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原
亚洲内陆高原
蒙古高原庞巴迪公司:Mongolian Plateau,蒙古语:ᠮᠣᠩᠭᠣᠯ ᠤᠨ ᠥᠨᠳᠥᠷᠯᠢᠭ,俄语:Монгольское плато),古称“瀚海”,是东亚内陆高原,位于亚欧大陆中部,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共和国山(Алтай),北界为萨彦岭(Саяны)、雅布洛诺夫山脉(Яблоновый хребет),南界为阴山山脉。蒙古高原主体处于蒙古国、中国内蒙古及俄罗斯境内,平均海拔1580米,总面积约274.95万平方千米。
蒙古高原经历了古生代至中生代悠久的大陆发育和演变过程,是由古亚洲洋和蒙古—鄂霍次克洋两次大洋闭合和拼合造山作用而形成山地与高平原为主体的宏观地貌格局。蒙古高原构造上属于乌拉尔—蒙古地槽皱褶带,大部分为古老地台,受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干旱风成地貌广布。蒙古高原整个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部多山地,东南部为戈壁,中部和东部为大片丘陵,整体平均海拔约在1580米,是一个向北渐降的碟形高原。境域整体以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从东部和北部的湿润半湿润气候逐步向西部的干旱半干旱气候逐渐过渡。冬季高原寒冷,形成蒙古高压,干旱少雨;夏季炎热短暂,形成低压区,降水稀少。除边缘山地有河川外,还有过境的黄河。高原上的河川多属季节性质。风力强劲,常风风速每秒可达9米,多飞砂走石,会形成基岩裸露的砂石地。蒙古高原自然资源丰富,截至2020年已探明的有铜、、金、银、、铅等80多种矿产。
蒙古高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有北狄部落(北方的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活。公元前1046年以后,蒙古高原及附近地区先后有匈奴、突厥、蒙古及契丹、女真等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诸部落,建立了蒙古帝国。公元1260年,建立。之后历经朝代更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蒙古高原逐渐形成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蒙古国)两个组成部分。蒙古高原境域内以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主要民族是蒙古族,居民主要信仰藏传佛教。蒙古族的艺术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如“呼麦”,弹奏马头琴。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适应生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管理利用机制、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价值体系。蒙古高原的自然景观有呼伦贝尔大草原、巴丹吉林沙漠、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乌布苏盆地戈壁等。
名称来源
关于“蒙古高原”这一名称的概念和含义,史籍没有统一说法,大概是指其主要的地貌特征、自然环境及游牧经济形态而言。“蒙古”一词是“忙豁勒”的音变,最早见于唐代,即新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后来又有“蒙骨”“朦骨”“萌骨子”“盲骨子”“萌骨”等许多同音译名。“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元代文献。大约在公元7世纪,蒙古部开始向蒙古草原迁移,12世纪,已经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并分衍出乞颜﹑札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并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一词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元亡后,明朝在辽东西部、内蒙古地区南部、甘肃省北部和哈密市一带先后设置了蒙古卫所20多处,各卫所长官都由蒙古封建领主担任。15世纪初,漠西蒙古瓦剌部和东部蒙古本部先后向明朝称臣纳贡,与明朝建立了臣属关系。16世纪中叶以后,原驻牧于哈拉哈河两岸及克鲁伦河附近的东部蒙古本部中的喀尔喀部逐渐向漠北迁移,形成为札萨克图汗、土谢图汗、车臣汗等三大部,是为漠北蒙古;蒙古本部的其他部分仍留居于原地,形成了漠南蒙古。到了近代,史学家们综合学界多种说法,根据自宋元至今境内多为蒙古族居民,结合地形单元,最后将其确定为“蒙古高原”。
位置境域
蒙古高原位于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四面远离海洋,周围由高、中山地环绕,形成了封闭型的内陆高原。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7°24′~53°23′,东经88°43′~126°04′,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共和国山,北界为唐努山、萨彦岭肯特山雅布洛诺夫山脉,南界为祁连山脉贺兰山阴山山脉。蒙古高原包括蒙古国全部,俄罗斯南部的图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与外贝加尔边疆区,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地区,与中国内蒙古高原为一体。高原东西最长处约2380千米,南北最宽约1500千米,平面呈东西向延伸的叶状,东西狭窄,中间厚宽,总面积约274.95万平方千米。
历史成因
早古生代时期,现今亚洲大陆的地表主要部分被古亚洲洋覆盖,它包围着几个克拉通地体。西伯利亚地区地体是与古亚洲洋相邻的最大的克拉通地体。哈萨克斯坦和阿穆尔地体属于是16亿年以前就形成了统一结晶基底的地体,它们是古亚洲洋中的老陆块。
泥盆纪时期,在西伯利亚西部为乌拉尔洋,西南部为萨彦岭阿尔泰共和国洋,它们都是古亚洲的一部分。在西伯利亚东部与阿穆尔地体之间,蒙古—洋开始打开。
石炭纪时期,蒙古—鄂霍茨克洋扩展并向古亚洲洋俯冲;同时南方的古特提斯洋也在扩张,古亚洲洋处在萎缩之中。
二叠纪时期,华北、阿拉善盟塔里木盆地地体也已经碰撞连接,古亚洲洋西段已经完全闭合,形成了天山造山带和内蒙古自治区索伦—西拉木伦河缝合带。
三叠纪时期,古亚洲洋完全封闭,使欧洲西伯利亚地区、哈萨克斯坦、塔里木、阿拉善和华北等克拉通地体都连接起来,形成了亚欧大陆,反过来包围了蒙古—鄂霍次克洋。古亚洲洋封闭是蒙古高原的地壳和上地幔物质运动的第一个重要事件。此时,东边的蒙古—鄂霍茨克洋还没有闭合,阿穆尔地体群逆时针旋转接近华北克拉通地体。
侏罗纪时期,由于华北和阿拉善盟等克拉通地体继续向北陆—陆地俯冲,蒙古高原的岩石圈破碎隆升,阿穆尔地体分裂为多个地体群。同时蒙古—鄂霍次克洋逐渐萎缩。
白垩纪时期,蒙古—鄂霍茨克洋完全闭合,形成了克鲁伦河额尔古纳河以北洼地带为标志的地体拼合带。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封闭是蒙古高原的地壳和上地幔物质运动的第二个重大事件。这两次大洋的封闭事件都伴随着大规模的幔源岩浆侵入,通过拼合造山作用形成了中亚造山带,造成了大陆体积的明显增生,形成了蒙古高原。
地理特征
气候
蒙古高原位于亚洲内陆中纬度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和季风气候环流大势造就了蒙古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并且形成了从北部和东部的半湿润地带依次向西南过渡到半干旱地带、干旱地带和极干旱地带的气候分布格局。
气温
蒙古高原的气温是具有明显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气候因子,在全球变暖环境下,近30余年来蒙古高原温度呈不断上升趋势。蒙古国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气温较20世纪60年代升高1.13℃,其温度上升速率远高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0.6℃)。蒙古高原年平均气温大约在-4.5℃到-8℃之间,气温由东北地区向西南逐渐升高。一月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5℃;夏季七月最高温度可达30℃至35℃。
降水
蒙古高原上的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年平均降水量在50~400mm之间(在极度干旱的地区,每年的降水量只有37mm),绝大多数降水量集中在七八月份(85%~90%)。年降水量除了山地外,大部分地区在200毫米以下。其中,蒙古高原北部年降水量为300~400mm,杭爱-肯特山区北部及大兴安岭以西年降水量为200~300mm,蒙古高原中部年降水量为100~150mm。蒙古国大兴安岭及杭爱—肯特山区北部的湿润度为0.50~0.80,阿拉善地区的湿润度为0.13~0.03,其余的中间地区为0.13~0.50。
光照
蒙古高原上的总辐射量的分布是从北向南、从东向西递增。东北部与北部山区的全年总辐射量约120—130千卡/厘米2。南部的地区年总辐射量约160千卡/厘米2。
风力
蒙古高原受太平洋季风气团影响,越往西跋涉距离越远,水汽消耗越多,气候的湿润度越低。高原风力强劲,常风风速每秒可达9米。在冬季,高原地区受南西伯利亚地区反气旋的影响,形成蒙古高压中心,高压脊伸入亚洲西部并与欧洲东、南部高压联结成气压最高最大的高压区。此时,太平洋广大海面上为阿留申低压所控制,所以蒙古高原冬季严寒,盛行自大陆吹向海洋的偏西、偏北干冷季风。在夏季,蒙古高压消失,阿留申低压衰退,印度低压与东北亚低压加强,在东亚形成大低压槽。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季十分强盛,温热季风向大陆推进,由沿海吹向蒙古高原,在7一8月份形成降水丰沛的雨季。蒙古高原西部,距海遥远,东南季风难以到达,夏季降水仍然稀少,成为内陆极干旱地区。
蒙古高原的气候环流特征
蒙古高原各地的年平均气温、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年蒸发强度、全年风力强度、季候风的风向与分配等都与季风环流影响有密切关系。
冬季,高原地区受南西伯利亚地区反气旋的影响,形成蒙古高压中心,高压脊伸入亚洲西部并与欧洲东、南部高压联结成气压最高最大的高压区。此时,太平洋广大海面上为阿留申低压所控制,所以蒙古高原冬季严寒,盛行自大陆吹向海洋的偏西、偏北干冷季风。
春季,蒙古高压逐渐衰退,高压中心退缩到西伯利亚和中亚,而太平洋高压渐渐加强。大陆低压从黑龙江省下游和印度恒河下游开始形成,在蒙古高原东南外缘交汇而成南北气流的辐合带,由于气旋过境频繁,造成春季天气多变、气温波动、干旱多风。
夏季,蒙古高压消失,阿留申低压衰退,印度低压东北亚低压加强,在东亚形成大低压槽。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季十分强盛,湿热季风向大陆推进,由沿海吹向蒙古高原,在7—8月份形成降水丰沛的雨季。蒙古高原西部,距海遥远,东南季风难以到达,夏季降水仍然稀少,成为内陆极干早地区。
秋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低压逐渐减弱以至消失,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又开始积聚,干冷的蒙古高压从下层替换印度低压,使大气层结构比较稳定,地面常被反气旋系统控制,多出现晴朗的天气,但秋季短暂,蒙古高压迅速形成,又过渡到冬季环流的干燥寒冷季节。
地质
地质构造
蒙古高原地域辽阔,跨越多个地质构造单元,构造上属于海西褶皱带,并呈弧形向南凸出。不同构造单元的构造特点、构造运动不尽相同,古地理环境亦有所不同,因而各地的地层分布特点有较大区别。就全区而言,各时代地层广泛出露,由老至新有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
侵蚀面
蒙古高原因受到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经过抬升和剥蚀作用的交替过程,产生了三个明显的侵蚀面,即杭爱准平面、蒙古准平面、戈壁准平面。
“杭爱准平面”海拔3000米左右,主要带状分布于蒙古高原上的蚀平山脊。“蒙古准平面”海拔1800米左右,是广阔而坦荡的高原面,蒙古语称为“他干”。“戈壁准平面”海拔1500米左右,是蒙古高原中部的局部窄地,蒙语称为“蒙透干”。
高原地形除西北部多山地外,其他大部为台地区,地表结构比较单调,主要为岩石裸露的垄岗与浅平洼地相结合,垄岗相对高度多为50—l00米,代表由基底岩石构成的侵蚀面;平浅洼地或名干盐湖洼地,主要为白垩纪第四纪堆积层。
地台
蒙古高原地壳厚度分布的特点为从东到西逐渐增厚,地壳厚度在35~ 45km。包括哈萨克地块、乌兹别克地块、塔里木地块、兴蒙地块以及华北地块、阿拉善地块等二级构造单元,该区地壳厚度在36~ 55km之间变化,总体呈中间厚四周薄的特点:中西部地壳厚度为50—55km;西部及中东部地壳厚度平均40km,相对比较稳定。
