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刺鳅(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Sinobdella sinensis),身体略侧扁,极延长似
鳗鲡目状。头小而往吻端略呈尖三角状。无腹鳍,
胸鳍略小。身体披有细小的鳞片;体背部和背鳍软条基部为略规则的
六角鱼龟纹,背鳍软条部上半部和
尾鳍均布满白色圆形斑。中华刺鳅栖息于
砾石底的江河溪流中,常藏匿于石缝或洞穴中。属温水性肉食性杂鱼,中华刺鳅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主要食物为水生昆虫、锯齿米虾、
秀丽白虾与
日本沼虾,喜爱的食物为蜉目有关种类。中华刺鳅主要分布于
越南和中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黄河、
珠江、
淮河等水系以及台湾省。保护等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0年 ver 3.1)——无危(LC)。
形态特征
中华刺鳅体细长,无鳃耙,背部有29~36个棘刺,背鳍、臀鳍与
尾鳍相连。体有若干纵列斑纹,臀鳍下叶边缘有明显的深黑色边裙,最边缘有1条金黄色彩带。头尖而长,吻端有较长的吻尖,具有丰富的味蕾,可能与摄食有关。眼圆而大,凸出。眼前缘有1
刺根,为上腭骨的后延续。体被覆细小鳞片,生殖孔后有3根锐刺。中华刺鳅具有借助辅助呼吸器官进行呼吸的功能,离水状态下只要体表和鳃部保持一定湿润,也能存活一天以上。
分布栖息
现今分布
中华刺鳅主要分布于中国、
越南、
老挝。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浅水区域较多的
黄河、
钱塘江、
珠江、
淮河水域,以及各大平原地区和台湾省。
栖息环境
中华刺鳅栖息于有石块的江河底层或有水草的岸边,在乱石缝隙中活动。中华刺鳅为温水性鱼类,适温范围约为7~33℃,因此中华刺鳅多生存于
温带气候的湿地,河流等较温暖的地带。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中华刺鳅食性与大刺鳅类似,自然条件下,中华刺鳅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主要食物为水生昆虫、锯齿米虾、
秀丽白虾与
日本沼虾,喜爱的食物为
水蚯蚓、虾、摇蚊幼虫,以及直线蜉、间蜉、腹色蜉等蜉蝣目生物。中华刺鳅
捕食水面上的食物时,咬住猎物的瞬间会发出“啵”的声响,反应非常迅速。在食物选择上较为广泛,较贪食,有时极为凶猛,能将较大的食物一次性完整地吞入胃中,中华刺鳅捕食虾时往往会先袭击虾的头部。食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社群行为
中华刺鳅喜群居,尤其喜在遮蔽物中或底部聚集,比如中华刺鳅常藏匿于石缝或洞穴中。在七月份的野外,一块石头下往往会存在很多条中华刺鳅。若在中华刺鳅生活的池水中放入聚氯乙烯(PVC)管或竹筒等遮蔽物,中华刺鳅会成群躲在管内,但是并不会有相互残杀现象。
生长繁殖
中华刺鳅生长对水溶氧量具有一定:要求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在3.5毫克每升以上时,中华刺鳅可正常摄食和生长;溶解氧含量低于2.5毫克每升时,5~6小时内中华刺鳅会因缺氧大面积死亡。中华刺鳅较其他鱼类生长速度较慢,1龄鱼体长126毫米;2龄鱼体长195毫米;3龄鱼体长230毫米。繁殖期6、7月,在此期间,中华刺鳅会表现出更加明显的雌雄形态差异,例如:
雌性个体的腹部较
雄性更大。中华刺鳅1龄性成熟,性成熟后由于
卵巢分布不对称,雌性腹部右侧会明显鼓起,怀卵量573~1124粒。
物种保护
致危因素
城市与生活废水处理不当排放至河流、湖泊中,破坏水质,直接污染了中华刺鳅的生存环境,威胁中华刺鳅的生存。而垃圾和固体废物的处理不当一定程度上与导致气候变化和恶劣天气的产生相关,如极端温度、干旱、风暴和洪水等,由于中华刺鳅为温水性鱼类,气候变化产生的温度变化会极大地影响中华刺鳅的摄食水平,间接地影响中华刺鳅的
种群发展。近年来人类发展所导致干旱、洪水等恶劣天气频发,中华刺鳅的种群延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0年 ver 3.1)——无危(LC)。
养殖技术
中华刺鳅的养殖主要包含三个阶段:人工繁殖、苗种培育、
