间设坛庆祝,以居住在农村的地主为多,在县城搞这种活动的甚少。坛有上坛,用瓦罐或竹蔑编成圆兜,红纸包裹,遍插金花,放神龛之上,因称花坛或兜兜坛。下坛称红坛、火坛、马儿坛等。用石凿成石钵,放在堂屋一角。年终收入丰厚或预祈明年收获好,在杀年猪的傍晚,请道士五七人来做法事,名为庆坛。中间间歇时,座唱一二折
川剧,给来庆贺的宾客欣赏。三更结束,吃庆坛酒,有多至一二十桌席的。未供坛神的,在杀年猪时,请一个道士敲起子,念唱经文,酬谢佛祖,保佑一年平安,称为酬佛。也请亲友邻居夜餐。解放后破除迷信、庆坛、酬佛均已根绝。
跳端公、送花盆、画符和泼水饭有沉重病人,亲族友好促请五七个道土来跳一晚端公,送鬼求神。安香火,还画一张黄纸符,蘸上鸡冠血,贴在病房门上正中,名为神药两改。有因病或因怀孕即将临产的,请一个道士晚上送花盆。道土用谷草铺一个纸船,放在炭筛里,有的扎一个纸童人放在盆里。道士念唱一些经咒后,把这些东西拿到三岔路口烧掉。也有用黄纸画张符,加匹鸡毛,蘸上鸡冠血,贴在房门口或孕妇的床檐上。另有专为幼儿画保符,将画的符,缝在三角布口袋里,挂在胸前,以保幼儿康宁。这些
迷信,解放后基本上都没有了。但泼水饭至今有少数地方还相当普遍。如家有病人,用破碗装半碗饭,加点清水,于晚上送到三岔路口,点香烛,烧一叠钱纸,把水饭覆在一旁才回家。
放生、嫁毛虫农历四月初八为
浴佛节。个别善男信女,买
黄鳝、
泥鳅、乌龟往河里放生。农村习俗这天嫁毛虫。用两张红纸条,分头写“佛生四月八,
松毛虫属今日嫁。嫁在青山去,永世不归家”。交叉贴在墙壁上。放生和嫁毛虫,到民国末期,就逐渐消失了。
禁忌
喜庆婚寿的日子里,忌打破碗碟,损坏家俱。逢破日不订婚,开日不合蚊帐。结婚周堂时新娘新郎不穿
短裤在内,点烛牵拜或与新人铺床草的要选元配夫妻又多福多寿者。孕妇、寡妇不进新房。开庚书的年月日时最末一字要落在
黄道上,写的字不能填笔和涂改。
早晨起床不说鬼、梦、猴子、老虎、猫、死人,这叫放快。逢七不出门,逢八不归家。晚上镜子面要朝里,不能把镜子挂起照着对门人家的正门。俗谚“女怕花星照,男泊偷星照”。灶前灶后不打骂小孩。放
锅铲、刷把、筲箕在灶上时要轻,重了触犯灶神。小孩晚上忌耍火,怕烧房子。孕妇不抱吃奶的孩子,抱了怕缺奶、多疾病。每月农历初五、十四、二十三,
太上老君不炼丹,这几天诸事不吉,初五还是“杨公忌日”。
行业里,在船上忌说翻、沉,不说划得成,姓陈的喊老焉(淹)。煤炭厂忌说挨、榨,山喳雀喊长尾巴雀,大煤炭、羊叉煤改说块煤或粗煤,老鼠喊窖猪儿。铁厂忌说光、倒、塌。戏班里忌坐衣箱。
五匠上门做工不吃夹生饭。饭馆的调羹叫刷子,辣椒碟叫调和,筷子叫滑签或篙竿,不要在饭桌上敲筷子,倒汤说倾财倾喜,叠碗叫重重见喜。药铺莫说春空砂盔。旅馆忌在床上站起穿衣服。
节庆活动
铜梁区传统节日与大多数地方相同。
打糍粑
安居古城自古盛产
红曲米与糯米。旧时,每到过节,人们常将红米与糯米混合打成糍粑,取名“相思糍粑”。在安居古城,打糍粑迎
中秋节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糍粑捏成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庆、吉祥和团圆;而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饮食
铜梁菜属于
川菜。川菜以麻、辣、鲜、香为特色,善用小炒、干煸、
干烧和泡、烩等烹调法。川菜的风格朴实而又清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铜梁美食有铜梁泡椒鸡爪、翰林酥、醉鹌鹑、
锅盔、开心凉粉、相思糍粑等。
锅盔
锅盔是用麦面制成面坯,在
铁锅上烙烤而成的一种
饼子。锅盔形如菊花火色匀,皮薄如纸馍膘多,用手掰开是层层,入口越嚼越多,嚼劲十足。吃起酥、闻起香、耐存放、寿命长。古城哑巴锅盔分甜味和咸味两种,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
开心凉粉
开心凉粉是重庆
安居古镇的品牌名小吃。它集麻、辣、鲜、香、色为一体,独特风味,口感舒适,是具有
重庆市特色风味的地方名小吃。
三活春鸡兔鱼
三活春鸡兔鱼包含三种菜品。特色兔菜品具有肉质细嫩、麻辣鲜香的特点;特色鱼菜品运用家居
酸菜,具有汤色纯白、鲜、香、嫩的特点;特色鸡菜品运用
泡姜、泡海椒等多种佐料炒制,具有麻辣、微酸、略糯、爽口的特点。2019年,铜梁“三活春鸡兔鱼烹制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手工艺
彩扎
铜梁龙灯彩扎是流传于重庆铜梁境内的一种以龙文化为主题的灯彩艺术,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美术。铜梁龙灯彩扎按作品功用可分为表演龙灯、景观龙灯和工艺龙灯三大系列。表演类龙灯主要有“稻草龙”“
竹梆龙”“大蠕龙”“火龙”等上百个品种;景观类龙灯主要包括用于营造节日氛围的彩灯挂件、彩灯小品以及灯会场所的各色灯组;工艺类龙灯是一种在室内用于展示或装饰的摆件、挂件等龙灯精品。
糖关刀
糖关刀是一种
汉族民间手工艺,又名糖画,是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
白糖加上少许
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关刀铲起,粘上竹签。
制墨
在铜梁,何氏墨起源于清朝
咸丰年间,传承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早年人们书信都用墨,何氏制出的墨,具有微、光、油、亮的特点,是西部地区的墨中精品,川墨的代表之一,也是贡品之一。晚清至民国时期,何氏墨达到鼎盛,是当时文人们送礼的“奢侈品”。
