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学名:Azemiops kharini)又名白头蛇、白蝰,是
蝰科白头蝰属的唯一一种毒蛇。其头部为白色,两条黑色垂直条纹穿过前额鳞、额鳞、顶鳞,与颈部背面的黑色相连。在头两侧的眶上鳞的下角落各有一个黑点,在前鳞的右上角两侧都有相同的黑点。头下方具有一条狭窄的白色带。颊部有一条狭窄的深色条纹。头侧为黄色。头中部有一“V”型中央鳞片,沿该鳞片与身体前四分之一之间有一条狭窄的黄色条纹。身体背面和侧面为蓝黑色,有10~15条
橙色条纹。尾巴的顶端是黄色的。
2013年之前,
黑头缅蝰仅有一个物种,即白头蝰(Azemiops feae)。直到2013年两栖爬行动物学家奥莱尔将白头蝰(Azemiops feae)拆分为两个物种,大致以越南河内以及中国昆明和
长果木棉为界,以东为新种Azemiops kharini,该种主要分布在中国,且该类群在未拆分前就因头部特征被称之为“白头蝰”,因此,将其中文名冠以“白头蝰”;以西为Azemiops feae,中文名则改为“黑头蝰”。
虽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濒危状况评估为无危,但中国已经将其列为三有保护动物,且为《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易危种。
形态特征
白头蝰没有颊窝,其头部为白色,两条黑色垂直条纹穿过前额鳞、额鳞和顶鳞,与颈部背面的黑色相连。在头两侧的眶上鳞的下角落各有一个黑点,在前颞鳞的右上角两侧都有相同的黑点。头下方具有一条狭窄的白色带。颊部有一条狭窄的深色条纹。上颌长有一对比同属物种短小的管牙。头侧为黄色。头中部有一“V”型中央鳞片,沿该鳞片与身体前四分之一之间有一条狭窄的黄色条纹。身体背面和侧面为蓝黑色,有10~15条橙色条纹。尾巴的顶端是黄色的。
雄性体长最大为671毫米左右,
雌性体长最大为661毫米左右。
头部呈梯形,略圆的短吻。瞳孔垂直。背腹稍扁平,腹侧呈圆形。尾短。牙齿有15~16颗。头背具9枚大鳞,眶前鳞3枚,眶后鳞2枚,上唇鳞6枚,下唇鳞7枚,背鳞平滑,为17~17~15行,是
蝰科中行数最低的物种,腹鳞191枚;肛鳞完整,尾下鳞39~53对。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白头蝰分布于缅甸(克钦)、
越南(永福、太原、高平、谅山)和中国等地。
栖息环境
白头蝰的
栖息地以
溶洞为主,夜晚或晨昏活动,栖息于丘陵或山区草地、麦田烂草堆下、路边、
砾石地、稻田、
甘蔗田边及地瓜的做法地旁的草丛中,有时在人们住宅附近,甚至进入房舍、牛圈、灶屋、帐顶等。
生活习性
饮食习惯
白头蝰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
喀斯特洞穴和裂缝中度过的,因此它们可以很少出现在地面上。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白头蝰主要的食物为
啮齿动物和
鼩鼱。
人工实验条件下的观察研究表明,该蛇白天活动期间最适宜的温度为23~27°C,夜间为12~19°C,在13~20℃下进食,超过该温度则皮肤干裂和起皮,不进食,活动能力大大减小。
在自然条件下的实验观察表明,2月至11月期间,在1.5个月内蜕皮1次。
冬眠时间为60天(自12月底至2月底)。在2月至11月,研究人员提供老鼠、蜥蜴和带有老鼠气味的鸡肉作为白头蝰的食物,观察到白头蝰大约每8天左右进食一次。
攻击行为
白头蝰与其他许多陆生毒蛇不同,该蛇活动缓慢,攻击欲望较低,且行动不便。但其为蝰科管牙类剧毒蛇,建议遇见时应尽量远离,且栖息地与人类居住区有所重叠,因此白头蝰的主要危害为伤人。
活动时间
据两栖爬行动物学者徐万吉等人报道:为有效避免人类的捕杀,白头蝰进化出了在凌晨非常活跃的行为,有效避开了
人类活动的时间。且国外有研究人员在2013年5月中旬和6月初凌晨3~4点的微雨时节进行
爬行纲调查时观察到白头蝰,当时的地表温度为18~20℃。同年10月至11月的雨季再次进行调查时,在晚上7点~11点发现白头蝰幼体活动频繁,此时地表温度为12~19℃。
繁殖过程
繁殖行为类似于其他陆生毒蛇:
雄性与
