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地鸦
雀形目鸦科鸟类
白尾地鸦(学名:Podoces biddulphi):是一种体形较小的鸦科鸟类,体重102-141克,体长267-312毫米。
主要栖息于山脚干旱平原和荒漠地区,尤以植被稀疏的沙质荒漠地区较常见。留鸟。主要在地面的荒漠间奔跑、活动和觅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除危急情况,一般很少飞翔。是杂食性鸟类,也是中国新疆唯一的特有鸟类。
形态特征
白尾地鸦为体形较小的鸦科鸟类,体长在28厘米左右。雄雌同形同色,头顶至后颈的羽毛黑色,略带蓝色的金属光泽;颌部羽色亦为黑色;脸部、耳羽、颈侧均为黄沙色;背部、肩羽、腰部为深至褐色的沙黄色;翅上覆羽与肩羽同色;初级飞羽白色,端部黑色;次级飞羽紫黑色,端部白色;尾上覆羽乳白色;尾羽白色,但两枚中央尾羽具黑色羽干;下体自喉部至尾下覆羽均为污白色;喙黑色且长而下弯;足黑色;虹膜褐色。
体小(29厘米)褐色地鸦。嘴向下弯,具紫黑色短宽冠羽,颊及喉偏黑,眼先、眼圈、头侧及颈部皮黄,翼覆羽黑色而具紫色辉光,飞羽大多白色,羽轴及羽尖近黑。虹膜-深褐;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重复的三音节chui-chui-chui声,最后一音上扬,另有快速而下抑的一连串低哨音。
分布范围
白尾地鸦是中国特有鸟种,仅分布于西部的荒漠省份,可见于新疆的南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周围。
中国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分布状况
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不常见,分布仅限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
生活习性
白尾地鸦活动于植被稀疏的荒漠环境,他们常常在荒芜的大漠中飞速奔跑,但很少飞行,即便偶尔飞行,距离也会非常短,本物种有时会在枯树的枝头鸣唱,亦会穿梭于荒漠仅有的灌丛之间。
栖居荒漠灌丛及多灌木的荒野。多在地面快速行走,但也停栖于灌丛。白尾地鸦属小型鸦类,其体羽毛呈沙褐色,嘴锋较长,并稍向下弯曲,具有挖掘和埋食的功能;鼻孔被稠密的羽毛覆盖,极其适应荒漠干旱及多尘暴的环境;翅短而圆,很少长距离飞行;遇见人时,能发出“嘀、嘀、嘀”的鸣叫。它只出现在松软的沙质地面上,腿长而强健有力,善于在沙地上奔跑。
食物
白尾地鸦的主要食物是荒漠中可以找到的昆虫,其中又以鞘翅目的各种步甲为主,此外还有直翅目双翅目昆虫以及小型蜥蜴和少量植物的种子及果实。
繁殖
白尾地鸦的繁殖开始于每年的3月下 旬,营巢于枯树的枝干间,巢以干草枯叶兽毛等材料搭建每巢产卵1枚偶见2枚。
濒危因素
【白尾地鸦数量骤减】
自1986年起,以马鸣先生为代表的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人员便开始了对白尾地鸦的野外实地考察,经过近20年的积累,目前,考察人员已经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白尾地鸦的数量做出了较为科学的统计和估算,其结果令人震惊:目前,白尾地鸦的总量不超过7000只,处于濒危状态。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为30万平方公里,适合白尾地鸦生存的地方必须有少量的植被,因此,它的可栖息地范围并不大。同时,白尾地鸦多为单独活动,从不集群生存,而塔克拉玛干的生存条件也不允许出现大规模的生物物种。综合这些条件,马鸣等研究人员的估算,是合理而且可信的。
白尾地鸦在上个世纪的数量非常可观,在Biddulph等西方探险家的考察报告中,白尾地鸦被描述为“常常可以看到”的鸟类。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学者来中国考察白尾地鸦时,便发现其数量已经开始减少,“常常见不到”。1997年2月至3月,马鸣参加了“中日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活动,在一个月的考察期间,在从塔中到罗布泊自西向东约400公里的区域内,考察人员只发现了21只白尾地鸦。