何氏制墨技艺共分为配、叠、搓、印、烤、洗、刷、填、写、包等10个大步骤、40余项小工序,因此墨色很亮,千年流香,万年不变色。制墨的原料为
油桐,在桐油
燃烧过程中,烟会附着在上面的取烟处。燃烧时要严格控制火候、出入风口,掌握收烟时间,才能保证烟黑度、细度、油分、灰分。接下来就是和料,将胶用文火熬烊,投入色素原料和添加原料,充分搅拌,杵捣均匀,烟料和胶合料才能达到细腻均匀的程度,制成坯料。最后将坯料按规格搓拓成浑然无缝隙的墨果,压入墨模成形,成为各种形状,墨面上还可印上精细的装饰图案及文字。
民俗表演
舞龙
龙舞在汉代发展成了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宋代,龙舞完全渗入民间。近代,龙舞的发展起起伏伏,龙舞的分支也在自我的发展改变中,其中铜梁的龙舞是最为耀眼的一支,也被誉为“中华第一龙”。水云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梁龙舞的一种,分为请龙、迎龙、点睛、敬水、接福和回宫。龙腾舞跃为节日助兴的同时,也祈求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作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曾先后参加了
新中国成立35周年、50周年、60周年、
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国内重大庆典活动,还远赴
美国、
英国、
法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
旱船
旱船的历史悠久,《太平广记》中记载:“
李隆基在东路,大宴于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内县令
刺史,率其声乐来赴阙者,或谓令较其胜负而赏罚焉……山车、旱船、戏马、斗鸡……夜阑,即遣宫女于楼前歌舞以娱之。”可见旱船早在
唐朝就已流行。旱船是
中原地区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
特产
天星寨葛粉
葛粉是从
藤本植物黄葛藤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纯天然营养佳品,它可以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补肾健脾、益胃安神、清心明目,养颜护肤及醒酒等功能,对有火气引起的牙疼、口腔溃疡等有效果。铜梁有适宜粉葛生长的耕地面积2万亩,年产优质葛粉1000吨以上,天星寨葛粉以其优良的品质获得了“2015醉美渝西旅游纪念品”称号。
岚峰黄花
铜梁岚峰黄花,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种植,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岚峰黄花朵大、蕾长、肉厚、色白、味道鲜美。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磷、铁等矿物元素含量丰富,有“黄花菜精品”之誉。既是席上珍品,又有消炎、清热、利尿、健胃等功效,采摘时节可供观赏,成为种植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岚峰黄花于1984年被商业部评为部优产品;2003年,
重庆市蔬菜检测中心抽样检测,各项指标均优于部颁标准;2006年,成功申报重庆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2013年,成功注册“岚峰干黄花”地理标志商标。2018年,岚峰干花已有“峰茗”牌和“鑫瑞”牌两个注册商标。
铜梁使君子
铜梁使君子为藤状灌木
使君子科植物,其成熟果实称使君子,又名史君子。使君子主产于重庆铜梁区水口、安居、白羊等镇街,野生面积约3000余亩,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以家种为主,种植在田边地头,缠绕树木生长,成本较低。种子具有治疗蛲虫、蛔虫腹痛、小儿疳积,乳食停滞,腹胀、泻痢等症状效果。
地区象征
区花
2019年11月26日,使君子被区政府评定为铜梁区花。2012年首获铜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君子为水口镇传统特色农产品,素有“花中君子”美称,其初开时为白、后变为粉红色,再变为艳丽的红色。
使君子为多年生藤状植物,叶子呈椭圆形,四季碧绿,攀沿在树木或吊在悬崖边生长。每年6月初,多姿多彩的使君子花便尽情绽放,穗状花朵在枝蔓尖一串串倒悬,花瓣呈五角星形,
花梗细长。使君子花多为红色,有少量洁白和紫莹的花朵点缀其间。使君子是清香淡雅的,是文化的象征。
区树
2019年,
黄葛树评选为区树。在
重庆市铜梁区南城街道黄门村,巴岳山风景名胜区北山上山古道两侧,矗立着两株黄葛古树,树龄均在300年以上。两棵黄葛树树枝极其粗大,枝叶繁茂,急在空中拥抱,紧紧融合为一树,直到最高处它们的枝枝叶叶又密匝匝相互掩映,共同组成一把遮天蔽日的硕大绿伞。黄葛树是
桑科榕树,属于大叶榕。黄葛树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川江流域,是落叶乔木,它对环境和水分很敏感,所以栽种地点不同,落叶时间也会不同。
