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鱼(拉丁学名:Tanichthys albonubes),别名广东细鲫、潘氏细鲫、白云金丝鱼,属
鲤形目鲤科唐鱼属,是一种小型
家鱼。成年唐鱼体长3~4厘米,寿命5~7年。身体十分细小,体色艳丽多彩。它们的背部是棕色的,腹部是银白色的,沿体侧中部有一道金黄色或银蓝色的纵行条斑。尾柄基部有郁红色圆斑。虹膜为金黄色。背鳍基部红色,其上有黄、蓝色的斑点。其他各鳍为黄绿色,边缘透明。
野生唐鱼原发现于中国广州市
白云山,现其野生种群主要分布在中国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山涧小溪、
海南省和越南
广宁省下龙湾附近,因其体色鲜艳,被大量人工饲养并引入到许多国家用以观赏。唐鱼栖息在清澈、水流缓慢、
禾本科杂草茂盛的山涧小溪中,繁殖期为每年3~10月,以小型昆虫、蠕虫、
甲壳亚门和
浮游动物为食。
野生唐鱼
种群稀有,在中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公告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成年唐鱼体长3~4厘米,身体细小而侧扁,体高约等于头长。腹部较圆,没有腹棱。
吻部短且圆钝。口部较小,没有口须。口裂下斜,下颌突出,前端没有瘤状突,上颌中央也没有缺刻。眼睛大,位于头侧近上方,虹膜金黄色。眼后头长明显大于吻长。眼间距约为吻长的2倍。下咽骨为弧形,较窄。咽齿细小,末端略呈钩状。鱼体覆盖有
圆鳞,鳞片中等大小,没有明显侧线。鳃耙短小且稀疏。
鱼鳔有2室,后室比前室长。腹膜呈灰白色。
胸鳍末端稍钝,与腹鳍起点相距较远。腹鳍短小,末端到达肛门。肛门接近臀鳍起点。臀鳍几乎与背鳍相对,起点约在背鳍的第二或第三根分枝
鳍条基部的垂直下方处。
尾鳍呈叉形,末端稍尖。
唐鱼体色艳丽多彩,其体色和斑纹通常随产地、雌雄性别和饲养条件的不同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体背为棕色,腹面银白色,沿体侧中部有一道金黄色或银蓝色的纵行条斑,在条斑上下各有许多道
栗色线纹。背鳍基部红色,其上有黄、蓝色的斑点。其他各鳍呈黄绿色,边缘透明。尾柄基部有郁红色圆斑。
雌雄唐鱼在形态上有一定差别:
雌性唐鱼略大,腹部通常因为怀卵而比
雄性更圆。腹外侧常可见浅红色细小血管。尾柄较小。而雄性的身体较瘦,成梭形状。腹侧血管不可见。尾柄较粗大。雌鱼背侧褐色,雄鱼背侧为淡蓝褐色。雌鱼背鳍下半部为浅红色,雄鱼为红色。雄鱼的体色比雌鱼体色更为艳丽。
分布范围
唐鱼原发现于中国广州白云山(由中国鱼类学先驱林书颜首先报道),后由于溪水日益枯竭和污染等,该物种在白云山已经很罕见,但已发现其野生种群在中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山涧小溪,海南省和越南广宁省仍有分布。唐鱼也被引入到许多国家的水族馆用以观赏,包括
哥伦比亚、
马达加斯加、
菲律宾和美国等。
栖息环境
唐鱼自然状态下栖息在清澈、水流缓慢的小溪中,常常在水生植物分布密集的地方活动,以
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喜成群在溪流下游的大水面边缘活动。唐鱼的伴生鱼类很少,只有
条纹小鲃、
拟细鲫等少数鱼类伴生。生活在水温14~22
摄氏度、以Ⅱ类水质为主的恒定环境中。它虽然产自
亚热带的中国
广东省,但有较强的耐寒性,即使在水温3摄氏度的环境下依然可以存活。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唐鱼通常在早上、午后及黄昏时段活动频繁。活动强度与水温有关:水温低于14摄氏度时活动减慢,7摄氏度时常沉于水底或躲藏在水草丛中。
觅食行为
唐鱼是
杂食性动物,本质上是一种微型捕食者,它以小型昆虫、蠕虫、甲壳类动物和
浮游动物为食。在水族箱中,可以提供其活体或冷冻食物,例如摇蚊、水蚤、卤虫或适合口大小的干饲料,制成薄片或颗粒状作为饵料。其摄食强度与饵料生物丰富度和水温变化有一定关系:夏秋两季食物较丰富,水温较高,此时唐鱼的摄食强度较高;冬春两季食物相对较少,水温较低,摄食强度也相应变低。唐鱼的摄食强度受生殖活动的影响较小。
攻击行为
唐鱼在繁殖期进行占区时会表现出较明显的攻击行为。占区时,唐鱼为了驱赶其他雄鱼,会同时张开身体各鳍以警告入侵雄鱼,对峙1~2分钟,体型较小或体色不鲜艳的入侵鱼会马上离开。如果入侵雄鱼无视张鳍警告,唐鱼会将所有的鳍收拢,紧贴在鱼体上,然后快速游向入侵雄鱼并攻击对方的尾部、腹部以及嘴部,直到入侵雄鱼离开。占区初期(约10分钟内),雄鱼还会驱赶或攻击进入的雌鱼,而后雄鱼将不再驱赶进入占区内的雌鱼。
社群行为
唐鱼喜爱在上层水面活动,尤其是水草周围,常常聚集成小群活动,少则3~5尾,多则20~30尾,群体内没有固定的个体,常常有随意的加入和退出现象。
生长繁殖
自然繁殖
唐鱼6~8个月即达到性成熟,繁殖期为每年3~10月。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2~27
摄氏度左右。唐鱼求偶期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雄鱼间出现张鳍行为,若此时有雌鱼游来,雄鱼会立刻收鳍,并游向雌鱼,雌鱼通常会快速游离以远离雄鱼。第二阶段时,雄鱼出现占区、护区行为。第三阶段为雄鱼追逐雌鱼,雌雄鱼很快会进入“发情”状态,雌鱼在水草间游动时,雄鱼会紧跟在雌鱼的后面。当雌鱼钻到水草里或在水草的上方时,雄鱼就会与雌鱼进行交配。交配时雄鱼从体侧贴近雌鱼,尾部从下向上卷紧雌鱼的尾部,使肛门相贴,然后瞬间雌鱼排卵、雄鱼
