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应章
明隆庆二年进士
裴应章(1536–1609年),字元暗,号淡泉,生于福建长汀县清流县城关(今属三明市清流县)。明隆庆二年(1568年)中进士。裴应章的著作有《编蒲余》、《谏草》、《庄子摘语》、《左传》、《懒云居士集》等。
人物简介
裴应章(1536–1609年),字元暗,号淡泉,生于福建汀州府清流县城关。明隆庆二年(1568年)中进士。
裴应章任太仆寺少卿时,奉旨出使辽朝。回朝后,即呈《防辽表》,提出屯甲砺兵、修明政治、爱护百姓、防备辽国入侵的主张,深获当朝嘉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任吏部尚书,与宰相张居正同朝。他力持正义,敢陈政见,不惧权势。直至年届古稀,裴应章才功成身退。赵顼为他设御宴,同僚为他饯行。
明万历三十七年元月初四日,裴应章在故里病逝,享年73岁。神宗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号“恭靖”,派遣官员为他营葬、祭奠。明御史乔承诏为其立“冢宰坊”、“奕世尚书坊”。地方官为其设祠,春秋祭祀。
裴应章的著作有《编蒲》、《蠹余》、《谏草》、《庄子摘语》、《左传纂》等。
人物身世
裴应章,清流县城关人。至今还遗留他当年的旧居地“宫保尚书”府。他的始祖裴元季,自山西省宦闽,家于三山,元代避乱迁居清流,肇家成族。至明代,应章是来闽后的第九世孙。他父亲名,宇厚卿,排行第三,科班出身,举人。曾经营商业,到过广东岭南、吴、越,家庭小康。生有四子:长为:应章,次为:应珊,三为:应徽,四为:应试。厚卿倦游家居,颇有蓄积,尤笃孝友,注意培养后代,深得邑人尊重。后以应章辅国有功,官高显达,因而厚卿亦蒙当朝皇帝封为副都御史,赐工部尚书。
应章少年时代,即为群季之冠,秉资奇颖,敦笃友孝。经其父督促就学,举一反三,聪敏过人。中秀才后,他到温郊黄家寨上阳山县求学。该山有寺,风景绮丽,僻静幽雅,读书于此,专一无扰,收效甚佳。数载之后,博览群书,贯通经史,终成大才。山寺吟诵处,至今留下横匾、对联,依稀可辨。
隆庆二年(1568),应章年届三旬,学成应试,得中进士戊辰科)。应章原配曾氏,继室伍氏,生子汝宠、汝申、汝甲、汝丁。
为官政绩
裴应章在隆庆年间初任官职,只有短短四年,而在万历年间为官多年,其政绩以万历年间为多。当他觐见赵顼皇帝时,雍容有度,奏对兴革诸事,条分理晰,切合时宜,得到皇上的嘉纳赏识。
其政绩列举如下:
万历六年(1578)三月,任太仆寺少卿时,奉旨出使辽朝。目睹辽国盛况,老幼有序,各安生业。行人让路,政治清明节,深得民心;部队训练有素,边疆将士纪律严明等,则认为明代王朝有很多不如辽国。因而有慨于中,即奏呈《防辽表》,劝当朝应马厉兵,修明政治,爱护百姓,预防辽国人侵,深获皇上嘉赞。
万历十五年(1587)十一月间,驻守湖北阳的巡抚拟将叛乱。集群臣议,咸谓非应章莫能定。于是,皇上命应章为提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驰赴郧阳区平乱。先后檄文,说明国家安危,系于一念之差,“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词意恳切。叛部首要,深觉在理,放弃恶念,相率归降,自缚至数百里外以迎应章。裴提督集合全体官兵,将首恶绳之以法,籍昭惩戒。其余胁从者不加追究,使人怀德而畏威。鄂省地区安定如故。留驻鄂省郧阳一段时期,候皇命另选人才继任巡抚。他回京后,就任户部侍郎。
万历十六年(1588),因裴公平乱有功,旋即掌管军政大权。那时边境将帅,大都玩忽职守,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甚而贪污腐化,互相勾结,压榨人民,危害朝廷。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应章即深人民间,明查暗访,收集边境将帅贪赃枉法的罪恶,写成奏章,条呈六项,上达君听。皇上采纳应章意见后,立即罢免那些违法乱纪的将帅。于是军风国纪大振,边疆防务得以巩固。
