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洞位于莱州城东南8公里处的寒同山之阳的山腰崖壁上,为金元时期所建造。传说开洞之时,忽然大雾遮山,貌不可辨,只闻凿锤之声,传至数里。40天后,雾散天晴,洞府、神像奇迹般地出现。人们以为这是神仙所为,故称神仙洞。
寒同山神仙洞属于
道家石窟,位于城区东南方向。洞窟由人工凿成,为元代 所凿,共有6个
石洞,洞内供奉道家诸仙石雕塑像36尊。洞分上下两层,上层四洞较大,下层两洞较小,36尊石雕塑像所用材料均为
雪花白大理石,造形圆润,神态肃穆端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真教七真人之一
刘处玄曾在此山修炼,从元代至民国一直有
王姓道士世代在山上居住修炼,解放后下山还俗,近几年仍由原王姓道士在山上管理。神仙洞向下至山林数百米,生长着一片
槭属,深秋季节,远看像一片红火,在游览神仙洞、参观名胜古迹之余,也可观赏深秋红叶。
据《
掖县志》记载:“寒同山光水出焉,俗名神山,有洞七,石像四十有九。山阴有姑洞亦石像,元时皇姑学道之所。”
山阳县绝壁上有
道家洞窟六座,分上下两层,上层四洞略大,下层两洞略小。依次名之为,虚皇洞、三清洞、三祖洞、六真洞、长生洞、披云洞。在上层两起第一洞窟里有一尊石像,身长约两米,双目沉闭,嘴角松弛,合掌托腮,侧身睡卧于石床上。
相传这是
五代十国宋初著名
道教学者
陈抟,因其性情耿直,爱管凡间闲事,被一民女恶语相讥,气得倒头便睡,至今不醒。上层东起第二洞,规模宏大,幽深静谧,洞内空间约200立方米,窟顶为深
浮雕云龙,张牙舞爪,给石窟造成了一个浩瀚深远的天宫景象。洞中11尊石像,或盘、或坐、或立,肃穆、飘逸、安详、虔诚,各具神态。六座石窟现共存37尊。陈抟为
原石所雕,余为
雪花白大理石雕刻,人物形象生动,结构比例准确,衣纹线条流畅。衣褶、条、冠靴及服饰下摆的反转折叠,均处理得合理细致。
陈抟造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是研究中国雕塑艺术的
珍贵文物。
寒同山南麓,有残石龟
刘处玄万寿宫碑,碑文详细记载了神仙洞的开凿建造及金元之时
道教在
莱州市的活动情况。站在碑下仰望寒同山,山顶古松苍翠,幽暗的洞口,象一尊尊道祖盘坐,正在传经授道,山坡上巨石林立,蹲、站、俯、仰,俨如众多道徒在听经受教。这大自然造化的神山与人工凿造的神仙洞之美,统一和谐,令人惊叹叫绝,流连忘返。每年入春,踏青游人络绎不绝,逢值农历
上巳节,游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祭奠神灵,山会盛况空前。
从城区沿三蓝路向南行驶13公里向左拐约七里路,即可到寒同山下,从山林沿石径小路约行20分钟可到达
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