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洋村位于
宁海县东部,距县城28公里,隶属于
力洋镇。北靠盖苍山(俗名茶山),南临三门湾,背山面海,山明水秀,气候宜人。一条大溪旧名沥水,自北而南奔流入海。古时村在沥水之北,水之北为阳,故名沥阳。后港湾淤塞,村庄南移,更名沥洋,今其老街西首尚有“蛎蚌滩”旧称。1962年改名力洋。
历史沿革
早在
唐朝,力洋北首从盖苍山延伸下来的大坑山蛇头蛇耳地方,就有一
金姓家族定居于此。
据
南宋嘉定《赤诚志》记载,力洋的行政村名是
宁海县朱开乡辟邪里十七都。元、明设图,力洋是十七都二图。
清康熙至
乾隆,叶氏陆续从附近岭峧迁居于此,以渔樵耕读传家,家族得以迅速壮大。清雍正六年(1728年)设庄,“沥阳”改称“沥洋”,定名为沥洋庄,后集市兴起,又称沥洋街。
民国以来,力洋历经建乡建镇,都是乡镇治所。抗日战争时期,应抗战需要,宁海东部设文正区,辖力洋、长街等九大乡镇,文正区区署设在力洋。
解放后,力洋是力洋区和力洋乡两级政权治所。
1958年10月,
宁海县、
象山县两县合并为象山县,县治设在力洋。
1962年,力洋村划归宁海县,宁海县人民政府将“沥洋”改为“力洋”,地名演变至此固定下来。
古代建筑
力洋村的大多数古宅既体现沿海渔村的雄浑和粗犷,又有江南民居的精细与纤秀。力洋先民好龙,建筑装饰也以龙图案为主,无论木雕、砖雕还是石雕、灰塑,皆惟妙惟肖。也喜用碎瓷片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古老的青花瓷碎片被装饰在门楼及马头墙的灰塑上,或安插在围墙顶端堆塑的龙脊上,既象征龙鳞又可防人攀爬,好看且实用。现存的力洋古建筑大多为叶氏古宅,共有19处,12处保存完好。这其中,“上大份”叶氏古宅保存得最完整、最原汁原味,被省里专家称为“
浙江省东南第一大豪宅”。因其南向并列五门又称为“五门大宅”,宅主为叶氏长房叶善,国学生,于
乾隆晚期建成此大宅院。建筑占地2500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周竹木成荫,外有小桥流水,整个大宅呈封闭状态,是一座“回”字形四合院。大车门是石库门,二门是木制围屏门,石板大道地,中堂梁上雕刻有倒挂狮子,堂左右有通道通向后堂,共有六套厢房,为走马楼样。屋脊上均有龙形砖雕,屋脊中央雕嵌
景泰蓝大圆盆,大门两侧墙上有狮子
绣球科灰塑,配有“福寿”等大字。屋脊是龙,墙上是狮,突出了力洋的山海文化。各类灰塑历200多年风雨,仍完好如初,据考证,它们是用上等蛎灰拌和糯米作为黏合剂,所以能耐久不败。另外出名的还有叶家祖宅,系明代建筑,原名鲍家庄,是叶温裕后裔叶乾仁自岭峧迁居力洋后买下的古宅,后成为叶氏创业发祥地。大翻译家叶水夫故居原系傍水建筑,今仍存两道石库门,檐头上有一“独占头”图案的灰塑,透出科举文化的印记。雕梁宅中存有唯一一根雕刻着“四凤穿牡丹”的大梁,堂前四根两头小、中间大的梭形大廊柱标志着唐宋以来的工艺,乃国宝。连科宅得名于宅墙外的灰塑图案,一只鹭和一株莲荷相依,寓意“一路连科”,宅主叶氏也确是
清代科场得意者,一门三贡生。其他许多古宅,不一一列举。大宅群东侧沿着大宅墙根与大路之间,自北至南有一条大水沟,如
护城河般护着大宅,俗称“大水圳”,环流全村。每栋大宅的东首门户铺有宽窄不一的
石板桥,接通对面的石子大路,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生动画面。可惜现在很多石板已损或被
水泥路湮没,大水圳也断续隐没。
教育情况
力洋诸大姓历来以耕读为训,殷富之户多自聘宿儒或几家合聘教课子弟。明清以来,为适应科举取士,村民选文昌阁为址办起一所私塾,供全村子弟就读。1916年,叶颂清回乡,从叶氏族众拨出祀田办学,以
叶氏宗祠为校舍,创办新型学校,名力洋初级小学,为今
力洋镇小学的前身,迄今已有76年历史。1958年创办力洋初级中学,1971年升格为
高中,定名为力洋中学,1992年更名为
宁海县第四中学。1971年又创办初中1所(今力洋镇初中的前身)。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力洋高中毕业生计15届,1852人,考取大专535人,高中中专391人,合计926人,占毕业生数的50%。力洋初中除输送部分初中中专学生外,为高中输送了大量合格新生。两校更为工农业输送后备力量作出巨大贡献。小学早在60年代已普及,1992年又普及了
九年制义务教育法。目前,力洋从学前教育到
普通高中一套完整的全日制学校教育系统已初具规模。1992年,幼儿班4所,入托幼儿164人;小学14班,学 生678人(其中学前班2班,90人);初中19班,学生1066人;
高中10班,学生518人。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把学校建设列入重要议程。小学除原有叶氏宗祠校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外,扩建的所有用地以及初中建校的绝大部分用地均由村里无偿供给,高中的部分校园土地也得到村的支持。1992年,小学占地面积4682平方米;初中占地面积10942平方米;高中占地面积16550平方米;并有农场土地30亩。力洋村有
