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火枪手》,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法语为Les Trois Mousquetaires,英译本名称为The Three Musketeers。中文译本最早被译为《侠隐记》,又名《三剑客》。该作品于1844年3月至7月在巴黎《世纪报》(Le Siècle)上连载,作者是
浪漫主义文学派代表
亚历山大·仲马。
《三个火枪手》中的“火枪手”指的是
阿多斯、
阿拉密斯和波托斯。故事发生在1625年的
法国,讲述了
达达尼昂从家乡来到
巴黎,加入国王火枪队,与火枪队中三人阿托斯、
波尔托斯和阿拉米斯成为朋友,并与他们一起参与了国王路易十三、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与权倾朝野的
枢机黎塞留之间明争暗斗的英勇冒险故事。
在大仲马看来,历史就是挂小说的钉子。《三个火枪手》便是其历史通俗小说的代表之作,其
写作风格对
金庸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该作品揭露出十七世纪法国宫廷的丑陋和
统治阶级的伪善,进而反映出达达尼昂和火枪手们不畏强权、勇敢斗争的侠义、冒险与爱国的
欧洲骑士精神。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
法国大革命后,追求个性解放、精神独立和自由发展的
自由主义思潮在法国开始抬头,但这种新兴的
资产阶级思想并不稳固,仍然受到陈旧的封建习俗和偏见束缚和约束。处于社会中的个体自我意识发展,自我感情膨胀,并急于从受压抑的现实状况中解放出来。在
英国和
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下,
浪漫主义文学得以兴起。
亚历山大·仲马正是该派的重要元勋。浪漫主义思潮站在古典主义的对立面,一方面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主张个人独立和自由创作;另一方面重新挖掘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强调小说、诗歌和戏剧的现实生活事实。
创作灵感
大仲马的合作创作者奥古斯特马盖(Auguste Maquet)向其提议写一部关于
路易十三、红衣主教黎塞留和安娜·奥地利王后的长篇小说。正好1843年,大仲马在搜集路易十四世的历史时,无意中在图书馆中发现了库尔蒂兹(Gatien Courtilz De Sandras )写的《达达尼昂先生回忆录》(The Memoirs of M. d’Artagnan)一书。
在库尔蒂兹的书中,
达达尼昂在第一次觐见国王火枪队队长时碰到的三个火枪手:阿托斯、波托斯和
阿拉密斯引起
亚历山大·仲马的好奇与注意。为寻找三个火枪手的踪迹,大仲马还特地查阅了大量资料,并最终在《拉费尔伯爵回忆录》手稿中验证了三个火枪手在历史中的真实性。根据库尔蒂兹的记述,达达尼昂于1640年加入国王火枪队,三个火枪手是兄弟关系,也是于1640前后加入火枪队。
大仲马对库尔蒂兹的书籍进行了
二次创作,直接借鉴书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反而将
达达尼昂和阿托斯等三个火枪手加入火枪队的时间提前了大约十五年,以使这四个原型人物嵌套于1625年
法国围攻拉罗舍尔的历史背景之中。同时,
亚历山大·仲马在借用的时候对部分次要人物进行了彻底改写,将爱情和政治斗争两者之间的交织作为重点,凸显了作者的