塔里木地块
塔里木地块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地块,形成于震旦纪前,震旦系是它的第一个盖层,它的基底至少形成于2500Ma前,从兴地塔格群和波瓦姆群中大量碳酸盐岩和成熟度相当高的石英岩的出现,一方面代表它们是陆壳上的产物,另一方面也反应它们均属于陆缘浅海或海岸带的沉积。塔里木地块是具有前寒武系结晶基底的稳定陆块,其中发育了中国最大的沉积盆地——塔里木盆地
华北地块
华北地块原属古中国地块的一部分,位于六大地块中心位置,基底为吕梁运动形成。华北地块块北为蒙古地槽,南为秦岭地槽,西为祁连地槽。华北地块是在兴凯构造旋迥古中国地体块解体以后形成的。中生代以来,华北地块从一完整的地块逐渐解体为规模不等的断块,主要由西部的鄂尔多斯克拉通块体和东部的华北似环状裂谷盆地组成。区域内岩浆和断裂带活跃、强震频发、矿产资源丰富。
阿拉善地块
阿拉善地块是介于华北与塔里木盆地地块之间较小型的地块,由于其大部为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覆盖,基岩出露不多。阿拉善地块是一个长期隆起、构造性质相当稳定的构造单位。基底为太古代阿拉善群,在其边缘和内部的部分地区,存在中-晚元古代长城系-青白口系,为海相碳酸盐和碎屑岩。阿拉善地块是具有前寒武系结晶基底的陆块,古生代地块活动性明显,其上发育小型盆地,如潮水、雅布赖等。
地层
太古宇
太古宇以深变质岩为主,元古宇亦为变质岩。古生界遍布全区,寒武系、奥陶系为一套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类夹火山岩,主要分布在南部、北部地区,西南地区亦有零星出露。志留系、泥盆纪仅分布在北部地区,主要为海相碎屑岩、中基性一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石炭系、二叠系分布在北部、南部及西南地区,以碎屑岩、火山岩、碳酸盐岩为主,其间有河湖相的含煤沉积。
中生界
中生界分布广泛,主要为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河湖相碎屑岩、盆地陆相碎屑岩及含煤建造。白垩系地层岩性主要为陆相碎屑岩,部分地区有含煤建造。
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
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分布在各中新生代的坳陷、断陷盆地中,地层主要为河湖及湖盆相的碎屑岩。在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赤峰等地还出露有玄武岩。古近纪,戈壁盆地进入拗陷期,沉积范围扩大,河湖相地层分布很广,区内许多地区都有出露。古近系由土黄色、褐红色、浅灰绿色、浅灰色泥岩、含砂泥 岩与浅黄色、灰白色砂岩组成,常见钙质结核病、铁锰质斑点。
新近纪末一早更新世喜马拉雅山脉运动使本区抬升,逐渐形成高原,成为剥蚀区。按地下水含水介质及赋存条件,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一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类型。含水层岩性,上部为全新统冲洪积砂、砂砾石、砾卵石层,下部为中、上更新统冰碛、冰水堆积的含粘土砂砾石层,基本无隔水层存在,构成统一含水体。
下白垩统赛汉组
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由一套半干旱—半湿润环境下沉积的以砂岩为主的粗碎屑岩建造。赛汉组上段主要由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少量长石岩屑砂岩组成,赛汉组上段总厚度一般 30m~200m,主要由辫状河沉积的砂岩、砂质砾岩夹泥岩、粉砂质泥岩组成,总厚度 20m~160m。
下白垩统赛汉组下段为灰色、灰绿色、深灰色泥岩、含砂泥岩,泥岩层分布广泛且稳定,构成含矿含水层隔水底板。赛汉组下段总厚度一般10m~60m。
第四系
第四系出露广泛,主要分布在山间沟谷、河谷洼地、山问盆地、河谷平原、山前倾斜平原及各大沙漠区,岩性主要为冲洪积砂、砂砾石、卵石,冲湖积砂、砂粘土、粘砂土、粘土、风积砂等。地形除西北部多山外,其他大部分为台地区。地表构造单调,主要由岩石裸露的垄岗和浅平洼地构成。
地形地貌
蒙古高原平均海拔1580米,内部分布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沙地、戈壁、熔岩台地及河流、湖泊、沼泽等复杂多样的地貌,其中尤以高原、山地、戈壁、丘陵为主。高原面积占到整个蒙古高原的近一半,有东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呼伦贝尔高原阿拉善高原乌兰察布高原等。根据地形、地势划分,基本分为山地、戈壁、干旱草原和草甸草原四大区域。
高原
高原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的西、南和北面,由西—西北的较大的阿勒泰主山脉,戈壁阿勒泰山脉,北偏西的杭爱山、萨彦岭山脉,北部边缘的肯特山,以及南部的阴山山脉,还有东部边缘的大兴安岭山脉组成。高原中心地带遍布戈壁和半沙漠,其中,一条东西走向的沙漠和戈壁横贯蒙古高原中部,将整个高原自然地分割成南北两个部分,即漠南、漠北。在盆地高原内还分布着众多的河流、峡谷、湖泊和森林等。
东蒙古高原
东蒙古高原平均海拔800-1100米,地面结构比较简单,有平地岗、丘陵和低山。特征是有些地方具有保存清晰的古代水路网,有些地方的古代遗迹已经不易在地形中查明。哈拉哈河附近具有独特的地形,这里邻近兴安岭徐缓的山前地带,分布着哈拉哈河的各条左岸支流,它们都流经宽广的谷地,使谷地和山坡上丛生着森林植物。根据各地区地貌组合及特征上的差异,可分为肯特山前高地,海拔1100—1500米;中戈壁丘陵性平原,海拔900—1100米;陶陶山高地,海拔1100—1300米;还有达里甘高地,海拔1150—1300米。
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位于阴山山脉以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西至马鬃山附近,长约3000公里,土地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海拔大部分地区在1000~1500米,南高北低,地面坦荡完整,起伏和缓,风沙土广布。
阴北高原
阴北高原在阴山北麓丘陵以北,北至中蒙国界,东至苏克斜鲁山西麓,包括锡林郭勒盟大部、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北部。面积12万平方公里,海拔1000~1400米。东部为波状高原,中部为层状高原,西部为倾斜高原。东南部为典型草原,西北部为荒漠草原
鄂尔多斯高原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海拔1200—1600米。气候干燥,多大风,年均气温6.5℃,无霜期150~190天,年降水量200~400mm。无流面积广,水资源贫乏。东部为典型草原,西部为荒漠化草原。
山地
阿尔泰山
阿尔泰山山脉是蒙古高原西部的边缘山地,沿着北西—南东方向延伸到蒙古高原内部。主脉由古生代岩层所组成,山前地带的第三纪沉积十分发达,第四纪冰川作用十分强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冰川地貌景观,阿尔泰山脉是蒙古高原上最高的山地,平均海拔3000~3500m,具有两坡的不对称性,阿尔泰山的东段为戈壁阿尔泰山,是由一系列独立的山脉组成,其高度一般为2500~3000米,与荒漠风化有关的各种地形普遍出现在这一地区,没有现代冰川和永久积雪。
杭爱一肯特山地
杭爱山占据着蒙古的中部,其走向与蒙古阿尔泰共和国山相平行,即由西北至东南。杭爱山和肯特山的山脊是北冰洋流域和亚洲中部内陆流域的分界,除此之外,肯特山还是北冰洋流域和太平洋流域的分界。在杭爱山山脉地形中占据优势的,是具有发育良好的土壤和植被覆盖的平坦的地形。
阴山山脉
蒙古高原的南部边缘是横亘东西的阴山山脉和向南伸展的贺兰山。阴山山脉是东西走向构造体系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复式褶皱断层山地,由剥蚀中山、低山和丘陵所组成。主体部分是大青山,向西延伸有乌拉山、斯尔腾山、狼山,向东延伸是熔岩台地和低山丘陵。东西绵延千余千米,构成了蒙古高原内陆流域与太平洋流域的分水界,并且是华北森林区和蒙古高原自然景观的天然界线。
盆地
大湖盆地位于蒙古阿尔泰山和杭爱山之间,它是由于断裂构成的内陆盆地,四周被高大的山岭所环绕,盆地内拥有5个较大的湖泊:哈尔乌苏湖、哈尔湖、德勒湖、吉尔吉斯湖和乌布苏湖。大湖盆地内主要地形是由沙质、卵石构成的波状倾斜平原,同时还具有中等山地、岩石嶙峋的残丘和蚀余山三种地形,其面积约14000平方公里的沙地。
戈壁
蒙古高原的戈壁地形分布很广。在山足地带、高原中部的戈壁夷平面上都有分布。戈壁可分成两大类:即岩屑风化所成的高原戈壁和山足洪积砾层所成的山足戈壁。
高原戈壁
高原戈壁是由岩石碎屑所成的。它的形成是在剥蚀面上长期风化的结果。在夏季,白天岩面温度高达70℃以上,到了晚上又可降到0℃。由于热胀冷缩,在黄昏时候可以听到岩石的爆裂声响,所以戈壁上尽是岩屑。细小岩屑可被风吹走,被流水带走,使戈壁上留下较大岩屑的裸露不平的岩石地面。
山足戈壁
山足戈壁是由散流、暴流冲下来的卵石、岩屑长期积累而成。厚度可达400米以上。滩面上每有一些三棱石,表示这里风力的强大,石头随风移动,把砾石磨得棱线突起。这类戈壁在河西走廊被称为“白戈壁”。如果戈壁上还有土层或砾石沙层,分别称为“石子戈壁”“土戈壁”和“沙子戈壁"。如果砾石上包上一层黑色的沙层,又称为“黑戈壁"。
沙漠
蒙古高原上的沙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流沙所成的沙丘地区,这是目前还在进行风积的地点,沙丘还在不断迁移;另一类是沙丘已经被植被、地下水等固定下来,不呈沙丘的形态,称为“沙地”。
蒙古高原上按地区分布可有六片,约占全国沙漠面积的25%。这六片沙漠分别为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毛乌素、小腾吉里、库布齐沙漠和乌兰布和。此外,还有小片沙地分布于各地。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的西南边缘,处于三面环山的巨型盆地内,地势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降低,西北部较开阔。面积约4.43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也是全世界最高大沙丘的所在地,是世界第四大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的物源来自青藏高原及祁连山脉重要的沉积汇。巴丹吉林沙漠以其自然风貌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被选入中原地区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各国需在《预备名录》中列出该国未来几年内要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不在《预备名录》中的不得申报)。巴丹吉林沙漠有两大特点:一是巨型沙丘密集,沙丘围绕着沙漠中的湖泊(当地人称为海子)成为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二是它展示了独一无二的沙漠演化的历史价值。从沙丘到沙丘链,最后到高大陡峭的沙山,是研究沙漠演进的典型例子。
腾格里沙漠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蒙古语意为“天”,是当地人们心中的文字图腾,意为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它蕴含高、陡、奇、险的深义,素有“登上腾格里(沙漠),离天三尺三”的说法。该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面积约3.67万平方千米,海拔1200~1400米左右。腾格里沙漠内部,沙丘、湖盆、盐沼、草滩、山地及平原交错分布。沙漠西部、南部有植被覆盖,主要为草麻黄油蒿;沙漠中部、南部和北部洼地里,植物生长较好,主要为蒿属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统称为阿拉善沙漠
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漠又称鄂尔多斯沙地,位于榆林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万里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镇毛乌素村。毛乌素沙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出露于沙区外围和伸入沙区境内的梁地主要是白垩纪红色和灰色砂岩,岩层基本水平,梁地大部分顶面平坦。各种第四系沉积物均具明显沙性,松散沙层经风力搬运,形成易动流沙。沙区流沙面积达1.38万平方公里,解放后在陕北地区进行治沙工作,引水拉沙,发展灌溉,植树造林等,通过各种改造措施,毛乌素沙区东南部面貌已发生变化。
