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角龙(属名:Protoceratops)在希腊文意为“第一个有角的脸,是种
角龙下目恐龙,生存于上
白垩纪坎潘阶的蒙古。原角龙属于
原角龙科,原角龙科是一群早期角龙类。不像晚期的角龙类恐龙,原角龙缺乏发展良好的角状物,且拥有一些原始特征。
原角龙身长不到2米,肩膀高度约0.6米,成年原角龙体重约180公斤。齿长而锋利。颈部有骨质壳皱,颌部肌肉硕大。可能以
棕榈为主食。
物种简介
原角龙外形和著名的
三角龙极为相似,但是体形较小,而且头上也没有长角,在我国内蒙古地区曾发现大量原角恐龙的骨骼、巢穴、蛋及小恐龙的化石,因而轰动全世界。原角龙的蛋是世界最早发现的恐龙蛋,此一发现,使原角龙在恐龙界的名气不亚于巨大的
雷龙属、
霸王龙,你知道事情的经过吗?
在民国11年到14年这段期间,纽约
自然史博物馆组成了一支探险队到蒙古戈壁大沙漠调查,结果于1923年夏天,在火焰崖附近挖出大量化石,由于学者们认为这批化石应属于
角龙属的祖先,所以后来便把它们命名为原角龙。这些化石包括有幼龙和成年的恐龙,而其中最令人兴奋和讶异的是还有恐龙的蛋,这是第一批被人类挖到的恐龙蛋,除了让不主张恐龙生蛋的学者感到吃惊外,也让主张恐龙生蛋的学者感到欣慰。
角龙下目中的原始种类,全长不到3米。头上还没有演化出角,只是在鼻骨上有个小小的突起。颈部的骨板已经变得很大,形成颈盾。嘴鼻部很像
鹦鹉嘴龙,但要大一些。嘴的前部生有牙齿,用来采食植物的枝叶以及多汁的茎根。四肢短小,身躯肥胖。人们曾发现过一个原角龙的墓地,里面有从成年到幼体的许多
BOBBIN化石,说明原角龙是一种以家族为群体生活的动物。
原角龙身长不到2米,体型接近
绵羊。它们有大型头盾,可能用来保护颈部、使颌部肌肉附着、用来辨认同种类动物,或综合以上功能。原角龙在1923年由沃特·格兰杰(Walter Granger)与W.K. Gregory所叙述,当时被认为是
北美洲角龙下目的祖先。研究人员现在根据体型,分别出原角龙的两个种:安氏原角龙(P. andrewsi)、巨鼻原角龙(P. hellenikorhinus)。已发现数十具原角龙标本。
在1920年代,
罗伊·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发现一个
偷蛋龙属化石正位在一群恐龙蛋的上方,而这些恐龙蛋被认为属于原角龙。但现在已发现这些原角龙的蛋,其实是偷蛋龙本身的蛋。
所属分类
原角龙是第一个被命名的
原角龙科恐龙,所以也成为原角龙科的名称来源;原
角龙科是一群草食性恐龙,比
鹦鹉嘴龙科先进,但比角龙科原始。原角龙科的特征是它们与角龙科的相似处,但原角龙科有更善于奔跑的四肢比例,以及较小的头盾。
在1998年,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将原角龙科定义为:
冠饰角龙类中,所有亲缘关系与原角龙较近,而离
三角龙属较远的物种,所组成的基群演化支。这个演化支包括:
弱角龙、
矮脚角龙、
雅角龙、
喇嘛角龙、
巨嘴龙、
扁角龙、
巧合角龙属等属。但在2006年,彼得·马克维奇与马克·诺瑞尔公布了新的系统发生学研究,将数个属移出
原角龙科。
贝恩角龙属可能是原角龙的次异名。
狮鹫神话起源
科学史与民俗学家阿德里安娜•梅约(Adrienne Mayor),提出
角龙下目与原角龙保存良好的化石,被居住于中亚天山山脉、
阿尔泰山脉的挖掘金矿游牧民族赛种—西徐安发现后,成为奇幻动物如狮的形象来源。狮鹫被描述成有狮子的身体、大型爪、以及鹰头;们在地面筑巢
产卵。西徐安游牧民族告诉希腊人与罗马人,这些狮鹫发现于西徐安陆地上,也就是现在的中国西北与蒙古西南。狮鹫被叙述成在山上,与沙漠中的
砂岩,守卫者地底的黄金。该地区有许多原角龙化石,而邻近山脉有许多
金矿,因此产生理论认为原角龙化石是狮鹫神话的来源。
狮鹫兽格里芬(Griffin)的传说:这种特别的生物也是人类老祖宗一路传递下来的传说之一。狮鹫兽简单的说来就是百兽之王狮子和鸟中霸主老鹰的集合体。这种特殊的生物可说是结合了老鹰的遨翔能力和狮子的凶猛杀气,因此在许多神话中都扮演着特殊的地位。
狮鹫兽由于拥有锐利的视线和爪牙,因此有时会被当作宝藏的守护者。在不少近代的
奇幻作品中,狮鹫兽都扮演着精灵守护者的角色,他们虽然凶猛,但却可以透过心灵感应的方式和精灵沟通,甚至成为他们的交通工具和武器。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
狮鹫兽似乎相当喜欢吃
马肉,因此经常猎杀
普氏野马。
不过,狮鹫兽的神话缘起一直让人感到相当疑惑,有些专家认为是来自公元前三千年的
埃及,甚至可能时间比这个更久远,有些人则认为这是来自于
