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
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
汤圆,别称“汤团”“浮元子”,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
汤圆起源于宋朝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那时是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因为糯米汤圆在锅中煮的时候浮沉不定,因此得名“浮元子”。明朝以后,宋代时所称的圆子类节令食物又被称为汤圆或元宵。“元宵”的叫法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较多称为“汤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浙江宁波猪油汤圆、广东潮汕四式汤圆、成都赖汤圆、上海擂沙汤圆等。汤圆象征着新的一年阖家幸福、团团圆圆,是中国南方很多地区春节必备的美食。
词语解释
汤圆,又称圆子、汤团等。据记载:“京人以菉干生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谓之‘圆子’。”这里的“圆子”就是后来的汤圆,不过做法和食用方法与现在不同,当时的圆子没有馅,蘸以糖臛(即果露)吃。宋朝周必大写过一首诗《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其中提到:“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浮圆子就是汤圆,元宵节煮食浮圆子寓意着月圆人圆、幸福美满。
历史沿革
前身
汤圆的前身是南北朝的“豆糜油膏”。来人陈达叟在《水团十六字赞》中称:“囝团秫粉,点点麻霜。浴以 沉水.清甘且香。”当时,这已经是一种以果洱为馅外裹糯米粉的热门点心。
起源
汤圆糯米做皮,形状是圆的。按此标准,在南宋之前未见它的踪影。南宋之前,中华文明的重心都在北方,以面为主食才是主流,产量很低的糯米很难找到表现的舞台。直到北方少数民族把汉族政权赶到南方,南方的米制品才有表现的机会。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卷二“元夕”一节中,记述了杭州城元宵节日吃食:“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饣白)、科斗粉、豉汤、水晶脍、韭饼,及南北珍果,并皂儿糕、宜利少、澄沙团子、酥油鲍螺、酪面、玉消膏、琥珀饧、轻饧、生熟灌藕、诸色花缠、蜜饯、蜜果、糖瓜蒌、煎七宝姜豉、十般糖之类。”这里所说的“圆子”,就被认为是现在的汤圆,虽然没有指出糯米粉这一关键材料。但是南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一做了“补充”:“煮糯米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岁时广记》是一部节日时俗的百科全书,“糯米为丸,糖为臛”,已经指出了糯米,“臛”就是馅。
先有汤圆,后有元宵
写《岁时广记》的陈元靓,还写了《事林广记》,在“新法浮圆”中,介绍了四种圆子制法,均以糯米粉为主料:糯米三升,干山药三两,一处捣粉,筛治极细,搜圆,如常法,急汤煮之,合糖清浇供。其丸子皆浮器面,虽经宿亦不沉。一法用芋子磨烂,和粉搜治,亦浮。又有加绿豆粉为衣,入百沸汤煮,亦浮。然不若用蛋白搜粉为愈,每供止用麝香、些子。揩匙头,甚省力也。至于摇出来的元宵,到明朝后,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记载了明代宫廷正月十五日食俗: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这种“滚”元宵的制法,自此风靡北方,流传到现在。