白尾地鸦数量骤减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影响了白尾地鸦的生存,特别是大规模的垦殖活动,直接威胁了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从而威胁了白尾地鸦的生存。塔里木盆地的大规模垦殖由来已久,由此而造成的古城灭亡的事例史不绝书。仅目前记载,便有楼兰、精绝古国(尼雅城)等一系列古代文明灭亡于由过度垦殖而造成的沙漠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度垦殖的行为,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区,如和田河塔里木河、牙通古斯河等河流流域,出现了无视国法大兴水利建设的现象。这些非法上马的水利项目盲目拦河截水、挖井抽水,破坏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下水含量,从而影响了胡杨多枝柽柳等沙地植物的生长。红柳林的萎缩,压缩了白尾地鸦的栖息地,造成了白尾地鸦数量的减少。农业之外,牧业扩张对白尾地鸦的影响也不可小视。白尾地鸦的巢多由嫩枝构成,是家畜特别是骆驼的首选食物。同时,塔里木盆地的牧民常常以砍树枝的方式牧羊,而砍伐的对象,很大一部分是白尾地鸦筑巢用的红柳林。马鸣等人组成的考察队,曾经在2000年10月20日,在塔克拉玛干绿洲看到有些牧民在沙漠中挖取药材,而在南疆地区,还有牧民以多枝柽柳胡杨为燃料取暖。这些行为,都影响到了白尾地鸦的生存。
其次,对鸦类的捕杀,是造成白尾地鸦减少的直接原因。近年来,由于塔里木盆地石油的发现,一些石油工程队大规模进驻塔克拉玛干沙漠。由于沙漠中荒无人烟,又缺乏文化娱乐活动,工人们常常以捕鸟取乐。特别是在闲暇季节,一些外来民工由于收入微薄,为补充营养,也常常捕杀鸟类作为食物。白尾地鸦是杂食性鸟类,喜欢在人类定居点附近的垃圾堆活动,因此常常遭到捕杀。根据Hume的记载,1874年,白尾地鸦的另外一号标本,就是外国探险者在新疆考察时,在鸟市上购得的。新疆的不少地区还存在着对于鸦类的迷信,认为白尾地鸦能够找到沙漠中的宝藏,因此,常常有探险者跟随白尾地鸦进入沙漠“寻宝”。这种对白尾地鸦的跟随,干扰了白尾地鸦的生活与繁殖。同时,一些人捕杀地鸦,认为其有药用价值。马鸣等人曾经在叶尔羌汗国库车市和田县等地做过调查访问,当地人对地鸦的药用价值说法不一,大多数人认为地鸦的骨肉、血液、脑等可以治疗胃病、心脏病、关节炎等疾病。一些地方的老百姓常常捕杀白尾地鸦,将其骨肉晾干后入药以治疗麻痹、抽风。
此外,天敌的威胁是白尾地鸦数量减少的另一重要原因。由于沙漠腹地出现了一些石油营地,相应地吸引了一些福特猛禽和猛兽,如鹞鹰、、狐狸、野狗等等。据石油工人反映,一旦有猛禽出现的地方,白尾地鸦的数量就会锐减。白尾地鸦飞行能力较差,奔跑速度又不如鹰、隼等猛禽,沙漠平坦的地貌又使得白尾地鸦易于被发现,因此无法逃脱天敌的捕杀。而狐狸、野狗则是白尾地鸦巢、卵、幼雏的头号天敌。马鸣的工作小组曾在沙漠狐狸的粪便中发现过大量白尾地鸦的羽毛,就是证据之一。
现为国家2级保护动物
保护状况
【白尾地鸦保护任重道远】
作为生活在沙漠中唯一的鸟类,白尾地鸦对于风沙、干旱具有独特的适应性。在沙漠中,白尾地鸦如何不喝水而能够维持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作为体形较小的鸟类,白尾地鸦如何抵抗风沙的袭击?鸟类大多喜潮湿阴凉,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面温度平均为70℃,白尾地鸦为何能够抗高温?马鸣说,这些都还是未解之谜。而这些问题,在仿生学、生物工程学等方面,可以给我们以很多有益的启示,值得我们去进行认真地研究。
“目前,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往往注重其市场价值,实际上,任何一个物种,都有其自身宝贵的生物学价值。白尾地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物种,它的价值,就体现在它的‘特殊’上。”谈到对白尾地鸦的保护,马鸣不免显得有些激动。
目前,国内外对白尾地鸦的研究,尚且处于一片空白。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马鸣领 导的“新疆地鸦研究小组”开始第一次系统地从事地鸦的研究与保护工作。这一工作,先后得到了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中国香港观鸟会、“中国自然保育基金”和日本野鸟会及经团联自然保护基金的大力支持。从2002年开始,白尾地鸦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绿洲学者奖励基金”及“所长奖励基金”特别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际鸟盟、新疆保育基金和中国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等对其都有一定额度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支持。