印度地区的神话。而原角龙的发现地点,蒙古的
阿尔泰共和国山也是狮鹫兽发源地之一。
形态特征
原角龙的脑袋和躯干都很大。它的喙长得像鸟的一样,嘴的前部没有牙,但在嘴里两侧长着牙。原角龙的头上长着个褶边一样的装饰,
雄性的比
雌性的大些。喙像鸟,头上长着褶边,但没有角。
原角龙是种四足恐龙,头部后方有大型头盾,没有角。头盾由大部的颅
顶骨与部分的鳞骨所构成。头盾本身则有两个颅顶孔,而颊部有大型轭骨。头盾的正确大小与形状随者个体而有所不同;有些标本有短小的头盾,而其他的头盾接近头颅的一半长度。有些研究人员,包括彼得·达德森(Peter Dodson),将头盾的不同大小与形状,归因于两性异形以及年龄变化。
原
角龙属残留有许多角龙已无的牙齿,它的“手脚”较细,尾巴较宽并呈
鱼鳍状,头上长着一个褶边形装饰,颈部骨板较大,形成一个颈盾,
雄性比
雌性较大,像折扇一样张开。
原角龙身长不到2米,肩膀高度约0.6米,成年原角龙的体重约180公斤。高度集中的大批标本,显示原角龙是群居动物。
原角龙是种小型恐龙,但头颅占了大部分。原角龙的头颅骨有大型喙状嘴、四对洞孔。最前方的洞孔是鼻孔,可能比较晚期
角龙下目的鼻孔还小。原角龙有大型
眼眶,直径约50公厘。眼睛后方是个稍小的洞孔,下孔。
生活习性
原角龙是草食性动物,但似乎嘴部肌肉强壮,咬合力高。嘴部有多列牙齿,适合咀嚼坚硬的植物。
过去曾有理论认为它们是
夜行性动物。在2011年,科学家比较恐龙、现代鸟类与
爬行纲的巩膜环大小,提出原角龙可能属于无定时活跃性的动物,觅食、移动行为跟白天黑夜没有正相关,只休息短暂时间。另外,生存于同一环境的伶盗龙可能是夜行性动物,著名的原角龙、伶盗龙打斗化石,可能是发生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清晨、黄昏。原角龙是群居生活。它们把小恐龙生在自己的窝里。原角龙的脑袋中等大小,所以它们比较聪明。它们走路用四只脚,走得比较慢。
生长繁殖
在1920年代,
罗伊·安德鲁斯在蒙古戈壁沙漠发现了第一批恐龙蛋化石。这些蛋的直径为8。因为接近原角龙,所以这些恐龙蛋一度被认为属于原角龙。
附近的
兽脚亚目偷蛋龙属化石,位于一个
蛋巢上方,因此被推论偷蛋龙偷窃并吃了原角龙的蛋。这个偷蛋龙的头颅骨破碎,被认为是遭到保护蛋巢的成年原角龙所攻击的。
然而在1993年,马克·诺瑞尔(Mark Norrell)等人在一个被认为是原角龙的蛋中,发现了一个偷蛋龙的
胚胎。因此这个偷蛋龙其实是位于自己的蛋巢上方,在保护、孵化自己的蛋。
在2011年,蒙古发现一个原角龙蛋巢,内有15个原角龙的幼年个体。这是第一个已确定的原角龙蛋巢,并显示原角龙有亲代养育习性,会养育刚孵化幼体,直到它们成长至某种年龄。由于原角龙是相当原始的
角龙下目,后期
角龙科可能会继承这种亲代养育行为。
下级分类
在1922年的一个由美国人组成的寻找人类祖先挖掘团队,摄影师J.B. Shackelford在
戈壁大漠(
内蒙古自治区、
甘肃省)发现了原角龙的第一个标本。这次由
罗伊·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带领的挖掘活动没有发现早期人类化石,而发现了许多原角龙、鹦鹉嘴龙化石,以及
兽脚亚目的
伶盗龙、
偷蛋龙属化石。
在1923年,沃特·格兰杰与W.K. Gregory正式地叙述、命名
模式种安氏原角龙(P. andrewsi),种名是以安德鲁斯为名。化石的
地质年代是上白垩纪坎潘阶(8350万年前到7060万年前)。研究人员注意到原角龙的重要性,认为原角龙是
三角龙属的祖先。这些化石组于保存良好的状况下,有些标本甚至保有了巩膜环(Sclerotic
圆环),巩膜环是一种易碎的眼睛骨头。
在1971年,在蒙古发现了一个化石,一只
伶盗龙正攫取一只原角龙。一般认为它们在打斗中同时死亡,可能因为
沙尘暴,或是沙丘倒塌在它们身上。
在1972年,
波兰古生物学家Teresa Maryanska与Halszka Osmólska叙述了原角龙的第二种,柯氏原角龙(P. kozlowskii),化石发现于蒙古坎潘阶。然而,这些化石由不完整的未成年体化石构成,被独立为新属,
柯姓矮脚角龙(Breviceratops kozlowskii)。
在2001年,命名了第二个有效种,巨鼻原角龙(P. hellenikorhinus),发现于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的巴音满达呼组(Bayan Mandahu),也是来自于上
白垩纪的坎潘阶。巨鼻原角龙的体型明显大于安氏原角龙,并拥有稍微不同的头盾,以及更结实的颧骨角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