射精,
受精卵过程完成。如果雄鱼把尾部从下向上卷时雌鱼突然游走,则交配失败。
每交配一次产卵5~12枚,间隔3~8分钟交配一次,产卵高潮2~3小时,每次产卵数量可达400~600,不同月龄的雌鱼产卵量有较大区别。鱼卵通常为无色透明,有黏性,可黏附在水草上。未吸水时卵径为0.86~0.89毫米,遇水后膨胀,外径平均1.10毫米。受精卵经过30~36小时后开始孵化。值得注意的是,唐鱼不是护卵护幼动物,雌、雄鱼会吞食自己的鱼卵。
仔鱼在孵化后的36小时还不太会游动,由卵黄囊为其提供营养,一般3~4天时开始游泳,摄食极细小的浮游生物。再经过7~10天,仔鱼就可直接
捕食小型的鱼虫了。约6个月时间发育成熟。
人工繁殖
在繁殖唐鱼之前可以将雌雄唐鱼分开饲养一段时间,并喂以优质活饵。繁殖用小型缸,并合理控制水的酸碱度、硬度和水温,鱼缸底部放入
金鱼藻或
蜈蚣草作为鱼巢,将自来水放入缸内,包括备用缸也加水过滤,充气3~4天的时间。雌雄鱼按一定比例入缸,一两天内亲鱼就会产卵,如不产卵,将水温每天提高1
摄氏度,直至28摄氏度。
产卵后捞走亲鱼,换一半备用水,经2~3天仔鱼孵出,又过3~4天仔鱼游动觅食,期间定时换水,为防止仔鱼被吸出,可用隔离网罩辅助换水。仔鱼会游动后投喂仔鱼饵料,20天后隐约出现色彩,会吞食稍大的鱼虫。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1932年,中国鱼类学家林书颜等首次在广州白云山发现唐鱼。由于唐鱼繁殖能力不强,种群小,加上人类开发活动造成其
栖息地被破坏,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等,野生唐鱼自20世纪80年代起后20年无野外发现该种的报道,被广泛认为野生种群已经灭绝。2003年9月在中国广州的山溪中重新发现了该物种的野生种群。2007年又在
海南岛发现了其野生种群。
保护级别
1998年版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唐鱼的濒危等级标为“绝迹”。
唐鱼在中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公告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保护动物。
致危因素
唐鱼喜欢栖息在清澈的小溪,但由于
人类活动的结果,造成山涧断流或改道,唐鱼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有的水域还修建水库,导致唐鱼无法通过水闸,加之唐鱼的繁殖力也不强,因此其野生种群也慢慢绝迹。水温降低也可能是导致野生唐鱼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唐鱼体色艳丽,容易被
捕食者发现而受到捕食,也是其致危的原因之一。
保护措施
中国的
广州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从1992年开始跟踪调查野生唐鱼的情况,并成功从保护的种鱼中获取鱼苗,开始人工繁殖。这些唐鱼经过救护中心保种繁殖,每年已可繁殖10余万尾。
2002年8月初,广州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
白云区流溪河放养了10万尾唐鱼,经过跟踪
抽样,证实这批唐鱼可以野外生存。救护中心持续跟踪监测放养的唐鱼。
2003年,在广州重新发现唐鱼自然种群,并开始对该物种野生种群
栖息地开展资源调查工作,初步掌握了
从化区野生唐鱼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
2007年,为加强唐鱼资源的保护,广州从化市人民政府建立唐鱼县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升级为唐鱼市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唐鱼体型小、易于饲养,体色艳丽多彩,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作为观赏鱼类被许多国家引入并在水族馆饲养,供人们观赏。
科研价值
唐鱼符合实验动物的一些必备条件,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唐鱼容易出现盲眼、脊椎畸形的个体,可作为材料用于遗传学研究;从生物特性来看,唐鱼体型小、繁殖周期短、易于饲养,具有连续产卵特性,短时期内可以获得大量均一胚胎,在胚胎
毒理学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唐鱼卵膜透明,便于观察胚胎发育全过程,也是发育生物学上很好的观察材料。
种间关系
食蚊鱼是世界百种恶性入侵物种之一。1927年,食蚊鱼被引入到中国。在溪流生境,食蚊鱼已经广泛入侵到唐鱼
栖息地,同时,食蚊鱼会
捕食唐鱼仔鱼,并对唐鱼追咬,进而干扰唐鱼的正常繁殖活动,对唐鱼的自然
种群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