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头鹅
中国唯一的大型肉用鹅品种
狮头鹅(英文名:Shitou goose),因前额鹅颊侧肉瘤发达、呈狮头状而得名,是中国唯一的大型肉用鹅品种,也是世界最大原种鹅之一,体重可达18千克以上,原产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溪楼村。
据溪楼村村史记载,在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该村张姓十七房公,利用环村小溪和农副产品,选择体型较大的雁属鸿雁灰雁进行家养驯化、选择,最终繁衍出体壮、颈长、头部长有五个瘤的狮头鹅,后推广至中国新疆、黑龙江省、辽宁、山西、陕西、河北等21个省(区)市及广东省各地区。
狮头鹅全身背面羽毛及翼羽呈棕色,由头顶至颈部背面形成如鬃状的棕色羽毛带,腹面羽毛呈白色或灰白色。体型大、生长快、肉质细腻、口感鲜嫩、饲养期短、耐粗饲、饲料转化效率高、适应性强、屠宰率高,是广东省“十大名牌”农产品之一。截至2022年5月,广东省汕头市的狮头鹅每年出栏量达810万只左右,全产业链年创值超35亿元。
狮头鹅鹅肉富含全价、优质蛋白质;脂肪含量较低,单一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麻酸)含量高,脂肪质地柔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此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鹅肉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和胃止渴、止咳化痰、益气补虚、解铅毒等作用。
选育历史
据中国饶平县浮滨镇溪楼村村史记载,在明朝嘉靖年间,溪楼村张姓村民利用环村小溪和农副产品,选择体型较大的鸿雁的11个鹅品种和灰雁伊犁鹅进行家养驯化、筛选,最终培育出体壮、颈长、头部长有5个瘤且形极似狮头的鹅种,后命名为狮头鹅。即把12个鹅品种被归为两类,起源于鸿雁的11个鹅品种归为一类,而起源于灰雁的伊犁鹅归为一类。按体重分大、中、小三个类型。属于大型品种仅有狮头鹅随后狮头鹅传至澄海区汕头市市郊(原潮安区古庵乡及澄海县月浦乡)。在汕头澄海区,由于交通便利,鹅的品种来源较复杂,狮头鹅与当地原有的漳州鹅、竹种鹅等混养杂交,其繁衍出的杂交品种经过人们的选择和去留(即筛选出体型和外貌特征类似或接近狮头鹅的个体进行繁殖),逐渐形成饲养量最多的澄海狮头鹅。原产地的狮头鹅还传至揭阳市(原揭阳县),再经由当地群众长期选育,最终形成棕黑色羽毛、趾短的揭阳狮头鹅。
形态特征
狮头鹅头大颈粗,前躯较高,呈方形。肉瘤发达,呈黑色。尤其是公鹅前额肉瘤极其发达,呈扁平状,留种2年以上的成年公鹅左、右颊侧各有一对大小对称的黑色肉瘤,与覆盖喙上的前额肉瘤合称为“五瘤”。而母鹅肉瘤相对较小。全身背面羽毛及翼羽呈棕色,由头顶至颈部背面形成如鬃状的棕色羽毛带。腹面羽毛呈白色或灰白色。棕色羽毛的边缘色较浅,呈镶边羽。头部近肉瘤处,多有白色羽毛,明显者形成一条白色羽毛带。而雏鹅线毛呈灰色。狮头鹅喙短,呈黑色。颌下咽袋发达,呈弓形,延至颈部及喙的下部。虹彩呈褐色。面部皮肤松软,眼皮凸出,多呈黄色。皮肤呈米黄色或乳白色。胫,蹼呈橘红色,有黑斑。腹部与腿内侧多有似袋形的皮肤皱褶。
狮头鹅耐粗饲、食量大、生长快,70日龄体重可达5~7千克,成年公鹅体重为12~17千克,成年母鹅9~13千克。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狮头鹅原产于中国广东省饶平县溪楼村。其中心产区为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潮安区湘桥区,汕头市龙湖区和澄海区,揭阳市揭东、榕城区等地,分布于澄海、汕头市郊区及饶平一带。现狮头鹅已推广至中国新疆、黑龙江省辽宁省山西省陕西省河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京市上海市等21个省(区)市及广东省各地区。
栖息环境
狮头鹅的主产区为汕头市澄海区,其位于广东省东部、汕头市东北部,地处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而湿润,全年平均气温21.2摄氏度,相对湿度70%~85%,全年霜期极短,全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毫米以上,非常适宜粮食作物、瓜果蔬菜和牧草等植物的生长。其农产品一年多熟,农副产品丰富,冬季蔬菜、牧草种植量大,可为饲养狮头鹅提供足够的青料和精料。
狮头鹅在反季节繁殖时,一般栖息于鹅舍、运动场和池塘内,其养殖环境需保持水质干净、通风顺畅、温度适宜。且鹅舍应建在地势高、平坦或稍有坡度的地方,排水要良好;附近应有清洁的沟渠或池塘等水源,方便鹅游水。鹅舍一般分为育雏舍、育成(小、中鹅)舍和运动场。如条件许可,可将运动场延伸至水面。
生产繁殖
狮头鹅属于短日照繁殖家禽,正常繁殖季节从夏季日照缩短时开始,到来年春季结束,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正常种鹅的产蛋季节是每年9月至翌年4月。其在饲养条件下,母鹅的开产日龄为150~180日龄。但产区一般采用放牧、粗饲的饲养方法,控制狮头鹅的生长发育,其开产日龄可延至220~250日龄。不出意外,其种蛋受精卵率为85%,受精蛋孵化率为90.2%。第一年产蛋,母鹅年产蛋可达26枚左右,平均蛋重为176.3克;两年以上母鹅年产蛋30枚左右,平均蛋重为210克。前期产蛋多,抱鹅少,靠母鹅自然孵化会使很多蛋失去价值。后期则相反,产蛋少抱鹅多,采用人工孵化可解决这一矛盾。狮头鹅母鹅就巢性强,每产1窝蛋就巢1次。母鹅就巢期间,可全天不进食,只每天出巢饮水1次。