成鱼养殖。
人工繁殖
每年4月~8月为中华刺鳅的生殖季节,此时选择成熟的亲鱼进行催产。亲鱼催产后放入产卵池中自行交配,池水中放置人工鱼巢。亲鱼在鱼巢中产卵,产卵后直接取出鱼巢进行孵化。孵化尽量保持水温20℃~28℃之间,不得超出18℃~31℃,每天换水三次,控制溶解氧含量不低于4毫克/升。孵化池以面积为4平方米~6平方米的水泥池为宜,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1.0万粒/平方米~1.5万粒/平方米。孵化过程中,注意防止
水霉。
苗种培育
鱼苗培育阶段:鱼苗放养密度3000尾/平方米~5000尾/平方米。刚孵化的育苗自身卵黄囊为营养来源,在3天~4天内不必投喂。5天以后,鱼苗开始主动摄食。此时投喂
卤虫属幼体或小型
枝角目动物;8天~10天后,投喂切碎并经消毒的
水蚯蚓;30天驯养后鱼苗开始成群觅食,而后进入鱼种培育阶段。鱼种培育阶段:鱼种一般放养密度为1000尾/平方米~1500尾/平方米。鱼种个体较小时投喂切碎消毒的水蚯蚓,个体增大后可直接投喂水蚯蚓。当规格达全长8厘米以上时则开始驯化摄食
鱼糜。
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一般采用精养方式。鱼种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尾/亩~3000尾/亩。经过8个月~10个月的养殖,成鱼平均个体达200克以上,即可收获上市,亩产量一般达250公斤~300公斤。中华刺鳅为杂食性鱼类,人工养殖中华刺鳅主要投喂冰鲜鱼,经过人工驯化后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如鳗鱼饲料)。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中华刺鳅均属于高蛋白和低脂肪食品,在中华刺鳅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17种
脂肪酸、9种矿物元素;
必需氨基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碳五烯酸(EPA)、
DHA(DHA)与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肌肉中氨基酸种类齐全,
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接近人体需要。
色氨酸为
棘鳅的第一
限制性氨基酸。中华刺鳅肌肉鲜样中鲜味氨基酸总量较高,中华刺鳅肉味鲜美。中华刺鳅肌肉中氨基酸支/芳值为2.17,可用于治疗肝脏疾病。中华刺鳅肌肉均具开发利用价值。在1刺鳅属鱼类当中,中华刺鳅的营养价值要优于其他种类,例如:相比于同属鱼类
大刺鳅(Mastacemlelue armatus),中华刺鳅虽个体较小,但其肌肉的营养成分在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和组成、鲜味氨基酸总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方面优于大刺鳅,具有更佳的食用口感和更高的营养价值,不少地区已经将中华
棘鳅作为小型经济鱼类进行开发利用。
相关知识
中华刺鳅种质资源现状
中国有关大刺鳅和中华刺鳅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正逐步展开,已经运用多种分子标记研究了不同地理群体大刺鳅的遗传结构。然而对中华刺鳅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却相对较少。据鱼类种质资源保护专家赵子明教授研究,中华刺鳅的已知资源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较大的灭绝风险,亟待加强保护。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目前中华刺鳅的种质资源不容乐观,而相关分子研究非常薄弱,需要用更多、更有效的分子标记开展全面的种质资源分析与评估。
参考资料
世界海洋物种.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ices.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