万历三十四年(1606)间,应章任吏部尚书,竭智尽忠。应章对国家大事,处理审慎,力持正义,丝毫不苟,敢于改革,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顶撞权贵和势力很大的宦官。过去,曾有每三年派出大臣巡察边疆一次的制度,籍以促进军事设施。实行多年,成为惯例。钦差大臣们,所到之处,收取金银礼物,珠宝馈赠,尽归己有,大发横财。黜、陟、赏、罚,出自私意,不以公论,以致边境军民不得安生。应章体察时弊,建议这种巡察定制,应该废止。认为边疆保卫,不在巡察时的弄虚作假,既糜费公,又给上下贪婪之机。“为政在人”,要在平时选拔优秀人才充任。赏罚分明,将土用命,边防自能巩固。
当权大珰冯保,欲取马三千匹为私人调用,这是太监、宦官想利用权势私自调走国家战马,供个人显威。贵人、大帅方拟行,应章不惧权贵,不徇私情,坚持认为太监宦官不应干扰武将执行政务,阻之不给。据理奏请皇上,降旨勿与。同僚无不佩服应章的胆略和才干。
万历十八年(1590),在郧阳区巡抚的任上,主修有郧阳志书——《郧台志》十卷,万历十八年刻本。裴应章主修,彭遵古纂修。志书记述了从公元1476年到1590年在郧阳设立郧阳抚治的史实。抚治管辖范围包括鄂、豫、川、陕毗邻地区的荆州市襄阳市南阳市汉中市、郧阳等8府和上下荆南道、关南道、汝南道、商洛道等5道,商州区金州(安康)、方城县、夷陵州、归州镇等9州,共65个县。志书中记载了84任郧阳巡抚,兵部尚书原杰和凌云翼、工部尚书潘旦王以旗、吏部尚书王学夔刑部尚书王世贞等著名人物曾在郧阳抚治任职。同时还收录1590年至1680年间来郧任巡抚的37名抚臣。郧阳抚治205年中共有121名朝廷重臣任职。据查证,其中有50多人在《明史》中有传。
晚年生活
裴应章三十岁为官,深得隆庆和万历皇帝的信任,言听计从,立下不少功绩,足慰平生之愿。当他年届古稀,“利名心了爱青山”之际,正好功成引退。于是上本皇上,获准回县,荣归故里。赵顼御宴裴公,同僚相继饯行,沿途官员迎送不暇。回到家中有儿孙绕膝,侍候晨昏,心情分外舒畅,无公务之纠缠,恒沉醉于山水之间。如本县之南极山、金莲寺、大丰山、明溪的滴水岩等,都有他游玩的遗迹。兴之所至,便吟诗作对以自娱。还在南门城外建有一座楼,名为:望耕楼。他常在楼上看农民终岁劳动,与家乡父老谈论稼穑,或约好友饮宴、吟诗作赋其间,乐度晚年。
裴公关心民,恒把乡亲应兴应革意见,提供地方官办理。对本县及邻县人民,常怀济困恤贫之心。连城浮粮很多(田卖给他人,公粮没有过给买主,还需卖主缴交,叫浮粮),当事者议分旁邑人民负担,裴公独非其议,认为浮粮宜豁不宜分,才能减轻人民负担。宁化县吴某向他家借银数百两,无力偿还,就毁去债券,免其归还。宗族间有穷苦无力建房者,给族属住房数十间,以资居住。
死后哀荣
裴公回到清流三年,因年老疾病缠扰,日与药炉为伍,而长子汝庞又先应章一个月病卒,致使病情加剧,药石罔效,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元月初四日逝世,终年七十三岁。当他临终时,召集儿孙,勉励多读诗书,谨言慎行,为官要廉洁奉公,爱民重士;居家要济困恤贫,亲邻睦里。以此作为告诫子孙的遗言。
裴公病故后,地方官申文上奏,巡抚、按察申奏朝廷。赵顼皇帝为纪念有功大臣,辍朝一日,以示哀悼。追赠他为“太子少保”。加封溢号“恭靖”。派遗官员为他营葬,还用皇帝名义派大员祭奠他,给裴应章以极大荣誉。他的坟墓在宁化安乐。
裴应章死后,清兵人关侵扰,时局动荡,边防告急。满朝文武官员,无不思念他过去的功绩。咸认为应章一生高风亮节,有卓见远识,不愧是大臣器才。并公议立“恭靖”牌坊。明御史乔承诏为他立“天官家宰”坊,“奕世尚书”坊。这些牌坊,都是跨街设置在县衙前,系在今“清苑”前面十字路口。本县父老,以裴应章安邦定国,劳绩卓著,由地方官设祠纪念,春秋祭祀,以志功绩。他的著作有《编蒲》、《蠹余》,《谏草》、《焚余》、《庄子摘语》、《左传纂语》等流传于世,现巳荡然无存。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身世
为官政绩
晚年生活
死后哀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