浪漫主义文学色彩。
内容情节
自16世纪起,法国开始了宗教改革,形成了彼此对立的两派:
天主教派和
胡格诺派。两派之间
宗教战争频发,直至1598年《南特敕令》的颁布,法国得到统一,但却导致了胡格诺派的国中之国。1625年,胡格诺派信徒在拉罗舍尔聚集,联络
英国并反对政府。《三个火枪手》正是围绕
达达尼昂与三个火枪手在此背景下经历的英勇冒险故事而展开。
主人公达达尼昂在得到其父的十五个埃居、一匹长毛瘦马和一封亲笔信三件礼物之后,告别家乡,远赴
巴黎希望能在其父的同乡特雷维尔为队长的国王火枪队里当一名火枪手。在拜见特雷维尔的过程中,达达尼昂阴差阳错地与火枪队里三个火枪手阿托斯、波托斯和
阿拉密斯相继结怨,并约定以决斗了结恩怨。声张禁止决斗的红衣主教卫士的出现打搅了决斗的进行,反而使得达达尼昂与火枪手们站在统一战线,共同对付红衣卫士。通过此次事件,达达尼昂不仅获得了特雷维尔的信任、国王的奖赏还与三个火枪手们结成了生死与共的知己。
实际上,
路易十三、
枢机黎塞留明面上君臣和睦,暗地里却私下较劲。王后安娜·奥地利成为两者冲突的牺牲品,既没有得到国王的宠爱,也因为拒绝黎塞留的
爱慕引发报复。
英国白金汉公爵对王后爱慕有加、向往已久,引得黎塞留嫉妒,遂寄出假信骗白金汉公爵至
巴黎。王后担心事情败露,只得偷偷与白金汉公爵私下见面,并以
金刚钻坠相送以表怀念。此事被黎塞留得知,一方面暗自派出自己的亲信温特勋伯爵夫人(即
米拉迪),来到白金汉公爵身边偷得金刚钻坠上镶嵌的两颗钻石;另一方面在时机成熟时便向国王提议举办宫廷舞会,并特意嘱咐国王要求王后在舞会当天要佩戴那条金刚钻坠。
王后惊慌失措,无计可施,只得写信一封由身边侍女波那瑟太太找人送往
英国。波那瑟太太正是
达达尼昂房东的妻子,达达尼昂巧合之下得知此事,出于对波那瑟太太的
爱慕与王后的忠诚,便勇敢地答应了下来。最终在三个火枪手的帮助下,达达尼昂顺利将信交给白金汉公爵,并及时拿回金刚钻坠,粉碎了黎塞留的阴谋诡计。经此事,达达尼昂的英勇赢得了波那瑟太太的芳心,在约会之际波那瑟太太却提前被黎塞留拘捕。达达尼昂为寻找波那瑟太太,机缘巧合下与黎塞留心腹
米拉迪结识并发现了她的秘密:肩上烙着一朵百合花印记。这也招致米莱迪疯狂的报复,三番五次设陷阱暗害
达达尼昂,却均未成功。
金刚钻坠一事让黎塞留脸面全无,于是他利用新旧教徒的矛盾说服国王围困拉罗舍尔。白金汉公爵则要势通过解救拉罗舍尔以赢得王后的芳心。英法战争就此爆发。在英法对战之时,黎塞留暗派心腹米莱迪行刺白金汉,机缘巧合之下三个火枪手得知此事。米莱迪一到
英国,便被事先得到达达尼昂和火枪手们通知的温特勋爵软禁。然而,负责看守米莱迪的温特勋爵心腹费尔顿在米莱迪的魅惑之下,心甘情愿地将其救出并侥幸成功地刺杀了白金汉公爵。
米拉迪回到
法国之后,正好在一处修道院里碰到了被王后救出的波那瑟。然而
达达尼昂也得知了波那瑟太太的消息,却晚来一步,波那瑟已被米莱迪毒死。新仇旧恨加在一起,最终达达尼昂、三个火枪手、温特勋爵以及一名刽子手将米莱迪行刑于利斯河畔。故事的最后,达达尼昂接受了黎塞留的火枪队副官的委任状,而三个火枪手也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人物角色
达达尼昂(D’Artagnan)
达达尼昂的个性鲜明,有一种刚毅坚强、光明磊落、正直忠诚的气质。在小说中,达达尼昂勇敢果断,只身前往
巴黎谋求生计,与决斗的方式结识三个火枪手,武艺超群地击败红衣主教的密使。正是这种充满正义感、侠胆照人的品质,获得了火枪队队长的信任和国王的赞赏。冒着生命危险取回金刚钻坠,既反映了他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也揭示了他强烈的创功立业的渴望。在与米莱迪的纠缠之中,又反映出他思维敏捷,富有智谋,最后在知道米莱迪的罪恶之后,又反映出他嫉恶如仇的性格。正如小说第一章,达达尼昂父亲对他所说的,出身赋予你荣耀,要有勇气,要敢于冒险,并忠诚于国家。达达尼昂聚这些优良而高贵的品质于一身,成为那一时期
