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中学(英文名Tong liang High School)是原
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重庆市直辖后首批重点中学,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民主路103号。办学以来,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先后获得“全国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铜梁中学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
北宋元符(1098年)知县梁俊民创办的巴川县学,
乾隆二十五年(1759年)改建为“巴川书院”。1907年举办新学,名为“铜梁中学堂”;抗战时期,
黄埔军校第13、15、16、17期曾在校驻训;1980年3月,学校定名为“铜梁中学校”,被誉为“千年书院、百年名校”。1997年成为
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2009年,学校购置、改建原铜梁巴川中学校舍为龙山校区。2012年,学校成立国际部。2014年9月,学校首开
德语班。2020年12月8日,铜梁中学新校区项目建设开工仪式在淮远校区举行。
截至2020年7月15日,学校占地224亩,有80余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00余人。拥有教职工360人,其中高级教师115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研究员、特级教师、重庆市教学名师10余人,市级骨干教师30余人。
历史沿革
巴川县学宫
铜梁中学校人文厚重、文脉悠长,其原点可追溯至巴川县学宫。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知县梁俊民兴建巴川县学宫于飞凤山巅,开启铜中千年文脉。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废巴川县入
铜梁区,巴川县学宫当为铜梁县学。明洪武中(1368-1398年)知县洪敬,明成化中(1465-1487年)知县苏日连,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知县彭谨相继扩建、增修铜梁县学。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县蔡玉华率士民建巴川书院于铜梁县学旧址,其后求学者众,尤以光绪戊寅年(1878年)翰林
吴鸿恩执掌巴川书院时文脉最为鼎盛。
巴琼学堂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知县钟尔谷奉省令将巴川书院与琼江书院归并而改设“巴琼学堂”,旋改称“铜安小学堂”,
进士陈昌任总教习。1907年,
举人雷人龙始建“铜梁中学堂”,初张新学,确立了“特起异军,官以政战,士以学战;别裁伪体,近取东洋,远取西洋”办学宗旨。一时间,留日学者严镜余、诗界名流彭泽久、新学开拓者周正寰、实业家雷筱龙等贤达齐聚铜中。1912年4月,经铜梁军政会议议决,停办中学堂。
铜梁县立中学校
1916年2月中学复开,名曰“铜梁县立中学校”,彭泽久任校长。1924年,仿美国学制(世称新学制,它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段,其中,中等教育分为初、高两级,各三年),学校更名为“
铜梁区县立初级中学校”,留学
日本的实业家雷筱龙接任校长。同年,有识之士倡导兼办
高中以资衔接。1927年2月,学校附设艺术专修科。同年六月,原县教育局划拨文庙兴办初中女生部,校务由新教育倡导者王定一和化工实业家顾鹤皋负责。1929年,校友会自办体美学校,附本校内。曾任铜梁军政府民政长的练哲谙代理校务,其后刘晓玉接任校长。1932年,并职业及乡村简易师范于本校,分设普通、职业、乡师三科,留学
法国的新文化启蒙人张公表任校长。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身处大后方的铜梁中学,毅然将凤山校舍让与
黄埔军校驻训,自己栖身
蒲吕街道,租借濂溪祠、总神庙继续上课。曾任铜梁实业局局长的何崇德任校长。1941年在抗战的烽火中铜中始创
高中,曾任成都华西大学教授的彭仿陶任校长。一时间,
四川大学教授张佐周,渝州大学创始人张仲明,旅法实业家王邦倜,书画大家
佘雪曼,黄埔军校教官杨英畏、
周维桢,巴黎大学的王德惠等社会名流齐聚铜中。
铜梁县立中学
1943年7月,学校更名为“铜梁县立中学”。同年十二月,学校由蒲吕乡迁回凤山原址。1946年1月,学校另设平滩分校开展初中教学。同年七月,学校自凉水乡余家坝丁氏宅迁回县城原址并保留平滩分校(1954年2月并入西泉中学),曾任
四川省督学的曹豫立任校长。至建国前夕,先后有400余名教师到铜中任教,5921名学生就学于此。1949年12月,铜梁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并将学校命名为“川东区铜梁中学校”,时任校长练哲谙。1950年,高53级春班、秋班因其学生响应
抗美援朝战争号召而大量参军参干,遂停办。1952年,高15班、高54级春班、秋班约60名学生并入璧山中学。
四川省铜梁中学校
1953年7月,学校更名为“四川省铜梁中学校”,时任校长叶华勋。1954年,人民政府停办铜梁师范校,其校舍(包括
孔子庙及彭家祠堂)全部移交给铜梁中学校。1959年奉令划出三分之二的校地用于
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的修建,学校教室与师生宿舍以师范校6间茅屋和附近民居临时为之,后陆续拆除彭家祠堂(1963年)、文庙(1973年),并在现校址新建起教学楼与宿舍楼。1966年5月,学校停课闹革命。1969年8月,驻铜部队进驻铜中。同年11月,学校成立铜梁中学革命委员会。1971年,初中复课。1972年,驻铜部队归还部分校地,学校复回原址行课。同年8月,学校
高中恢复招生。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1978年革命委员会撤销,实行校长分工负责制,学校教育管理渐入正轨。
铜梁中学校
1980年3月,学校正式定名为“铜梁中学校”。1982年4月,铜梁中学被
四川省教育厅确立为首批办好的一百所重点中学之一。1995年8月,学校停办初中部。这一时期,41名铜中学子考入清北,唐显丽获得1996年
