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鱼(学名:Harpadon nehereus),又称水晶鱼、豆腐鱼、粉钻、那哥、丝丁鱼、印度镰齿鱼、虾潺等,是
仙女鱼目狗母鱼科一种常见食用鱼类。龙头鱼体近圆筒形,头部钝圆,尾部侧扁。吻很短,眼很小,脂眼睑发达。口大,口裂延伸于眼的远后方。两颌密生大小不等的细尖齿,呈弯针状向内弯。体表光滑,体后部有细小
圆鳞,容易脱落。侧线管很发达。肠道较短。鳔已经退化。背鳍短,与腹鳍起点相对;脂鳍小;
胸鳍位高;腹鳍发达;
尾鳍呈三叉形。各鳍末端呈灰黑色,有时胸鳍和腹鳍呈白色。其体长约20~30厘米,体重约为75~150克,体高约为3~4厘米。龙头鱼寿命较短,约为3年。
龙头鱼主要分布于
印度尼西亚和
马来西亚海域。其活动能力较强,主要根据水温分布在50米以内的暖水层内。龙头鱼为沿海中、下层鱼类,泥沙底海域常年可见。中国海域常见于
黄海、
南海、
台湾海峡、
东海。
龙头鱼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与营养价值,其味甘,性平,具有
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利水止血的功效,可治疗小儿
营养不良,水肿。
龙头鱼因为过度捕捞,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近危(NT)级。
形态特征
龙头鱼体延长,身体前部呈圆筒体,后部略侧扁。身体柔软呈乳白色。鱼体表面充满粘液而光滑。鱼鳞稀少;体背颜色稍深,稀疏地分布着灰黑点。吻钝圆,且眼很小,距吻端很近。脂眼睑很发达。鼻孔较大,靠近眼睛。口大而斜裂,口伸延伸到眼之后。下颌较上颌略长。两颌具细小的钩状齿,呈倒勾状,腭骨每一侧有两行齿带,舌上具有许多细而尖的牙齿。鳃盖光滑,鳃孔很大,鳃有八片,颜色鲜红,鳃耙50~65,且较为粗疏,呈细针尖状,假鳃较明显。尾柄短。鳔已经退化,侧线管较为发达。
龙头鱼有背鳍11~13条,臀鳍13~15条,
胸鳍10~11条,腹鳍9条,
尾鳍15~17条。其背鳍较短,位于身体中部与腹鳍相连,前部鳍条略长。脂鳍较小位于臀鳍基中间的上方。胸鳍向后延伸到履鳍基。腹鳍发达,较胸鳍略长。尾鳍为三叉形且呈深黑色。龙头鱼各鳍末端为灰黑色,有时胸鳍和腹鳍为白色。
龙头鱼肛门处于腹鳍起点和尾鳍基之间。肠道仅占鱼体体长的一半;胃具备较强的伸缩功能,容纳的食物较多。
龙头鱼体长为体高5.0~7.8倍,为头长4.7~5.1倍。头长为吻长7.6~12.3倍,为吻径8.6~10.9倍,为眼间隔3.5~4.5倍。其体长约为20~30厘米,体重约为75~150克,体高约为3~4厘米。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龙头鱼一般广泛分布于
印度-西太平洋50米以内浅的暖水水域,包括
日本、
韩国、中国等东亚国家,
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印度、
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
阿曼、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
阿拉伯半岛国家。
在中国,龙头鱼主要分布于
黄海、
南海、
台湾海峡、
东海中国海域。浙江温州市、
台州市和
舟山市近海以及
福建省沿岸近海分布较多。
栖息环境
龙头鱼为沿海中、下层鱼类,水深一般在50米以内,泥沙底海域常年可见,觅食时常在河口集群。常栖息在近海暖温性中下层,但在各个水层均可能出现。龙头鱼对水深和水温的适应范围较宽泛,分布海域的底层水温分布范围为9~26℃,平均为14℃,其中,春季、夏季和冬季主要分布范围10~17℃,而秋季主要分布范围在23~27℃;底层盐度范围为31~35,其中秋季分布范围较广,但主要分布范围的盐度较低,夏季和冬季主要分布范围的盐度较高;水深分布范围为27~101米,秋季分布的水深较浅,而春季、夏季和冬季的分布水深相对较深。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龙头鱼有短距离洄游的习性,每年3~4月,由沿海岛屿开始向近岸游;6月,鱼群达到近岸浅水区及河口附近,开始分散产卵;7~9月,成鱼及当年生的幼鱼在内侧海域觅食;10月,水温开始下降,鱼群逐渐游到深水区过冬。
觅食行为
龙头鱼是肉食性鱼类,性情凶残,食量大。主要以小型鱼类(以
日本鳀、小
繸鳞小沙丁鱼为主)、虾及大型
浮游动物为食,有时甚至
捕食自己的同类,且此现象较常见。龙头鱼秋季有较强的摄食现象,其强度等级0级占22.5%,Ⅰ级占39.29%,Ⅱ级占21.43%,Ⅲ级占21.43%,Ⅳ级占3.57%。
生长繁殖
龙头鱼一龄以上便达到性成熟,寿命通常为三年。常在春季产卵,产卵地在沿岸的河口处,绝对怀卵量为44500~124000粒。每年的秋季,龙头鱼的性腺开始发育,至第二年的春季完全成熟并产卵、
受精卵、繁殖后代。所以在每年的夏季可以捕获大量的产后亲鱼及刚长成的小仔鱼。龙头鱼卵直径0.8毫米左右,无油球,卵黄不龟裂,卵黄腔狭小。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龙头鱼是一种常见的鱼类,但已经有了过度捕捞的趋势。从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获得的数据中,1950年到2016年,龙头鱼的上市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的上市量下降了24%,由2013年的277119吨下降到2016年的211004吨。而如果以三代(10年)计算,数据显示全球上市量下降了约30%。
保护级别
龙头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近危(NT)。
保护措施
中国主要以设立保护区的形式保护龙头鱼。如浙江南麂列岛海洋保护区,浙北产卵场保护区,
马鞍列岛产卵场保护区。 浙北产卵场保护区的四个分区均有龙头鱼。保护区内不得捕捞,伤害龙头鱼。
在
巴基斯坦、
印度和
孟加拉国等国家也会采取一些保护行动来减少龙头鱼的捕捞,包括管制渔具,禁止在产卵季节购买渔具,并保护河口育苗场等。
主要价值
渔业价值
在中国,龙头鱼在
东海和
南海渔业有一定地位。
浙江省沿海渔民捕捞龙头鱼有悠久历史,资源稳定,在当地沿海主要鱼汛期,可占渔获量的20~40%。近年来,渔获量有所增加,分布范围明显扩大。东海北部近海资源量最为丰富,可达4232吨。
食用价值
龙头鱼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其味甘、咸,肉质松软嫩滑。龙头鱼宜蒸、煮、烧、炖、
制汤,每餐摄入150克为佳。药用价值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
龙头鱼.物种中国2000节点.2022-10-07
龙头鱼.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2022-10-07
短臂龙头鱼.物种中国2000节点.20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