法国眼中的英雄与斗士。
阿托斯(Athos)
阿托斯原是拉费尔伯爵,了解上流社会以及最显赫的
社会阶层的习俗和名门世家子弟的习惯。迎娶米莱迪之后,倾家荡产并身败名裂,而后化名为阿托斯,加入国王火枪队成为了一名火枪手。这段失败的感情也使得原本品质高尚、平易近人、高贵不凡、英俊机智的伯爵变得孤僻,沉默寡言,强颜欢笑和尖酸刻薄。也正是因为这一段感情经历,使得阿托斯处事老练,看淡人情世故,行事举重若轻。在
达达尼昂发现米莱迪的秘密之后,阿托斯又表现出罕见的冷静沉着以及勇敢无畏的气概,而后为达达尼昂出谋划策,并与火枪手们一起审判了米莱迪。之后,阿托斯在达达尼昂的麾下继续当火枪手。
波托斯(Porthos)
因达达尼昂发现波托斯的肩带前面绣金,而后面却是水牛皮做的,与达达尼昂结冤,在决斗之后成为好朋友。小说中,波托斯性格与阿托斯完全相反,除了学问之外无事不谈,健谈善言,喜欢说话,但是说话只图痛快,心里有话藏不住,经常口无遮拦。有一副倔脾气、嫉恶如仇,但是喜欢自我吹嘘、爱慕虚荣,同时又头脑简单、粗鲁莽撞、有勇无谋。在小说的结局中,波托斯如愿退役离队。
阿拉米斯(Aramis)
阿拉米斯9岁时就进了修道院,然而就在他20岁快成为教士时却被误会参与一起谋杀案,只能暂时脱下道袍。结识了阿托斯之后,在阿托斯和波托斯的建议下加入了火枪队。因此
阿拉密斯并非心甘情愿当火枪手,一心想当教士,专注于神学研究,擅长写诗。他举止文雅,风度翩翩,表面上为人坦白,实际上城府很深,总是把心里的想法隐藏起来。“今天你是我的朋友;明天,对我来讲,你只不过是个影子罢了,或者更确切地说,你不再存在。至于世界嘛,它是一座坟墓,而不是别的东西。”书中的这句原话反映出阿拉米斯的
世界观与人生观。最终阿拉米斯在一家修道院
皈依佛门。
王后安娜·奥地利(Anne of Austria)
原是
西班牙国王的女儿,后因政治联姻嫁给
路易十三世。拥有绝世美貌和倾国倾城的姿色,得不到国王的信任,同时拒绝了
枢机温柔的感情,又时时受到红衣主教的憎恨。在小说中,国王认为王后的亲信谢弗勒斯夫人经常为王后在政治阴谋和恋情阴谋上效力,加之又是西班牙人,对王后抱有成见。因此王后身边忠实的仆人和心腹大多被发配或者迫害,还经常受到国王离婚、发配甚至审判的威胁。
黎塞留红衣主教(Richelieu)
在小说中,他军功赫赫,是矫捷风流的骑士,高傲凶残、目光犀利、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最非凡的人物之一。同时,他也秉性多疑,遇事多虑,心存猜忌,特别是对自己的心腹米莱迪。根据
亚历山大·仲马的描述,黎塞留早就爱上了王后,但却遭到王后的拒绝,围困拉罗舍尔不仅是为法兰西除掉一个仇敌,而且是对一个情敌即白金汉公爵报一箭之仇。
白金汉公爵(Lord Duke of Buckingham)
英国两朝国王的宠臣,凭着国王的信任,手里握着无限的权力。在小说中,他
爱慕王后安娜·奥地利,为寻求冒险和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勇敢胆大,敢闯敢干。他收到冒充王后写给他的信后独自来到
法国,冒着生命危险与王后见面,取得王后的金刚钻坠之后方才离开。他说服英国国王解救拉罗舍尔,标榜为了英国的荣誉,但实际却是利用这些权力出于个人利益为自己的爱情服务。
米莱迪(Milady)
米莱迪原是修道院里的一名修女安娜·布勒伊,却不守