近代
民国初年,北方的“元宵”忽然被改叫成“汤圆”,1916年,洪宪皇帝为袁世凯,“元宵”谐音“袁消”,袁皇帝下令“元宵”改称“汤圆”,又称“粉果”。
做法
红豆酒酿汤圆
准备材料糯米粉90克、红豆1小碗、红糖1块、酒酿100克。红豆提前浸泡2小时以上,入锅加水煮成红豆汤,煮到软糯;糯米粉分批加入温水,和成光滑柔软的面团,再揉成小球;往红豆汤里下入汤圆后,盖上锅盖,大火烧开,烧开后用勺子沿着锅的底部慢慢铲动一下汤圆;等汤圆漂浮起来就放入洪洞醪糟和适量白糖,煮开即可食用。
五彩汤圆
备好材料糯米粉、南瓜、菠菜汁、花心薯、菠菜。把南瓜切块蒸熟搅拌成泥备用,菠菜过开水榨汁,草莓洗干净榨汁。将几种颜色的蔬菜水果分别和糯米粉和匀,并加适量白糖,揉熟以后搓成小汤圆。白色汤圆用糯米粉和粘米粉制成。用不粘锅先煮糖水,再下汤圆,煮到每个汤圆浮起来就可出锅。
糯米糍汤圆
准备速冻汤圆适量、椰蓉1小碗,然后在盘子里刷上一层油,防止蒸好的汤圆粘底;把汤圆放在盘子里,距离要间隔大点,将汤圆放入锅中隔水蒸5分钟左右(或者水开下锅煮汤圆,汤圆浮起即可关火,不宜煮太久,捞出过凉水);蒸好的糯米汤圆要趁还热的时候裹上一层椰蓉,把撒好椰蓉的汤圆放入冰箱冷冻2小时,2小时后取出即可食用。
黑芝麻汤圆
黑芝麻适量、糯米粉、白糖、蜂蜜【做法】黑芝麻酱中加入白糖和蜂蜜,调匀,尝一下,达到自己喜欢的甜度;温水加入糯米粉中和成面团;糯米面团分成小份,把准备好的馅心放入,用合谷穴慢慢往上推面皮包住整个馅心,捏拢收口,制成汤圆生坯,然后把包好的汤圆煮熟就可以食用。
营养价值
汤圆营养丰富,主要成分糯米粉,含有脂肪、糖类维生素B2、多种维生素等,其中维生素B1含量尤其丰富。同时汤圆的常规馅料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因此,中医历来将汤圆视为补虚、调血、健脾、开胃之物,现代营养学家也非常推崇汤圆的保健功能。
中医表示,糯米味甘、性温,能补养人体正气,起滋补御寒的作用,因此适合在寒气重的春天食用。吃汤圆和元宵对脾胃气虚、常常盗汗的人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无馅汤圆具有止泻生津的作用,糖馅汤圆对脾、胃、肺有良好的保养作用,肉馅汤圆可强身壮体。
一般传统汤圆的热量不低,包馅的甜汤圆每粒约有65大卡,相当于1/4碗白米饭,鲜肉汤圆每一粒约有53大卡热量,未包馅的小汤圆每10粒有70大卡的热量,而这些热量未包括甜汤在内。汤圆的营养成分因所使用的馅料而有不同,其中坚果类混合猪油、白糖会提高热量,再加上不同的吃法,例如水煮、油炸、蒸或沾酱等,加上配料的热量就容易摄取过多的热量和脂肪。汤圆可和米饭或其他配菜做调整,才不会吃入过多的脂肪,为避免吃进太多的热量,烹调时以水煮和蒸的方式为佳。关于制作低热量汤圆的作法,在馅料的部分应避免用油来搅拌炒煮,可先蒸熟后再拌糖或调味,咸汤圆馅料也可多加蔬菜,外围糯米粉团可以用澄粉代替,可减低部分热量。
吃汤圆的建议
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按照包装上标示的口味和营养成分选购汤圆。汤圆中糖分和油脂的含量相对较高,不易消化,一次食用过多,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特别是消化系统相对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食用量,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特殊疾病患者应谨慎食用。
特色汤圆
宁波汤圆
宁波当地人用白糖、黑芝麻和猪油做成馅心,再用水磨糯米面包制成圆形生品,开水下锅,煮熟后食用。由于下锅时先沉后浮像一轮明月挂在云空,所以也曾叫“浮元(圆)子”。
擂沙汤圆
擂沙汤圆名为汤圆,是沾着“擂沙”干吃。所谓“擂沙”,是一种擂制而成的“香沙”,先用一只内壁带有梭形纹路的缸瓦土沙盆,再用一根质地坚硬的木棍,作为“擂浆棍”,往沙盆中放入熟赤豆,用“擂浆棍”干磨出碎末粉状的“香沙”。
