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璀(1914年4月—2015年2月16日),女,
湖州市人,是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副会长,曾任清华学生救国委员会委员,是一二·九学生运动发起人之一。
1931年,陆璀毕业于苏州振华女校。同年,她考入东吴大学。1932年,陆璀就读于
清华大学社会系。1936年初陆璀加入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宣传部部长。1936年6月,陆璀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陆璀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6年8月后,陆璀受组织委派出国工作,曾参与编辑
巴黎《
救国时报》和
纽约《华侨时报》。1940年回国后在中央华中局、淮南苏皖边区工作。1947年10月,陆璀任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书记处中国驻会书记。1949年7月后,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常委、国际工作部部长,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二届常委,
东城区委常委、区教育部部长。1955年和“文化大革命”中,陆璀曾两次蒙冤入狱。1978年2月后,陆璀任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兼中美友协副会长,全国妇联第四届常委。2015年2月16日,陆璀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陆璀,1914年4月出生于
湖州市。1931年,陆璀毕业于苏州振华女校,同年考入东吴大学。
1932年,陆璀入
清华大学社会系。1934 年插班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三年级。
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5年,陆璀担任清华大学学生救国委员会委员。在1935年12月9日和12月16日抗日救亡的示威游行中,陆璀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并于12月9日临危受命,代表北平学联向大家发表演讲。
从政经历
1936年,陆璀赴
上海市参加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筹建工作。1936年初,加入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宣传部部长。1936年6月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6年8月后,受组织委派出国工作,曾参与编辑
巴黎《
救国时报》和
纽约《华侨时报》。1936年9月,她受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派遣,到
日内瓦出席首届世界青年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把中国学生的战斗呼声带到了世界讲坛,让“一二·九”精神走向了世界。
1938年,陆璀又代表全国学联出席第二次
世界青年大会,并被派往
法国、
英国、
美国、
加拿大等国宣传中国的抗战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与政策,并为白求恩大夫率领的援华医疗队和中国和平医院募捐。1938年陆璀与饶漱石结为夫妻。1940年回国后,她在延安
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学习,后在
中共中央华中局、
新四军军部和
苏皖边区政府边区工作。1947年她再次被派出国,代表中国解放区妇联担任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书记处中国书记。
1949年7月后,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常委、国际工作部部长,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二届常委,
东城区委常委、区教育部部长。1949年10月1日,她与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人一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历了
开国大典。她出席了1948年和1953年在
布达佩斯和
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妇女代表大会和1949年、1950年在巴黎和
华沙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并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执行委员和
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1955年,陆璀受“饶潘扬”案牵连下狱。1956年到1957年在中央党校学习,后任北京市东城区文教部长。“文革”时期,陆璀受到迫害,被关入