清规诱使青年神甫犯戒。两人一起远走高飞,在偷盗被抓之后,
米拉迪在勾引狱卒儿子后越狱,青年神甫却被烙以印记。青年神甫的哥哥——刽子手找到了米莱迪,遂将印记烙于她身。之后米莱迪被当地爵爷(即阿托斯)看中,抛弃了青年神甫,成了拉费尔伯爵夫人。在拉费尔发现身上的印记之后遭吊刑,后逃脱至
英国后,再婚成了温特勋爵夫人。米莱迪为了独占财产又谋害了第二任丈夫,而后成为
枢机委派在白金汉公爵身边的密使。在舞会事件中,盗取了白金汉的金刚钻坠上的两个钻石,而后遭到
达达尼昂的算计,因百合花印记的秘密被发现,与达达尼昂结怨,并三番五次暗杀达达尼昂。在英法对战期间,黎塞留委派
米拉迪暗杀白金汉公爵,却被火枪手们得知,后被温特勋爵(即米莱狄第二任丈夫的弟弟)软禁。米莱迪成功诱惑看守并越狱,并蛊惑看守成功刺杀了白金汉。回到
法国后,在修道院里毒死波瑟那太太后被仇人们处死。
波那瑟太太(Mme. Bonacieux)
波那瑟太太是王后安娜·奥地利身边的侍女兼亲信,是达达尼昂一见钟情和爱慕的对象。在小说中,波那瑟太太对王后极其忠诚,带白金汉公爵与王后见面,在知道自己丈夫已经投靠黎塞留后,将王后写给白金汉公爵的信委托给达达尼昂。在达达尼昂取回金刚钻坠之后,倾心于达达尼昂。但与达达尼昂约会之际被黎塞留拘捕,而后在王后的营救下到了修道院躲藏,最后被
米拉迪毒死。
主题思想
反对君主专制与教权
亚历山大·仲马生活在保皇派和共和派激烈斗争的年代中,作者在《三个火枪手》中给读者展现出十七世纪的
法国是一个道德观念淡薄、不顾廉耻的时代,民族的命运和芸芸众生的生命变得脆弱而不可知。作者正是要揭露当时宫廷的罪恶、贵族的丑态百出和统治阶级的伪善来表达他反对君主专制,反对教权的思想。
冒险与爱国精神
《三个火枪手》中
达达尼昂和三个火枪手们不畏惧权贵和死亡的威胁,意志坚强、敢爱敢恨、快意恩仇,凭智慧和勇敢去冒险和开创未来。这是一种典型的
欧洲骑士大无畏的侠义精神,也体现了
亚历山大·仲马笔下的英雄人物的爱国精神。同时,这种精神也注入了大仲马自身的价值观及理想,即要塑造和发扬个人的侠义精神来对抗世俗的罪恶,唯有如此才能成为英雄与斗士。
对于古典主义文学的批判
古典主义将小说当作“修身教科书”看待,认为描写了凡涉秽亵的描写,一概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之下,“自由意基这个臭名昭著的论点,可是一个致命的危险”。在《三个火枪手》中有很多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如达达尼昂与
米拉迪女仆的邂逅,以及后来假冒瓦尔德伯爵的名义骗取米莱迪的信任等。
亚历山大·仲马作为
浪漫主义文学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正是要通过这种反道德的叙事来打破古典主义的条条框框,这也说明他意在通过《三个火枪手》提倡在文学上要独立和自由的创作。
艺术特色
情节曲折,安排合理
《三个火枪手》“可以说是有许多密切联系而又独立成章的小故事组成”。大仲马一方面起笔就用故事展开情节,制造悬念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又在故事的陈述过程中应用神奇的想象力,虚构和设计出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加入细致入微和丰富生动的情节,使故事显得合理、动人、有吸引力。在小说中,
亚历山大·仲马对于
达达尼昂与波那瑟的爱情故事以及
米拉迪人物形象的刻画就充满着一波三折,触目惊心,峰回路转。