乌兰布和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呈东北一西南向分布于河套平原的西南部,介于黄河狼牙山和巴音乌拉山之间。地形呈四周高中间低,整个沙漠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吉兰泰镇盐湖是该区的最低处,海拔1030米,现有面积近1.15万公里。各种类型沙丘所占的比例相差都不很大,流动沙丘占39%,半固定沙丘占31%,固定沙丘占30%。流动沙丘主要集中在南段和中段,呈新月形沙丘链、格状新月形沙丘和新月形沙山形状,一般高10~ 30米,密集中心可达50~100米,边缘地区也有低于10米的,沙面裸露。固定半固定沙丘呈堆状,多分布在沙漠西部。沙漠南部沙丘密集,北部沙丘稀疏,风沙覆盖在湖积平原黄河冲积平原基岩剥蚀残丘上。沙源主要来自河、湖相淤积物的吹蚀堆积。
水文
蒙古高原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较贫乏,河流为数不多。河川径流总量为672.86亿立方米。较大的河流在漠北蒙古有色楞格河及其支流——哈努依河、鄂尔浑河、德勒格尔木伦河、额金河;发源于肯特山的鄂嫩河和克鲁伦河;发源于兴安岭哈拉哈河;发源于杭爱山脉的扎布汗河、坤桂河、拜达里格河、图音河、塔沁河、翁金河,发源于包勒乃山脉的特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的乌伦古河科布多河等。
河流
克鲁伦河
克鲁伦河(ᠺᠷᠦ᠋ᠯᠸᠨ ᠭᠣᠣᠯ),亚洲中部河流,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脉东麓,向东流入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呼伦湖,全长1264千米,流域面积12万平方千米。洪水期水深1.93米,枯水期0.7米,结冰期长达5个月(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多水年份,呼伦湖可与黑龙江省上游额尔古纳河相通。河水用于灌溉,沿岸牧草丰富,自古为重要的农牧业地带。适于流送木材,沿途有克鲁伦河(蒙)、成吉思汗市(蒙)、霍尔洛·乔巴山(蒙)、阿拉坦额莫勒(中国)等城镇。
鄂嫩河
鄂嫩河(ᠣᠨᠣᠨ ᠭᠣᠣᠯ)是蒙古国俄罗斯境内河流,属黑龙江水系。鄂嫩河发源于蒙古国巴彦乌拉山东坡,蜿蜒东北流至乌勒哈尼以北出境,进入俄罗斯境内,曲折东北流至乌斯基鄂嫩注入石勒喀河,全长1032千米,流域面积9.6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巴拉赫河、呼拉赫河、巴尔扎河(蒙古境内)、伊利亚河、博尔齐亚河、翁达河、阿加河等。河口年平均流量191立方米/秒,年径流量6万立方千米。
土拉河
土拉河(ᠲᠦᠯᠡ ᠭᠣᠣᠯ)发源于肯特山脉,在乌兰巴托以下向南拐了一个大弯,然后向北流去,注入鄂尔浑河。土拉河全长704千米,流域面积49842平方千米。土拉河的上游位于乌兰巴托谷底宽1—3千米的山谷中,谷地的两壁是陡峭高巍的、有局部森林的山岭。土拉河分成了为数众多的河,造成了许多岛屿。沿岸的阶地显著而高大,虽然并不是到处都有。土拉河的主要集水区位于乌兰巴托以上的地区;在乌兰巴托以下,土拉河所获得的是一些支流的少量河水。土拉河在上游接纳了一条水量丰沛的右岸支流——台雷尔札河。在乌兰巴托以上15千米处,土拉河流入宽广的谷地,它的宽度达10千米。土拉河在这一段谷地里接纳了许多支流,乌里雅图河、色尔巴河、巴颜河。土拉河常常分为数十汊河,多达8—10条,河上浅滩众多。
色楞格河
色楞格河(ᠰᠠᠯᠠᠩ ᠤᠨ ᠭᠣᠣᠯ)是一条流经蒙古国俄罗斯的河流,是叶尼塞河—安加拉河的源头之一,它流经蒙古重要的农牧经济地区,有“高原母亲河”之称。该河全长1024千米,蒙古境内593千米,总流域面积42.5万平方千米。该河源市于蒙古杭爱山北坡,称为伊德尔河,流经蒙古北部,注入俄罗斯贝加尔湖。哈努依河和鄂尔浑河从右岸注入,德勒格尔河和额吉河从左岸注入。水流湍急,河床落差为720米。该河靠地下水、雪水和雨水补给,全年水量丰沛。主要支流有鄂尔浑河。自河口可通航到苏赫巴托市。每年夏季降雨后,河水暴涨,有时泛滥成灾。10~11月开始结冰,次年4~5月解冻。
鄂尔浑河
鄂尔浑河(ᠣᠷᠬᠣᠨ ᠭᠣᠣᠯ)是蒙古境内的色楞格河的最大支流,也是蒙古国最长的河流。鄂尔浑河源出杭爱山脉上的苏布尔加海尔汗山(3200千米),从杭爱山脉和肯特山地获得流水。鄂尔浑河全长1124千米,流域面积13.2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为土拉河及塔米尔河。
鄂尔浑河的上游,从苏布尔加海尔汗山结中的发源地至乌盖泊这一段,是不大的山地河流。在额尔台尼珠庙附近,该河流经发育为良好的宽广谷地。上游的个别地段是峡谷形的嶂谷,这一段河流的落差很大,拥有急流和瀑布。鄂尔浑河在被山岭所围绕的狭隘谷地里仅有一条河床。鄂尔浑河周围环绕着一望无际的肥沃草原,是这里居民用作夏季牧场。沿河有数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如回纥帝国第一个首都王庭牙帐、蒙古帝国的首都哈拉和林以及匈奴单于的坟墓等。鄂尔浑河谷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湖泊
蒙古高原内部还散布着大小湖泊约4500多个,东部有呼伦贝尔湖(呼伦湖)、贝尔湖查干湖湖、黄旗海岱海哈素海乌梁素海等;西部有乌布苏诺尔湖、吉尔吉斯湖、杜尔格诺尔湖、库苏泊哈拉乌斯湖等大湖泊。还有桑金达赖湖、特勒敏湖、伊赫湖、沙尔加湖、车根湖等等。
乌布苏湖
乌布苏湖(ᠣᠪᠰᠦ᠋ ᠨᠠᠭᠤᠷ) 又称乌布沙湖,位于蒙古国西北部的乌布苏盆地北端,地跨乌布苏省和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湖盆长84千米,东西宽79千米,面积3390平方千米,为蒙古国第一大咸水湖。湖面海拔753米,最深7米。湖水含盐度大,每公升含盐18.7克,水质苦咸,不宜用于灌溉和人畜饮用。附近草木疏稀,东部为沙漠,农业不发达。蒙古国建设了乌布苏湖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乌布苏湖纳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库苏古尔湖
库苏古尔湖(ᠺᠦ᠋ᠰᠦ᠋ᠬᠦ᠋ᠷ ᠨᠠᠭᠤᠷ)位于蒙古的最北部,靠近蒙古和俄罗斯边界,属贝加尔湖水系。水域总面积为2760平方千米,一共有大小96条河流汇入湖中,湖水储量为3800亿立方米。是蒙古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第二深淡水湖。库苏古尔湖的北岸是东萨彦岭,西岸是赫端德勒萨瑞达格山脉,东面为地势低缓的草原。这里夏天平均气温为15℃,每年12月到翌年5月为结冰期。
哈拉乌斯湖
哈拉乌斯湖(ᠬᠠᠷ᠎ᠠ ᠣᠰ ᠨᠠᠭᠤᠷ)一译哈拉乌斯湖,位于蒙古国西部大湖黄淮平原,北纬48° 00′,东经92°10′。湖面海拔1157米。湖内有阿克巴希岛,将湖分为两个水域,面积(除去岛屿面积274平方千米)1486平方千米,为蒙古国第三大湖。水深4—5米。科布多河及布彦图河自西北部注入,东部经汊河与哈拉湖相通,并经哈拉湖流入扎布汗河。哈拉乌斯湖属淡水湖,湖内多鱼类。附近地带草原丰美,是重要的农牧业区域。
吉尔吉斯湖
吉尔吉斯湖(ᠺᠢᠷᠬᠢᠽᠰᠲ᠋ᠠᠨ ᠨᠠᠭᠤᠷ)又名“赫亚尔嗄斯湖”,蒙古国西北部大湖盆地内的湖泊。经纬度位置为北纬49'°12′、东经93°24′。湖面海拔1028米,面积1360平方千米,为蒙古国第四大湖。最大深度达80米,为偃塞湖。托布汗河与坤桂河注入艾拉格湖(淡水湖)后,通过5千米长的特鲁巴河,注入吉尔吉斯湖。1公升湖水中含盐7.5克,属硫酸碳酸根湖。
地下水
蒙古高原地下水系统区的主体为内蒙古自治区高平原。系统边界东以大兴安岭南段与松辽地下水系统区相隔,南以阴山山脉黄河淮河海河地下水系统区相隔。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总体流向是由山区、丘陵区向高原、河流及洼地、湖泊汇集。部分盆地形成自身完整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其次为人工开采。
区内地下水属大陆成因型,尤其河湖相沉积地层中往往富含大量钙质结核,对水化学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地下水在垂直蒸发排泄作用下,水的蒸发浓缩度增强,使地下水含盐量增高,所以古近-新近系、白垩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多为含盐量1~3g/L的微咸水。其次系统内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带高原型水文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河谷潜水不发育,含水层多不连续分布,出现上层滞水和局部潜水,地下水位往往埋藏较浅,富水性一般较弱,含水介质多为泥质胶结的碎屑岩类,并以裂隙孔隙水形式存在。地下水富水程度随气候自东向西渐变为干旱,降水量逐渐减小,而且具有明显的自东向西富水程度变弱的水平分带规律。区内由于新构造运动作用结果,高原缓慢上升,导致侵蚀基准面下降,部分含水层被疏干,使地下水埋藏深,水化学垂直分带不明显。
蒙古高原地下水分布于,蒙古国苏赫巴托尔洼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洼地南部具有一定的储水构造,并且地下水具有一定的可控范围,通过集中开采而袭夺大面积分散的潜水蒸发,满足矿山供水要求。
土壤
蒙古高原土壤类型种类繁多,可划分为15个土类、43个亚类。主要有高山草甸冻土、山地森林草甸土、黑土、栗钙土、戈壁棕钙土、荒漠灰棕漠土、草甸沼泽土和盐土。它们不仅分布的地区不同,所占面积也不相同。
黑土
黑土主要分布于蒙古草原地带海拔1000~1400米的杭盖、肯特地区和蒙古阿尔泰、大兴安岭支脉、鄂尔珲、色楞格、鄂嫩、乌勒兹河谷。黑土约占6%~12%、厚度为40~70厘米的腐殖质
森林土
山地森林底下发育的土壤是灰褐森林土及漂灰土,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及阴山山脉山地一带。
栗钙土
栗钙土分布于森林草原和草原地带,海拔为1000—1200米的地区。栗钙土分为腐殖质为3%~5%的黑栗钙土,腐殖质为2%~3%的栗钙土,腐殖质为1.6%~2%的淡栗钙土。在丘间宽谷和丘坡下部发育着羊草草原和暗栗钙土。在砾石质丘陵上分布粗骨性栗钙土。
草甸土
在河流沿岸的滩地上是草甸与盐化草甸植被及草甸土分布。
棕钙土
高原中部的“湖谷”、东戈壁乌兰察布高原地区分布着广阔的棕钙土,有典型棕钙土、沙质棕钙土和砾石质棕钙土。其中戈壁棕钙土地带分布较广,其腐殖质不超过1%,厚度为15~20厘米。
灰漠土、灰棕土和风沙土
蒙古西南部(外阿尔泰共和国戈壁)和阿拉善盟地区是蒙古高原最干旱的地区,广泛分布着灰漠土、灰棕荒漠土和风沙土。按地表层物质组成的不同可分为砾石戈壁荒漠、沙砾质荒漠、沙质荒漠、粘上荒漠和盐土荒漠等。
生物多样性
蒙古高原上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植物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表现出强烈的旱生性和古老性,以单型属和少型属为主。蒙古高原上共有33科103种植物,蒙古国有29科87种,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地区有22科62种。常见的植物有绵刺、沙芥、宽翅沙芥沙冬青四合木、红花海绵豆、革苞菊蒙古扁桃戈壁藜、裸果木、肉苁蓉、蒙新苓菊、单花郁金香、胡杨、网叶木蓼、微硬毛建草、斑子麻黄、阿拉善盟沙拐枣、针枝芸香、戈壁短舌菊、沙鞭发菜蒙古口蘑等。
蒙古高原间断分布的古老种属有裸果木属单刺蓬属锁阳属半日花属瓣鳞花科、以及共有种胡杨、花花柴、骆驼缝等。蒙古高原戈壁区和中亚荒漠区分布有猪毛菜属驼蹄瓣属柽柳属等。蒙药材属植物及种子类有203种,根及根茎类231种,全草类256种,枝叶类54种,花类83种,皮类35种,藤木类36种及树脂类14种。
已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内蒙古自治区珍稀林木保护名录的植物有52种,隶属于25科41属。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大花杓兰山西杓兰;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华北驼绒藜五味子东北茶蔍子蒙古扁桃、黄芪、甘草、紫芒披碱草、穿龙薯、手掌参。
据统计蒙古高原的牧草种类有49种及1变种,其中豆种有10种及1变种,即北黄芪、短脚锦鸡儿、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矮锦鸡儿、费尔干岩黄芪、蒙古岩黄芪、阿拉善盟苜、刺叶柄棘豆、色楞棘豆及细叶篇蓿豆;菊科有10种,即小花亚菊、状亚菊、黑沙蒿圆头蒿、旱蒿、戈壁短舌菊、蒙古短舌菊、女蒿、头状鸦葱及蒙古革苞菊禾本科有9种,即沙芦草凌源隐子草、额尔古纳市早熟禾、沙鞭、线叶碱茅、多叶鹅观草、内蒙古自治区鹅观草、石生针茅及蒙古针茅藜科有7种,即灰春盖果虫实、碟果虫实、紫翅猪毛菜戈壁猪毛菜、蒙古猪毛菜、珍珠柴及阿拉善碱蓬蓼科有3种,沙木蓼锐枝木蓼阿拉善沙拐枣十字花科有3种,白毛花旗竿、沙芥及巨翅沙芥;蔷薇科有2种,绵刺绢毛山莓草百合科蒙古韭鸢尾科大苞鸢尾唇形科有灌木青兰;蒺藜科四合木白花丹科有纤叶勿忘草属。其中沙芦草具有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牧草育种的宝贵种质资源。
动物
蒙古高原内约有兽类140种,鸟类380余种,爬行两栖纲30种,鱼类近100种。兽类以有蹄动物食肉目和啮齿类为主,兽类的代表种有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野驼、驼鹿马鹿盘羊北山羊岩羊石貂紫貂猞猁雪兔等。 鸟类的代表种有金雕草原雕、鸢、大天鹅白额雁猎隼黑琴鸡雷鸟灰鹤丹顶鹤白枕鹤遗鸥雪鸮猛鴞等。
