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生卒年不详),
洛阳市(今河南洛阳)人 ,
天宝政治人物、外交官,三次(一说四次)出使
印度,官至五品朝散大夫。
贞观十七年(643年),
李世民派遣李义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的22人使团出使摩揭陀。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七日,玄策等人建铭於耆阁崛山。随后,在二月十一日立碑于摩诃菩提寺。立碑后,使团返回中原。在第二次出使印度时,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到达中天竺国。当时中天竺国内大乱,那伏帝
阿罗那顺篡位并派兵抵抗王玄策,王玄策不幸被俘。随后,王玄策和蒋师仁逃出监狱,决定挺身奔往
吐蕃西境,发布檄文召集邻国军队,向吐蕃和泥婆罗求援。王玄策和蒋师仁领导军队进攻中天竺国,连续作战三天,大破敌军,赢得了后世“
唐朝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评价。
显庆二年(657年),王玄策奉命第三次出使中天竺。显庆五年(660年)九月二十七日,菩提寺主戒龙向他赠送了食器等礼品。随后,在
龙朔元年(661年)春季初,王玄策回到了中原。王玄策将出使印度见闻著成《
中天竺国行记》,此书于宋时失传。只余下散逸残篇收录于《
法苑珠林》《
释迦方志》等。
王玄策的印度之行促进了中国与印度、
尼泊尔之间的交通往来,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的出使不仅宣扬了
唐朝的国威,扩大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还成功开通了著名的唐蕃古道,成为中印之间的重要通道,极大地缩短了两国间的交通距离。此外,王玄策的印度之行对文化的交流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使印度诸国和尼泊尔更加了解中国文化,推动了中印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发展。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王玄策早年的事迹在正史当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在
李世民年间,他担任了融州黄水县令。
一使中天竺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义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的22人使团出使摩揭陀。他们取道
吐蕃(
西藏自治区)和泥婆罗(
尼泊尔),于同年十二月抵达摩揭陀曲女城。该使团在
印度期间,“因巡省佛乡,观揽胜迹,留其国数年”。他们的足迹遍布五天竺国。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七日,玄策等人建铭於耆阁崛山。随后,在二月十一日立碑于摩诃菩提寺。立碑后,使团返回中原。
二使中天竺
有关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的出发时间,唐史没有详细记载。第一次遣使扩大了
唐朝在印度的影响力,天竺各国纷纷派遣使臣贡献礼物。为了送归各国使臣并学习摩揭陀的
制糖之法,唐再次派遣了第二个使团。这次出使中,时任右卫率府
长史的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使团先对四天竺进行友好访问,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到达中天竺国。然而,当时中天竺国内大乱,那伏帝
阿罗那顺篡位并派兵抵抗王玄策;王玄策率领30余人进行抵抗,不幸被俘。
被俘后,王玄策和蒋师仁决定挺身奔往
吐蕃西境,发布檄文召集邻国军队,向吐蕃和泥婆罗求援。吐蕃派出了一千士兵,泥婆罗派出七千骑兵前来支援。章求拔国也派兵前来救援。王玄策和蒋师仁领导军队进攻中天竺国,连续作战三天,大破敌军,斩杀三千余人,溺死者达万人。阿罗那顺弃城逃走,但被
蒋师仁擒获,随后被押送到
长安。此外,王子、王妃也被俘虏,俘虏男女一万二千人,各种牲畜三万头,降服城邑五百八十所。这场战役震惊了整个
印度,赢得了后世“
唐朝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评价。各天竺国纷纷前来贡献礼物,唐朝与印度各国的关系更加紧密。
三使中天竺
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发生在
李治显庆二年(657年),他奉旨前往泥婆罗国西南的颇罗度来村,将佛
僧衣送至当地。随后,在显庆四年(659年),王玄策前往婆栗阇国进行访问。到了显庆五年(660年)九月二十七日,菩提寺主戒龙向他赠送了食器等礼品。随后,在
龙朔元年(661年)春季初,王玄策回到了中原。
四使中天竺
关于王玄策的第四次出使
印度,历史学界存在争议。近年来,一些学者如季羡林、兰大历史系陆庆夫和
敦煌研究院的孙修身等先生为代表的人主张四使说,认为该使团于龙朔二年(662年)派遣,任务是召回王玄照并寻找长居婆罗门的卢迦溢多。王玄照是一位来自太州仙掌的人,长期在婆罗门中修行。据称,王玄策曾向
李治宣称玄照具有真实德行。接到命令后,玄照返回
洛阳市,并在五月间途经万里。随后,王玄策继续寻找卢迦溢多,并找到了智弘律师,最终回国。
人物争议
出使天竺次数
