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李
蔷薇科李属植物
欧李[李属 humilis (Bge.) Sok],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灌木,又名乌拉奈、酸丁、钙果。欧李生于阳坡砂地、山地灌丛中,或庭园栽培,海拔100~1800米。欧李是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山东省、江苏省、辽宁省等地区。
欧李高0.4~1.5米。小枝被短柔毛。叶片倒卵形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叶同开;花瓣白色或粉红色。核果成熟后近球形,红色或紫红色。花期4~5月,果期6~10月。
欧李集观花、赏叶、品果为一体,在盆栽、小灌木造景方面被广泛应用。欧李的果实不仅可以鲜食,还可加工成果酒、果脯、果汁、果酱、果醋、罐头等产品;枝叶可作饲草饲料。欧李以种子入药,药材名为“郁李仁”,有润燥滑肠、下气、利水的功效。欧李根系庞大,密集成网状结构,固土保水能力极强。
词源由来
欧李的学名最早由苏联学者亚历山大冯本格(Bunge Alexande Von)于1835年命名为Prunus humilis Bge。这一命名有两个特点:一是把欧李归于蔷薇科李属,二是种名humilis取自于拉丁文“低矮的”意思,这一学名充分体现了欧李的生物学特征。之后植物学界曾把欧李作为郁李的变种(Prunus japonica var.salicifolia,1904年)或麦李的变种(Prunus glandulosa var.salicifolia,1912年)。1955年刘慎谔等人在《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将欧李划分到蔷薇科樱属,学名变为Cerasus humilis (Bge.) Bar.et Lion。1979年俞德浚的《中国果树分类学》采用Cerasus humilis(Bge.)Sok作为学名。1986年《中国植物志》也采用了Cerasus humilis(Bge.)Sok作为欧李的学名。可见对于欧李划归李属(李属)还是樱属(Cerasus)存在分歧。经过修订的Flora of China已将欧李的学名更改为Prunus humilis(Bge.)Sok,将Cerasus humilis作为欧李的拉丁异名,欧李仍归于李属。
欧李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多个别名,如乌喇奈、赤棣、奥、瓯李子、欧栗子、欧梨、欧李子、乌拉纳、酸丁子、酸丁、李、郁李等。清代汪灏的《广群芳谱》中有“增乌喇奈塞外山里红也,乌喇奈之地大多一名欧李,实似中国樱桃,味甘微酸”的记载。1937年,中国著名林学家、树木分类学家陈嵘在《中国树木分类学》一书中,将欧李作为汉语正名著出,并延用至今。
形态特征
植株
灌木,高0.4~1.5米。小枝灰褐色或棕褐色,被短柔毛。冬芽卵形,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
叶片倒卵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2厘米,中部以上最宽,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有单锯齿或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侧脉6~8对;叶柄长2~4毫米,无毛或疏生短柔毛;托叶线形,长5~6毫米,边有腺体
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叶同开;花梗长5~10毫米,疏生短柔毛;萼筒长宽近相等,约3毫米,外面被稀疏柔毛,萼片三角卵圆形,先端锐尖或圆钝;花瓣白色或粉红色,长圆形或倒卵形;雄蕊30~35枚;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无毛。
果实
核果成熟后近球形,红色或紫红色,直径1.5~1.8厘米;核表面除背部两侧外无棱纹。
物种分布
欧李是中国特有的树种,分布于山东省江苏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四川省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
生长习性