雌性先平行向前移动。随后,雄性缠绕上雌性,并将尾部和生殖器转到雌性身体下方,之后雌性动物竖起尾巴,雌雄生殖器相接并拢,进行约10分钟的短暂交配。在之后大约10~12天的时间内,进行多次交配。孕期持续近90天,之后雌性产卵。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12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对白头蝰的评估结果显示:该物种在分布范围内广泛存在,被认为无较大威胁。但由于其种群数量较少,相关报道大都以新闻和新纪录的形式出现,缺乏对其深入系统地研究,因此其种群现状数据较为缺乏。
致危因素
保护级别
1998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极危(CR)。
2000年8月1日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04年《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易危(VU)。
2012年《IUCN物种红色名录》将其评估为无危(LC)。
2016年《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将其评估为易危(VU)。
保护措施
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9年9月~10月在甘肃文县进行了有关白头蝰的保护活动——寻找甘肃文县白头蝰。其具体保护措施如下:(1)在居民较集中的地方通过展示宣传展板和横幅、发放宣传画册和年历表的方式进行保护白头蝰的宣传工作;(2)在附近中小学开展了保护白头蝰的宣传讲座;(3)聘请当地居民和护林人员对白头蝰的生境进行长期监测。
主要价值
科研价值
用于医学研究:科学家将白头蝰的毒液和毒腺与其他
蝰科蛇类相对比,发现了白头蝰的毒液不会造成人体凝血、出血或肌溶解,且白头蝰毒牙尖端处侧面有一个刀片状结构。这表明了白头蝰处于游蛇科与蝰科演化的中间环节,在管牙类毒蛇的起源与演化上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用于物种
系统发育学研究:尽管科学家对蝰科蛇的系统发育位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还是存在争议。这项研究使用了31种蛇类的39种骨学特征和线粒体DNA数据进行了研究,重新修订了蛇亚目各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发现白头蝰和黑头蝰物种分化较早。
经济价值
该物种被用于宠物贸易。白头蝰目前还没有人工养殖的个体,且没有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因此可以在国际层面上流通。但由于白头蝰独特的生活习性,目前流通的白头蝰多数为野外抓捕,数量较为稀少,在许多喜欢稀有动物和毒蛇的爱好者的群体中需求量很大。
人工饲养
目前人工繁殖技术还未成熟,欧美国家曾经多次进口白头蝰以进行人工繁育,但进口的白头蝰都“绝食”身亡。一般认为是白头蝰在低海拔是易遭受高温反应,进而导致其内脏器官损伤,因此绝食而死。
毒牙毒性
毒牙类型:管牙。
毒液类型:白头蝰蛇毒是一种混合性蛇毒,具有血循毒和
神经毒素,但以血循毒为主。
毒性:咬伤后的患者马上会感觉到伤口疼痛剧烈。十分钟后,感头晕、站立不稳。中毒后1小时,被咬伤的地方开始红肿,中毒者的头晕、
眼花加重,且伴随怕冷,呕吐等症状。伤后8小时,患肢
肿胀,上端延及大腿中段,下端延及足背,红肿处灼热疼痛,难以忍受,且全身症状进一步加重。
物种对比
相关知识
名字由来
拉丁名:为了纪念过世的动物学家维拉蒂米尔.克哈伦(Vladimir Kharin),他为亚洲鱼类和爬行动物(包括蛇)的分类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且白头蝰归属于白头蝰属(Azemiop),因此将白头蝰拉丁名命名为Azemiop skharini。
中文名:头部为白色,在深色的身体和尾巴的衬托下,头部颜色显得特别浅淡,又是蝰科毒蛇的一种,故名“白头蝰”。
参考资料
白头蝰.catalogue of life.202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