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乡位于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东北部,属
黄土高原残原沟壑区。面积129.26平方公里,耕地5.61万亩。新集乡辖唐村、吴塬村、王岘子村、永丰村、刘大岔村、新庄村、牛心村、岘村、段掌村、岳庄村、王寨村、高崖畔村12个行政村,乡镇总户数4845户,乡镇总人口21193人,乡镇从业人员11021人。境内石油资源丰富,是长庆石油勘探局在
镇原县的重点产油区。
新集,1949年在集家土瓜新世界设集镇,故起名新集。
新集乡地处
镇原县东北部,东临
西峰区,西接
方山乡,南界孟坝、太平两镇,北连
庆城县。全乡共辖12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4934个农户,农业人口21389人。总土地面积215.6平方公里,有耕地90300亩,山、川、塬兼有,其中山地68445亩,川地2390亩,塬地19465亩。2010年全乡粮食总产量12077吨,实现农业
总产值7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96元。
历史沿革
新集乡自古为
中原地区故土,历史悠久,在明万历前,全县划分为二十个里,新集乡属于西壕里。到
清代全县并为四里,新集乡属广积里。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六年(1846年)
新集乡属于舒长里下设的孟坝寺镇。民国十七年(1928年)全县划分为五个区,新集乡仍属
孟坝镇管辖。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交口河以北地区划为六个区,新集乡为第五区。1949年8月,全县共划为十三个区,
新集乡为一个区。1958年春,全县划为三十七个乡,新集、
王寨镇被划为两个乡。同年10月,撤销乡建制,成立了十个人民公社,新集、王寨合为一个公社。1961年6月,全县公社由十个划为三十二个,新集、王寨分为两个公社。1965年3月,撤销王寨公社,成立新集公社,新集、王寨又合为一个公社。1980年,全县分为二十四个公社,新集、王寨被划为两个公社。1983年12月,将公社改称为乡。2004年12月,全县
行政区划调整,将王寨乡并入新集乡。
自然环境
新集乡位于
镇原县东北部,
平均海拔1456米,年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均气温10℃,全年无霜期155天,年末常用耕地面积6020万亩,乡镇行政区域面积21733万亩。
基础设施
新集乡通电的村12个,通邮的村12个,通电话的村10个,通公路的村12个,通自来水的村10个。学校总数17所,在校学生总数3643人,教师总数199人;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数6人,病床28张。
经济状况
新集乡 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糜子、
豆类、
阳芋等农作物和油料、瓜菜、
烤烟、
黄花菜、药材等
经济作物。杏、
苹果、
花椒、羊毛等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新集乡党委,政府坚持改善环境,治旱兴农,大的高不流域治理、平均整地、集雨蓄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走农副并举的路子。2005年,新集乡
国内生产总值3437万元,粮食播种面积5580万亩,粮食总产量10158吨,财政总收人397.1 万元,财政支出39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5元。
近年来,新集乡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淋浴着改革开改的浩荡东风,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尤其是近年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力以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镇建设
全乡城镇建设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和“一次规划、分年实施、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项目带动,基础先行战略,通过持续努力,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功能设施完整齐全,辐射带动功能发挥充分,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从
改革开放始至本世纪初期,偏远落后的新集乡街道真可谓是街宽坑大垃圾多,房旧乱建面貌差,天晴尘土满天飞,雨天泥泞路不通。从2002年开始,乡党委、政府精心谋划,周密安排,着力改善城镇面貌。按照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拆迁乱建乱占房屋210多间,拓宽街道200米。近4年共新建商品楼房20幢450间,吸纳个体商户近200户,尤其是新集综合商贸市场、“万隆鑫”超市、新集饭店等工程的建成使用,结束了全乡无专业商贸物流中心、购物中心和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场所的历史,极大地改善了城镇环境和城市品位,服务功能日趋完整。2007年,乡上借助太新通乡油路机遇,实施街道“四化”工程,压埋排污排洪管道1530米,供水管道1240米,延伸街道500米,安装路灯32盏,设置固定垃圾箱30个,栽植绿化带2公里,硬化人行道2500多平方米,街道硬化率达到80%以上。与此同时,建成移动、联通寻呼塔,安装了宽带网络。2010年,新集35千伏供