三角汤圆
云南镇雄县、贵州毕节市一带传承下来的是三角汤圆,云贵当地大山中的先民为了祈求自然的恩赐,捏制山形汤圆作为供奉山神的祭品。常见包心(馅料)有酥麻、核桃仁,红糖磨成粉末后混合拌匀,通过蒸煮变软,这种叫“酥麻汤圆”。另一种用花生、猪油、芝麻等食材,这种包心的汤圆叫“富油汤圆”。
鸭母捻
鸭母捻是潮汕地区传统名小食,煮汤圆时,一粒粒汤圆不断沉浮,如同池塘里的白毛鸭子嬉戏,故而得名。它的馅料传统上有绿豆馅、红豆沙、芋泥、芝麻糖。传统卖鸭母捻每碗三粒,每粒的馅各不相同。
小汤圆
山城小汤圆甜润、细腻、温和,而且它个头小,不足当地普通汤圆的四分之一。创制人根据山城百姓的口味特点对传统当地汤圆的制法和用料反复进行了创新改良,最终让这碗小汤圆扎根山城,融入重庆。
够姜汤圆
够姜汤圆的糖水以姜汁熬制,清淡透彻,鲜辣的姜味。通过煮水嵌入到薄皮的汤圆内里与汤圆内馅混成独特的香味。
北乡汤团
浙江龙游县的北乡汤团个头硕大,能顶上传统汤圆的五六个大小,甚至大过鸡蛋。它的形状也很有特点,尖头的大圆肚子还带有一个小尾巴。
五色汤圆
苏州市的五色汤圆粉红、青绿、金黄、奶白、棕褐,以糯、米粉镶配包以由鲜肉、玫瑰酱、豆沙、芝麻、桂花猪油等5种配制的馅心。也可添加黑芝麻、奶油椰蓉、花生酱等,保证其外皮五色则会使用如南瓜、胡萝卜、抹茶等。
 赖汤圆
上世纪初简阳市人赖源鑫到成都挑担卖汤圆,因其汤圆质好、味美,人们称做“赖汤圆”。该汤圆选用上等的糯米粉加水揉匀,包上用芝麻、白糖、化猪油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的特点是香甜滑润,肥而不腻,糯而不粘。
 心肺汤圆
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风味小吃,以糯米粉制皮,将豆腐干、冬尖切碎,用猪油炒后制馅,煮熟配上卤煮的猪心、猪肺及多种调味料而成。食用时,再调以葱花、蒜末、花椒粉、辣椒等,鲜香可口。
姐妹汤圆
由于早年经营这款食品的是姜氏二姐妹,故此得名,其制法是以糯米、大米磨浆,取粉制皮,用枣泥、白糖、桂花做馅。
芝麻枣泥汤圆
先将大红枣煮熟去核擦泥,猪板油去膜用刀拍碎,两者加白细砂糖搓成馅心,和水磨糯米粉做成小汤圆,芝麻炒熟和白细砂糖研成细末成炒面,将煮熟的小汤圆在炒面中滚一圈即可,吃时油润绵软。
四式汤圆
先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四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四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四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特点是软滑细腻,四种味道各异。
雪中送炭
所谓雪,就是汤圆雪白的外层,而炭则是内层的炭烧朱古力馅,汤圆味道较浓,所以就配以一个清新的玫瑰花汤底,喝一口汤,吃一口汤圆。
香蕉奶皇汤圆
汤圆皮软糯却不糊口,以往有芒果、麦提莎、榴及燕条等口味,以最简单的香蕉做馅,蕉味浓郁。
山珍珠翡翠汤圆
 山珍珠是生长在云南海拔四千尺的一种野生果实,具有乌发及养颜的作用,虽然无味,却口感烟韧,配合用菠菜汁做成的小汤圆,做出如水晶加翡翠般的效果。
平海汤圆
馅料有虾米、唐芹、肉碎、冬菇及津白等,肉不过多,却有一股津白及虾米的清香,汤底以猪骨及津白为主。
叠式汤圆
叠式汤圆是把馅心和糯米粉铺在簸箕上,端起簸箕“摇团”,类似农村的筛糠。再在汤圆上洒上冷水,继续“摇团”。如此反复多遍,汤圆越摇越大。如今自动化机器代替了手工“摇团”——只需将馅心倒进装有糯米粉的机器大锅中翻滚,再蘸水打湿,层层叠加16次,一颗颗直径约3厘米的叠式汤圆就出锅了。
汤圆文化