中心卫生院一所,其前身是1943年设立的县卫生院文正区分院,现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4744平方米,医务人员51人,病床25张。此外还有村属诊所3家,日夜门诊、出诊,方便群众。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叶氏一族就有大学毕业生18人,其中多数现已成为
高级工程师。80年代,一批新秀又崭露头角。197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的孔令昌,系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的胡建辉当上
象山县副县长;1984年毕业于
安徽财经大学的叶显平在中央商业部任科长;叶修雷留学
澳大利亚;叶源波留学美国。
经济发展
农业
力洋村历来以农业为主,盛产粮食。1949年后部分改种棉花,80年代开始发展
柑橘属、
杨梅等经济作物。1992年,全村有水田1334亩,旱地1163亩。粮食总产874吨;棉花563亩,因灾减产,总产24吨;柑桔182亩,已投产的还不多,总产20吨;杨梅45亩,总产40吨;还有部分枇杷、
梅果、
葡萄等。饲养业除传统的猪、鸡、鹅、鸭外,新发展
蜜蜂属1320箱,产蜜34吨,
蜂王浆65公斤。
企业
村办企业始于1975年创办的综合厂,1984年改为换向器厂,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村办的还有化工厂、有色金属制管厂、水泥预制品厂等。建在村区有县办的水暖设备总厂,属省定点生产单位;有镇办的中外合资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年实罐生产能力10000吨,出口生产能力7000吨,属国家出口创汇先进单位;还有铝制品厂、橡胶厂、胶鞋厂、玩具灯具厂、棉织厂等镇办企业,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1992年全村进厂务工565人。是年,工业总产值820 8万元,其中村办工业200万元。
工农业
工农业的发展促进市场的繁荣。力洋原有老街长270米,宽7米,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远远不适应需要。1984年力洋建镇后,重建东西新街一条,并不断发展延伸,现长1300米,宽20米,铺上混凝土路面,两旁商铺林立,林荫夹道。80年代以来,在村西侧新辟有盖顶和货台的农贸市场,面积3631平方米;在村东建竹木市场,面积1950平方米;在中街旁建小商品市场和粮食市场,面积4000平方米。全村兼营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共329人。
集市
力洋的传统集市以农历二、七为市日。1992年开始,以农历二、五、七、十为市日。每逢市日赶集的达12000人次,最多时达18000人次。交易的主要货物为农副产品、水产品、山林特产和竹木加工品等等。每市日成交额约17万元,年成交额2200万余元。
和谐村庄
力洋村充分发挥民间调委会的作用,自1985年以来,共调解处理较大的民间纠纷1700余件,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履约率达99%。19年来,调处民间纠纷不出村,有效地促进了辖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力洋村在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中,首先建立了强有力的调解组织,选出德高望重、有丰富经验、工作负责的村干部为调委会主任,配备了调解文书,又从全村选出了热心调解工作、办事公道、责任心强的人为成员,组成了村调委会,负责民间纠纷的调解工作。村党总支的4个分支部分别负责联系管理调解信息员,信息员负责各片的民间纠纷调解联络工作。该村还先后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调解制度,做到调处民间纠纷昼夜随叫随到,纠纷类型及争执的问题有详细记录,调处纠纷有的放矢,纠纷调处情况有档案可找。以前村中心大街因车辆多,流动人口多,“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综治小组成立了市容监察中队进行整治,使中街的治安环境得到改善。护村队是维护治安秩序的基本力量,又扩大了护村队,增加了数名作风过硬的党员,夜巡护村工作得到顺利开展。由于组织、制度健全,治调工作得到加强。2000年12月,一长住力洋村的象山籍村民以经商为由向村民借款30余万元后出走,涉及村民40余人,该事件矛盾一触即发,有哄抢闹事的发展动态,村调委会得到信息后及时作出协调并引导起诉,避免了民间纠纷的矛盾激化。
