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巨犀
巨犀新种
临夏巨犀属,巨犀新种,相比于巨犀属的其他种,临夏巨犀体型更大。2021年6月报道,中美科学家发现了临夏巨犀。
物种学史
1907年,古生物学家在巴基斯坦布格蒂地区发现了一些零散的牙齿化石,从此拉开了研究巨犀化石的序幕。
据研究:巨犀生活在距今约4200万-2100万年前,演化出了6个不同的属,包括始巨犀属、额尔登巨犀属、巨犀属、准噶尔汗国巨犀属、咸海巨犀属、吐鲁番市巨犀属。6个属在吻部的构造上有明显区别,代表了不同的演化方向和不同的演化阶段。其中,巨犀属属是分布范围最广的巨犀,从东亚远至东欧,是成功穿越青藏高原的类群。
巨犀起源于亚洲,除了在巴尔干半岛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和高加索发现的少数化石,主要分布在亚洲,包括中国、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地,后期稍微往西扩散到东欧部分地区,未曾到达西欧、北美洲和非洲地区。
2021年6月,国际刊物《通讯:生物学》发表了由中国古生物学家领导的中美合作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其他证据,揭秘了这种史前巨兽穿越青藏高原的迁移扩散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1年6月17日发表在国际刊物《通讯·生物学》上。研究表明:临夏巨犀曾经生活在大约2650万年前。化石保存得相当好,骨头长度达到1米,并且还有下颌骨和颈椎。
形态特征
巨犀属有6个不同的属,其中,巨犀属是分布范围最广的巨犀,从东亚远至东欧。临夏巨犀也属于巨犀属。与临夏巨犀伴生的动物群指示,西北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开阔疏林地带。而临夏巨犀比巨犀属的其他种更进步,其体型更大,更深的鼻切迹指示它有一个发达的软鼻,更高大的枕髁显示出对长颈之上更大颅骨的强力支撑。
相比于巨犀属的其他种,临夏巨犀体型更大。它有一个发达的软鼻用于取食,进化出了更灵活的颈部,而更高大的枕髁也显示出对长颈之上更大头骨的强力支撑。它们是地球历史上生存过的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站立时的肩高可达5米,头部可伸长至7米的高度。巨犀属的体态与现生犀牛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它们修长的脖子和腿,让人们更容易联想到现生的长颈鹿,两者的取食方式也是趋同演化,生存于疏林环境中的巨犀,像长颈鹿一样取食树冠的叶片。
研究价值
研究人员进一步结合大量颅骨、牙齿和头后骨骼性状,对巨犀属进行了新的系统发育分析,帮助巨犀家族修“族谱”,确认了各个成员之间的逐步进化序列:蒙古高原的葛氏巨犀经由兰州盆地的黄河巨犀、哈萨克斯坦的亚洲巨犀、巴基斯坦的布格蒂巨犀,最终到新疆的美丽巨犀和甘肃的临夏巨犀。
通过巨犀属属化石发现的地点,我们会发现,巨犀成员先是从蒙古高原扩散到南亚的巴基斯坦,然后巴基斯坦巨犀的后代又返回新疆和甘肃省,演化出美丽巨犀和临夏巨犀。也就是说,这期间它们曾两次穿越现在的青藏高原地区!难道巨犀这样巨大的生物可以翻越世界屋脊?
研究人员推断,真相更可能是,在2000多万年前,青藏高原还没有隆起,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山脉纵横,而是密布着大量海拔不超过2000米的谷地。巨犀可以沿着这些较为低矮的地区实现穿越。
目录
概述
物种学史
形态特征
研究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