秦城监狱8年之久。1977年,任北京市政协常委。1978年起,陆璀到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工作,先后任常务理事、副会长。还担任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理事等职。1980年,她出席了在
哥本哈根召开的
联合国《妇女十年》中期会议,并担任中国代表团副团长。
退休与逝世
1994年6月,陆璀退休。2001年4月,陆璀给党中央写信,为饶漱石申诉。2015年2月16日,陆璀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人物事件
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5年12月,陆璀得知
国民政府准备成立
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
日本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从1933年
山海关区沦陷开始,华北就一步步被日军蚕食。1935年12月9日,
清华大学学生冒着凛冽的寒风从清华园向北京走去,途中他们不停向沿途群众散发油印的《告全国民众书》。
不久后,留着齐耳短发的陆璀手持喇叭奋力呼喊的照片登上了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刊物《
大众生活》的封面。这个形象也成为这场爱国运动的象征,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开始投身到抗日洪流当中。
1935年12月16日,陆璀参与示威游行。之后陆璀在示威活动中被抓,关进了警察局。在警察所,陆璀接受了美国著名记者
埃德加·斯诺的采访,才有了《中国的贞德被捕了》这一独家新闻。通过《中国的贞德被捕了》这一独家新闻,国际上广泛关注到发生在
北平市的学生救亡运动。总部设在
巴黎的世界学生保障和平自由文化联合会几次给中国学生来信,对中国学生的
抗日救亡运动表示了最热烈的同情、赞扬和支持。斯诺这篇报道的影响延续到1936年秋天陆璀被派作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代表到
日内瓦出席第一次
世界青年大会,并派往美国、
加拿大等国宣传抗日救国时,当地的媒体竞相采访“中国的贞德”,对中国抗日救国、反对
法西斯主义侵略的主张作了有力的宣传,“一二·九”就这样走向了世界。
个人作品
参考资料:
作品再版
2005年,《
晨星集》再版。陆璀老人也为再版写了句话,非常质朴感人。“已是‘一二·九’运动七十周年了。当年参加‘一二·九’运动的同学,而今还健在的,已经不很多了。我作为一个幸存者,能够拿什么来纪念‘一二·九’、献给‘一二·九’”运动七十周年呢?业已年逾九旬的我,想做的事很多,而能够做到的却很少了。无奈中想到,还有人来向我要这本书,而我已无书可送,书店里也已售完。当时我没有想到这本书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因此想到,何不把这本书再版,趁此机会,加进我另外几篇文章和一些有历史意义的照片。这样,我又一次怀着惭愧的心情把这本再版的书献给‘一二·九’运动七十周年,同时,也作为留给我的家人、亲友和后代的一份纪念吧。”
个人生活
1938年陆璀与饶漱石结为夫妻,1955年受“饶潘杨”案牵连下狱,后与饶漱石离婚。陆璀与饶漱石两人有一女儿。“高饶事件”之后,陆璀离婚再嫁,丈夫是小她6岁的“和平诗人”
朱子奇。
人物轶事
国际友人
1936年2月29日,数千名军警带着
机关枪,两次包围了
清华大学进行大搜捕。陆璀因名列黑名单,被迫离校。组织上就安排陆璀在美国记者
埃德加·斯诺夫妇家去隐蔽,住了一个多星期。美国记者斯诺那时才30岁,但在新闻界已崭露头角。斯诺除了外出采访外,几乎整天都埋头在他的工作室里。那里堆满了各种书籍,特别是有关中国的书籍。斯诺正在进行艰苦的努力,编译他后来在1936年7月出版的介绍中国新文学的书——《活的中国》。在斯诺家里,陆璀阅读了斯诺已经出版的第一本书《远东战线》。斯诺的名字,已经成为中美两国人民诚挚友谊的象征。
1986年的5月,陆璀的美国朋友莫莉·雅德重访中国。莫莉去了她出生和度过童年的
成都市、
上海市等地,最后,莫莉·雅德到了北京。陆璀和她这两个阔别了半个世纪的老朋友终于重逢了,心情都很激动。在热烈的拥抱和深情的凝视中,她们都发现,三十年代的两位年青姑娘,而今都已两鬓堆霜。陆璀以老朋友的身份邀请莫莉夫妇到她家做客,又以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的身份宴请他们。
人物评价
陆璀老人,她就是一颗
晨星,一个璀璨的启明星。她像一颗凌寒挺拔的青松。她又是一块熠熠生辉的“历史活化石”。(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评)
陆璀当时是
清华大学的学生,学生救国委员会委员,年仅21岁。陆璀是这场运动的亲身经历者和幸存者,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骨干之一,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中国革命的女战士。(
澎湃新闻评)
陆璀老人,像一颗晨星,晶莹璀璨,凄风苦雨,迎来光明,夕阳无限,仍顽强地挺拔于生于斯、养于斯、给她带来荣耀和不幸的中国大地。面对百岁老人,心中充满无限的景仰和慨叹。(人民网评)
陆璀老人就是这场运动的亲身经历者和幸存者。她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骨干之一,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中国革命的女战士,她在国际上宣传共产党抗日的方针、政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