寓意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宁波汤圆”是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节庆时间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故汤圆又叫“浮元子”。古人有诗云:“宁波家家捣米做汤圆,知足常乐又一天。”正月十五元宵节,“宁波汤圆”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清朝记载,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煎饼等。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有个成语叫“空心汤圆”,即没有馅的汤圆,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落实的诺言。人们喜欢吃汤圆,是因为它象征着团圆与圆满,寄托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心愿。
婚嫁礼俗
《清种类钞》记述湖北黄陂区婚嫁礼俗:新郎同媒人一起到新娘家接亲,新娘家里紧闭宅门,门两侧有人迎候。新郎来到后,奏鼓乐,并点爆竹。热闹一阵儿后,才打开宅门让新郎入内。新郎每过一道门都要行跪拜之礼,取“门下子婿”之义。进到屋里,红地毯下放有瓷片瓦片;落座之后要吃“三元汤”,所谓鱼圆、肉丸、汤圆,寓意“连中三元”。
祭祀文化
厦门市集美区英村南岳宫祭祀食品中主祭坛的物品:炸枣、黄花菜、香菇、子层肉、鸭蛋、鱿鱼、插有花的发糕、五种水果(青枣、菠萝、梨子、苹果、橘子)。集美英村南岳宫祭祀主神坛:供紫微大帝。摆放炸枣、黄花菜、香菇、子层肉、鸭蛋、鱿鱼、发糕、三碗汤圆、糖果、红糕、青枣、菠萝。右神坛:供天上圣母。摆放炸枣、黄花菜、香菇、五花肉、鸭蛋、鱿鱼、发糕、三碗汤圆、糖果、红糕、青枣、菠萝。而汤圆的寓意:汤圆是安神的胃,同“圆”的音,是赚大钱的意思,普通摆的是三碗、六碗、八碗吉祥数字。
南北差异
吃汤圆时间
中国北方吃汤圆一般是大年十五元宵节, 吃了汤圆才出门闯世界。而南方是过年吃汤圆。
汤圆与元宵
从食用地域来看,一般有“北元宵、南汤圆”,两者主要原料都是糯米和馅料。汤圆是糯米水磨,取其粉晒干,再和水摘剂包馅,用手心搓成圆球下锅煮熟,分甜馅和成馅,流行语江南地区。每逢春节,家家户户磨水粉制汤圆。上海城隍庙的鸽蛋网子、宁波猪油汤团、湖北大汤团、成都赖汤圆等都属于水粉制作。北方则用箩滚手摇的方法,把馅块放入糯米粉里滚,馅块粘了粉渐渐撞成球状,粉层薄,粉层面是干的。北方的元宵吃法丰富,还可以做成油炸宵、拔丝元宵、穿衣元宵、蒸元宵、烤元宵等。二者在馅料上也有一些不同,元宵多为甜馅,有豆沙、黑芝麻等;汤圆则甜、咸、荤、素馅皆有,例如水果、肉类等。
意义
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
汤圆为取其新年团圆吉祥之意,已超出节令食品的意义,成为冬春季节广为食用的夜宵食品。
参考资料
珠光玉润话汤圆.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01-26
传统美食——汤圆.微信公众平台.2024-01-25
元宵节话汤圆.中国知网.2024-01-26
元宵节汤圆的4种做法.中国知网.2024-01-26
各地驰名风味汤圆元宵.中国政府网.2024-01-25
汤圆:正月十五的别样风味.湛江新闻网.2024-01-25
汤圆——团团圆圆.中国知网.2024-01-26
目录
概述
词语解释
历史沿革
前身
起源
先有汤圆,后有元宵
近代
做法
红豆酒酿汤圆
五彩汤圆
糯米糍汤圆
黑芝麻汤圆
营养价值
吃汤圆的建议
特色汤圆
宁波汤圆
擂沙汤圆
三角汤圆
鸭母捻
小汤圆
够姜汤圆
北乡汤团
五色汤圆
 赖汤圆
 心肺汤圆
姐妹汤圆
芝麻枣泥汤圆
四式汤圆
雪中送炭
香蕉奶皇汤圆
山珍珠翡翠汤圆
平海汤圆
叠式汤圆
汤圆文化
寓意
婚嫁礼俗
祭祀文化
南北差异
吃汤圆时间
汤圆与元宵
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