常见的蒙古马蒙古牛、蒙古双峰驼、蒙古瞪羚、蒙古山羊和蒙古绵羊。比较稀有的蒙古狼、库布鹿、蒙古丹顶鹤、黄羊、蒙原羚、条头鹅、水鸟。
自然保护区
蒙古国境内
蒙古族自古以来,将一些自然风景区和保持固有独特构造的地区列入自然保护区内,以国家法律予以保护,境内共有13个保护区。
博格多山保护区
博格多山保护区(ᠪᠣᠭᠳᠠ ᠠᠭᠤᠯᠠ ᠶᠢᠨ ᠬᠠᠮᠠᠭᠠᠯᠠᠯᠲᠠ ᠶᠢᠨ ᠣᠷᠣᠨ)位于乌兰巴托附近。其主峰海拔2257米,山里有针叶林、阔叶林和各种药用植物,还有许多历史古迹。
纳嘎勒汗山保护区
纳嘎勒汗山保护区(ᠨᠠᠭ᠎ᠠ ᠬᠠᠨ ᠠᠭᠤᠯᠠ ᠶᠢᠨ ᠬᠠᠮᠠᠭᠠᠯᠠᠯᠲᠠ ᠶᠢᠨ ᠣᠷᠣᠨ)位于乌兰巴托东南中央省境内,占地面积为36平方公里。山里有树林、许多小河和泉水,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药用植物,也有大量的历史遗迹。
巴特汗山保护区
巴特汗山保护区(ᠪᠠᠲᠤ ᠬᠠᠨ ᠠᠭᠤᠯᠠ ᠶᠢᠨ ᠬᠠᠮᠠᠭᠠᠯᠠᠯᠲᠠ ᠶᠢᠨ ᠣᠷᠣᠨ)位于中央省和前杭盖省的相接地带。山地面积为60平方公里,有雪白的白桦林,有很高的陡峭山峰和许多动物。
浩尔高保护区
浩尔高保护区(ᠬᠣᠷᠭᠤ᠋ ᠢᠢᠨ ᠬᠠᠮᠠᠭᠠᠯᠠᠯᠲᠠ ᠶᠢᠨ ᠣᠷᠣᠨ)位于后杭盖省塔里亚特县特尔黑查干湖边,面积为50平方公里,是由已熄灭火山形成的。浩尔高山口横向长为200米,深为70—80米。环境自然构造和动物状况,酷似民族公园。
戈壁大保护区
戈壁大保护区(ᠭᠣᠪᠢ ᠶᠢᠨ ᠶᠡᠬᠡ ᠬᠠᠮᠠᠭᠠᠯᠠᠯᠲᠠ ᠶᠢᠨ ᠣᠷᠣᠨ)包括阿尔泰前面和东面戈壁区,面积为480万公顷。保护区内有编入“红皮书”的野骆驼、野驴、野马、雪豹戈壁熊、狼等动物i保护区具有戈壁、沙漠地带的特点,这是它特殊的自然形态。
中国内蒙古境内
截至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有自然保护区21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94.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26.1万公顷。
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以北的阴山山脉山地,是中国北方最大、全国第五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8.89万公顷,是以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山地森林、灌丛-草原生态系统和水源涵养地为主的山地森林类型超大型自然保护区。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位于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中东部,地跨赛罕塔拉苏木坤都镇、罕苏木苏木3个苏木镇,总面积137298公顷。是一个以保护沙地草原、河流、湖泊、沼泽型湿地、林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及珍稀鸟类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地表水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12条,另有10余个大泡子及数百个小泡子形成沙地湖泊群。
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北部,以阿鲁科尔沁旗罕山林场为主体,总面积106284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5594公顷。 该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保护大兴安岭南麓山地典型的过渡带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西辽河源头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栖息于该生态系统中的野生马鹿(东北亚种)种群;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大鸨黑鹳及其它珍稀濒危鸟类的繁殖地。
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乌兰坝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位于巴林左旗北部的乌兰坝林场和石棚沟林场境内,总面积为80878公顷。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西辽河源头区的山地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斑羚属、马鹿和黑鹳等珍稀动植物,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总面积为10.04万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97年,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自然资源
草地资源
蒙古高原草原区草地覆盖度减少与气候干旱整体上呈正正比,不同植被类型草地覆盖度对干旱的敏感程度依次是典型草原 > 荒漠草原草甸草原,覆盖度20%~60%草地对干旱的响应更为显著。蒙古高原主体生态系统类型——温带草原欧亚草原面积最大、分布最为连续、保存相对完好的陆地生态系统,是中原地区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蒙古高原从农学范畴可分为8类,即草甸草原草地、典型草原草地、荒漠草原草地、草原化荒漠草地、荒漠草地、低地草甸草地、山地草甸草地及沼泽草地。
草甸草原草地
草甸草原草地,是蒙古高原温带半湿润地区地带性天然草地类型,主要由中旱生多年生丛生禾本科牧草及根茎禾草和中旱生、中生杂类草组成,并多少混生中旱生小灌木。该类草地集中分布在草原向森林的过渡地带,即大兴安岭西麓以西的高平原及低山丘陵至鄂嫩河流域的东南部古尔班扎嘎勒、达喜巴拉巴尔及巴彦乌拉一带。该类草地最具代表性的类型有:贝加尔针茅草地、羊草草地、多叶隐子草草地、线叶菊草地及羊茅草地等。此类草地,水分条件较好,牧草种类丰富,草群繁茂,是最好的天然草地类型之一,适宜放牧及打草利用,适宜养牛、养羊。
典型草原草地
典型草原草地,是蒙古高原温带半干旱地区地带性天然草地类型,以典型旱生多年生丛生禾草占绝对优势的一类草地。该类草地,在蒙古高原分布最广,东自呼伦贝尔高原西部锡林郭勒盟高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南达阴山山脉北麓察哈尔丘陵、大兴安岭南部低山丘陵、西辽河平原,西至策策尔勒格东,北抵鄂尔浑河东岸与贝加尔草原相连。该类草地,最具代表性的类型有:大针茅草地,羊草、大针茅草地,克氏针茅、冷蒿草地,糙隐子草草地、多根韭草地及冰草、杂类草草地等。此类草地,气候比较干燥,牧草种类较少,适合放牧及草,适宜养马、养羊。
荒漠草原草地
荒漠草原草地是蒙古高原温带干旱地区地带性天然草地类型,以多年生旱生丛生小禾草为主,并由一定数量旱生、强旱生小半灌木、灌木参与组成的草地类型。该类草地主要出现在典型草原草地的西边(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及南边(蒙古国)。该类草地最具代表性的类型有:小针茅、无芒隐子草草地,具小叶锦鸡儿的小针茅草地,无芒隐子草草地,多根韭,小针茅草地,大苞鸢尾、杂类草草地,女蒿、小针茅草地,戈壁针茅、蒙古扁桃草地,沙鞭、杂类草草地,黑沙蒿、沙鞭草地及具锦鸡儿的油蒿草地等。此类草地,是草原带中最干旱的一类草地,草群稀疏低矮,粗蛋白质及粗灰分含量高,干物质多,适宜小畜放牧,不宜打草。
草原化荒漠草地
草原化荒漠草地,在蒙古高原温带干旱气候条件下,以旱生、超旱生的小灌木、小半灌木或灌木为优势种,并混生有一定数量的强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而形成的一类过渡性的草地类型。处于荒漠与草原的过渡地带,集中分布在自呼和巴什格东北地区二连浩特市一带,延伸到蒙古赛音沙达地区。该类草地最具代表性的类型有:驼绒藜、沙生针茅草地,珍珠柴、小针茅草地,红砂无芒隐子草草地,垫状锦鸡儿、小针茅草地及沙冬青、短花针茅草地等。此类草地,植被稀疏,种类贫乏,产量较低,年变率大,粗灰分及粗蛋白质含量高,适宜放牧饲养山羊和骆驼。
荒漠草地
荒漠草地,是在蒙古高原温带极干旱与严重缺水的生境条件下,以耐旱性极强的超旱生半灌木、灌木及小乔木为主组成的草地类型。该类草地主要出现在蒙古高原的荒漠地带,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在乌兰察布市以西开始至阿拉善盟荒漠,在蒙古国主要在蒙古—阿尔泰共和国戈壁—阿尔泰以南的荒漠区。该类草地最具代表性的类型有:驼绒草地,蒿叶猪毛菜红砂草地,珍珠柴草地,合头藜草地,红砂草地,绵刺草地,霸王草地,泡泡刺草地,白沙蒿草地,沙拐枣草地,梭梭草地,盐爪爪草地及多枝柽柳盐穗木草地等。此类草地,饲用植物的叶为肉质条形或鳞片状,具有适应严酷白然环境的优良特性,适宜骆驼全年放牧利用。
低地草甸草地
低地草甸草地,是在土壤湿润或地下水丰富的生境条件下,以中生、湿中生多年草本植物为主形成的一种隐域性草地类型。在蒙古高原凡能形成地表径流汇集的低洼地、河漫滩及湖泊周围均有低地草甸草地分布。该类草地最具代表性的类型有:荻、芦苇草地,野古草、杂类草草地,拂子茅草地,芦苇草地,芨芨草草地,星星草、杂类草草地,马蔺(原变种)草地,大叶章乌拉草草地及囊苔草草地等。此类草地,饲用植物种类丰富,草群华丽,俗称五花草甸,适宜刈草及放牧利用,宜饲养牛。
山地草甸草地
山地草甸草地,是在山地温带气候带,大气温和与降水充沛的生境条件下,在山地垂直带上以丰富的中生草本植物为主发育形成的一种草地类型。在蒙古高原的蒙古 阿尔泰、杭爱、肯特山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山地均有山地草甸草地分布。该类草地最具有代表性的类型中低山山地草甸草地有:荻草地,具乔木大油芒草地,拂子茅、杂类草草地,无芒雀麦草地及地榆、杂类草草地;亚高山山地草甸草地有具乔木的嵩草、羊茅草地及具灌木的高山嵩草草地等。
沼泽草地
沼泽草地,是在地表终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的条件下,以多年生湿生植物为主形成的一种隐域性的草地类型。在蒙古高原的湖泊、泉水汇集处及河流阶地周围,沼泽草地比较发育。该类草地最具代表性的类型有:芦苇草地,蔗草草地及香蒲、杂类草草地等。
森林资源
蒙古高原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和西北部山区。
蒙古阿尔泰山地森林是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植被和中山山地针叶林与山地草原组成垂直分布系列,山前地带是荒漠草原植被。杭爱山地森林的北部有山地泰加山带及高山植被,其余广大山区的景观特点是阴坡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林和阳坡的山地草原组成森林一草原带,山地基带为草原植被。肯特山地森林具有最完整的景观垂直带谱,海拔2300米以上为高山植被带,1800米以上为山地泰加林带,1500米以上为西伯利亚落叶松林及混交林带,以下为森林一草原带,基带为草原带。大兴安岭北部山地森林广泛分布着兴安落叶松林和白桦林,山地阳坡多有五花草甸和草甸草原分布,山前丘陵过渡到草甸草原带。
矿产资源
蒙古高原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的构造带和成矿带。根据构造—岩浆与成矿的统一性,划分出3个成矿区为阿尔泰共和国—萨彦成矿区、蒙古—外贝加尔成矿区、南蒙古成矿区。
阿尔泰—萨彦成矿区
该成矿区区位于蒙古西北部,现有已知的3条主要矿带。一是蒙古阿尔泰钨—钼—铜—铅—锌—银—铁多金属成矿带,总面积约20104km2,主要有钨、钼、金、银、铅、锌等矿化为主。二是北蒙古铜—金—铁——磷成矿带,总面积约100104km2,主要有铜、金、铁和镍矿化为主。三是西伯利亚地区地台南缘磷—铁—铜—金成矿带,总面积约110104km2,矿种以金、铁为主,部分为铜和稀土金属。
蒙古—外贝加尔成矿区
该成矿区出现有加里东、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中生代3个成矿期的成矿作用。在加里东期发育金、铜、铁等矿化;海西期以金—银、金—多金属、铜—钼和钨—钼矿化为主;中生代的成矿作用最强烈,产有金—稀有金属、锡—钨和萤石矿化。
该成矿区跨越蒙俄两国边界呈东北向延伸,共有4个主要矿带。一是北蒙古金—铜—铁成矿带,主要为含铁构造带,位于古元古代片麻岩角闪岩片岩大理石石英岩中。二是巴彦戈尔铁矿带和额尔登特铜矿带,矿床为脉石英和蚀变岩混合类型,其中铜钼矿床主要为斑岩—矽卡岩型,具有重要经济意义。三是肯特金—钨—锡—铅锌矿带,该矿带位于肯特隆起区的核心,以锡、钨矿化为主,还包括金、银、铅、锌等多种矿化,是蒙古金矿的主要产地。四是巴彦洪戈尔铜—金矿带,该矿带位于杭爱隆起区的西南部,呈北西走向,它是蒙古的主要冲积型金矿成矿区域。
南蒙古成矿区
