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陵
中国西周周文王的陵墓
周文王陵是中原地区西周时期周文王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北5公里周陵乡崔家村南,占地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周文王陵呈覆斗形,平面近似方形,墓葬形制为“亞”字形,在封土四面的中部各有墓道一条,平面均为梯形,北墓道北部东边紧连墓道发现一个长方形陪葬坑,陵前有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所立“周文王陵”碑、保护标志各一个。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周文王陵所处的周陵众说纷纭,现阶段学术界多数持否定观点,倾向于周陵是秦始皇陵,但是认可其为帝王陵,属于同一性质、同一等级、同一时期的墓葬,然而对其墓主是一位秦公还是两位秦公仍存争议。
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间,先后对周陵维修四十余次,最早为刘彻元封三年(公元前112年)首次整修陵墓。从宋代至明、清时期每隔几年都派专人对陵墓、大殿、碑廊进行修复。中华民国时期,拨专款修复围墙、大殿、栽植千余株柏树。1949年后成立了专职文物保护机构,维修了仿古围墙、大殿、碑廊、彩塑了周文王秦武王周公塑像,恢复了旧时古柏森森、大殿雄伟、碑廊壮观的盛景。
历史沿革
信息
全名姬昌,黄帝第18代孙,王季之子。商朝末年为周族首领,帝辛时封为西伯侯,是西周的奠基者。为周族首领50年后病死,终年97岁。文王少年时参加农业劳动,能关心民间疾苦。任首领后,礼贤下士,宽厚待人,积极发展生产,实行奖罚分明和裕民政策,多方咨询,广求贤才,许多有才能的人都投奔于他。商纣王见他的势力强大,就借口将他囚禁在羑里(今汤阴县)。这期间,他潜心研究八卦,演化成64卦,每卦6爻,共384爻。穷探天下之理,成就天下第一部经书《周易》。又发明里拉琴,创作了一首名为《拘幽操》的琴曲。他的臣下用美女、珍宝进献帝辛,使他获释。
周文王见纣王昏庸残暴,丧失民心,就决心讨伐商朝,铲除纣王。但他缺少一个统筹全面和文武兼备的人,便着意寻访。
有—天,他在渭河岸边,看见—个老人在钓鱼。老人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鱼钩离水面有三尺,而老者嘴里不断地叨念:“愿者上钩!”他很纳闷,在与老人攀谈时,方知老人叫姜子牙,又称姜尚,后人称姜太公。他精明天文、知地理,通晓天下形势,是位难得的文武全才。文王非常高兴,就请他乘车一起回首都,任命他为国相。
姜子牙协助周文王发展生产,训练兵马,使周族势力更加强大。然后,征讨犬戎族、密须、黎,最后攻灭崇国(今河南嵩县北),在西安水西岸建都,都名丰县。文王晚年,已控制了三分之二的国土,为灭商奠定了基础。此时,文王得了重病,他把儿子姬发叫来,嘱咐他三句话:“看见好事,赶紧去做;看见坏事,赶紧避开;时机来了,赶紧抓住。”
文王病故,秦武王继承文王事业,灭商建立周代,定都丰镐遗址(今西安西南沣水东岸)。
周朝分西周东周两个时期。西周从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历时300余年,传1l代,12王。
建设背景
简介
位于咸阳市北5公里的周陵乡崔家村南。陵前有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手书“周文王陵”石碑一块。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周陵应在周原遗址鄠邑区附近。
传说中的周文王姬发的陵墓在现在陕西省咸阳市的原坂上。
周文王姬昌,曾被帝辛封为西伯侯,在位期间,图志改革,国势强盛。周武王姬发是文王之子,继承父王灭商的事业,建立了西周王朝。
相传为周文王周武王的二陵相毗邻,形状类似山丘。陵上草木丛生,两周王陵周围绿野烘托。陵的前面有一通石碑,是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的。祭殿里保存着历代碑石,大多为祭告之文。
历来人们都把奋发图强、开基立国的周文王周武王的业绩和咸阳市原上那高高耸立的陵冢联系在一起,不乏祭奠和瞻仰,并且留下了种种神话般的传说。
两周时期的墓室保持了商代以来的形制。战国时期的陵墓多在墓内填充沙、石、木炭以利防湿,保护墓室。
西周已经存在夫妻合葬。陕西宝鸡西周中期的鱼伯墓和浚县西周晚期的卫侯墓,都发现了夫妻"异穴合葬"的现象,即夫妻分别葬在两个相互紧靠的墓穴中。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异穴合葬的制度更趋普遍。
由于中原地区古代统治者盛行厚葬,因而大量的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作为随葬品被埋进了坟墓。两周时期诸侯王墓的随葬品仍然延续商代,以各种青铜器为主,包括酒器、乐器、饮食器、兵器、车马器、工具等,配备成套种类齐全。其中鼎和最为重要,其数量、组合是当时贵族身份的标志。战国时期随葬品中漆器等生活用品的比重显著增加。
人牲和人殉在西周仍然很普遍,西周中期以后杀殉逐渐减少,但直到战国初期的一些贵族的大墓中仍然大量存在。战国中期以后这种残酷的杀殉遭到了人们的反对,殉人减少,并出现了用木俑和陶俑来替代人殉随葬。秦国秦献公时废除了人殉制度。
参考资料
周文王姬昌陵墓探究.通历史网.2024-03-15
陕西帝王陵.陕西省图书馆.2024-03-1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信息
建设背景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