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红桂(学名: ‘Yanhonggui):常绿小乔木至中乔木,树冠圆球形。叶对生,单叶,革质,
墨绿色,全缘,两面通常具腺点,有光泽;具叶柄。花两性,雌雄异株或
雄花、
两性花异株,
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顶生的短小圆锥花序;苞片2枚,基部合生;
花萼钟状,4裂;
花冠白色或黄白色,呈钟状,圆柱形或坛状,裂片4枚,花蕾时呈
覆瓦状排列;
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管上部,药隔常延伸呈小尖头;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长于或短于子房,柱头头状或2浅裂,不育
雌蕊呈钻状或圆锥状。果为
核果,椭圆形或歪斜椭圆形,内果皮坚硬或骨质,常具种子1枚;胚乳肉质;
子叶扁平;胚根向上。
染色体基数X=23。该品种是发现于
成都市新都地区龙藏寺保存生长有模式标本母树。树龄近200年生至今生长开花正常。幼年耐阴,成年喜光照。栽培
园艺品种,供观赏。
形态特征
‘堰红桂’树冠圆球形,冠形发育良好。标准株分枝力平均3.7个,少数甚至多达9个,树冠非常紧密;春梢平均长度20.6cm,节数平均7.3节/梢;腋芽数平均48.9枚/梢,其中4芽和5芽叠生常见。叶片
墨绿色,革质,有光泽;长椭圆状
披针形,叶长平均10.7cm,叶宽平均3.1cm,长宽比约3.5;叶面较平整,叶缘
微波曲、稍反卷;基本全缘、偶先端有粗稀锯齿;侧脉7-9对,侧、网脉两面均明显;叶尖短尖至长尖;叶基狭楔形,部分与叶柄相连;叶柄黄绿色,平均长1.1cm。
‘堰红桂’开花年龄很早,多为2-3年生即进入始花期;一般4年生后即进入盛花期。在成都地区,每年初花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花冠近平展,裂片椭圆形;花色橙红,国际色卡编号为28A;花香较浓,花量极多,盛花时段常见树梢挂满一团团艳红色
花球,少见
墨绿色叶片。
生态习性
‘堰红桂’幼年较耐阴,可以相对密植;成年后喜光照,要求及时扩大株行距里。‘堰红桂’根系发达,抗旱能力较强。叶龄可以保持3年,遇到低温也不会向其他桂花品种那样容易落叶,抗寒性能表现良好。抗逆性强,病虫害较少。‘堰红桂’分枝力较强,母梢上分生的当年生春梢,长度与粗度均相仿,平展延伸下垂,
极性生长不明显,无需修剪,便能自然成形,这在
丹桂品种群中还不多见。
繁殖方式
初夏插育苗,全封闭管理,插后50天生根。10月下旬移栽炼苗,盖薄膜全封闭越冬。来年3-4月间分次揭膜,常规管理,全年可抽长7-8次新梢,年终1年生苗高可达1.0-1.3m,地径粗0.8cm.以后需薄肥勤施,综合管理,年终2年生苗高可达1.8-2.0m,地径粗1.3cm。苗干粗硬,新梢挺拔有力,叶片也保存完好。移栽后,在苗圃继续留养3年(满8年生),可培育成高4m、地径粗7-8cm、冠幅达3.0m园林工程可用较大规模苗木。
在春季发芽前进行,选一年生枝条作插条,插入素沙土或草炭土内,上面覆盖塑料薄膜,放在蔽阴处养护,
立秋后即可生根。
扦插时间。5月中旬到6月下旬为最适时期,有些地方认为桂花早春就萌发新梢,可提前到4月份进行扦插,实践证明,那时插穗木质化程度虽然较高,但气温地温均较低,扦插后不易生根,插穗容易腐烂变质。
插穗的选择与处理。用当年萌发的嫩梢进行扦插。为使插穗健壮饱满,在冬季必须对采穗母树进行肥水管理。在采穗前1-2个月施2-3次速效肥料进行催条,如春季干旱还应注意灌水,实践表明:饱满和组织充实的枝条容易形成根的原始体,生根快,成活率高,而瘦弱的枝条则相反。插穗的长度8-10厘米。剪取的插穗应迅速放入室内通风阴凉处,并及时喷雾状水,湿润叶面,保持插新鲜状态。整修插穗时应保留顶叶5-6片,为避免扦插时过于拥挤以及防止叶片互相嵌合,可以将叶子剪半。据观察,桂花插穗大多在节上生根,而在节间生根较少,因而插入土中部分最好留1-2个节,如插穗末端刚好在节上那对生根更为有利。有
1-萘乙酸处理插穗是促进桂花早生根和快生根的有效措施,扦插前用500PPM乙酸快浸比不处理的要提前7-8天生要。