该成矿区内已知的有5条矿带。一是西呼赖铜—金—铅成矿带,其中以北塔山矿结的金—多金属矿化最有意义。二是努库特达班—哈拉哈河钨—钼成矿带,位于努库特达班隆起中,主要为东蒙古稀土元素(ree),重要矿床有尤戈孜尔中型黑钨矿辉钼矿矿床,瑙木尔根河脉状钨矿和花岗石中的矿化,木东敖包铅—锌—锡矿化等。三是曼来—曼达赫铜—钼成矿带,在该成矿区域的斑岩Cu—Mo(±Au,Ag)矿床和矿化点中,金的含量较高。主要矿床包括蒙古第二大斑岩铜—钼矿床—查干苏布尔加矿床、纳林呼都格斑岩Cu(±Au)矿床、洪戈特斑岩Cu—Mo(±Au,Ag)矿化点、乌哈呼都格和卡玛格泰斑岩Au矿化点、新恩和亥特莎及其他Au—Ag—Cu矿化点。成矿区内还产有与碱性和钙碱性花岗石有关的稀土矿床。
四是哈腊莫里图铅—锡—金成矿带,该成矿带矿化与中生代黑云母花岗石和浅色花岗岩有关,主要类型包括:含锡石和黑钨矿的石英—白云母云英岩型矿床、石英—黄玉云英岩型、石英—黄玉—铁锂云母云英岩型,以及脉石英和细脉带型。主要矿床有:哈尔陶勒盖碳酸盐岩中的Sb(Au,Ag,As)矿化点,霍特尔特尔皋德、巴津山浅成热液脉状Au—Ag矿点,杭盖敖包硅石—碳酸盐岩中的Hg矿点。五是中蒙古—额尔古纳萤石—金—铅—锌成矿带,总面积48104km2。成矿带以萤石、金、铅、锌矿化为主,次为钨、钼、铜和银。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蒙古高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在第三纪时,因为蒙古地区气候温暖潮湿,给人类提供了适合生存的条件。旧石器时代上半叶,亚欧大陆遭遇冰川时期,气候有了相对变化,产生了适合寒冷气候存活的动植物。从新石器时代上半叶开始,冰川融化干涸,形成江河湖海、沟壑山岗和沙漠,人类开始沿着河流生存。
新石器时代末期,人类狩猎生活得到改善,从驯养野兽到有家畜,发展了畜牧业、农业。公元前3世纪,匈奴在蒙古高原的广袤地区建立了第一个游牧民族的奴隶制政权。
公元前2世纪初,东胡被匈奴打败后一部分跟随了匈奴,而另一部分居住到了乌桓大鲜卑山一带,并以山名作为部落名字。公元1世纪末匈奴分裂后,鲜卑开始渐渐强大起来,成为北方的主要民族。
约公元8世纪初,突厥西迁至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上游的肯特山以东一带经营游牧畜牧业。在汉朝时期,乌桓随水草放牧,居白无常处,以穹庐为舍。魏时,鲜卑立于大漠,畜牧迁徙,射猎为业。宋朝时期,柔然随水草迁徙,以畜牧涉猎为生,无城郭。突厥,披发右,穹庐毡帐,随水草畜牧。回鹘,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动。辽朝,寒暑之间随水草畜牧。之后是蒙古族,从夏至冬,随地之宜,行逐水草。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建立了蒙古帝国。公元1260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建立元朝。1368年,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灭元建明,蒙古部族退守回内蒙古高原。
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统一全国,清朝满洲部族征服内蒙古地区各部,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按照所居地域逐渐形成为三大部分,即: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的蒙古人称为漠南蒙古,即科尔沁部;分布在今蒙古国境内的蒙古称为漠北蒙古,即喀尔喀部,分布在新疆、青海省甘肃省一带的蒙古称为漠西蒙古,即为厄鲁特蒙古。
1858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爆发了由贫困牧民丕勒杰等领导的“独贵龙”运动。主要是反抗贵族官吏的苛捐杂税和兵差徭役。此后,在内蒙古西部地区,蒙古族人民都以“独贵龙”的形式与统治阶级不断地展开斗争。内蒙古东部则有蒙古族白凌阿领导的义州、朝阳起义,汉、蒙古等族人民团结战斗,打击了统治者。1859年6月,英、法侵略军进犯大沽口,驻守在那里的2000多名蒙古族骑兵在僧格林沁的指挥下,不顾清朝政府的卖国投降命令,奋起自卫还击。
1912年(民国元年)1月,在俄罗斯帝国的策动下,呼伦贝尔市额鲁特总管胜福组建军队,占领呼伦贝尔,宣布“独立”,成立隶属于库伦政府的“自治政府”。1915年北洋政府俄罗斯签订《中俄蒙协约》,沙俄承认中国对博克多汗国的“宗主权”,哲布尊丹巴取消“大皇帝”称号,对外蒙古实行“自治”。1926年,有不少蒙古族的革命青年到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成为农民运动的骨干。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许多蒙古族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如多松年李裕智等惨遭杀害。但是,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斗争并没有停止。1929年,在东部地区爆发了嘎达梅林反对蒙古王公贵族勾结东北军阀出卖土地的斗争。抗战胜利后,蒙奸补英达赖等在锡林郭勒盟西苏尼特旗成立了所谓“内蒙古自治区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乌兰夫等同志对这种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召开了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解散了“临时政府”,1945年11月在张家口市召开了内蒙古各盟旗代表会议,成立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1946年1月5日,当时的中国政府承认博克多汗国“独立”。1992年2月改国名为“蒙古国”。然后蒙古高原的形成的区划一直至今。
交通运输
蒙古游牧畜牧业的生产方式离不开驮运与装载的交通运输公共,传统的交通工具如:马、牛、骆驼、勒勒车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蒙古族的交通工具越来越现代化,传统交通工具被现代化交通工具所取代。
蒙古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因降水稀少,多以草原或裸地覆盖,这一区域缺少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越野车辆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自然道路在交通网中占比很大,未经规划的自然道路由车辆任意行驶碾压导致,也称临时道路或越野公路。
蒙古高原草原之路城镇经济带交通以铁路和公路为主,境内主要的铁路有京包铁路内蒙段和中蒙俄跨境铁路。1960年,中蒙俄国际铁路正式开始运行,列车运行中蒙区段线路基本与张库大道相同,成为草原丝绸之路现代发展的重要载体。2016年,蒙古国提出“草原之路”倡议,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共同合作建设高速公路、电气线路、铁路、天然气管道和石油管道等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内蒙古地区铁路网络较为完善,主要有京包线、集二线、集包第二双线等干线铁路,区域内建制村通达率99.8%,各盟市实现了民航运输机场全覆盖。蒙古国地区仅有一条中蒙俄跨境铁路,一条国家级公路走向与铁路相同,国内机场较少,乌兰巴托成吉思汗机场一个国际机场。
蒙古交通由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构成,其中以铁路和公路交通为主。蒙古国铁路总长1815千米,东与中国天津,西与俄罗斯帝国联邦的圣彼得堡纳霍德卡港口相连接,最后到达荷兰的鹿特丹,是欧亚大陆桥通道之一。它在各类运输货运周转量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很高。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20万千米,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土路或自然路。国家级、地方级公路仅为42000千米。其中,国道、省道达9000千米,硬面公路长达1300千米。 蒙古国空运航线总长约4万千米。由于蒙古国的人口分布、货运布局很不平衡,以及广阔的领土和稀少的人口,对发展高效益的运输网络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蒙古国内航空运输,连接国内20个市、省会和160个小型居民点,有5个铺设硬面跑道的民航站。
经济活动
在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形成了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经济,游牧经济是生态经济,同大自然协调与索取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游牧民族的生态环境意识。游牧生产是在天然的大草原上“依天地之力,养天地自然之物”。草场和牲畜就是单一经营畜牧业的游牧民族的全部资本。一方面,游牧经济决定了传统生态环境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传统生态环境意识又反作用于生态经济,以此推动游牧经济的生态化发展。
游牧经济的主要生产要素由牧民、草场、牲畜、车马等生产工具组成。牧民通过草场放牧,将牲畜的生理机能转化为肉、乳、皮革、毛绒等畜产品。这些畜产品能够满足游牧民所需的衣食住行的一般需要和部分生产需要。畜群还充当一般等价货物作为特殊财产,进行交换。牧民在经营游牧经济的过程中,同时还饲养马、牛、山羊、绵阳、骆驼等五畜。根据地理环境、土地肥沃程度、气候、降雨量等的差异,通常在沙漠地区以山羊、骆驼为主,以马、绵羊、牛为辅;草原广阔、植物茂盛、土壤肥沃的地方则以牛、马、绵阳为主,山羊、骆驼为辅;不同的畜群和畜产品可以满足游牧社会的基本需要。牲畜能够满足劳动者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以及交换条件的限制等,而他们用剩余的牲畜和畜产品换来急需的或新的生产、生活物品,提高游牧生活的质量,一些农产品更多的依赖中原地区
祖先在饲养家畜方面留下了许多优良的、独特的地方家畜品种的遗产,这些品种迄今还保留了不少耐粗放饲养,抗逆性强,可适应多种需要等优良特性。
蒙古牛
是蒙古高原的古老类型牛,是属于黄牛Bos taurus的一个类型。耐粗放饲养,非常适应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有乳、肉、役等多种经济用途。其中,是属于蒙古牛的地方优良类群。利用蒙古牛的耐粗饲及抗逆性强的遗传特性,与外来品种牛杂交培育出了优良的等优良品种牛。
蒙古羊
是蒙古高原广泛分布的粗毛古老品种,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肉质优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地方优良品种,如:是在水草丰美、冬季漫长、全年放牧饲养的上长期培育而成的肉脂兼用型优良品种。滩羊在上经当地人长期培育而成的裘皮用优良品种羊。利用蒙古羊为母本,培育出了内蒙古细毛羊、细毛羊、等。此外,根据不同需要,用为母本,还培育出了,毛细度为56—58支纱。
蒙古山羊
蒙古山羊是蒙古高原饲养的五畜之一。山羊品种具有共同祖先,蒙古高原的驰名世界。其中,最优良的品种有,由于草场植被及气候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类型,阿尔巴斯型白绒山羊为终年在阿尔巴斯山地及鄂尔多斯草原上放牧饲养形成的优良类型。狼山型绒山羊是在及山区放牧饲养形成的优良类型,阿拉善型白绒山羊是在阿拉善荒漠草地上放牧饲养形成的优良类型。
双峰驼
中部荒漠特有的世界濒危物种——仅出现在蒙古高原的蒙古—戈壁—阿尔泰以南的戈壁荒漠区、蒙古高原的邻近地区阿尔金山脉北部戈壁荒漠区。骆驼素有“沙漠之舟”之美称,可驮、乘、挽兼用,又能产绒、肉、乳及皮。经过长期的选育,在蒙古高原形成了阿拉善盟驼和苏尼特驼两个品种,前者适宜沙漠及戈壁的严酷环境,忍饥耐渴,能驮善走,绒毛品质优良;后者适宜荒漠化草原区环境,体大粗壮,肉脂含量高,耐寒宜牧。
蒙古马
原产蒙古高原,是草原食草动物的突出代表。蒙古马体躯粗壮,体质结实,头重颈丰,四肢短,、鬃、尾及距毛发达,毛色多样,适宜开阔、高燥、平坦草场放牧饲养,严冬仍能刨雪觅食,抗寒、耐粗饲、抗病力强、骑乘耐力好。在漫长的生产活动中培育出了蒙古马的许多优良类型,如:是在上长期选育而成的纯血优良类群,身躯匀称,头颈灵活,乘用型马;,性情温和,反应灵敏,适宜沙区乘挽兼用的沙漠型优良类群;,为适宜山地乘挽兼用型的优良类群。
蒙古高原的经济发展水平从空间分布看,内蒙古地区各盟市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城市规模大、等级高,第二、三产业较为发达,所占比重较大,能够促进经济发展;锡林郭勒盟牧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二连浩特市依托口岸发展国内外经济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乌兰察布市距离二连浩特市较近,受到口岸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蒙古国地区除乌兰巴托,其他盟市均处于“较低”以下水平。乌兰巴托作为蒙古国首都,产业类型齐全,经济总量较大,发展水平较高。主导产业分布不均衡,工业化进程差异较大,呼和浩特、包头、锡林郭勒盟、乌兰巴托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工业化发展以信息化、可持续、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化为发展方向,而东戈壁盟和中戈壁盟地域规模大,自然资源丰富,产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尚处于前工业化阶段。