变电站投入运行,百户居民工程正在筹建,城镇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特色产业
草畜是我乡的优势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很好。通过几届班子的不懈努力,全乡牧草面积达到20000亩,户均达到4亩。充足的牧草资源给畜牧业发展创造了平台。目前,全乡已建成
王寨镇、
永丰县、段掌三个专业养殖村,规模养殖户达到540户,其中5头牛以上农户128户,20只羊以上农户309户,5头猪以上农户103户,年实现畜牧业收入近800万元。
苹果是我乡着力培育的特色产业,乡上按照参观学习、协会指导、专家培训、划片包干的工作思路,采取勤学习、常指导、包技术、大投资的办法,截止2010年底,全乡累计留存苹果园5400亩,其中幼园3900亩,盛果园1500亩,建成千亩苹果示范片带3个,幼树成活率、保存率均在95%以上。乡上坚持实行逐年逐步延伸产业链条的办法,向全乡各村拓展面积,初步形成了特色化、区域化格局。境内石油、煤炭资源丰富,资源开发历史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末长庆石油入驻我乡,通过近30年的建设,我乡已成为长庆油田公司镇北区块重点产能项目区。近年来,乡上坚持建设
庆阳市石油、煤炭资源大乡的目标定位,目前,已开采的
油井有90多口,而且正在规模开发之中。煤炭资源正在预察阶段,初步探明资源较为丰富。近年来,以蒲河川区为重点,以新庄村为中心,设施瓜菜种植取得较大受益。通过有组织输转、自谋出路和就地转移的形式,年均输出富余劳动力4500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2200多万元,劳务产业逐步成为强农富民的支柱产业之一。
基础设施
基础条件滞后历来是制约我乡经济发展的“瓶颈”。多年来,各届班子都致力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修路、兴水、通电、改善耕作条件等惠民工程的落实,收效明显。2007年,新集人民期盼已久的孟(孟坝)新(新集)通乡主干道路实现了铺油硬化,结束了全乡无油路的历史,使新集几代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为确保畅通,提高道路通行质量,乡上坚持新修与维修并举,管理与养护并重的原则,促使通村道路通行能力得到根本提高。至2010年,通村道路总里程达到143公里,其中农一级道路5条74公里,农二级道路8条69公里。全乡12个行政村村部通上了农二级以上砂路或油路。本世纪初王寨人饮管网延伸工程解决了全乡8个行政村的人畜饮水
困难问题。全乡共新建上水工程3处,山区群众自来水入户数达到434户,户均水泥窖1眼,基本上保证了大旱之年人畜饮水安全,全乡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了1750亩。2005年实现户户通电,96个自然村中,实施电网改造的有44个,用电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多年来,乡上把改善耕作条件做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粮田采取年年修,户户管的办法,农田面积累计达到690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6%,是1978年36000亩的1.9倍。
社会事业
全乡现有
初中2所,全日制小学14所,幼儿园2所,在校学生3420人,教师173名,近年全乡中考及重点学科竞赛成绩较好,综合排名逐年攀升。在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上,王岘子、吴塬、岳庄小学实现了整校搬迁,新庄、崾岘两所小学于今年实施了原址重建项目,各修建砖木结构校舍20间,并完成了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唐原、牛心、王寨、高崖畔、关坪等五所小学实施了校舍危改项目,教育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全乡12个行政村新建了村级科技文化中心、开设了“农家书屋”,农村文化氛围逐步浓厚。乡镇卫生院门诊楼已落成使用,添置更新医疗器械50多台(件),有专职医护人员15人,病床30张,基本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随着卫生体制改革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推进,全乡12个行政村配备了村级定点服务所和专门医疗人员,合作医疗参合率年均达到96%以上,2010年报销医疗费用140多万元,涉及人数达到1013人,人均受益资金1382元。乡村卫生工作走上规范化、秩序化轨道,上下联动,统一管理的卫生发展体制逐步形成,农民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党史纪事
1935年8月徐海东同志率领红军二十军五军
长征经过新人集,随后到达
陕北地区。
名优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