目前,通过研究,马鸣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已经对白尾地鸦的生活习性、分布状况和物种数量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2004年4月,由马鸣等人撰写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特有物种——白尾地鸦》一书出版,书中展示的大量白尾地鸦及其巢、卵的照片,都是首次面世。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对白尾地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相关资料
白尾地鸦是中国新疆的独有物种,目前的数量已不足7000只,是国际知名的濒危物种。然而,至今白尾地鸦在中国仍未被纳入国家和地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名录中。2004年7月,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先生首次呼吁为白尾地鸦建立保护区,将白尾地鸦第一次纳入国人的环保视野。
【白尾地鸦“生命绝地”的精灵】
1874年的1月10日,一名受命在新疆地区收集情报的英国军事间谍John Biddulph上校,在新疆巴楚地区以北低矮的丛林中,发现了一群形似松鸦而尾部呈白色的奇异鸟类。Biddulph上校是一个鸟类爱好者,他捕杀了这群鸟中的一只并将其制成了标本。不久,英国业余鸟类专家、著名政治家Allan Hume在仔细研究了Biddulph的标本后,将Biddulph发现的这种鸟归于地鸦类,并将其命名为“Biddulph地鸦”。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并深入研究白尾地鸦。
自人类发现白尾地鸦的100多年以来,这种生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大的鸟种数量不断减少。据Biddulph、Hume等研究者在巴楚县地区的考察报告中显示,白尾地鸦当时还是一种“经常可以见到”的鸟类。然而,2004年的7月,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先生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目前,塔克拉玛干现存的白尾地鸦总数已不足7000只。作为濒临灭绝的鸟种,白尾地鸦已被编入了“亚洲鸟类红皮书”之中。然而遗憾的是,在中国,对白尾地鸦的保护工作至今仍然是一片空白。
【绝不是一种普通的鸟】
多年来潜心研究白尾地鸦的马鸣先生,在谈到白尾地鸦时,依然充满了疑惑。“白尾地鸦,绝不是一种普通的鸟!”是这位专家唯一能够下的断语。
白尾地鸦大概是地球上最不为人所知的物种之一,它的栖息地塔克拉玛干沙漠本身就是一个难解的谜。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塔里木盆地是一个极为封闭的环境:南北宽500~700公里,东西长800~1000公里,周围有天山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古称“莫贺延绩”,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85%的沙漠为流沙,被称为“生命的绝地”。这里年降水量仅为50毫米,而年蒸发量则达到了3200毫米以上,属于极度干旱地区。1月气温最低可达零下30℃,而7月最高气温则达到了零上48℃,而地表温度可以超过70℃,鸡蛋都能被烤熟。在维吾尔语中,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意思就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地方”。唐朝唐三藏描述此地:“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自马可·波罗以来的外国探险家则无一例外地称这里为“死亡之海”。无垠的沙漠本不适于鸟类的生存,而塔里木盆地周边的山地则限制了白尾地鸦向其他地方的扩张。但白尾地鸦居然选择了这里作为自己唯一的家园,这实在是令人费解。
