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苏一说草名,屠苏酒便是用这种草酿制而成;另一说古代房屋名,古时称该这种名为“屠苏”的房屋内酿制而成的酒即为屠苏酒。还有传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
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
波叶大黄、
白术、桂枝、防风、
花椒、
乌头、
附子等入酒中浸制而成。
“屠苏”本来是一种阔叶草。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
肉桂、防风、花椒、
乌头属、附子等入酒中浸制而成。后由
唐朝名医
孙思邈流传开来,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
宋朝文学家
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
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
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
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的习俗仍然存在。
1. 将厚丁、桔梗、防风、桂枝、茅术、贡术、制川乌、白芷、大黄、广皮、檀香、紫豆、川椒、藿香、威灵仙、甘草加工成粗末后置于容器中;
2. 加入白酒和冰糖,上锅隔水加热煮沸后,密封静置24小时;
3. 过滤去渣,装入瓷坛贮存即可。
据传说,古代有人居住在一间用
屠苏草搭起的草庵中,
除夕夜把屠苏草浸泡井中,至元日取水兑于酒中,制成“屠苏酒”,所以人们年年除夕之时以此法制酒而饮,久积成俗。
王安石所讲的“屠苏”便是酒俗。
古人喝“屠苏酒”首先是年小者先喝,因为在老者看来,年小的岁月还长,请其先饮以表示老者对小者的祝愿;而老者已失去了许多岁月,有“无所谓”的心愿,所以后饮。屠苏酒如今仍在喝,只是有所改变,过年喝酒总是年小者请年老者先开杯,意在尊老。
中国的酒文化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光彩夺目的瑰宝,国兴则酒产畅茂,酒味香醇;国衰则酒产凋敝,酒味苦涩,酒里也荡漾着国家的兴衰与时代的嬗变。饮酒文化也经历了从宫廷到民间,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百姓的过程,在春秋时期,饮酒乐事就从宫廷到了寻常百姓家。从自然界果酒诞生以来,酒就和我们人类社会朝夕相伴,密不可分了。酒与人类、酒与经济、酒与政治、酒与战争、酒与友谊、酒与诗画、酒与爱情、酒与宗教具有密切的联系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