民族生活
蒙古高原的主体部分,包括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和民族信息均分开介绍。
人口
蒙古国
蒙古国大部分国土被草原覆盖,所以耕地少,人口密度也是世界上最低,共计320万人口。其中大约30%的人从事游牧或半游牧业。蒙古国人民有宗教信仰的历史传统,90%以上的人信奉藏传佛教,4%的人信仰伊斯兰教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根据查询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数为2401.2万人。
民族
蒙古国
蒙古国的民族主要有哈萨克族,还有霍屯、乌梁海、查唐、乌兹别克斯坦等其他少数民族。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是以为主体、为绝大多数,并由鄂温克、等多个少数民族组成。
生活习惯
蒙古高原不同时期的不同民族在具体生产细节上各具特色,共同点是“追逐水草,放牧牲畜”。不停地游牧,不停地迁徙,水草是游牧的重要根据。水草的质量决定游牧的次数和天数。游牧民会根据草地的情况,划分四季营地来利用。春营地一般选择背风向阳的低洼草地,便于接羔,使母畜和幼羔健康;夏营地一般选择离水源较近,且蚊虫较少的高处草地,保证牲畜采食良好,促使家畜抓水膘,从而使家畜体壮;秋营地要选择植物多的草场,有利于牲畜抓油膘;冬营地要选择离贮备干草的地方较近处,且草场上冬季保留枯草高的地方,有利于抗御
蒙古游牧民对草地改良很重视,一般是从当地野生优良牧草中选择草籽,随着放牧的羊群撒播草籽,对天然草地进行补播改良。游牧民保护草地环境的意识很强,表现在其生活生产的各方面,如居住的房子是蒙古包,这是个不动土的建筑,克服城市化的弊端;交通工具是勒勒车,道路压力极小;跟群放牧是骑马,不致破坏草原。蒙古游牧民的这些传统文化,对草地环境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科学勘测
考古墓葬
1889年,俄国考古学会东西伯利亚分会派雅德德林采夫为首的科学考察队到蒙古高原进行考察,在额尔德尼召内发现至正年间所立“兴元阁碑”,发现时此碑正被寺内的喇嘛当作香案使用,碑文残缺不全。1892年至1893年,俄国旅行家阿·马·波兹德涅耶夫到蒙古地区考察了青冢、元代应昌路遗址等,考察成果写有《蒙古及蒙古人》出版。1948年到1949年,吉谢列夫带领苏蒙考古队对和林城进行考古发掘,初步调查了和林城的建筑物布局,确定了万安宫的位置。1983年起,色奥德扎布带领蒙古考古队在万安宫遗址进行考古发掘。1992年以来,日本学者白石典之、加藤晋平等人多次在和林城遗址进行考查。1999年,德国考古学家胡特带领的波恩大学考察队在和林城及周边进行了数年的考古发掘,在万安宫遗址发现了大批藏传佛教擦擦和梵式泥塑佛像。1999年,森安孝夫和奥其尔将资料合编成《蒙古国现存遗迹·碑文调查研究报告》。2013年,松田孝一、奥其尔以整理研究成果的形式,再次合编刊出了研究成果报告书,其中新增了“和宁郡忠公庙碑”、“1332年波斯语碑”等碑刻资料。
气候研究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伴随着半干旱蒙古高原土壤湿度急剧下降和热浪干旱相互加强,该地区夏季气候似乎已经超过气候系统临界点,进入一种不可逆转的干-热并发频繁发生的状态,并可能使半干旱蒙古高原很快进入永久干旱状态。这种转变无疑会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有关蒙古高原植被与气候的研究,如蒙古高原现代花粉—植被—气候的关系、蒙古高原表土有机质碳同位素与气候的关系、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全新世湿度演化及其机制研究、蒙古高原与地中海全新世气候的可能联系等;有关蒙古高原积雪与气候的研究,如蒙古高原雪深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蒙古高原积雪覆盖率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等。还有关于土壤湿度与气候的关系研究,蒙古高原湖泊时空变化情况及其原因,对蒙古高原乃至全球的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研究。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对半干旱荒漠化草原地区春季典型晴日边界层特征进行了加密探测。结果表明,地区边界层的日变化大,对流边界层最大高度可以达到2000m,超绝热层平均高度为270m,夜间稳定边界层高度可达到900m;白天在4000m附近存在高空急流,最大风速达到29m.s—1;夜间近地面层有东风急流,其高度在250m左右,观测日低空急流最强时间是在23:00,风速达到16 m.s—1;边界层内湿度变化较大,呈现多层逆湿结构。
生物多样性考察
1979年3月,中国在温带草原区建立的第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站——中科院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简称内蒙古站),是以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羊草草原(综合观测场)和大针茅草原(辅助观测场),开展水、土、气、生等主要非生物和生物要素的长期观测,并进行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机理等方面的生态学基础研究,以及草地生态系统管理,特别是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退化草地恢复和人工草地建植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环境和保护
环境问题
荒漠化
蒙古国部分,这种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气候变暖、自然灾害、缺水、干旱、荒漠化、沙尘暴等原因所引起的草原生态的退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所引起的。蒙古国是荒漠化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严重的荒漠化导致沙尘暴频发。戈壁沙漠地区作为亚洲主要的沙尘暴策源地,呈高发态势。在部分,这种变化的产生除了有上述因素之外,还有移民浪潮、过度开垦、定居放牧、、过度开发、城市化、工业化等原因所引起的草原生态的退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沙尘暴
由于气候的变暖和降雨量的减少,蒙古高原的沙尘暴发生几率在增加。蒙古高原是亚洲沙尘暴多发源地之一,其中蒙古国戈壁地区及内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区与蒙古国和中国近年多发的沙尘暴事件有密切的关系。根据研究,在蒙古高原沙尘暴的发生频率从20世纪的50年代的5次,60年代的8次,70年代的13次,80年代的14次上升到90年代的23次,2000年的12次和2001年的32次。
鼠害
沙尘暴发生频率明显增加,表明这一地区自然生态的退化加快。危害特征非常明显,引发了鼠害。波兰特野鼠是危害最大的鼠类之一,平均密度可达每公顷60~80只,最高密度可达每公顷200~250只,占据植被覆盖面的90%~95%,加快了蒙古高原的草原生态的退化,影响了牧业经济的发展。
环境保护
生态治理
蒙古高原生态治理的措施,一是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的基础上,要实现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首先,控制好该地区的工业污染,限制人口快速增长,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另外处理好该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防止鼠害和荒漠化。二是要制定强有力的草原生态保护法,在保护好草原牧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限制人为因素的破坏,从而实现草原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加大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的基础上,发展草原地区的特色产业,就要调整好草原地区的产业结构。
生态畜牧
生态畜牧业是基于生态系统和谐原则,最大程度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现代化畜牧业。由于地区与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差异性,二者发展的重点也有所差别。
内蒙古地区以生态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为重点,通过在游牧、轮牧中提倡推广使用可可移动式棚车等移动性现代化设施设备和小型污水处理系统等环保措施对草原牧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蒙古国地区以生态畜牧业的精细化发展为重点,压缩牲畜总量,优化性畜结构,减小高环境破坏性的牲畜比例,适度放牧,减少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牲畜及畜牧产品初级加工的用电需求;政府放牧可推行较为宽松的政策,引入资金与技术,提升畜牧业副产品加工能力,建立中蒙两国良好的畜牧产品双边贸易合作,走绿色生态畜牧业之路。
国际合作
蒙古高原地区自然生态的退化和游牧文明的消失要涉及中原地区、蒙古和俄罗斯三个国家,而且影响要其他的周边国家的利益。因此要想解决该地区生态问题,就必须做好三个国家在内的国际间的合作,在利用好上述国家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基础上,要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机制,并控制好蒙古高原地区自然生态的恶化和游牧文明的消失。另外要关照周边国家的利益,要从全人类整体利益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蒙古高原的生态问题和游牧文明的危机,从而推动这一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风景名胜
蒙古高原境域内旅游资源丰富,其中自然景观特色鲜明。主要有呼伦贝尔大草原玉龙沙湖巴丹吉林沙漠乌布苏湖、还有达来月亮湖咸和鄂尔浑峡谷等;人文景观相对较少,主要有哈尔和林古都、特列尔吉旅游点、成吉思汗旅游点、南戈壁、东戈壁和阿尔泰共和国狩猎区等。
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上,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势不高,总面积约十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知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该草原生态环境良好,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前来栖息。
据初步统计,呼伦贝尔大草原栖息的鸟类多达241种,其中最知名的当数天鹅。因此,这里又被人们称作年原上的“天鹅湖”。此外,呼伦贝尔草原是北方众多游牧民族的主要发祥地,还是众多古代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东胡、匈奴、鲜卑、室韦回纥汗国、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曾在此繁衍生息,被史学界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摇篮”。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南邻呼伦贝尔大草原,北接中俄额尔古纳河,总面积57.8万公顷,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享有“南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北有莫尔道嘎”的美誉。在莫尔道嘎森林公园内有红豆坡、杜香林、偃松幽径、翠谷流云、鹿道、一目九岭、猎人之路、冰上森林、鄂温克部落驯鹿点、熊谷、林海听涛、美人湖以及苍狼白鹿岛等景点。
居延海
