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阳街村
山东省日照市陵阳区下辖村
陵阳街,位于莒县县城东南部、河东岸、镇政府驻地。东与大寺村为邻,西与集西头村相连,南与厉家庄村、孙家庄村接壤,北与大河北村隔雁河(陵阳河)相望。隶属莒县陵阳镇管辖。境内交通便利,北距335省道200米,南距日东高速公路8公里,莒中公路南北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是投资建厂的黄金地段。
2017年12月,入围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第99位。
2019年12月31日,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历史沿革
明朝末年,李氏自长山镇迁此,因村北有城阳王墓,地处陵墓之前,陵前为阳,村系集市,陵阳街村因此而得名。后有马氏、杜氏等陆续迁此定居。
名村由来
该村是日照市经济强村和小康村之一。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名列莒县第一名,全市经济百强村第二名。1994年9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村镇建设明星村”称号。1994年7月,被中共日照市委授予“红旗党组织”称号。1995年5月,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村”称号。1995年8月,被山东省民政厅、人事厅授予“山东省模范村民委员会”称号。1996年,被日照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村示范点”称号。1997年7月,被日照市委授予“红旗党组织”称号。1998年3月,被日照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明星村(居)”称号。1998年11月,被山东省民政厅、人事厅授予“山东省模范村民委员会”称号。
大事记
1945年2月,村民孙瑞珂、马胜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10月,成立由党员孙瑞珂、马胜福、马学英、王发仁4人组成的党小组。
1946年3月,成立中共陵阳村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孙瑞珂任书记。
1950年春,孙瑞珂组织8户村民成立陵阳街村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走互助合作道路。
1951年,由陵阳区财政拨款,陵阳街村周围10多个村庄村民出工,在陵阳街村东南角建成陵阳完小。
1958年春,建瓦窑1处,占地0.13公顷,为该村第一个工业项目。
1975年初,陵阳街大队建起孵化厂,主要孵化小鸡,生意做到大江南北。
1982年,党员马先富率先致富,成为全县闻名的万元户,披红戴花参加县里的表彰会。
1984年,改队建村,马先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1985年,村支部书记马先富一次性购买国库券13万元,支援国家建设。
1986年,旧村改造全面铺开,到1990年,完成旧村改造,176户村民住上统一标准的砖瓦房。
1987年春,建起塑料厂。
1988年2月,建起织袜厂。
1989年1月,投资397万元,建成陵阳街村织布厂。
1991年3月,投资330万元,建起陵阳印染厂。
1992年,投资340万元,建起陵阳包装材料综合厂。
1993年春,村集体免费为村民安装公用电视天线,开通闭路电视。
1994年4月,组建起莒县陵阳实业公司,村党支部书记马先富兼任董事长、总经理。
1995年4月,与旅韩侨胞刘广福合资220万元人民币,建起莒县诚誉果蔬保鲜有限公司。
1996年4月8日,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委、中组部部长宋平和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春亭视察陵阳街高产高效农业。
1997年8月,日照东莒果菜食品有限公司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998年4月,陵阳街村逐步完成了13处村办企业的改制工作,这是莒县村级企业改制的首例。
2000年秋,沿莒中路建起楼房13间,用于个体户租赁经商。
地理环境
陵阳街村地处平原,地势平坦。东西最大距离0.4公里,南北最大距离0.35公里,全村占地面积4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6.7公顷。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及各类瓜菜。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蒜、石刁柏等。
人口全村共有208户,总人口59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全村现有马、王、厉、许、辛、杜、李、杨、孙、法、张、宫、胡、郭、徐、接、崔、董等18个姓氏,均为汉族,其中马姓最多。
主要经济状况194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0.1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万元。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98∶1。2000年全村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3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4200元。
经济
第一产业新中国成立时,粮食亩产30公斤。1950年春,党员孙瑞珂响应党的号召,组织8户村民成立陵阳街村第一个互助组。1952年,全村办起初级社,1956年,成立了高级生产合作社,当年用石砌大口井1个,挖渠2000米,购进1部新式水车,基本保障了南至姚家林,北至赵家林4.8公顷平原地的用水,粮食亩产达到80公斤。自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到1977年,集体逐年投资,打机井,修水渠,架设低压线路,改善水浇条件;对耕作方式进行改革,实行粮粮间作、粮油套作,不断交换优良品种,使亩产达到150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1983年粮食亩产260公斤,比1978年增长100公斤。为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经营效益,全村实行六统一,即统一耕地、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灌溉、统一收割、统一脱粒,粮食单产和总产量逐年提高。2000年全村粮食总产27650公斤,平均亩产790公斤;200亩经济作物,平均每亩收入6000元。
第二产业该村工业始于195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改队建村以来,党支部抓住发展机遇,1984年党员干部入股12万元,建起大型砖窑1座,年产红砖400万块。1985年以来,先后建起服装厂、塑料厂、拔丝厂、织袜厂、织布厂、印染厂、复合材料厂等,年产值3000万元,利税210万元。1994年,组建起莒县陵阳实业公司,党支部书记马先富兼任董事长、总经理。1995年12月与匈牙利东林公司合资2250万元,建起日照东莒果菜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4500吨。至2000年底,全村工业从业人员2000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58亿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6300万元,创利税1136万元。
第三产业1989年,在浮来中路成立莒县工商农贸开发公司。之后,村党支部为加快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沿莒中公路开发作为重点,到1998年累计投资120万元,在莒中公路路东建起1420平方的商品楼、商品房,租赁给14户经商,经营面粉、医药、馒头、挂面、理发、模板租赁、日用百货零售和批发种子、农药、化肥等业务,年创收25万元。200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0余人,实现总产值100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30万元,创利税13万元。
