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驹
原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张家驹(1914年1月31日—1974年3月18日),广东广州人,毕业于燕京大学,中国历史学家,专攻宋史研究,学术上首创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论。
人物经历
张家驹出生于广州市高第街张府宅,父亲张祥熙是广州的工商地主。
1931年,张家驹毕业于广州培正中学,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历史系。
他在30年代开始发表宋史研究方面的文章,如《宋代公路考》《南宋两浙之盐政》《两宋与高丽之关系》《宋室南渡前夕的中国南方社会》等。解放后,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副主任,从事辽金元史教学的同时,继续致力于宋史研究。
1935年,张家驹毕业于历史系,转入研究院攻读研究生,读了一年就因为家庭变故肄学。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家驹辞职避居香港特别行政区,任教培英中学香港分校。
1947年,上海市大中国图书局和亚光舆地学社联合聘请其为编辑,居家迁移上海,兼职粤东中学教员。
1952年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改造,通过了政治审查。1954年2月,出任上海中等学校教师业余进修学院兼职教师,随着同年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张家驹也随即转调师院,任教期间重新开始宋史研究,并参与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和《辞海》的编辑。
1971年周恩来下令进行“二十史标点”,张家驹因此脱离改造,专门负责《宋史》标点工作。
1973年因胃病恶化,住院治疗,切除部分胃部,次年在家中去世,初葬白云山,1985年徙葬苏州木渎。
1978年9月,中共上海师院委员会为其平反。
主要作品
先后出版《两宋经济中心的南移》(1957年)、《赵匡胤传》(1959年)、《沈括》(1962年)等专著;发表了《十一二世纪中朝两国的友谊》(1951年)、《宋初的水利建设》(1957年)、《赵匡论》(1958年)、《宋代的两淮水寨——南方人民抗金斗争中的一种武装组织》(1960年)、《辨奸论的伪造为北宋党争缩影说——并略论邵伯温及其〈见闻录〉》(1961年)、《范成大的地理学》(1962年)等一系列论文。他参加过中华书局组织的《宋史》点校整理工作。张家驹根据教学经验,写下了《我对宋辽金元一段教学的体会》(1957年)。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作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