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丽
书法家
肖丽,武乡县人。现为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简介
肖丽简历
师从肖琼先生,沈鹏先生。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毕业,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硕士。曾在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国学、西方哲学、博物馆公共美术教育、艺术与金融等专业。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国际书法展览,被故宫博物院、外交部、中国国家画院等机构收藏。
主编有《诗词自由谈》(中华书局,2013年)等。
砚边絮语
1. 《马凯 九九箴言》 2006年
这件作品,是根据诗人的造句字数特点,分块而写成。字与字,可以成行;每三个字构成块与块的结构,似乎也可以成行。最重要的,则是希望能够气通隔行,散淡气凝。我喜欢在当下的素材中,在书法自身的语境表达上,寻找新的艺术感觉。
2. 《上善若水》 2008年
我以前写过很多次,这件作品创作时希望要有点新感觉。于是,用了不同的书体,把部分笔划变成点来贯穿其中,书体互通而有些个性。沈鹏先生曾指着作品说“好”,我问“好在哪里呢?”“布局”。这件作品也是当年写的有些特点的作品。
3. 《马凯 贺小外孙出生戏作五首》
故宫博物院王铎楷书作品《王维诗卷》,其风度古朴,格局宏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少儿时代在少年宫学习柳体,却没有留下一件楷书作品。就唐楷写唐楷也是很难写好。平日,以习草、篆、隶为主,勤于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忽然看到王铎这件楷书,心中十分亲切,老想着那个劲。我也常听沈鹏老师讲王献之的《十三行》可当草书看。当时正好举办“诗词自由谈”,师友们把稿子都集中在我处。马凯先生《贺小外孙出生戏作五首》,写得率真平实,很有生活情趣,于是我就用楷书写成长卷。我注意到:线条边缘整齐,视觉上清楚,单纯,线质干净,但在空间上有局限性;线条边缘模糊,给人以遐想,延展;如兼而有之,则作品含蓄且有精神。在虚实的基础上有了节奏感,我用楷书写了正文,草书题了款,也有一种节奏变化。衣雪峰说这件作品有《洛神赋十三行》的笔墨精神。“好书多存书外意”,沈鹏老师的跋语更是启悟我的心性,使我在艺术实践中更自觉地向个性的、原创的艺术精神靠近,感悟深层的美学意境。
肖丽书 《马凯 贺小外孙出生戏作五首》 (局部)
4. 《心经十八条屏》
2009年快哉雅集举办前的周末,在京郊东坝小住,夜里写完后感觉淡墨过多,拙厚不够。上班后挂起来端详很久,还是决定推翻重来,写完,天蒙蒙亮了,却也有如怀素之言--------“小豁胸中气”。
写的时候一气呵成。写完后,我注意到水和墨,注意到用笔和纸生发时对线条的影响。我习惯研墨,砚边清水一池,水墨独立,书写中又常需以水来激活墨。笔迹墨痕层次分明。笔法上中锋行笔,锋吃入纸中,纸凹凸不平,像纸上雕塑,自然天趣。
中国思想史上的圆道观念认为,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具有往复循环的特征。“无往不复,天地际也。”(《周易》)汉字造字的次序上,也体现了往复循环的特征。章法上有谓“一字乃终篇之准”。笔法上藏锋逆入,欲左先右,欲下先上。“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受书家之“意”支配的笔法和章法,在节奏韵律上往复循环,也是气化的圆道观念。写字要聚气。
简,一直是我的一个审美取向,写字做减法,写净之静。重复的字,不刻意求字形的变化,而是在体势的发展中自然调整。一般书家不选择笔画少或字过多重复的文词,而我喜欢。选择条屏有序排列,形成260字组成的字阵,从视觉上有震撼的感受。雄浑,更在“浑”字。以雄浑出虚静,亦可当“阴阳和则生”的宇宙观视之。
5. 肖丽书 自作诗
我写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十八条屏后,就慢慢地有了个想法,取法《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宏大平正之象,并与草书融合通变。“有真,有草,有篆,有隶。有点刻意,有点随意”,沈鹏老师指出这件作品的特点。
我体会:正与欹,静与动,书体互通。亦如阴阳之道要把握内在的转化节奏。这件作品是用孔雀羽毛笔写成的。
释文:
十年一梦忆前尘,
漫写烟霞草亦真。
三谢先生颁凤羽,
粗习点画也传神。
6. 《公益·记忆系列》
