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米莎草
莎草属一年生草本
碎米莎草(学名莎草属 iria L.):为单子叶植物莎草科莎草属一年生草本,无根状茎,具须根。
形态特征
叶状苞片3-5枚,下面的2-3枚常较花序长;长侧枝聚花序复出,很少为简单的,具4-9个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12厘米,每个辐射枝具5-10个穗状花序,或有时更多些;穗状花序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4厘米,具5-22个小穗;小穗排列松散,斜展开,长圆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压扁,长4-10毫米,宽约2毫米,具6-22花;小穗轴上近于无翅;
鳞片排列疏松,膜质,宽倒卵形,顶端微缺,具极短的短尖,不突出于鳞片的顶端,背面具龙骨状突起,缘色,有3-5条脉,两侧呈黄色或麦秆黄色,上端具白色透明的边;雄蕊3,花丝着生在环形的胼体上,花药短,椭圆形,药隔不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短,柱头3。
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三稜形,与鳞片等长,褐色,具密的微突起细点。花果期6-10月。
分布范围
产于东北地区各省、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甘肃省、新疆、江苏省浙江省、安徽、江西省湖南省、湖北、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分布极广,为一种常见的禾本科杂草,生长于田间、山坡、路旁阴湿处。此外,碎米莎草还分布于朝鲜日本越南印度伊朗大洋洲北非以及美洲。在分布地区中,该植物多生长于海拔200米至2,600米的地区。
危害与防治
发生特点:遍布全国各地,分布于沙滩区果园。是为害旱地作物为主的恶性杂草。繁殖蔓延迅速,难以根除。喜湿润环境,但也耐旱,常见于田地、沟边等荒地,是果园、麦地、棉田、菜园和稻田的重要杂草,以种子繁殖,花果期6-10月份。
防治方法:可用二甲四氯杀草丹丁草胺苯达松扑乙悬浮剂等药剂防治。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因此在防治上主要依赖于化学药剂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危害与防治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