欧李生于阳坡砂地、山地灌丛中,或庭园栽培,海拔100~1800米。欧李适应性强,喜光;抗旱,在年降雨量40毫米的干旱区域下能正常生长;抗寒,在冬季最低温—35°C的地区可以正常越冬;耐瘠薄;对土壤适应性强,尤以pH值为6.6~7.5的石灰岩土壤为最好。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欧李以种子和产生根进行自然繁殖。自然条件下其地上部分一般只能生长3~5年,大量结果后,原结果株丛地上部分全部死亡,再从茎基部芽产生新的株丛。花期4~5月,果期6~10月。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欧李主要采用种核播种,冬季和春季都可播种,均采用穴播方式。在欧李果实成熟期采集果实,沤掉果皮,晒干种核。若在春季播种,种子要在冬季进行层积处理。
扦插繁殖
选取欧李无病虫害、节间短、有光泽、生长健壮的当年生嫩枝进行插,保证有2~3个完整且饱满的芽。将插穗下端削成斜面,浸入水中保湿或浸入药液处理。经药液处理后的插条应立即插入插床。河沙是较为适宜的扦插基质。
分株繁殖
欧李的根蘖多,易分株繁殖,主要在秋季落叶后和春季萌芽前进行。先以沙培催根再转土培、带土坨移栽的欧李分蘖苗成活效果较好,移栽后套塑料袋
嫁接繁殖
欧李嫁接繁殖时多采用基砧,即欧李果核播种的苗。嫁接当年可在秋季进行芽接,或在第2年春季进行枝接。嫁接繁殖不能产生基生枝和根蘖,而欧李上下一体的特性,不宜采用嫁接繁殖,多用于欧李品种选育。
组织培养繁殖
可选择欧李叶片、幼茎、茎段、茎尖、根状茎等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芽分化、生根等,进而形成再生植株。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欧李栽培优先选择半阳坡和阳坡,按照等高线深翻筑埂,整地前施入有机肥、磷肥。
水肥管理
欧李虽然抗旱耐瘠,但生长也需要充足的水肥,通常在开花前、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后进行3次追肥,可在叶面喷洒有机铁肥、磷酸二氢钾尿素等。欧李花期不宜浇水。
修剪
欧李栽培后,应对苗木地上部分适当短剪,以新长出的根蘖为主进行培养,而地下部萌出的根芽应与母株有一定距离,同时在早春对1年以上的大苗进行短剪。
病虫害防治
欧李发芽前喷石灰硫黄合剂以减少病虫害发生;选用辛硫磷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食心虫;在雨水多、湿度大的季节,使用链霉素防治叶片穿孔病。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欧李植株矮小,花朵和果实多,花色红白相间,叶片浓绿,果实色彩鲜艳,集观花、赏叶、品果为一体,是优良的观赏果树,有春观花、夏赏果的观赏效果,在盆栽、小灌木造景方面被广泛应用。
食用价值
欧李果实形似樱桃,酸甜可口,香气浓郁,出汁率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钙的含量位居所有水果之首,且为天然活性钙,易被吸收,适宜老人和儿童补钙[5,29]。欧李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酒、果脯、果汁、果酱、果醋、罐头等产品。
药用价值
欧李种子入药,药材名为“郁李仁”,有润燥滑肠、下气、利水的功效,可治疗津枯肠燥、伤食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淋痛。
生态价值
欧李根系纵横交错,主要分布在20~40厘米深的土层内,最深可达1.5米,能在表层土壤中形成密集的网状结构,将土层紧紧包裹;而且枝叶密集,凋落后形成枯枝落叶层覆盖地表,具有吸持雨水的作用,同时还能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有效阻止表层土流失,显示出极强的固土保水作用。特别是在坡度大、光照强的地边,欧李固土作用更强,效果更明显。
经济价值
欧李枝叶生物产量大,富含钙素,营养价值高,是牛、羊的上好饲草饲料。从欧李果实中提取的黄酮花色化合物,溶于水,抗氧化能力和着色能力强,可作为天然色素与抗氧化剂。欧李树体矮小,可作为李、杏等核果类果树的矮化砧利用。
参考资料
iplant.iplant.2023-03-19
目录
概述
词源由来
形态特征
植株
果实
物种分布
生长习性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扦插繁殖
分株繁殖
嫁接繁殖
组织培养繁殖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水肥管理
修剪
病虫害防治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生态价值
经济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