插穗插入土中二分之一,株行距6×10厘米,每平方米扦插200株。如果生根之后即移出,即把插床当作中间过渡,则密度还可加大,以便充分利用塑棚。桂花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是扦插繁殖的生理基础。桂花插穗在生根前首先形成根的原始体,而后长出不定根,其插穗发根不是在愈合组织部位而是集中在节上,少数在节间的皮层部位。据观察,平均每株产生侧根19条,其中在节上生根13条,在节间皮层部位生根6条。如有二节生根,其中以下节生根较上节生根为多。据外形观察,桂花也和其他树种一样都形成愈合组织。愈合组织位于插穗在末端,在皮层部位与木质部之间形成瘤状突起,并于插后15-20天形成,如果未经
1-萘乙酸处理,愈合组织的形成还可能推迟。形成愈合组织大约稳定7-10天便开始产生新根。
栽培技术
育苗
圃地选择。圃地应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轻壤土为好。土质太粘宜适当掺些砂土以调节土壤质地。为防止立枯病及根腐病的发生,还应在作床时喷洒农药进行土壤消毒。插床宜梢高,排水一定要通畅,实践证明,雨后积水,最易使穗腐烂,尤其是在插穗生根之前更应及时注意排涝。
塑棚与荫棚的设置。封闭育苗简言之就是棚套棚,即荫棚套塑棚。插床宽度1.10米(实际利用率为1.0米),用两端削尖的竹片呈弓形的插下,从床面到弓顶为0.5米,为使弓形竹片拉紧,弓与弓之间应用细竹扎缚,塑膜棚两侧用泥土压紧,不能留有空隙,但塑棚两端不必封死,可以自由启闭,以防透气漏风。在塑膜棚上面要盖双层芦帘,荫棚高度1米,这样塑棚与芦帘之间有50厘米的空间,便于空气流通,降低塑棚内温度。此外塑棚四周还应围盖单层帘子,以防侧方阳光照射。
地栽
地栽桂花多于早春进行。栽植地点要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
土层深厚的地方。栽前先挖个大穴,多施有机肥料,同时增施一些草木灰,苗木需带土索移植,以利成活。栽后充分灌水。成活后施一次液肥。7-8月间现施1-2次水肥。临冬之前现施以腐熟堆肥。以后每年3月下旬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7月追施一次速效性磷钾肥,10月份再施一次有机肥。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时灌水和中耕除草,平时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这样便可加速生长,年年开花繁茂,花多味香。
盆栽
要让桂花多开花,气香,需要抓住选好盆土、适时浇水、巧施追肥、适当修剪、防治病虫等五个主要环节。
桂花喜欢微酸性土壤。盆栽可选用山泥或腐叶土5份、园土3份、沙土2份混合调制或腐殖土和沙壤土各半作培养土。
浇水要适时。浇水要掌握“二少一多”,即新梢发生前少浇,阴雨水少浇,夏秋干旱天气需多浇。平时浇水以经常保持盆土50%左右含水量为宜。特别是秋季开花时如果盆土过湿,容易引起落花。阴雨天要注意检查,盆内如有积水,需及时侧盆倒水以免时间长了造成烂根。
巧施追肥。桂花春季发芽后约每隔10天施一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饼肥水,促使萌芽发枝。7月份以后施以稀薄的腐熟鸡鸭粪水或鱼杂水,或在上述肥液中加入0.5%
过磷酸钙,促进发芽分化。9月初施最后一次以磷肥为主的液肥,则桂花生长茂盛,开花多、味香。如果施肥不足,特别是磷肥不足,则分枝少,花也少,而且不香。
适当修剪。桂花根系发达、萌发力强,成年的桂花树,每年春、秋季抽梢两次。因此要使桂花花繁叶茂,需适当修剪,保持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生理平衡。所以在秋季开花后需进行一次修剪。根据植株生长势,除把过密枝疏剪外,还要把夏秋徒长枝剪去,使每个侧枝上均匀留下粗壮短枝。第二次修剪是在早春萌芽前进行,把桔枝,细弱枝,病虫枝剪去,以利通风透光,促使桂花孕育更多、更饱满的花芽。生长期要经常将萌枝剪除,以利养花集中,则开花繁茂。此外,盆栽桂花宜选择株型矮壮,枝叶紧凑,主干较粗的植株。每隔1-2年于早春换盆一次。北方于晚秋需将桂花移至0℃以上冷室内越冬,保持盆土略湿润,使其充分休眠,有利来年开花,第二年
清明节后移到室外通风向阳处养护。
病虫防治
病虫防治。桂花常易发生
炭疽病、褐斑病、灰色膏药病、枯斑病、藻斑病、煤烟病和
黑刺粉虱、
介壳虫、