养殖技术
雏鹅养殖
狮头鹅雏鹅出壳后在24~36小时开食。1~10日龄,投喂其米饭、混合饲料和青饲料,另可添加骨粉、贝壳粉和食盐;11~20日龄,以喂青饲料为主;21~30日龄,则投喂精饲料与青饲料,并逐渐延长放牧时间。30日龄以后,可加些番薯、细米糠等饲料。养殖期间还需要注意保温、防湿、分群和隔离事宜。
成年鹅养殖
狮头鹅成年鹅生长快,食欲旺盛,可整天放牧,适当补料。可采取以喂青饲料或放牧为主、补料(即混合精饲料)为辅的饲养方式,还可添加骨粉或贝壳粉和食盐。饲养期间可分为粗饲期、准备产蛋期和产蛋期三个饲养期。每年4~7月为粗饲期,粗饲期以放牧为主,舍饲为辅。8月份至翌年4月份为准备产蛋期和产蛋期,而准备产蛋期和产蛋期则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饲料以稻谷为主,另加谷糠,并补喂贝壳等矿物质饲料。在天气晴朗时,可全天放牧,中午则在牧地补料。养殖期间还需注意狮头鹅成年鹅的采食与健康状况、卫生清洁事宜。
病害防治
在养殖狮头鹅过程中,易出现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引起的各类疾病,如皮肤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以及痛风,肝炎等,现阶段,主要利用抗生素和疫苗进行预防控制,但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及盲目滥用,也会对其生长性能造成影响,同时引发耐药菌群,威胁人类健康,疫苗的研制虽初见成效,但狮头鹅相关疾病通常由混合致病原交叉感染而致,并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差异,疫苗特异性使用受阻。因此,可选择成本低、环保及毒副作用小的中药加以治疗。
常见病防治
常见病
狮头鹅的常见病有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非病原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如禽霍乱、大肠杆菌病、鸭疫里默氏菌病、小鹅流行性感冒、小鹅瘟、禽流感、鹅源性鸭瘟、鹅副黏病毒病、鹅痘、软脚病、舌体脱垂、食道阻塞症、球虫和鹅绦虫。下面以禽霍乱、大肠杆菌病、鸭疫里默氏菌病为例进行相关防治。
相关防治
禽霍乱
防治措施:搞好环境消毒卫生,将病死鹅进行无害化处理,连续7天消毒栏舍。病鹅和健康鹅需隔离饲养。
大肠杆菌病
防治措施:饲养场地需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对已发病的种鹅应及时救治及淘汰。种鹅开产前30天肌注大肠杆菌灭活苗有一定预防效果。
鸭疫里默氏菌病
防治措施:7~10日龄狮头鹅肌注灭活疫苗,预防效果可达60%以上。若使用2种以上有协同作用的药物,可提高治疗效果。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狮头鹅具有体型大、生长快、肉质鲜美、口感鲜嫩、羽毛绚丽、饲养期短、耐粗饲、饲料转化效率高、适应性强、屠宰率高、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如在汕头市,狮头鹅产业已成为富民兴村的坚实支撑,并快速发展为涵盖种鹅繁育、种蛋电孵、鹅苗销售、肉鹅饲养、冰鲜配送、餐饮服务、卤制加工、羽绒加工的特色优势产业,截止至2022年5月,狮头鹅全产业链年创值超35亿元,在中国鹅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狮头鹅1991~1995年每年存栏量约60万只,1996~2005年每年存栏量约80万只,2006~2008年每年存栏量约140万只。而后至2022年5月,特别是汕头市的狮头鹅每年出栏量可达810万只左右,存栏量稳定约300万只。
食用价值
狮头鹅是食草动物,其鹅肉富含全价、优质蛋白质,其组成接近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比例。鹅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且品质好,单一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麻酸)的含量高。鹅肉的脂肪熔点亦很低,且质地柔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含有相当量的钾、钠等十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利。
药用价值
狮头鹅具有和鹅一样的药用价值,鹅肉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和胃止渴、止咳化痰、益气补虚、解铅毒等作用。可预防慢性病,补虚益气,暖胃生津。
参考资料
狮头鹅.《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
..2022-10-13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2-10-13
目录
概述
选育历史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产繁殖
养殖技术
雏鹅养殖
成年鹅养殖
病害防治
常见病防治
常见病
相关防治
禽霍乱
大肠杆菌病
鸭疫里默氏菌病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