关于王玄策出使天竺(印度)的次数,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他只进行了三次访问,而另一种则认为他实际上进行了四次。
兰州大学的
陆庆夫和
四川大学的霍巍等学者认为,王玄策只进行了三次出使天竺的旅程。他们的观点是基于《
法苑珠林》中引用的《
中天竺国行记》的内容,其中有“三度至彼”“三迴往彼”以及“前后三度”等说法。
然而,
法国学者列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王玄策在公元663年进行了第四次出使印度的旅程。他的依据是《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玄照传》中的记载:“后因唐使王玄策归乡表奏,言其(玄照)实德,遂蒙降敕重谐西天追玄照入京。”
然而,民国时代中外交通史家
冯承钧对于上述记载表示质疑,并认为不能确定记载中提及的人是否为王玄策。针对冯承钧的疑问,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孙修身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记载中所提到的使者就是王玄策,并且他在这四次出使中肩负着追回玄照和寻找卢迦溢多的双重使命。
出使天竺时间
关于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天竺的时间,有多个说法。许多学者认为这次出使是在唐显庆二年(657年)进行的。根据《
法苑珠林》引用的《西国行传》,王玄策被派遣往泥婆罗国西南的颇罗度来村送佛
僧衣。《诸经集要》中也引用了《西国行传》,记载了王玄策在颇罗度来村东坎下发现了水火池。
然而,
四川大学的霍巍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王玄策的出发时间应该是在唐显庆三年(658年)的六月。他的依据是在
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境内发现的摩崖石刻碑铭,名为《大唐天竺使出铭》。碑铭上刻有“唯
显庆三年六月,
唐朝驭天下之……”以及“……年夏五月,届于小杨童之西”的文字。
人物著作
王玄策曾数次出使
印度并带回佛教文物,为中印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著有《
中天竺国行记》十卷和图三卷,如今只剩下片段文字,分散见于《
法苑珠林》、《
诸经要集》和《
释迦方志》等文献之中。此外,人们在
龙门石窟发现了王玄策的造
佛像题记。
人物影响
政治影响
王玄策的出使沟通了
中原地区和印度、尼泊尔的交通,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极大促进了官方及民间的沟通,宣扬了唐的国威,扩大了
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据史书记载,此后的几十年几乎每年都和印度有通使往来,尤以尉宾国最为频繁,规模最大的是668年和691年五天竺国都遣使和中国通好。
经济影响
王玄策四使印度开通了中西交通著名的由中国通往印度的国际通道——唐蕃古道,使中印之间交通距离缩短,因为中印之间政治联系的加强,中印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和天竺各国的经济交流。
科技影响
王玄策出使印度把
甘蔗熬成糖的
制糖法传入中国,制糖的技术在中国得到提高后,又传入印度,对印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甚至印度人误认为
白糖是从中国输入的,促进了双方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同时由于频繁的交流,医术、医学著作传入
中原地区,丰富了中国的医学宝库。
文化影响
王玄策四使
印度直接促进了当时文化的交流,对佛教文化、
佛教艺术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使印度诸国、尼泊尔对中国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促进了
中印文化相互的交流和发展。
人物评价
中国唐史学会理事
陆庆夫:王玄策是
唐朝杰出的外交家。
《旧唐书·西戎传》这样记载:玄策乃挺身宵遁,走至
吐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以从玄策。玄策与副使
蒋师仁率二国兵进至中天竺国城,连战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
阿罗那顺弃城而遁,师仁进擒获之。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
美国汉学家Edward Hetzel Schafer:王玄策是一位精明强干的使臣。
家庭成员
王玄策的侄子是一位僧人,法号智弘律师。
艺术形象
《
天竺热风录》是田中芳树先生以和《
西游记》发生在同一历史时期的
天宝外交官王玄策出使天竺的历史传奇为蓝本所撰写的
奇幻。其中主角
文官王玄策以“国使”身份出使遥远的天竺(
印度)。但千辛万苦到达目的地后,居然被天竺国国王下狱。王玄策悲愤之下,逃出牢狱,在天竺公主的帮助下,借得兵力,向天竺国国王发动总攻。前方有十倍于已的兵力,有上千头全副武装的
战象,后方有满是凶残鳄鱼的恒河,王玄策为同胞兄弟的性命、公主的殷切期望、
李世民皇帝的等待,将所有的一切都化成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