村调委会还不断开展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教育活动。1985年以来,村黑板报每月定期刊出一至二期法律知识,并不定期地召开法制宣传广播会。同时,着重抓好治调小组和护村队的整体素质提高,投入一定经费,对治调干部和护村队成员分批进行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此外,村调委会还积极开展对归正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预防减少纠纷隐患。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力洋村位于
宁海县力洋镇,地处宁海县东28千米,村域面积7.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力洋村地处三门湾港湾尽头,茶山脚下的海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四面环山,沟谷纵横,海拔50米。
水文
沥水大溪发源于盖苍山,至力洋形成宽阔溪流劈村而过,经毛屿港直达
三门湾奔流入海,溪长十余千米。
村落特色
选址理念
力洋先民秉承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村落选址于山环水抱,地势高爽的向阳坡面“聚气”之地营建,地势北高南低,体现了“背山面水、左右两边围护”等顺应自然环境的理想居住模式,有益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局部小气候和自然效应的良性循环。“倚山”的地理环境成为力洋村的“墙壁”和“界面”,北面茶山可以屏挡冬日北来寒流,南面宽阔的冲击平原则有利于接纳夏日南来凉风。
缓坡地形使得朝阳可以争取良好日照,又可以免受洪涝之灾。“傍水”的地理环境为村落建造系统水网、解决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提供了自然可靠的源头。
空间布局
力洋村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
力洋水库下的山坳里,整个村落呈不规整三角形,北侧窄,南侧宽,面积约有92.40公顷,以居住功能为主,零星穿插有工业企业和公共服务设施。但传统风貌保留较好,集中连片的建筑群主要集中于9.48公顷的核心保护区内。保护区内街巷尺度小巧、狭长通幽、纵横交错,以老街、中央份巷二弄为横向道路骨架,以环城东路、中园路为纵向道路骨架,形成南北长,东西窄,略呈长方形的村落形态。区内建筑各抱地势,前后连贯,鳞次栉比,檐牙高啄,大多朝南,院落规整有序,每栋大宅都有庄园,或是前后庄园,或是左右庄园,为农耕文化佐证。大宅与大宅之间都有一条宽阔的石子路面通道,通道两端即各有一座炮楼,楼下是通道出口门户。
建村智慧
力洋古时靠海,这一带曾经受海盗与倭寇的侵扰,因此,力洋古民居建筑都有一套严密的防御设施,高深的院墙,厚重的大门,迷宫般的小巷。有的古民居的墙壁上还安装有石制的枪眼。力洋的先民在这些枪眼后面曾用火对付海盗。用碎瓷片作为建筑上的装饰也是力洋古民居的一大特色,这些古老的青花瓷碎片被大量的装饰在门楼及马头墙的灰塑上或安插在围墙顶端堆塑的龙脊上,既象征龙鳞,又可防人攀爬。
人口
据2021年2月
浙江政务服务网官网显示,力洋村常住户数1331户,常住人口数4184人。据2021年2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力洋村有户籍人口3852人,常住人口4582人。
主要景点
圆通寺
圆通寺,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土地面积10余亩,绿化面积5亩,由金刚殿、
大雄宝殿、伽蓝殿、文殊殿、
地藏王垫构成,经堂、客厅一应俱全。据光绪《宁海县志·寺观》记载,圆通寺始建于茶山麓,后徒于沥阳里。唐
贞元元年(785年),
知府单道乾由
山西省致仕还乡,年迈乏嗣,所有田地尽舍于寺,寺僧世代祀奉其像。圆通寺成为
宁海县十大千年古寺之一。清末民初,由僧而尼,传至尼功修,原系力洋叶颂清侄女,誓不嫁人,携产入寺,寺院进一步建设发展,并得到其
叔父中将叶颂清亲书“
圆通禅寺”制匾挂于山门。1976年兴建
力洋水库,寺院拆迁至力洋村内,挂匾遗失。1995年,圆通寺再迁至沥水大溪西山。1998年,僧常能接任
住持,由尼复僧,
圆通寺年年扩建。
集庆庵
集庆庵始建于宋
嘉定后期(约1224年),
叶梦鼎台州府试回程经此,喜其“藏风聚气”,出资建庵。庵院规模不大,原建大殿三间,供奉释迦摩尼及两侧罗汉,左右厢房。2015年,主持妮其玲得善士相助,于庵后招址五百平米,建五间新殿堂,建筑面积360平方米。
力洋庙
力洋庙,又称力洋白鹤庙,清朝初年建于力洋旧村西南村口。庙门前是田野,东侧有一广场,广场东是与广场同样大的清水潭,常年水清见底,游鱼可数。庙门正一旁二,进门是大戏台后院,戏台高大宽阔,
京剧武打,绰绰有余。力洋庙大戏台,遐迩闻名。大殿三间,中塑白鹤大帝,大殿阶下,是三间工事横廊,廊下是石子花纹道地,两边是二层厢房,供仕女们看戏用,俗称“戏房间”。大殿东侧是文昌阁,供奉
张亚子,培育读书种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力洋庙被拆迁,重建于今村庄南面的沥水溪边。
民居院落
