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士剑,1960年出生于中国
辽宁省黑山县,是一位中国油画家。他在1988年毕业于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并在该校担任油画系副教授。现任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多维表现艺术工作室主任,理论与实践绘画博士。他还是
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和北京当代写意油画院学术委员。
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中国北京“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卡尔舒特艺术中心 德国伦茨布德尔斯多尔夫市 寺上美术馆 中国北京“忆江南”中国当代艺术展 中国上海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 北京国子监油画艺术馆 中国北京2011年乡愁与相遇--南京、杭州、成都、重庆艺术巡回展2010年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绘画的进行——中国
表现主义画家八人展》,中国美术馆社群——798双年展,北京798艺术中心叙事中国——
成都市双年展,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四川成都2008年“移域”
上海市美术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中国上海“中国新视像——来自上海美术馆藏中国当代艺术展”,
拉斯佩齐亚现当代艺术中心,
意大利“活的中国园林:从幻想到现实”,
德累斯顿,
德国。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中国成都“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
井士剑的作品事实上呈现出更加开放和多维的内容与涵义。在他的作品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个人与世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深刻而奇妙地混合纠结,且在某种对峙的
张力间并存着。
作为一个有思辨倾向的艺术家,井士剑象很多现代知识分子一样,身上秉承了中国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和西方现代知识分子担当“
社会良知”、批判现实的精神血脉。入世与隐遁、救赎与逍遥这二元对立又相互转化的关系,一直是困惑知识分子们的永恒问题,而这一问题在井士剑的创作中又获得了新的视觉呈现和图解。
思想的火光总是明灭不定,思想者,时而痛苦、焦灼,时而幸福、澄明,时而又悲欣交加……井士剑的作品中错综复杂地流露着这诸般情绪。综观他的作品,我们会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其中所饱含的强烈的精神冲突和内在的心理困惑。但井士剑毕竟不是一个哲学家、思想家,他只是一个敏锐而有洞察力的艺术家,他不是通过语词,而是运用娴熟的技艺和才情来表达这些精神体验,这些属于我们这个独特时代的精神体验。
井士剑常常运用寓言、象征、夸张、荒诞等综合艺术手法在作品中营造戏剧化的场景和氛围,并在其中留下悬念和谜团。要想一目了然地读懂井士剑的作品,通常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作品中的形象和符号充满了双关、戏仿和
隐喻,有多种解读的角度和路径。关于这一点,或许可以理解为艺术家故意为之的巧妙设计,或许只因艺术家本能的敏感所驱使,当然更可能是二者兼备了。
井士剑自诩为“漫步者”,固然有漫无目的、优游自在的散步、散心之意,表明的是一种看待周围事物从容淡定的态度。但观其作品,“漫步者”有更多的寓意蕴涵其中。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漫步”,体现着漫步者的动机和心境。是漫步于
杭州市自然的湖光山色里,还是漫步于现实世界的滚滚红尘中?是漫步于自我人生的坎途,还是漫步于“刀光剑影”的艺术江湖?如果以
夏尔·波德莱尔认为自己的漫步和诗歌力量的发挥具有相同的尊严,是现代主义英雄的一种精神体现作为参照的话,那么井士剑的“漫步”无疑也具有文化上的深意,它不仅是一种走动方式,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直面纷乱的现实和自我,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精神回应。在“漫步者”井士剑的作品中,我们体味到浪漫、优雅与澄静,以及淡淡的落寞与忧伤,同时也感受到焦灼、迷惘和痛苦,以及内在深层的挣扎与反抗。自然、人、城市、历史遗迹,在不同的光影与色彩空间中交汇融合,奏响着宁静或激昂的不同乐章。
井士剑的作品根植于现实的经验,但又不是以
现实主义的方式来表现的。他的作品虽然带有相当的现实感,你可以在其中找到现实中熟悉的事物,如人物的装扮以及山水风物等。但与这些现实感极强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的却常常是一些具有
隐喻或象征色彩的超现实符号。……井士剑作品中流露的精神气质和格调是中国文人和中国知识分子式的,是点到即止、含蓄而不张扬的。因而,形容井士剑的某些油画作品譬如《愚公移山》、《黑夜击鼓》,带有一定的魔幻色彩应该是不为过的。
看一看那些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
西湖、塔、舟与人、三两成行的击鼓者以及陷于精神围城中的男女……,每一个意象的背后都有特殊的意义所指,每一个意象的组合都喻示着独特的心理图谱和精神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