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蕊花属(拉丁学名:Coleus),
唇形科的一属。该属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的
草本或灌木植物,部分物种属于多肉植物,长有具肉质或块状的块茎或块根。
五彩苏(C. blumei)原产爪哇,品种多,是著名的家养和庭园植物,高1公尺(3呎),茎方形,花穗上著生多数小白蓝色的花,花冠二唇状。灌丛鞘蕊花(C. thrysoideus, 即灌丛锦紫苏)原产於
中非,高达1公尺,花枝鲜蓝色,小花枝长7公分(3)。其他著名的种有各种名称,如火焰荨麻、斑斓叶、斑斓荨麻、
西班牙百里香、印度琉璃苣、乡村琉璃苣及多花灌木等。鞘蕊属物种常被用作
园艺植物而种植,尤以
彩叶草最为常见。彩叶草喜光,但不适宜
太阳直射,而是非直射的光线。其他长有块根的鞘蕊属植物有被当作食粮而种植,如Coleus esculentus、Coleus rotundifolius及Coleus maculosus subsp. edulis。
叶对生,具柄,边缘具齿。轮伞花序6至多花,疏松或密集,排列成
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
花梗明显,苞片早落或不存在。
花萼卵状钟形或钟形,具5齿或明显呈二唇形,后齿通常增大,结果时花萼增大,下倾或下弯,喉部内面无毛或被长柔毛。花冠远伸出花萼,直伸或下弯,喉部扩大或不扩大,冠檐二唇形,上唇(3)4裂,十分外反,下唇全缘,伸长,凹陷成舟状,基部狭。
雄蕊4,下倾,内藏于下唇片,花丝在基部或至中部合生成鞘包围花柱基部,但常与花冠筒离生,稀有近合生的,药室通常汇合。花柱先端
相等2浅裂。花盘前方膨大。小坚果卵圆形至圆形,光滑,具瘤或点。
鞘蕊属最早由若昂·德理路于1790年描述。以形态学特征为指导基础,将它由马刺花属(首先由夏尔·莱里捷在1788年描述)独立出来;其四条
雄蕊融合在一起,而不是从基底起就已分开。1962年,约翰·肯尼斯·莫顿留意到雄蕊融合在一起的物种比过往所认知的其实更常见及广泛分布,所以把鞘蕊属物种合并进马刺花属,而彩叶草属(Solenostemon)及一些其他的属仍维持区隔。大多数的来源都跟随莫顿进行鞘蕊属的合并;有些保持彩叶草属的独立,但其他则将它跟着鞘蕊属一起并入马刺花属。在2004年针对
唇形科荆芥亚科罗勒族(Ocimeae)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马刺花亚族(Plectranthinae)为单系群,有两个主要演化支:一个包含鞘蕊属的模式种,并包含彩叶草属;另一个包含马刺花属的模式种以及其他属,因此广义上马刺花属不是单系群。在2018年进行的更详细研究得出类似的结论,并建议应重新确认鞘蕊属(包含彩叶草属),对马刺花属进行更狭义的定义,并建立一个新的属Equilabium,主要来自
热带非洲的前马刺花属物种演化支。2019年提供了实现此方法所需的许多新的双名组合。
2013至2019年间,在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和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项目的支持和当地林业部门的配合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种质库采集队先后对
西藏自治区的
墨脱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和
吉隆县等进行多次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共采集珍稀濒危、地区特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种子、标本、活体材料等遗传资源2500余号,其中种子471份。其中无叶莲科为西藏新记录科,
一枝黄花属、
马瓟儿属、
千斤拔属、鞘蕊花属、
密花兰属、
无叶莲属、羊角藤属、
黑蒴属和
赤杨叶属9个属为西藏新记录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