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谋杀案
1980年由沈耀庭执导的黑白侦探故事片
电影《405谋杀案》(Murder In 405)是一部由于本正、沈耀庭共同编剧,并由沈耀庭执导,仲星火徐敏严翔等主演的黑白悬疑侦探片,于1980年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的拍摄来源于现实中国公安局中的各式各样的事件对于于本正和沈耀庭的启发,尤其是一位新中国解放前在伪警察局工作的地下党负责人,他为了革命作出巨大的贡献,却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在之后遭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致死,含恨而逝。他的奉献精神和忍辱负重的经历,带给于本正和沈耀庭极大的触动,由此奠定了影片的主题和人物。
影片以李良被谋杀的凶杀案为开端,在公安局干警们抽丝剥茧,一层一层侦查凶手的过程中,牵扯出更深层次和更复杂的案件真相,从而揭露一起凶杀案背后更大的阴谋。
电影《405谋杀案》是导演沈耀庭借鉴西方影片的商业模式所拍摄的一部侦探悬疑片,在1980年上映后,创下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过亿的成就,是1980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
影片剧情
故事发生在1976年的东海市,丁娟(张嬿饰演)来到一栋公寓楼的405房间发现被害的男友李良(祁明远饰演)。市公安局的年轻干警钱凯(徐敏饰演)和经验丰富的老刑警陈明辉(仲星火饰演)等赶往现场,对这一案件展开调查。众人在405号房间中发现了一些线索:茶杯上的指纹,写着“阿三,我决不放过你!”的笔记本,鸟类羽毛,解放球鞋印。首先,钱凯和陈明辉确定了第一个犯罪嫌疑人,丁娟的前男友赵欣华(徐阜饰演),但发现他不具备作案时间。
接着,钱凯和陈明辉围绕笔记本上的阿三进行调查,与李良的生活有交集的阿三有两人,一个是绰号叫做“橡皮鱼阿三”(杨凯旋饰演)的混混,另一个是电视台摄影师方明山(严翔饰演),外号也叫阿三。橡皮鱼阿三曾向李良借过钱,并于案发当日出现在公寓楼附近,但他的指纹与茶杯指纹并不匹配,案件调查陷入僵局。而方明山和李良曾在工作上有所交集,方明山的司机刘国强(李兰发饰演)表示他曾目睹二人发生争执,陈明辉发现方明山的指纹与茶杯指纹匹配,徐局长(史久峰饰演)发令逮捕方明山,方明山坚决不认罪,徐局长仍旧决定结案。
化验结果显示羽毛是来自安徽黄山的相思鸟属,但近半年内方明山都没有去过黄山,反倒是橡皮鱼阿三在黄山农场工作。钱凯和陈明辉在黄山农场发现解放球鞋,于是将橡皮鱼阿三逮捕。陈明辉在调查中得知一个名叫林富根(李再杨饰演)的人曾开车来打过相思鸟,他记下车牌号,却在回程途中遇到两个歹徒袭警,从而意识到有人想阻止自己调查真相。陈明辉查出车牌来自民兵指挥部,司机正是刘国强,他去往刘国强家中顺走带有字迹的火柴盒,离开时却遭到刘国强妻子(孟一心饰演)的纠缠。他离开后,躲在暗处刘国强才现身,原来一切都是刘国强的故意安排。
陈明辉找到被关押的方明山,通过额头的伤疤认出他就是当年的革命战友李鸣(严翔饰演)。两人相认后,方明山终于说出真相,三个月前方明山曾和李良一起拍摄关于东海市民兵的宣传片,发现民兵组织内部有人私制武器,于是他搜集证据准备举报。但李良逼方明山交出证据,因此二人发生冲突。李良突然被害使方明山意识到有人要灭口,于是他提前藏好证据,决定离开东海避祸。陈明辉发现火柴盒上与笔记本上的字迹一致,案件真相这才水落石出,杀人凶手就是刘国强,陈明辉终于明白,405谋杀案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陷害。
陈明辉在电视台找到能为方明山洗脱冤屈的证据,却被林富根绑架,关键时刻钱凯赶来支援,林富根被制服,刘国强也被缉拿归案。此时,徐局长决定将陈明辉下放劳改农场,并下令枪毙方明山。陈明辉早已看清背后的主谋正是徐铁英,他勾结民兵组织,私造武器,想要控制东海。陈明辉决定营救方明山,徐局长下令全城追捕二人,然而陈明辉赫然就站在他办公室门口,用审判的目光凝视着他。
演员与角色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电影《405谋杀案》的故事情节并非虚构,正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件。1978年,编剧兼导演沈耀庭曾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新闻报道,内蒙古地区的一名警察在一案件中发现疑点,即便与这案件相关的三名杀人犯已被宣判处决,他还是向上级提出异议,申请复查,经过他历时一年多的调查,最终查清了事情原委,为他们洗清了冤屈,三位“杀人犯”无罪释放。导演沈耀庭在拍摄《东港谍影》的后期就计划再拍摄一部反映刑事案件并且能够触及社会问题的电影,偶然看见的这篇报道引起了沈耀庭极大的兴趣,为了创作电影剧本,两人亲自到市公安局刑侦队体验生活,收集故事素材。
拍摄手法
电影《405谋杀案》在当时一众悬疑题材、惊险题材、刑侦题材的影片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其独特的拍摄手法。导演沈耀庭大胆借鉴学习了西方商业类型电影的拍摄方式,对于影片摄影手法,剪辑方式以及场景的调度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沈耀庭灵活地运用电影艺术在视听方面形象化的表现手段来推动叙事情节,深化主题和丰富人物形象。如当陈明辉满心怨愤质问“这天底下还有没有公理”时,导演安排影片画面中呈现一辆大型压路机从摄像机镜头前开过,辅之以其压过地面的巨大声响,声音画面同步,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窒息感,使得观众仿佛也能感影片中人物所感。