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1997年重庆直辖,学校成为
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时任校长
吴万瑜。这一时期,学校巧抓机遇,重教善研,以卓越的教育品质领跑重庆基础教育,杨婵、周锞分别于2000年、2001年揽获重庆市高考理科状元桂冠。2000年重庆市高考理科前10名中,杨婵、欧阳俊涛、李强分别获一、二、三名,2001年重庆市高考理科前10名中,铜梁中学校独占5名。16人获全国学科竞赛
一等奖。
2009年,学校购置、改建原
重庆市巴川中学校舍为龙山校区,至此,学校占地面积达260余亩。2012年,学校成立国际部。2014年9月,学校首开
德语班。这一时期,学校蕴积涵育,多元办学,在国际教育、特色教育方面享誉
重庆市,时任校长周祖友。2020年12月8日,铜梁中学新校区项目建设开工仪式在淮远校区举行。铜梁中学新校区位于
巴岳山脚下、玄天湖北侧,东临淮远河、西邻高档住宅区,新校区占地372亩,总建设面积约22万方。规划容纳学生6000人,共120个教学班,计划投入资金10多亿元。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20年7月15日,学校占地224亩,有80余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00余人,其中有数百人来自重市及全国各地。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7月15日,学校拥有教职工360人,其中高级教师115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研究员、特级教师、
重庆市教学名师10余人,市级骨干教师30余人。
硬件设施
2009年,学校购置、改建原
重庆市巴川中学校舍为龙山校区,至此,学校占地面积达260余亩。2020年12月,铜梁中学新建校区,占地372亩,总建设面积约22万方。规划容纳学生6000人,共120个教学班,计划投入资金10多亿元。新校区动静空间分明,整体结构为三轴三山、一核一带两书院,寓意为龙飞凤舞、龙凤呈祥。建成后,新校区成为一所赓续千年书院底蕴,展现现代智慧气息的园林式学府。
课程设置
2012年,学校成立国际部。2014年9月,学校首开
德语班。铜梁中学校历来重视文体协调发展,篮球、田径是学校传统的优势项目,在铜梁龙舞急需传承的时候,铜梁中学将铜梁龙舞和铜梁龙文化引入学校体育课堂,并组建了学生舞龙队。学校还专门留出名额,每年招收部分龙舞尖子队员;体育教研组积极开发铜梁龙舞和铜梁龙文化的校本课程,经过努力,铜梁中学建成了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传承教育基地和重庆市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
办学成果
学生成果
升学成绩
自1982年以来,学校已取得连续33载高考辉煌,先后培养出了唐显莉、杨婵、周锞三名省级理科状元,5个省级文理科高考二、三名和100余名清华北大学子,近20000名优秀学生升入高校深造。在《大学》杂志社2007统计的“全国最出状元学校”排名中,铜梁中学列全国第25名,居重庆第3位。
艺体成绩
学校篮球队曾获
重庆市多项赛事冠军;学校为重庆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传承基地,舞龙队多次参加国内外大赛,荣获国际比赛
金牌6枚,全国比赛金牌18枚。
教师成果
教育科研方面,截至2016年有18项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圆满结题并获得奖励。其中,“中学语文目标导学研究”“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研究”“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研究”等7个市级以上课题获重庆市中小学优秀教改成果奖,“优秀电影提高学生德商的
实证研究”等国家级课题获全国
一等奖。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20余个。在研国家级课题4个,市级课题5个,县级课题20余个。近年来,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数百篇。
合作交流
铜梁龙舞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运动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表演项目。截至2020年11月,学校龙舞队先后应邀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龙舞表演、
上海市世博会(
重庆市周)主题表演等,并多次受国家文化部门委派分赴
法国、
意大利、
韩国、
卡塔尔等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校训
学融古今、志达天下。
校园活动
为庆祝重阳节,铜梁中学校校委在2023年10月18日下午,组织志愿服务队到
巴川街道福利院,开展了“强国有我敬老爱老情暖重阳”文明实践活动,提前与老人们共庆重阳节。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问候老人,还暖心为老人送上了牛奶、
蛋糕和面包等慰问品。
202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与
中秋节相遇,学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双节同庆,家国同心,强国有我”系列活动。
学校领导
以上截至2024年1月28日
校友情况
以上截至2020年7月15日
所获荣誉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电化教育科学研究试点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获得了全国
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重庆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文明单位五十佳等70余项市级以上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