袋蛾、
刺蛾科、蚱蝉、桂花
大叶蝉科等病虫为害,需及时喷药防治。
褐斑病
褐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危害叶片,初期为黄色小斑,发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斑,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直径为2-10mm,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叶片正面散生许多黑色霉状小点,这就是真菌的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连接成大斑后,导致叶片枯死,但不会扩长到叶脉。此病菌靠风、雨、浇水等方式传播,3月开始生长、4-10月为发病期,10月以后病情减退。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老叶发病较重。一般
丹桂比金桂、
八月桂抵抗此病的能力强。
防治方法:
冬季清除病株残体、病叶并及时销毁,引入的苗木应剪除病叶,重病区苗木出圃时,可喷施
高锰酸钾1000倍液,药剂防治参照
桂花叶枯病。
加强水肥管理,增施
腐殖质肥料和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莳养环境要通风透光,发病期不宜喷淋,避免雨淋。切忌土壤积水。
及时防治
介壳虫、
蚜虫等刺吸式害虫;秋末入室前喷两次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如有发生,可用90%
百菌清500倍液或50%
多菌灵500倍液进行防治。发病期间可喷洒1∶2∶100-200石灰倍量式
波尔多液,或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氨灵500倍液,或50%
代森铵600倍液。
叶枯病
叶枯病又称枯斑病,是桂花的一种重要病害。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小斑点淡褐色,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有时卷曲脆裂,病斑可相互连结达叶片的1/3至1/2,灰褐色,边缘为绿色,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引起叶片大面积干枯,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较重,一般为7至11月发病,经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
秋末冬初,彻底清除病叶,
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菌,可有效抑制来年该病的发生;
苗木移栽或引进的苗木,要摘除病叶集中烧毁,必要时可于出圃前给苗木喷洒50%的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1%的
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杀菌消毒;
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经常松土除草,防止土攘板结或积水,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和喷水,以增加桂花植株的抗病能力;
发病重的地区,从6月下旬开始,每半月喷洒一次70%的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的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
波尔多液,连续3-4次,防治效果良好;还可用25%的
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喷雾,间隔期48天。
煤污病