特色农业陵阳街村特色农业是以该村合资企业--日照东莒果菜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主要培植石刁柏基地13.33公顷。2000年,每亩石刁柏收入6000元以上。
社会
文教科技1949年前,群众文化科技落后,学龄儿童入学率占2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注重对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1951年,陵阳区政府投资建陵阳完小1处,基本保障了陵阳街村和附近邻村儿童入学学习,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5%。1986年秋,陵阳完小迁到陵阳河北岸的陵阳联中。1988年扩建后成立陵阳中心小学。1996年又迁至原莒县七中。200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先后有20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1996年投资60万元建起文化大院,配备各项文体娱乐设施和电教设备,成立党员电教室、党员活动中心,成立青年民兵之家、妇女之家、文艺演出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经常开展活动,多次参加县镇举办的活动,并多次获奖。村里先后派出企业管理人员、职工外出学习深造,并与企业局、职业高中建立横向联系,多次举办培训班,到2000年,有1人获高级职称,8人获中级职称,30人获初级职称。
人民生活1978年全村人均粮食160公斤,人均纯收入42元。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0年人均纯收入4200元,208户居民全部住进统一标准的四合院,轿车、摩托车、冰箱、煤气灶等相继进入家庭,全村程控电话70余部,居民全部吃上自来水,看上闭路电视。
村庄建设
1949年前,村民住房破烂不堪,人均住房不足3平方米,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人们住的是土石木结构的茅草房,村内街道不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的收入逐渐提高,住房逐渐以砖石结构代替。1986~1990年,全村统一规划,集体采取每户补贴2万块砖,承担房屋建筑费的优惠政策,利用4年完成了旧村改造,176户住上标准房。先后开通村内2条大街,11条小街,累计3500米,并逐步对主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安装路灯,有3名专职人员负责街道卫生,全村安装了自来水、闭路电视。1992年9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村镇建设明星村”称号。1994年投资36万元在陵阳河南岸建起村委办公楼,2000年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自2000年春,沿莒中公路两侧建商品房,已建13间,今后将逐步建设。
集体福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94年村民用上自来水,看上闭路电视,学前班免费入托,适龄儿童全部享受助学金。对考入高中的学生奖励500元,考入中专的学生奖励600元,考入大学的学生奖励1000元。1985年以来,村民的三提五统费全部由集体负担。对全村60~69岁的老人每月补贴30元,70岁以上的老人由集体供养,并对70~79岁的老人每月补贴40元,80~89岁的老人每月补50元,90~99岁的老人每月补贴60元。老党员、老干部享受退休待遇,对老党员每年一次性补贴300元。困难户由集体补助生活费及面粉、花生油等日用食品。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1945年2月,孙瑞珂、马胜福2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批中共党员。1945年10月,马学英、王发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成4人党小组,当时党组织的活动只能在树林里、牛棚里等辟静处秘密进行。1946年春,成立第一届村党支部,孙瑞珂任书记,王发仁任组织委员,马学英任宣传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全村有10多名青年参军参战,50多名民工参加支前队伍。1950年中共地方组织全部公开,全村共有党员7名。1996年成立中共陵阳街村党总支,马先富任党总支书记。1996年党总支委员会下设4个党支部。2000年全村共有党员49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地方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建立陵阳街村农民协会。之后,村农救会、自卫队、青救会、妇救会相继建立。解放战争时期,村政权带领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1956年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孙瑞珂任社长。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设立陵阳街生产大队,李先升任大队长,下设3个生产小队。1984年初改队建村,成立陵阳街村村民委员会,设委员7人,董相明任村委会主任,下设3个村民小组。2000年陵阳街村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村委主任由党总支书记马先富兼任,委员杜森、杨俊岭,民兵连长马先平,治保主任杨俊岭,调解主任法明金,妇女主任严秀华。
代表人物
人物简介
马胜福(1923~1948)陵阳街村人。194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参加华东野战军二纵,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马先富陵阳街村人。1954年1月生,197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率先干起个体户,成为闻名莒县的万元户,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1984年改队建村时担任党支部书记,他把自己个体经营的羊毛衫厂、服装厂捐献给集体,带领村民走“工业带动、集体壮大、群众致富”的路子,先后建起织布、服装、复合材料、针织、建筑、运输等10处村办企业,并组建了村级企业公司--莒县陵阳实业公司。1994年以来,又先后与外商合资建起3家合资企业--日照诚信服装有限公司、莒县诚誉果蔬保鲜有限公司、日照东莒果菜食品有限公司。到200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6亿元,集体固定资产6300万元。自1988年以来,他先后被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省优秀人民企业家”称号。他是日照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日照市十三届政协常委,莒县十至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莒县十三届政协常委,六届省政协常委,中共山东省第六次党代会代表。1993年被任命为莒县陵阳镇党委副书记兼人大主席。199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8年1月当选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2001年以来任莒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莒县农村经济委员会主任兼任陵阳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获得荣誉
2021年4月20日,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名村由来
大事记
地理环境
经济
社会
村庄建设
集体福利
组织建设
代表人物
人物简介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