2009年我写了大字《心经》后,董文标先生建议我写些小尺幅的作品赠送友人。于是,尝试保留其势而融入草意。经过这些年思考和积累,2012年冬至那天,也是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成立前一天(12月21日)下午,我用长锋羊毫写了《公益·记忆》系列作品。人有性格,笔也有个性,我尽量发挥其笔性的特点:笔锋长,储墨多,体现黑色的节奏;锋颖长,在行笔中产生的变化多,线条的层次丰富;笔杆长,有一定调控作用。用不同的笔写出新感觉,刻意地思考,有意无意地书写。
一个艺术家想心手双畅地表达,要功夫更要有思想。要有激情,有持续的激情。还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这基本功即是艺术本身的规律。更要有人文精神。求真求美,书内书外的学养。金融,艺术,交游,营销,建筑跨界混搭。“异者视之肝胆楚越,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世间无物非草书”,俯拾即是,重要的是你在不在这状态里。有没有进入。艺术创作,产品创新都要敢于否定,推倒了重来,在扬弃中,便有了继承基础上的创造。书法是直指人心的,以真诚、无用之心性进入艺术本身才能达到审美的高度,发挥美育的价值。
7. 《家人卦》
《周易-家人卦》讲“妇子嘻嘻,终吝,”讲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很有道理。正好有朋友做了母亲,便写了一件家人卦。虽是小字,希望通过起收延绵,笔意开张,达到小字宽绰有余的的审美乐趣。
我很景仰肖娴和肖琼师的本领,能重笔出逸。写完“江山如此”四字之后,剩下两个字不好处理,就更大胆地加重了笔墨。笔墨虽重,但空气能从这里透过,一种意外的处理,感觉有点趣味和性格。“此”字的最后一笔,也是捻笔后慢慢转出。肖琼师讲笔要留得住,最后一笔运笔要慢送到位,让线沉得住并且有游刃之感。“留”和“游”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适度则好。
艺术评论
粗习点画也传神
——读萧丽书作
我算是书协的老会员了,但极少有机会参加书协的活动,只是自己默默地写着,故自称“门外书痴”。当然书法界的事也还知道点,尤其是旧雨新朋的字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可取处格外注意,并由此每每受到鼓舞。萧丽便是其中的一位。
三十多年前,在蒋兆和先生家里认识了萧丽,那时她还是个孩子,是蒋夫人萧琼先生的书法弟子,同时在少年宫习字。1989年,四川泸县玉蟾山蒋兆和《流民图浮雕落成,萧先生携众人前去庆贺。当晚,泸县举办舞会欢迎萧先生,萧丽却帮我苦苦地抄录泸县县志,那钢笔楷书工稳沉着,我想她的毛笔字也必然写得好。
又是多少年过去了,在某书展上见到萧丽的草书,远看有奔蛇走虺、惊蛇入草之致,细察行笔有提按转折之变,不由地令人一惊。后来,渐渐地恢复了联系,知道她担任着民生银行北京支行的重任,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毕业之后,又在沈鹏先生指导下登堂入室,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兼沈鹏书法创研班导师。近些年来,她多次主办“快哉快哉雅集”,京城名士,长幼咸集,书自家诗,谈古今事,其乐融融,全无假笔会讨价还价的尴尬。我看到他们出版的《快哉雅集》和《诗词自由谈》,分享着他们的快乐,品味着其间的文思,仿佛徜徉于茂林修竹之中,列坐于流觞曲水之间。
癸巳暮春,萧丽君持其书作示余,我准备细品她留在我视觉记忆里的狂草,但狂草作品却仅有2006年书《马凯九九箴言》:“民为本,国为重,公为先……淡名利,轻富贵,守清廉。循天道,顺民意,归自然。”那文意好,书意亦好。她以三字为一斗方,一连数纸,将松散的个体构成一个外形式严整的整体。这大布局就有些不凡的奇思异想,其书意追求即形式上的“气通隔行”。由此想起古人“观韵”之说,想起余启蒙恩师茂材公言:“书观整幅精神,画赏糊涂笔”,这“气通隔行”也属整幅精神吧。那么写他人的文意是否从于己心呢,主张“心画”的我有些疑惑了,而她说,“我也主张从于心,这内容正是我要的,想挂出来,与同事共勉。”由此可知,一位银行行长的心事,“举而措之天下之民”的事业胸怀,事业上与同事共一心的需求亦发于心源。后来,她又以楷书为主体,书写了马凯《贺小外孙出生戏作五首》,被那发自心田的人情味感动,此系以人之心感己之心也。这两篇有关马凯的书作是当下的素材,身边的故事,只要受到了感动,此亦可称“中得心源”。心源者,不独是易安“凄凄惨惨戚戚”,不独在陆游“沈园柳老”、“伤心桥下”也。
萧丽的书法有多种风貌,待看到她的《心经十八条屏》,自会由她的结体之磅礴、中锋行笔之厚实,感到一种雄浑、朴素、大方的美,你会联想到泰山崖壁那《经石峪》,让人惊世骇俗般地慨叹,一位女子竟具须眉少有的丈夫气。她自己说,写到天蒙蒙亮却也有如怀素之“小豁胸中气”,若怀素有知,也会“绝叫三五声”引以为知己的吧!