黄葛树不仅是一种树,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黄葛树坚强勇敢,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总能把生长的困难与伤痛变成丰厚的土壤,转化为勃勃生机。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2年,铜梁区拥有3个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2个2A级景区,10个A级景区。铜梁区有自然人文景观63处,其中:一级景观5处、二级景观22处、三级景观24处、四级景观12处。铜梁区有自然景观,分布在巴岳山景区、
蒲吕街道、
少云镇等;有较多人文景观,有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和黄埔军校移驻地、
文化遗址、古寺庙等;有十多个旅游景区景点。其中有一个市级风景名胜区
巴岳山—西温泉风景区,一个市级旅游度假区巴岳山玄天湖度假区。2020年,全区接待游客总人数10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5.36亿元。
重要景点
邱少云纪念馆
邱少云纪念馆约1000平方米左右,位于巴川镇民主居委会,是传承弘扬“少云精神”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由邱少云烈士纪念碑和邱少云烈士事迹陈列馆两部分组成。邱少云烈士纪念碑位于展览厅正前方,高15米,碑名由朱德题写。邱少云烈士事迹陈列馆共陈列国家二、三级文物30余件,烈士遗物20余件,原中央领导人等为烈士题诗、题词7件,
朝鲜表彰烈士的表彰状和奖章3件,以及
金日成等朝鲜领导人送给烈士亲属的礼品10余件等,展现邱少云烈士光辉的一生。该纪念馆先后被国务院、中宣部、民政部命名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烈士纪念馆建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安居湿地公园
安居湿地公园地处琼涪江两江交汇区域,总面积为475.28公顷。安居湿地公园为567种高等植物和108种
脊椎动物提供了赖以栖息的环境。湿地资源丰富,湿地面积369.93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77.83%。湿地公园处于渝西方山丘陵区,湿地的种类和结构都较多样。湿地公园内的
安居古镇依水而兴,距今已上千年的历史。在琼涪二江的润泽之下,沉淀了独特悠久的古镇文化。
波仑寺
波仑寺位于安居古城东古石龟山顶,始建于
天宝天成四年。前殿大概高五丈,殿的侧边有两个小堂,左名为龙神,右称作祖师。
观音殿则在前殿之后,寺中菩萨佛像大多身是木头雕刻的然后用金子装饰。波仑寺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兴盛。解放后,波仑寺列入
四川省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大殿被拆毁。
改革开放后,市民虔诚信佛,香火日旺。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重大事件
2023年4月15日上午,由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
重庆市首个锂电化学储能整装项目一期顺利封顶。同时,该项目“新制造”发布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重庆市铜梁区举行。
2022年4月28日,渝西
水资源配置工程西干线的重要节点的同心桥,正式下闸蓄水。
2023年,在“昆仑2023”专项行动中,铜梁警方破获了一起非法拆解废旧铅蓄电池炼制铅板污染环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现场查获铅蓄电池86.98吨。
2023年7月,铜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榜第二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的15个示范园。
参考资料
行政区划.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2023-08-06
区情简介.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2023-08-06
联系我们.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2023-08-06
地理位置.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2023-08-06
地形地貌.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2023-08-06
建置沿革.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2023-08-06
自然资源.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2023-08-06
地质构造.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2023-08-06
区领导.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2023-08-06
环境质量.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2023-08-06
旅游资源.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