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刺粉虱,又名
粉虱、桔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是
粉虱科刺粉虱属的一个种,分布于中国各产茶省以及
澳大利亚、非洲等地区。桔刺粉虱是茶树和
柑橘等植物的主要农业害虫之一,其幼虫
寄生在茶树叶背,刺吸汁液,诱发严重的烟煤病,导致茶树叶片发黑、脱落,茶芽不发,减产可达80%。
成虫体橙黄色,薄敷白粉。复眼肾形红色。
前翅紫褐色,上有7个白斑;后翅小,淡紫褐色。卵新月形,长0.25mm,基部钝圆,具1小柄,直立附着在叶上,初乳白后变淡黄,孵化前灰黑色;
若虫体长0.7mm,黑色,体背上具刺毛14对,体周缘泌有明显的白蜡圈;共3龄,初龄椭圆形淡黄色,体背生6根浅色刺毛,体渐变为灰至黑色,有光泽,体周缘分泌1圈白蜡质物;2龄黄黑色,体背具9对刺毛,体周缘白蜡圈明显。蛹椭圆形,初乳黄渐变黑色。蛹壳椭圆形,长0.7—1.1mm,漆黑有光泽,壳边锯齿状,周缘有较宽的
白蜡树边,背面显著隆起,胸部具9对长刺,腹部有10对长刺,两侧边缘雌有长刺11对,雄10对。
寄主范围比较广,主要危害
火棘、山楂、
木瓜、
木瓜粉、
苹果、杏、梨、桃、
杜梨、
花椒、
柑橘、茶树、荔枝、柁果、
葡萄柿、金银木、
棕榈、
香樟木和玫瑰等数十种植物。黑刺粉虱
若虫群集在寄主的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引起叶片因
营养不良而发黄、提早脱落。其排泄物可以诱发烟煤病,使枝、叶、果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一年发生4-5代,以2-3龄
美国白灯蛾在叶背越冬。发生不整齐,田间各种虫态并存,在重庆越冬幼虫于3月上旬至4月上旬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大量羽化为成虫,随后产卵。各代十二龄幼虫盛发期为5月至6月、6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10月下旬至11下旬成虫多在早晨露水未干时羽化,初羽化时喜欢荫蔽的环境,日间常在树冠内幼嫩的枝叶上活动,有趋光性,可借风力传播到远方。羽化后2~3天,便可交尾产卵,多产在叶背,散生或密集成圆孤形。幼虫孵化后作短距离爬行吸食。蜕皮后将皮留在体背上,以后每蜕一次皮均将上一次蜕的皮往上推而留于体背上。一生共蜕皮3次,2~3龄
美国白灯蛾固定为害,严重时排泄物增多,煤烟病严重。
(2)黑刺粉虱的防治指标为平均每张叶片有虫2头,即应防治。当1龄幼虫占80%、2龄幼虫占20%时即为防治适期。可选用40%
乐果、50%
马拉硫磷。50%
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2.5%
联苯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安全间隔期相应为10天、10天、5天、14天和6天。黑刺粉虱多在茶树叶背,喷药时要注意喷施均匀。发生严重的地区在成虫盛发期也可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