五门大宅五门大宅依照仿宋建筑,明清式样建造,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房屋坐北朝南,前后各有五亩庄园,四周竹木成荫,外围是一带小桥流水,整个大宅呈封闭状态,是一座“回”字形正宗四合院。正门有两道,大车门是石库门,二门是木制围屏门。门内是石板大道地,登上沿阶便是中堂,梁上雕刻有倒挂狮子,堂的左右两侧有通道通向后堂。大道地东西两边厢房之后各有两套厢房,合起来有六套,有四个石库中门,加上石库大门,五门一字排列,故当地人称之为“五朝门”。正屋与左右厢房、后院,皆木结构二层楼房,梯梯相通,称走马楼;地面上大小道地七个,均有弄堂相通。正屋、边屋、屋脊上都有龙形头尾砖雕,屋脊中央都有雕,中嵌
景泰蓝大圆盆;大门两侧髟墙绘有狮子
绣球科对称灰塑,配有“福”“寿”大字。屋脊是“龙”,墙上是“狮”,龙是海中之王,狮是山中兽王,突出了力洋的苍山之麓和三门湾后院的“山海文化”。五门大宅的雕甍、砖雕、瓦雕、灰塑,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日晒雨淋,仍然完好如初。据考证,这些屋上、墙上雕塑,是用上等砺灰拌和糯米饭作为粘合剂的,所以能耐久不败。大宅门外一条宽阔的石子花纹道路,通向东西两个炮台,炮台下又是大石库门,南面则是庄园高墙,作防盗措施。五门大宅是力洋现存古宅中保护得最好的一座大宅院。
雕梁宅雕梁宅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该宅以“雕梁”为名,是因力洋古宅中仅此一宅还完善保留着中堂廊前柱上一根大梁,雕刻着“四凤穿牡丹”的图案。
连科宅连科宅原是一处周围庄园环绕的四合大院,约建于
乾隆、
爱新觉罗·颙琰交替年间,迄今已二百多年。中门内是小天井,两边平屋门房,前照墙一色瓦雕金钱眼。登上南台阶,一列南向平屋,平屋当中是前厅,过前厅,入道地,便是中堂大院了。中堂廊前石雕有花纹。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力洋村古有“苍山之麓,沥水之阳”之称,因古人把山之南、水之北列为阴阳之阳,古力洋正好在此一位置上,因此古地名是沥阳。
清代叫沥洋,1962年
宁海县人民政府改为力洋。
历史人物
叶水夫(1920年—2002年),笔名水夫,出生于中央份古宅,上海沪江大学肄业,
苏联文学翻译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社科院研究员,《
世界文学》主编,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
莫斯科国立大学名誉博士,
北京大学等5所大学兼职教授,著作、译作不下千万字。
非遗项目
力洋剪纸属于南方工艺,用剪刀,不用刻刀,线条工整细致,适合女工。婚嫁剪双喜、麒麟送子、状元及第之类。丧葬、祭祖剪长幡等等,至今民间仍很流行。
方言
宁海县旧属
章安街道,即
台州市,基本上属浙南吴语区,既受北部航嘉清音影响,又受南部台温浊音混和,语音硬中见软,重中见轻,浊中有清;加上文人代出,口语中含有不少
文言文因素,形成了宁海方言俚语的一种独特风格。宁海话内部不一致,有比较明显的南北差异。北部以西店话为代表,接近宁波话;中部以城关话为代表,是
正统的宁海话;南部以桑州话为代表,接近台州话。这种由北往南渐次变化的方言现象,多少跟境内的地理环境及过去的行政设置有关。各处宁海话口音虽有差异,但全境人民皆可自由通话。
特色美食
宁海汤包
在北方,过年有吃饺子的习俗。在宁海,过年有吃汤包的习惯。自然,汤包就是祭祖中最不可或缺的食物。宁海的汤包是一种包子,里面有汤,比小笼包稍大,而且比小笼包更注重汤的味道,有些汤包还做成用吸管来吸里面的汤汁,馅味和皮味可能要稍好一些。如今,宁海汤包不再用
水煮,都是放蒸笼里一屉一屉蒸出来蘸着作料来吃。
宁海团
宁海团主要有青团和
粉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粉团未加艾草,而青团为青色,用艾草汁拌进
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
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艾草香气。
所获荣誉
2014年11月17日,力洋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
国家旅游局列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2020年3月,力洋村被浙江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为2019年度浙江省善治示范村。
交通
力洋村距
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仅45分钟车程,距
北仑港55分钟车程,距
杭州市135分钟车程。自驾游路线: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宁海出口—花山—茶院—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