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芳琴
性别研究专家
杜芳琴,女,河北省永年区人,文学硕士。从1983年6月开始在天津师范大学工作,现任天津师范大学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妇女学与中国妇女/性别史。
人物经历
杜芳琴自1985年开始业余从事妇女研究,并于1993年创建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1999年起,她致力于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学科建设,担任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发展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联合课题(2000-2006)负责人和“历史学与社会性别”子课题负责人。2004年,她在天津师范大学尝试妇女学的机制建设,并建立“天津师范大学跨界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培训基地”。2006年10月,经学校批准,将中心更名为独立建制校属校管的“天津师范大学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并被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妇女与性别研究基地”。
研究领域
杜芳琴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原地区古代妇女/社会性别史、农村妇女发展和妇女学。
教学工作
主要著作
出版书籍
主编兼译著
发表论文
妇女史:
1.《贞淫道德纵横谈》(李小江主编《华夏女性之谜》,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
2.《中国历代女主和女主政治》(鲍家麟编《中国妇女史论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95);
3.《周礼的兴衰:两性关系模式的理性奠基》(闵家胤《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英文版,1995);
4.《生育文化的历史考察》(李小江等主编《性别与中国》,三联书店,1994;又秋山洋子等主编《中国的女性学》,东京劲草书房,田佐和子译,1998);
5.《元代理学初渐对妇女的影响》(《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四期,又载东京明石书店《亚洲女性史--比较史的尝试》,欧孝明译,1997);
6.《华夏性别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浙江学刊》1998年第二期);
7.《中国妇女史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与蔡一平合作,2000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8.《等级中的合和:西周礼制与性别制度》(霍普金斯大学“思想史杂志”举办“中国思想史研讨会”论文,中文发表在《浙江学刊》2002第四期)
9.《历史研究的性别维度与视角》(《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五期)
10.“Competing Claims on Womanly Virtue in Late Imperial China”(Fangqin Du \u0026Susan Mann),eds. By Dorothy Ko,Women and Confucian Cultures in PremodernChina,Korea,andJapan,University of 加利福尼亚州 Press,2003.
11.“Women and Gender in the Rural Modernization Movement: A Case Study of Ding County”(1912-1937)”, Berliner China-studien(44):Women in China: The Republican Period in Historical 透视 ,2005.
妇女学:
1.《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发展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百花洲》“女性文学”创刊号,《新华文摘》2000年12期全文转载);
2.《中国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浙江学刊》,2001年第一期);
3.《将社会性别纳入高等教育和学术主流——“发展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课题介绍》(《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5期)
4.《贫困中的妇女发展:社会性别与差异》(《思想战线》2003年第五期)
5.《中国妇女学成熟的标志:研究、课程和机制的全面推进》,《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
6.Developing Women’s Studies at Universities in China: Research, Curriculum and InstitutionAsian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AJSW)Vol.11 No.4,Dec.2005;
7.《在全球视野和区域比较中炼就本土妇女/性别学学科的基本功——妇女/社会性别史系列课程秋季研修班综述》《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合作),2005。
8.《女子学院的使命与定位——以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的发展为例》,《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
9.《中国妇女学:研究、课程、机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5期。
10.《妇女学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1期。
学术活动
出席境外国际(地区)学术会议
1.1989年11月应邀出席香港中文大学“华人社会中的性别角色”研讨会,发表《宫廷妇女政治角色》文章,收入论集,1995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
2.1992年2月应邀出席哈佛大学举办的《赋社会性别于中国--国家·文化·妇女》国际研讨会,并发表《研究主体的性别身份对妇女史研究的影响》;
3.1996年3月应邀出席中央大学“共同性与多样性:亚洲女性史的探讨”国际研讨会,发表《元代理学初渐对妇女的影响》一文;
4.1996年5月应邀出席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举办的“亚洲父权制与女性主义意识”研讨会,并发表《中国妇女史研究与女性意识的提升》一文;
5.1996年6月应邀出席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哥学区举办的“前近代儒家文化与中日韩三国妇女”研讨会,并发表《尚烈与倡节:明清时代妇女贞节的特点及其原因》;