居延海,古称流沙泽,唐朝以后通称居延海。居延,为匈奴语,意为弱水流沙。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所在地达来呼布镇北约40千米,巴丹吉林沙漠的北部边缘,为一内陆湖泊。现在湖的上游是额济纳河,靠祁连山脉的融化雪水提供水源。由于额济纳河下游的改道,年深日久,古居延海在不断地推移。古居延海为一大湖,后因流沙堵塞,到清代分为东西两个湖泊,水域约300平方千米。东湖叫索果淖尔,西湖叫西居延海,又称为东、西居延海
玉龙沙湖
玉龙沙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东北,科尔沁沙地的西缘。1971年,当时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标志物“中华龙乡”在此地出土,将中华五千年的古文明史起源又向前追溯了一千多年,所以此地得名“玉龙沙湖”。有沙漠、奇峰、湿地、草原、湖泊等自然风景,5万亩草原与茫茫无边的科尔沁沙地相连,沙地之中有一眼泉水,在沙漠中积水成湖。此外,沙漠里还有一面积达1.4万亩的湖泊。湖泊中间又有十多座沙岛。形成沙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草、草中有鸟的奇特沙湖景观。
达来月亮湖
达来月亮湖位于腾格里腹地的纯天然湖泊。因形似中国地图,芦苇的分布则将全国各省区一一标明,因此月亮湖又被称为“中国湖”。湖的周围生长着花棒、柠条锦鸡儿沙拐枣梭梭等各种灌木林草,还有大天鹅、黄白鸭、麻鸭等。据检测,月亮湖一半是淡水湖,一半是咸水湖,湖水含、氧化铁等10余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且极具净化能力,湖水存留干百万年却毫不混浊。月亮湖腾格里沙漠诸多湖泊中唯一有“海”岸线的原生态湖泊,“海”岸线长3千米、宽2千米,分布着上万年的黑沙泥,富含几十种微量元素。
响沙湾
响沙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齐沙漠东端的罕台川西岸,东岸的孤子梁与它临川相望,三条索道临空飞架期间,形成大漠旅游的独特风景。响沙湾是中国三大响沙之一,沙高110米,宽400米,沙坡斜度约50度,沙丘呈月牙形沙湾状。响沙湾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在沙子干燥时,从沙丘顶往下滑,沙子会发出鸣响声,轻则如青蛙“呱呱”的叫声,重则像飞机轰鸣声,故名“响沙湾”。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有座宏伟壮丽的寺庙,一天夜里被狂风、沙石埋在沙漠之中,而喇嘛们至今还在沙底下诵经、击鼓、吹号等等。科学解释的原因是沙丘表层的沙子中含有大量石英,外力推动沙层时,石英砂相互摩擦生电,沙响声就是放电声。
鄂尔浑峡谷
鄂尔浑峡谷占地约1220平方千米,位于后杭爱省交界处,沿延伸,贯穿杭爱山脉中部地区。曾是13至14世纪的首都所在地,它反映了古代蒙古的游牧文化和当时的商业贸易、军事、政治、宗教发展状况,也见证了蒙古帝国的历史变迁。2004年,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Orkhon Valley Cultural Landscape)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沿鄂尔浑河重要历史遗迹有:元朝的首都哈拉和林遗址(Karakorum or Qara—Qorum)、回鹘牙帐城(Khar Balgas)、窝阔台夏宫(Doytyn Balgas)与匈奴三连城(Hudgiyn Denj)等。
库苏古尔湖
库苏古尔湖(ᠺᠦ᠋ᠰᠦ᠋ᠬᠦ᠋ᠷ ᠨᠠᠭᠤᠷ)位于蒙古的最北部,靠近蒙古和俄罗斯边界,属贝加尔湖水系。水域总面积为2760平方千米,一共有大小96条河流汇入湖中,湖水储量为3800亿立方米。是蒙古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第二深淡水湖。库苏古尔湖水碧蓝,周围密布茂密的原始森林,有马鹿梅花鹿亚洲黑熊等野生动物,漫山遍野的野花香草等。库苏古尔湖区空气新鲜,景色优美,被蒙古族称作“东方的蓝色珍珠”和“东方的瑞士”。这里盛产鱼类,最负盛名的当属库苏古尔白鱼,其肉细鲜嫩,用白水煮过即食。奇特的是,库苏古尔湖的湖水会在冬天的某一夜顷刻之间结冻,且在封冻之际会发出似山崩地裂般的轰鸣声。湖水封冻之后,一团团浓雾从天而降,将苍天和大地融为一体。库苏古尔景区1992年被蒙古国定为四大国家公园之一。
乌布苏盆地
乌布苏盆地(The Ubusu Basin)是一个巨大的自然保护区,除热带稀树干草原和热带森林以外,这里汇集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自然区。该盆地位于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和蒙古国边境,占地面积超32.3万公顷。乌布苏盆地周围环绕着平缓的山坡,许多河流从这里流向盆地中心,从而形成了乌布苏湖这个咸水湖。乌布苏湖是候鸟、水鸟和海鸟的重要栖息地。乌布苏湖是蒙古最大的咸水湖,其独特的地球物理学和生态特征、气候条件以及湖水资源均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已经成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研究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观测点。2001年,乌布苏盆地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戈壁
戈壁(ᠳᠤᠮᠳᠠ ᠭᠣᠪᠢ)是世界知名的化石埋藏点之一,有被誉为“恐龙坟场”的火焰崖(Flaming Cliffs)。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原角龙偷蛋龙属白垩纪晚期的动物化石。1922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组成了一支探险队到蒙古戈壁考察,在火焰崖附近挖掘出大量的恐龙化石。东戈壁地势平坦,没有明显的垂直自然带,整个地区由草原、半荒漠戈壁大漠地带组成。因这里具有独特的戈壁地理景观,成为外国游客和探险家经常涉足的地区。
南戈壁
南戈壁(ᠡᠮᠦᠨᠡᠲᠦ ᠭᠣᠪᠢ)有哈塔特、尼莫格图、卓楞、恩格尔卜楞、塔拉哈图等冷泉和额勤根、萨拉黑图等温泉。还有帕拉图哈达、达布斯图诺尔、道斯格泉水,以及榆树绿洲、古尔班折日特、达兰布格德洞穴等风景秀丽之地。该省境内发现有距今6000-8000万年前的恐龙骨和恐龙蛋化石,有20万年前的古人类使用的新、旧石器和青铜器及古墓遗址,6000-7000年前四脚蛇化石等历史文化遗址。
恐龙大约生活在2亿年前后,在6500年前已灭绝。恐龙身长约6—7米,最大的身长达25—27米,重达40—50吨。南戈壁内有许多最大的食肉恐龙种类——驼鸟一样外形的食肉恐龙、长爪(60厘米)恐龙化石等遗物。自然博物馆展品中,有高5—5.5米、长10—12米完整恐龙骨架和恐龙蛋化石,以及狮子和象骨架等许多珍品。现在还可以从蒙古戈壁区找到恐龙骨头和恐龙蛋化石。从20世纪开始,蒙古高原就是白垩纪脊椎动物学与生物地层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这里的陆相白垩纪地层十分发育,产出了丰富而重要的初龙类恐龙化石。
哈尔和林
哈尔和林(ᠬᠠᠷ᠎ᠠ ᠬᠡᠭᠡᠷ᠎ᠡ ᠶᠢᠨ ᠤᠢ)位于杭爱山北麓鄂尔浑河上游东岸,是蒙古历史名城。自1220年成吉思汗定都于此,直至孛儿只斤·忽必烈即位后于1264年首都南迁至大都(今中国北京),哈尔和林直是蒙古帝国的政治中心。明代蒙古北退后,也曾以此为都,后毁败。1586年建成的和林喇嘛寺为全国首寺,该寺现已辟为博物馆。
相关文化
特色文化
特色服饰
蒙古族传统服饰一般分为冠、袍、带、靴四个部分。“冠”是指头饰,帽子。蒙古族妇女的头饰,不仅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且做工精美,很有艺术观赏性,是蒙古族服饰最华彩的部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妇女头饰也不尽相同。其中鄂尔多斯市妇女的头饰最为华丽,有“头饰之冠”之称,主要由额、后屏、护耳、流穗、额穗组成。
蒙古礼帽是蒙古族最常见,最有民族特色的帽子,是蒙古族男子的首服之一。蒙古礼帽的形状为圆锥形,四周有一圈宽檐,帽筒前高后底,帽檐上有刺绣,帽筒和帽檐相接处有花纹镶边。多为黑色、蓝色、棕色。
“袍”是指长袍、短褂。蒙古族最主要的服饰是蒙古袍。蒙古袍是是蒙古族人为了适应草原上的自然环境及游牧的生产方式创造出来的独具特色的服饰。蒙古袍基本都是长袍,高领长袖,右开襟,有的还有马蹄袖。蒙古袍有开衩和不开衩之分,大多数蒙古袍不开衩。领口、袖口、衣襟、下摆边常有绣花或用绒布、绸缎、皮毛镶边。男式蒙古袍一般上下都比较肥大,便于活动,颜色多为蓝色、棕色。女式蒙古袍上身更加修身,下摆略宽大,颜色多是红、蓝、粉、绿等色。蒙古袍的颜色很有讲究,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寓意。
“短褂”指的是蒙古族的坎肩,是用来搭配蒙古袍穿着的。蒙古族姑娘和小伙子一般是不穿坎肩的,坎肩多由成年男子和已婚妇女穿着。坎肩一般无领无袖,多用棉布、绸缎制成。
“带”是指腰带。腰带是蒙古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腰带的长度一般为3至4米左右,多用棉布和绸缎制成。对于蒙古族来说,腰带具有防风、防寒的作用,在蒙古高原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能够保护腰部不至于着凉。其次,腰带可以起到固定作用。
现在,蒙古族人的穿着打扮发生了更大变化,特别是城里人,同汉族一样穿上了各式各样的服装。只有在召开那达慕大会或歌舞表演中可以看到穿着传统服饰的蒙古族人。
饮食文化
蒙古民族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传统的饮食主要是白食、肉食品和奶制饮品。蒙古人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还包括奶煮面条肉汤面荞麦面粉肠、馅饼、火烧、包子、油炸糕点、肉面肠血肠、五脏肠、香肠、板汤(东北疙瘩汤)、煮肉粥等。
奶食品
奶食品是蒙古牧区传统的食品。奶食品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其制作方法因地区而有所不同,各具特色。主要品种有酸奶、黄油乌如木、奶酪、奶豆腐、奶油、奶渣奶糕等。
酸奶是在夏秋两季将牛奶发酵,过滤,冷却后食用。奶皮子是和炒米一同放在碗里,用奶茶泡着吃。奶酪分为干奶酪、生奶酪、熟奶酪三种。制作好的奶酪,保存时间长,夏季食用,清凉解暑。奶豆腐的制作方法各地不完全相同,制作好的奶豆腐晾干切片,就是奶干,奶干生产量大,容易保存,是牧民爱吃的食品之一。
肉食品
蒙古族长期以来的主要食品为肉食,有手把肉、煮全羊、腊肉等。手把肉是选自两岁的羯羊,将宰杀的绵羊清理干净后,切成大块下锅煮,通常只加盐而无其他佐料,煮至七八成熟即可出锅食用。手把肉就是用手抓着食用,辅之以蒙古刀,其肉鲜美、不腻、耐饥。在庆祝节日、隆重招待宾客、婚礼等喜庆时都设整羊席,在宴席上要唱赞歌,敬酒祝词等。在蒙古的肉食中,还有烤草原旱獭、焖石头肉烤羊腿、烤羊串、烧蹄筋等。
酸马奶
蒙古人喜欢喝酸马奶、马奶洒、奶茶等。蒙古族马奶酒作为最好的饮料,含有丰富的营养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还可以补血、助消化,对胃病气管炎神经衰弱高血压肺结核等症有明显的辅助治疗功效。除此之外,蒙古人还爱喝葡萄酒伏特加酒羊羔酒、果酒、啤酒等。
蒙药文化
蒙医药文化的传承在于长期以来一代传一代的口头传授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在蒙古族的传统家庭中,祖辈将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治疗经验传授给后代,使其能够继承和发展蒙医药文化。蒙医药文化的传承还依靠于传统医学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这些机构为后代医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和资源。
药用植物
为了家畜的健康,便利用蒙古高原产的某些植物治疗家畜的疾病。如水煮,灌马下火,使马快速抓膘。饲喂山韭,防治羊的消化道。饲喂,治疗家畜螨(疥癣)病。利用骆驼蓬捣碎涂抹家畜伤口,杀蛆效果良好。
药用动物
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蒙医蒙药传统文化,为了治疗疾病对某些动物的药用方式是比较独特的。蒙医利用南方大斑蝥治疗、牛皮癣效果颇佳,用犀牛角治疗痢疾,用象治疗痧疾、痘,用的蜂蜜治疗肠燥便秘、干咳,用蜘蛛目治疗疝气效果好。蒙医也用鱼类治疗疾病,药用鱼有鲤鱼、鲫鱼及等,用鱼胆治疗热、白内障,用鱼眼治疗嗜睡症,用治疗烧伤,用鱼头治疗疾病也很有特色。蒙医用两柄类治疗疾病,如用大蟾蜍蟾酥(巴哈音—额德)治疗发症、痈肿,用蝌蚪治疗闭尿症。蒙医用治疗疾病,药用的有鳖,用其鳖盖子治疗、血痞、妇女赤白带下、、腰腿痛及小儿新生儿抽搐;药用的蛇类中用亚洲蝮属主治及瘫症,用的肉滋补壮阳,用治疗牛皮癣;药用的蜥类有等,药用部分除内脏、尾及爪之外均入药,治疗肾寒、肾虚、腰痛及阳。
狩猎文化
