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酸浆(学名:Nicandra physalodes (L.) Gaertner)又名鞭打绣球、冰粉、大千生,为
茄科(Solanaceae)假酸浆属(Nicandra)一年生草本,原产于
南美洲,在中国南、北方均有栽培,
河北省、甘肃、
四川省、云南、
西藏自治区等地区有逸为野生。假酸浆常分布于海拔1200-2400米地区,多生长于田边、荒地等地。
假酸浆植株高达1.5米,茎直立,有棱条,无毛;单叶互生,草质,叶片为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具圆缺的粗齿或浅裂,两面有稀疏毛;花单生于枝腋而与叶对生,花梗长于叶柄,俯垂;花冠钟状,浅蓝色;
浆果球状,黄色,包于膨大的宿萼内;种子肾状盘形,径约1毫米;花果期为夏、秋季。
假酸浆因其花色为淡蓝或蓝紫,可作观赏植物,可作药用植物,具清热解毒、利尿、镇静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鼻渊,
热淋,拥肿疮布,癫痫,
狂犬病,其种子也可加工成
白凉粉、
果冻。
形态特征
茎与叶
假酸浆植株高1.5米,茎直立,有棱条,有4-5条纵沟,绿色,有时带紫色,无毛,高0.4-1.5米,上部交互不等的二歧分枝;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顶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具圆缺的粗齿或浅裂,两面有稀疏毛。
花
花单生于枝腋而与叶对生,
花梗长于叶柄,花梗长1.5-4厘米,俯垂;
花萼钟状,5深裂,裂片顶端尖锐,基部心脏状箭形,有2尖锐的耳片;果时膀胱状膨大;花冠钟状,浅蓝色,檐部有折裂,5浅裂;花筒内面基部具5个紫斑,
雄蕊5,子房3-5室。
果实与种子
浆果球状,黄色,径1-2厘米,包于膨大的宿萼内;种子肾状盘形,径约1毫米,具多数小凹穴,胚弯曲,近周边生,
子叶半圆棒形。
物种分布
假酸浆原产于
南美洲,在中国南、北方均有栽培,
河北省、
甘肃省、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等地区有逸为野生。
生长习性
假酸浆抗逆性强,喜光,耐旱,耐瘠,常分布于海拔1200-2400米村边、路旁或生长于田边、荒地、屋园周围、篱边、山坡、路边、林下、灌丛中等地,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有较强的耐干旱能力。花期春夏季,果期夏秋季。
繁殖方式
假酸浆利用播种繁殖,播种期以5月上旬为宜,此时气温较稳定在20°C以上,利于发芽和出苗,8月上、中旬即可收获(此数据参考的环境条件为中国安徽省
芜湖市)。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假酸浆可于房前屋后,路旁村边隙地和新开垦地以及林地行间种植。按一定株行距进行三角形开穴,以使各行株穴均在邻行前、后株穴之间,形成三角形交错,利于植株生长通风透光。
田间管理
播种前及时浇水、施肥,播种时以一定播种量分穴混土拌匀,播种后盖薄细土或堆肥草木灰,达到一定苗高后,及时间苗、除草、浇水并追肥。此外花期于清晨或阴天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增籽粒重。
采收
秋季采集全草,分出果实,分别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花于夏季或秋季采摘,阴干。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假酸浆
气味甘,微苦,性平,小毒,可清热解毒,利尿,镇静。主治感冒发热,鼻渊,
热淋,拥肿疮布,癫痫,
狂犬病。
食用价值
假酸浆种子外具一层胶质,可用其制作
冰粉、
冰饮等;且其胶质遇钙离子可形成
凝胶,可将其制作成假酸浆凝胶球,用于饮料的添加剂将其制成饮品;假酸浆果籽可用于制作风味特殊、口味酸甜的口服液。
经济价值
假酸浆籽胶质
吸附剂可用于处理污水,此外假酸浆对镉污染的土壤修复能力较强;其茎叶对多种害虫有触杀作用,所含生物碱可用于防治病虫害,在
生物农药领域的研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观赏价值
假酸浆因其花色淡紫或蓝紫,清秀幽雅,被作为观赏植物。
物种危害
假酸浆属3级,局部入侵类植物,会在1个或1个以上自然地理区域分布,但目前没有造成国家层面的大规模危害。假酸浆为中国南方旱地杂草,有时入侵农田,但对农作物危害一般不大。常成片生长,排挤当地植物,对
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影响。可采取人工拔除幼苗等措施,防控该物种的扩散与危害。
种间对比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研究
研究假酸浆中的化学成分,可为进一步开发与利用这一植物提供基础,目前研究发现,可从假酸浆中提取出生物碱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醉切内脂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等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功能性因子。
药理作用研究
研究发现,假酸浆具有治疗精神病、狂犬病、风湿痛、肝病、抗抑郁、抗风湿等作用,且有望研制具有一定抗菌、消炎、抗细胞毒、抗肿瘤等相关药物。
提取工艺研究
假酸浆多糖类化合物可利用
木瓜蛋白酶提取法提取,先进行浓缩提取液、乙醇沉淀、干燥、假酸浆粗多糖提取后,在通过
蒸馏水溶解、木蛋白酶法和Sevag法除蛋白等多个步骤进行纯化得到假酸浆多糖纯品;假酸浆子胶的提取可利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胶质、无水乙醇沉淀、去除杂质、水提醇沉、低温真空干燥等方法与步骤进行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超声波辅助双酶法进行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