除了巧妙选择拍摄对象,设置画面内容以外,导演还采用了大量慢动作、幻觉、推理、停格、倒叙等电影手法。如陈明辉一边骑自行车一边回顾案情的时候,导演通过自行车后视镜呈现了他脑海中推理案件细节的情景,在我国影视行业尚未具备特效技术的八十年代,这种呈现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再如影片最后一幕,打完电话的徐局长抬头看到带着审判的目光凝视他的陈明辉时,导演连续拍摄了八个特写镜头和近景镜头,并将大量的特写和近景剪接在一起。这样一种结尾剪辑方式,在上扬的节奏中戛然而止,一方面无声胜有声,揭露出徐局长是凶杀案乃至政治迫害事件真正的主谋,展现其伪善面目之下试图通过私造武器控制东海市的邪恶欲望,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代表着“真理”的陈明辉大义凛然的人物形象,强调了“一切都会过去,唯有真理永存”,而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为影片提供了一个极具哲理意味的结尾。
在场景调度方面,通过独特的剪辑点的选择,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相似性转场。如陈明辉和钱凯乘坐火车去黄山调查案件的途中,首先是陈明辉掏出的黄山牌香烟的特写,而衔接的下一个镜头,就是黄山的实景。诸如此类,这些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都体现出沈耀庭导演对于西方影片结合中国影片摄制的成功尝试。
影片主题
于本正和沈耀庭二人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发现仅仅讲述警察是如何辛苦破案的故事未免会落于俗套,使得影片故事情节显得过于单薄和普通,与同时期大多数刑侦片并没有任何区别,除了给予观众感官刺激之外并不能给他们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此期间,另一件事带给了两人更大的启发,原市公安局有一位领导干部,解放前曾是地下党负责人,在革命中身先士卒,保护了监狱中的大批受迫害的共产党员,并且记下来大量的敌伪档案,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解放后他却因为曾经在伪警察局卧底过的特殊经历,而遭受了“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但他直到临死前依旧一心向党。这样的真实事件给了沈耀庭和于本正极大的触动,基于这段真实故事,两人定下了《405谋杀案》的主要角色,即陈明辉与方明山这一对人物,并依据人物关系搭建了影片的故事脉络,共同创作了影片剧本,并确定了影片的主题“一切都会过去,唯有真理永存”。
影片风格
电影《405谋杀案》属于公安题材电影,这一类型电影主要是以人民警察作为主角,通过案件的侦查展开故事情节的讲述,塑造警察形象,进行政治法治文化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的现实主义风格电影。
这一类型电影与中国社会现实密切相关,故事情节主要来源于社会实情,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七十年代初,一方面有感于人民抗争的经历,另一方面受到苏联惊险电影的启发,公安题材电影以“反特片”为主。而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以侦破案件的“警匪片”为主,《405谋杀案》就是其中的一部较为特别的公安题材电影,并且具有政治电影的风格,由于受到文革结束等时代现实因素影响,影片中蕴含着浓烈的政治意味,导演沈耀庭借鉴西方影片的商业模式,结合时代元素和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创作了这样一部正邪对立,从具体凶杀案件延展开来,揭露政治迫害,讲述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公安警匪片。
制作与发行
上映信息
反响与评价
《405谋杀案》无疑是八十年代一部超前的侦探电影。既具备悬疑片的特质,又含有英雄悲剧的色彩。一方面与大多侦探悬疑片一样重视情节的跌宕曲折,意图通过悬念和揭密带给观众推理的娱乐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英雄悲剧色彩,由单一的谋杀案上升到政治黑幕的层面,偏重于在社会议题和教育认识层面引人深思,具有别开生面的意义。
同济大学副教授汤惟杰评价道“电影借鉴了很多外国电影的艺术手法,它不光提供了中国电影史的资料,也填补了文化史,乃至上海市城市史的空白。从社会史的角度看,它也是对过去历史阶段的某种呈现,以类型片的结构去讲述历史。”
除了高票房以外,《405谋杀案》从影片质量上来说,也称得上是20世纪最出色的华语悬疑片之一,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最出色之处来源于其几无瑕的情节设置和炉火纯青的悬疑感制造。
影片配乐
70年代末由高仓健主演的日本电影《追捕》一经引进就风靡全国,影片中的两个主题曲都成为了流行的代名词,电影《405谋杀案》中的配乐就是以影片《追捕》中的主题音乐作为参考。据导演沈耀庭回忆,不仅配乐完全模仿了《追捕》,创作了和《白いサスペソス》(杜丘之歌)十分接近的配乐,影片中主角逃亡时的画外音也直接引用了哼唱的片头曲《孤独の逃亡》(孤独的逃亡)。
影片影响
《405谋杀案》诞生于文革之后的一段时期,在时代环境和历史事件的双重作用下,其对于现实的影射和揭露,展现了政治动荡带来的深刻烙印,尤其是其对于政治黑暗面的揭露令影片具有不同凡响的张力。这一类政治惊悚电影是在大陆地区相对空白的电影类型,悬疑,社会派,政治隐喻,阴谋论,反体制英雄等在中国电影中稀缺的元素在这部电影中都有所展现,其连贯的情节设置、饱满的人物塑造、富有诚意的探索精神等,在今日的影片创作中依然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
目录
概述
影片剧情
演员与角色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拍摄手法
影片主题
影片风格
制作与发行
上映信息
反响与评价
影片配乐
影片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