按照生物学的归类,白尾地鸦属鸟纲雀形目鸦科、地鸦属,是乌鸦的远亲。白尾地鸦属于小型鸦类,体长29厘米,通体沙褐色,前额、头顶至后颈为黑色,泛金属蓝辉色。上体大部分羽毛为淡沙棕色,翅上泛桃红色,整体外形美观大方,因此当地百姓称为其“沙鹊”。而Allen Hume则在自己的手稿中称其为“鸦类中最华丽的一种”。
白尾地鸦在外形上的一个最大特征便是长有鼻孔须,据马鸣先生介绍,这是白尾地鸦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可以阻挡风沙吹入鼻孔。此外,不同于其他鸟类,白尾地鸦的翅膀短而圆,飞行能力较弱,一次飞行的最长距离也不过500米左右,但极善于奔跑,当地的维吾尔族群众又称其为“克里遥丐”,维吾尔语意思是“奔跑如飞”。白尾地鸦的智慧,在鸟类中可谓出类拔萃。1998年9月,马鸣先生率领的考察小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发现了一只白尾地鸦。考察小组的成员将撕碎的馕片丢弃在路边,以吸引白尾地鸦的注意力。不一会儿,只见白尾地鸦很快便发现了馕片,在确定周围无危险存在之后,这只白尾地鸦并不急于填饱肚子,而是先有条不紊地将馕片运走,统一填埋起来,尔后迅速将残留的馕渣清理干净,不给其他动物和风沙留下半点机会。
白尾地鸦的巢大多在沙漠的多枝柽柳包或者红柳灌木群中,幼鸟由雌雄成鸟共同喂养,每小时喂3~4次,成鸟一天至少要回巢40回。因此,发现了成鸟的白尾地鸦,就不难发现鸦巢。2003年,马鸣及其考察队,在牙通古斯地区,就是用跟踪成鸟的方法,发现了一窝刚刚出生的幼鸟。
由于飞行能力弱,加上白尾地鸦属于留鸟,无大规模迁移的习惯,因此,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白尾地鸦唯一的栖息地。白尾地鸦是全球有名地“狭布鸟种”,又被称为“沙漠鸟”,除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纬37度至42度、东经77度~90度、海拔800~1500米的沙漠地带之外,极少能够见到白尾地鸦。正是由于身处沙漠腹地,人迹罕至,人类对于白尾地鸦的了解非常之少;所以,长期以来对白尾地鸦的研究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对白尾地鸦的系统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至今,也没有人能够详细地了解白尾地鸦的生存习性,只是模糊地知道它处于濒危状态。马鸣先生曾经通过各种检索系统查阅了几乎所有有关白尾地鸦的文献资料,但没有找到任何价值超过Biddulph、Hume等人的探险报告的文献。
“100年来,人类对于白尾地鸦的知识积累,依然没有超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的水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马鸣先生不无忧虑地说。
研究成果
白尾地鸦等是中国的特有种,亦称新疆地鸦,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仅分布于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地区,已被IUCN等国际组织纳入“全球濒危鸟类”名单 和“世界狭布鸟种”之列,同时亦被编入《亚洲鸟类红皮书》(2001)之中。令人遗憾的是,近一百年来,所有的关于白尾地鸦的知识积累没有超出1874~1933年间的外国探险家们的研究水准。
本项目希望通过民间访问和调查,了解人们对白尾地鸦的认识与保护意识。宣传有关白尾地鸦的知识和动物保护思想。揭示白尾地鸦繁殖习性、种群结构、活动规律、栖息地特征及分布规律等。估计白尾地鸦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状况。探索白尾地鸦的特异性与环境变迁的关系,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的过程中对地鸦属褐背拟地鸦的分异作用(形态的、生理的、行为的和生态的)。研究极端环境下动物的生存机制。
项目成果:
• 编写并印制了汉语乌鲁木齐市语对照的白尾地鸦保护手册。
• 在爱鸟周期间举办了白尾地鸦及其他物种的宣传保护活动,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 《新疆地鸦的分布与生态》正在撰写中,将于2003年底前出版。
• 完成了安迪尔河流域白尾地鸦繁殖现状访问与调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分布状况
生活习性
食物
繁殖
濒危因素
保护状况
相关资料
研究成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