该病通常发生于高温、多湿的季节和闷热、潮湿、隐蔽、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主要表现为叶面和干枝上蒙有一层颜色深浅不一的灰黑色粉状物,有时甚至结成黑膜状。究其原因是由于
蚜虫、
介壳虫、
粉虱等昆虫刺吸危害桂花时,分泌的排泄物引起多种真菌的
寄生从而诱发了黑乎乎、灰蒙蒙的煤污病。灰黑色的煤污层,不仅影响了桂花植株的观赏,而且会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并引起感病叶片变黄萎蔫后提前脱落。
防治方法:
加强桂花植株的整形修枝,确保植株内膛通风透光,促成植株生长良好;
发现蚜虫、壳虫、粉虱等昆虫刺吸危害桂花时,及时进行有效防治,予以杀灭;盆栽植株,经常喷水淋洗叶面;
发病初期,用50%的甲·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的
多菌灵可湿性份剂800液,或75%的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液,喷洒枝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黄化病
该病为缺铁性
黄化病。由于PH值失调土质偏碱、土壤里面建筑物残渣清理不彻底,导致土壤中的铁元素以难溶解的
氢氧化铁形态存在,不能被桂花的根系所吸收,从而使得桂花缺铁。如果是轻度缺铁,表现为幼叶的叶脉间失绿黄化,叶脉组织仍呈绿色;如果是重度缺铁,则表现为新老叶全部黄化,幼叶慢慢停止生长,部分老叶出现黄褐色斑点,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严重影响到观赏效果和采花收获量。
防治方法:
轻度缺铁,可根部浇施0.5%的
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0.2%的硫酸亚铁溶液;
缺铁严重时,可在每株桂花(包括盆栽桂花)根际周围的土壤中施入20-40克的合铁[F-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乙二胺四乙酸合铁)],同时用0.1%的螯合铁溶液进行叶面喷洒;
春季新梢生长季节,每半月用0.2%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叶面;配制盆栽培养土时,可用0.5%的硫酸亚铁溶液将其pH值调整到6.5以下。
干腐病
主要发生在较大大规格的新移栽桂花植株上。在园林绿化或大桂花移栽中,由于起挖时碰伤、长途运输中划伤、吊栽时勒伤、意外击伤等原因,导致桂花植株的主干或大枝外皮被严重损伤,或掀去大块干皮,未能及时加以妥善的保护,遇到雨水、污水感染伤口,诱发真菌(如
木腐菌等)、细菌(如土壤野杆菌等)的大量侵入
寄生,致使伤口处腐烂、木质部外露或形成癌瘤,引起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大量脱落、大枝枯死,严重时会造成全株桂花死亡。
防治方法:
对于主干或大枝上的小伤口,应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
对已发生局部或少量腐烂的较小伤口,可将其伤口局部清理干净,直至露出新鲜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再在其新鲜的创口上涂好伤口愈合剂,可促成其创口尽快愈合;
对于树干上韧皮部早已被破坏、木质部外露多年的陈旧大创口,可将已腐烂的外露木质部清理干净,可每年定期涂抹
石灰硫黄合剂防腐或用双组份"云石胶"调色后快速涂抹在新鲜的创口上,保护效果会更好;
对主干已形成空洞的粗大桂花植株,可先将已腐烂的部分彻底清除干净,注意不要破坏已腐烂木质部与未腐烂木质部之间的隔离层,空洞内填充聚氨脂发泡剂。
园林价值
‘堰红桂’是
丹桂品种群中的一个出类拔萃的新品种,表现在健与美的完美结合。所谓健是指健康,体现在该品种生长好、长势旺、抗旱、耐寒、病虫少、能自然成形。始花年龄早,能早报秋光;花色鲜艳,宛如东方彩虹;花量丰富,落花能染红林间小径。
‘堰红桂’用作园景树和干道树有良好的观赏效果。此外,因其有分枝多、始花早、花色艳和花量大等诸多优点,也是盆花的优选材料。被
成都市花木界公认它是个十分优秀的丹桂类新品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