蒙古高原的狩猎痕迹可以追溯到3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们在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图拉河流域发现了大量旧石器时代的捕猎工具。据蒙古史料记载,蒙古部族中以狩猎为生的人被称之为“森林百姓”或“森林猎人”。当蒙古先民经济生活发展到畜牧生产经济之后,狩猎经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作为一项辅助性生产方式仍然占据重要位置,在战乱或灾荒时期也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从古到今,狩猎风俗文化作为蒙古族游牧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得到良好的保存和长足的发展,其优秀的风俗观念,在蒙古族人民继往开来的历史文化传承活动中,日臻完美。
蒙古人的狩猎分个人打猎和集体围猎两种。无论何类狩猎,狩猎的时间和场地都有规定而外,更重要的是对所猎动物不能一网打尽,有放生的传统习惯,视情况放回一雌一雄,幼仔要放走或驯养,不猎或少猎雌性禽兽。主要有利于野生动物的传宗接代、繁衍生息。
宗教信仰
蒙古高原的宗教信仰有藏传佛教、景教等,以下民间宗教在普通民众中流布,如天妃崇拜、城隍信仰、文昌信仰等。其中崇拜比较突出,祠宇独遍九区,流布之广。早在1257年,蒙古高原上就出现佛寺,这与当时蒙古统治者与汉地佛教接触有关。是以为主体、为绝大多数,并由鄂温克、等多个少数民族组成。由于历史原因,北亚地区的蒙古族中绝大多数从13世纪中叶起就信奉藏传佛教(北传佛教之主要流派之一),并延续至今。藏传佛教史称“金刚乘佛教”或学术界所称的“藏传佛教”,是主要宗教形态,尤其是蒙古族的主要信仰文化体系。
的民族主要有哈萨克族,还有霍屯、乌梁海、查唐、乌兹别克斯坦等其他少数民族。哈萨克族信仰,又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出版物。蒙古国历史上主要宗教为藏传佛教和萨满教,哈萨克族和霍屯人信仰伊斯兰教。藏传佛教自15世纪传入内外蒙古地区之后,对身份认同、日常生活及政治生态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除了格鲁派以外还有宁玛、、噶举等其他教派。蒙古族接受佛教侍从萨迦派和噶举派开始的,后来格鲁派占据多数,乌兰巴托有噶举派和萨迦派寺院。宗教政策宽松后,哈萨克族信仰的得到进一步发展。萨满教是蒙古国,为蒙古族早期的宗教信仰。萨满能通祖先,在传统上没有寺庙建筑。与藏传佛教相比,萨满教发展相对滞缓,萨满教徒占全国宗教信徒的4.7%。也曾传入蒙古地区,一度受到蒙古汗廷的尊崇,道教风水形成的风俗习惯在蒙古民间社会影响较深。20世纪末21世纪初,大批蒙古青年前往学习,随后将基督教带回本国,新宗教形成对民众思想的有意识的传播。
文物古迹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处燕山北缘与蒙古高原交汇地带、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元上都遗址是元王朝的首都,公元13世纪中叶孛儿只斤·忽必烈在此建立的名城,元朝的11位皇帝中,有6位皇帝在上都登基。全城东西长2050米,南北长2115米。城墙用石块包镶,南半部为官署,府邸所在区域,东北和西北隅建有乾元寺和龙光华严寺。外城全用土筑,在皇城西北面,北部为皇帝观赏的御苑,南部为官署、寺观和作坊所在地区。2012年6月29日在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居延遗址
居延遗址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金塔县的境内,北起额济纳旗境内K676障址,南至鼎新镇境内的T191烽燧以南一带,长约260公里,平均宽约60公里,总面积达15600平方公里。居延遗址主要包括汉代居延边塞所属的烽燧、亭、障和天田、塞墙等长城遗址和居延县城、居延都尉府、肩水都尉府、大湾城、地湾城、黑水城、屯田遗迹、墓葬等遗址。共发现烽燧172座、城障18座、塞墙2段(12821米)、天田6段(172546米)。出土汉简30000余枚。居延大遗址地区的开发始于汉代军屯制度的实施,历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西夏、元、清,一直到上世纪末,真实完整地记录了居延历史风貌与变迁。
四方形遗址
“四方形遗址”(ᠳᠥᠷᠪᠡᠯᠵᠢᠨ ᠪᠠᠭᠤᠷᠢ)是蒙古国学者根据其地表上呈方形小城状的形制特征而命名的遗址代称。这类遗址目前发现于蒙古国后杭爱省浩腾特苏木乌兰朝鲁巴戈地区,是公元8-9世纪回纥汗国时期的回鹘贵族墓葬。其中在乌兰朝鲁巴戈地区共有26座四方形遗址,集中分布于杭爱山脉东麓的五个山谷之中。其中胡拉哈山谷分布2座,浑地壕莱山谷分布7座,乌布尔哈布其勒山谷分布9座,赫列克苏尔山谷分布7座,都根乌珠尔山谷分布1座。在蒙古高原,这种“四方形遗址”是一个全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族长调
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 荣列榜中。
呼麦
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民族民俗音乐中,它是独一无二的。2009年10月1日被批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达慕
 “那达慕”(ᠨᠠᠭᠠᠳᠤᠮ)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学作品
《蒙古高原天牛彩色图谱》
《蒙古高原天牛彩色图谱》本书详细记载了各种天牛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等。
《成吉思汗与蒙古高原》
《成吉思汗与蒙古高原》是一部从头到尾寻找成吉思汗从出生到死亡每一个地方的人文\地理\历史类的旅游图书,作者先后花费20余年,将\u003c蒙古秘史\u003e上的每一个地名都用自己的脚步去一一丈量核实,几乎将成吉思汗一生用图片和文字完整地记录了下来,而且修正了长期以来的很多错误。
《蓝色的蒙古高原》
《蓝色的蒙古高原》是诗人博哈斯巴根的第五部个人诗歌专集。全书分四个模块,分别是草原、世界、爱恋、旅行。全书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意境和思想并融。
《蒙古高原及蒙古人》
《蒙古高原及蒙古人》是作者花费近十年的时间创作出来的历史事迹的追踪记述集。主要讲述蒙古高原上的蒙古部落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兴旺衰落的历史及成吉思汗历史事迹的记述和蒙古高原上蒙古部落创造的辉煌历史文化、游牧文化的意义及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等内容。
影视
《蒙古草原,天气晴》
《蒙古草原,天气晴》是日本导演山田和也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讲述了在1999年秋天,日本探险家关野吉晴正骑着脚踏车横越蒙古,偶遇了年仅6岁、桀敖不驯的蒙古女孩普洁。他想用相机拍摄她的模样,但她拒绝了:“如果你只是来这儿拍照的,那走开吧!” 然而,这却开启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蒙古高原》
《蒙古高原》是2014年韩国KBS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该片讲述了蒙古高原的高山地区、沙漠、针叶树森林、草原地区等各种自然环境。 蒙古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直接连天的大地,通过影片展现出蒙古高原的生命及该生命的大叙事诗。
参考资料
蒙古高原草原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11
呼伦贝尔大草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10-29
历史沿革.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11-11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3-12-14
环境保护.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11-24
严抓防火禁牧 守护绿水青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11-24
阿鲁科尔沁旗概况.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2023-11-24
中国野协科考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保护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11-24
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2023-11-24
外蒙古“独立”始末.大河网.2023-11-11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常住人口主要数据公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12-21
探寻莫尔道嘎森林秘境之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10-29
内蒙古响沙湾旅游景区 -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内蒙古响沙湾沙漠度假地 .2023-10-30
乌布苏盆地.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2023-10-30
涨知识—蒙古族的4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辽文化旅游广电资讯.2023-12-26
蒙古族呼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2-26
“非遗”那达慕:活着且活跃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2-26
蒙古传统节日那达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2-26
蒙古高原 몽골 고원 (2014).豆瓣电影.2023-11-01
目录
概述
名称来源
位置境域
历史成因
地理特征
气候
气温
降水
光照
风力
蒙古高原的气候环流特征
地质
地质构造
侵蚀面
地台
塔里木地块
华北地块
阿拉善地块
地层
太古宇
中生界
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
下白垩统赛汉组
第四系
地形地貌
高原
东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
阴北高原
鄂尔多斯高原
山地
阿尔泰山
杭爱一肯特山地
阴山山脉
盆地
戈壁
高原戈壁
山足戈壁
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腾格里沙漠
毛乌素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
水文
河流
克鲁伦河
鄂嫩河
土拉河
色楞格河
鄂尔浑河
湖泊
乌布苏湖
库苏古尔湖
哈拉乌斯湖
吉尔吉斯湖
地下水
土壤
黑土
森林土
栗钙土
草甸土
棕钙土
灰漠土、灰棕土和风沙土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动物
自然保护区
蒙古国境内
博格多山保护区
纳嘎勒汗山保护区
巴特汗山保护区
浩尔高保护区
戈壁大保护区
中国内蒙古境内
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资源
草地资源
草甸草原草地
典型草原草地
荒漠草原草地
草原化荒漠草地
荒漠草地
低地草甸草地
山地草甸草地
沼泽草地
森林资源
矿产资源
阿尔泰—萨彦成矿区
蒙古—外贝加尔成矿区
南蒙古成矿区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交通运输
经济活动
蒙古牛
蒙古羊
蒙古山羊
双峰驼
蒙古马
民族生活
人口
蒙古国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民族
蒙古国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生活习惯
科学勘测
考古墓葬
气候研究
生物多样性考察
环境和保护
环境问题
荒漠化
沙尘暴
鼠害
环境保护
生态治理
生态畜牧
国际合作
风景名胜
呼伦贝尔大草原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居延海
玉龙沙湖
达来月亮湖
响沙湾
鄂尔浑峡谷
库苏古尔湖
乌布苏盆地
中戈壁
南戈壁
哈尔和林
相关文化
特色文化
特色服饰
饮食文化
奶食品
肉食品
酸马奶
蒙药文化
药用植物
药用动物
狩猎文化
宗教信仰
文物古迹
元上都遗址
居延遗址
四方形遗址
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族长调
呼麦
那达慕
文学作品
《蒙古高原天牛彩色图谱》
《成吉思汗与蒙古高原》
《蓝色的蒙古高原》
《蒙古高原及蒙古人》
影视
《蒙古草原,天气晴》
《蒙古高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