6.1998年9月,2000年10月应邀出席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举办的“建立亚洲的妇女研究课程”研讨会并发表《中国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的性别关系及其经权因变》;
7.1999年7月出席英国牛津大学举办的“中国妇女组织”国际研讨会,并做总结性评论——《多样与创新:中国妇女组织》,期间访问苏·塞克斯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和丹麦妇女组织;
8.2002年6月应邀出席韩国中国史学会举办的“通过妇女的眼光看中国历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中国妇女史:从研究走向学科化》,发表在《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9.2002年10月应邀出席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举办的“民国时期的妇女”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农村现代化运动中的妇女与社会性别议题——以定县为例》(1912-1937);
10.2004年8月应邀访问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的大学等,并出席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召开的欧洲汉学年会,在中国的妇女学和妇女运动发言;
11.2005年2月、6月应邀出席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召开的“理论化亚洲妇女学:纪念AJWS十周年”和”ww,2005”大会,发表论文和讲演题目如下:《妇女学在中国高校:研究、课程和机制》、《中国学术女性主义的使命与运命:从妇女学审视学术与运动的关系》等。
12.2005年11月出席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20年来华人社会的妇女学”研讨会并做了《团结分享:在天津师范大学创建妇女学的经验与反思》;
13.2006年6月,出席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亚洲妇女学中心举办的“亚洲妇女学的过去与未来:亚洲妇女学协调人研讨会”;
14.2006年10月18-20日,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韩国妇女研究院合作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通过分享经验扩展社会性别知识:中韩妇女学者的交流”国际研讨会。
妇女学国际合作研究及访学活动
1.1997年1-3月应美国加州大学桑塔·克鲁斯学区文化研究中心的邀请,参加由Gail
Hershatter教授等主持的、路斯基金会资助的“二十世纪中国妇女与工作”课题的合作研究。在此其间,还应邀访问美国哈佛大学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波士顿学区和阿莫斯特学区、阿莫斯特学院、纽约圣约翰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学区、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以及岭南大学、浸会大学等学校并作学术报告;
2.1996年应邀访问犹它州立大学并作专题讲座;
3.1996-1998参与强海燕教授主持的中国-加拿大合作课题中的子课题--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2000年出版,高校教材,与郑新蓉合作);
4.1997-2005年参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主持的、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董事会资助的“建立亚洲的妇女研究课程”项目,在中国实施推动妇女研究及课程建设,组织并参与中国卷的写作,出版“变化中的中国妇女与生活”(英文版,2005,与郑新蓉合作);
5.2000年7月组织国内妇女学学者10人出席马里兰大学举办的“妇女学暑期研讨班”并访问罗格斯大学
6.2001年3-4月与中国妇女学学者出席美国密西根大学举办的“妇女学的国际化研讨班”并顺访多伦多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商讨妇女学的合作事宜;
7.2002年7月组织“发展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课题12名成员出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熊秉纯教授主持的“女性主义教学法与课程发展暑期研讨班”。
8.2006-承担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建立亚洲妇女学”(第二期2006-)中国子课题的联络人之一,参与亚洲妇女学跨国研究与课程/机制建设。
主持课题、项目和学术活动
1.1991年9月举办“高等学校系统首届中外妇女史讲习班”(与历史系合作);
2.1993年7月举办“中国妇女与发展”国际研讨班并主编《中国妇女与发展:地位·健康·就业》一书(福特基金会资助,与海外中华妇女学会合作);
3.1995年9月与中国妇女报社·农家女百事通杂志社合作举办“农村妇女发展和对策”研讨会并出版《当代农村妇女发展与对策》一书(中国妇女出版社1995);
4.1997-1998年,与海外中华妇女学会合作,引介国外妇女和社会性别研究理论和成果,已出版的成果有《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王政主编)、《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马元曦等主编);
5.1997-1999主持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妇女发展与文化素质培训研究”,出版《大山的女儿——华北卷》(1998)和《贫困与社会性别:妇女发展与赋权》(2002)两本著作(经费自筹,先后得到美国环球妇女基金、英国PANOS口述研究中心和海外中华妇女学会的资助);
6.1999年8月,与海外中华妇女学会合作举办“中原地区妇女史学科建设读书研讨班”,并编辑专集《赋历史研究以社会性别》,开始申请中国妇女学建设课题;
7.2000-2006年主持由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发展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课题,联合国内外妇女学者推进中国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课题分3期,分别进行优先学科的研究资讯收集、理论方法研讨和学术骨干培训;教材开发、课程发展和师资培训;建立机制和研究生课程等,建立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网站,出版系列刊物、通讯,6年多来,出版各种成果30多种。
8.2005-2006年度,主持“促进妇女参与城市社区综合治理能力建设”项目(加拿大发展署,公民社会项目资助)
9.1999-中原地区妇女史学科研究与网络建设。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研究领域
教学工作
主要著作
出版书籍
主编兼译著
发表论文
学术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