萧丽之书法初得益于萧琼先生。萧先生乃以文行医的旧京四大名医萧龙友之女,为溥心畬齐白石门弟子,行书写得磊落大方,与南京萧娴有“南北二萧”之称。她牢记着萧先生“笔要留得住”“让线沉得住”的教导,这启蒙教育会奠定她一生的艺术根基。后来她是沈鹏先生的得意弟子,沈先生因蒋兆和之研究与萧先生熟,于书学亦有切磋交流。沈先生融会贯通、独辟蹊径的思路对她有深刻影响。近几日得观萧丽其他书作,已更多地倾向于融通,似楷非楷,似草非草,真、草、篆、隶间杂着,仍有楷、隶之端庄,却结体自如;忽而变为行草,却与楷书气脉相联,未见得圆熟,却焉然独标一格。其师沈鹏曰:“有真,有草,有篆,有隶。有点刻意,有点随意。”“有点刻意”是初衷,是预想,是设计,此系过程,期以化之;“有点随意”是天趣,是自然,是美的境界,期以丰之。我赞赏她这胆识,这是她由此悟到了阴与阳、黑与白、正与欹、静与动、刚与柔、实与虚、拙与巧、朴与俏等一系列关系之后创造性的灵感爆发。但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以方正为基本格局,又在严整中透着萧散和灵气。这未熟的果子既是新创就可能有点生味,但真正熟了又恐没了这味,所以古人又有熟而后生之类的经验之谈,这自然是她风格相对独立稳定以后的课题和境界。
数年前,我在《中国书法》上发过一篇《门外人再谈》,今年又有篇《从于心》的短文,都是极力主张书画“从于心”的“心画”说的延伸,其中又主张书家写自己的诗文,萧丽在书写文言文辞和先生的诗篇中补修着学养,陶冶着性灵,也试着写自己的诗。为此,我们又谈到了书法的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我认为书法之笔法、章法自然属于形式范畴,但这形式有了个性的陶融与情思的涵育也就是书意,这书意若指点画、使转,既是形质,亦是情性,是有意味的意象,和那文意均属于内意、内容。虽然,对文意是否为书法作品的内容存在争议,但文意与写心直接相关的联系性是不可否认的。中国的书法赖文字而生,赖文辞而意深,赖文学修养而升华,点画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此正是民族艺术综合性的规律性特征。而今人学书只重外形式,轻书意,更轻视文意,甚至寡文,所以我仍然希望书画家有文,书画家能诗,潜移默化地以文意去涵养书意。萧丽的诗选择得很严,仅见一首“十年一梦忆前尘,漫写烟霞草亦真。三谢先生颁凤羽,粗习点画也传神。”这首诗就写得不错,其中“凤羽”是沈先生送她的孔雀羽毛笔,最后一句是自谦又有自信的表示。“点画”二字孙过庭《书谱》多用之:“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萧丽是悟到了这种书意的。词也仅见其一篇《南歌子》词,是贺乃师八秩荣寿的,其中“闲来气更清”,“一管春风”,“诗书老自成”等句是颇传神的。我是主张这诗是要做下去的,哪怕是散句、新诗也好,由“言为心声”达“书为心画”正是中国书画艺术最可宝贵的美学品格。当代能诗之书家少,能诗之女书家尤少,萧丽不乏才情,当事斯,定能斯,那“粗习点画”也一定会由粗及精,更多些文意、诗思,更妙些传神、写心。
癸巳立夏于里仁书屋
作品集锦
请欣赏:
目录
概述
简介
肖丽简历
砚边絮语
艺术评论
作品集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