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大仲马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三个火枪手》中,达达尼昂与波那瑟太太一见钟情,而后甘愿为其冒着生命危险前往
英国,
枢机和白金汉伯爵亦因对王后的
爱慕而不惜发动英法战争。一方面来说,具有夸张手法的应用,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小说富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小说与戏剧相融合
亚历山大·仲马早期以戏剧创作为主,因此《三个火枪手》带有鲜明的戏剧色彩,具有小说与戏剧相融合的文学风格。在《三个火枪手》中,大仲马应用了大量的对话交代背景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正是通过这种对话的方式,凸显了小说中人物典型的性格特点也使得小说更加通俗易懂。同时,小说的章节目录以及场景编排也犹如戏剧的剧幕,“整部小说就如同接连不断的独幕串联而成”。此外,大仲马善于捕捉戏剧冲突,塑造出小说跌宕起伏的剧情,使得小说更加戏剧化的同时也让情节既扑朔迷离又完整紧凑。
历史与虚构相结合
《三个火枪手》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而且是历史通俗小说。文学批评家曾因此称
亚历山大·仲马为通俗作家。在大仲马看来,历史与小说有质的区别,大仲马认为历史只是他用来挂小说的钉子。《三个火枪手》正文第一句话“1625年四月……就像
胡格诺派把它变成了第二个拉罗舍尔似的。”便引出具体的历史背景,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全书主线叙事和重大事件符合历史逻辑,可以说大仲马是通过小说的方式戏说历史。但是小说并没有完全还原历史,而是提供了似是而非的历史,在故事发展和人物塑造等方面为了故事发展的需要又存在一定程度的虚构。
作品评价
反面评价
《三个火枪手》中的故事情节独具匠心,人物特征别具特色,上演了善良与罪恶、忠诚与背叛的永恒主题。作者对于当时时代背景的揭露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没有深刻揭露社会冲突的本质,没有剖析阶级矛盾的内核……也没有正本清源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整部小说有一点史实依据,但反映的只是支离破碎甚至有悖于历史的事实。“一件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却被
亚历山大·仲马写成了个人的恩怨,这当然与历史本身相去甚远。”有批评家因此认为大仲马“既抢又盗,用不着拿笔,只用一把剪刀就够了”也有批评家认为《三个火枪手》只能归属于社会言情小说,
达达尼昂与火枪手们的冒险与竞争形象只是早期
资产阶级为聚敛财富的口号。
正面评价
不过历史是公正的。2002年,在大仲马诞生两百周年之际,
法国举行仪式向大仲马表示敬意,大仲马成为法国第70位贤人,也是继
伏尔泰、
让-雅克·卢梭、
维克多·雨果、
爱弥尔·左拉和
安德烈·马尔罗之后的第六位作家而进入先贤祠。实际上,人们曾把《三个火枪手》与《
鲁滨逊漂流记》在
英国引起的轰动相比,并流传着一句话,“如果今日某个荒岛上真有个鲁滨逊,那他一定也在读这本《三个火枪手》!”
亚历山大·仲马在《三个火枪手》中的情节设置、历史典故应用以及侠义精神的彰显均对
金庸的作品有所影响。金庸曾经说过:“《侠隐记》一书对我一生影响极大,我之所以写武侠小说,可说是受了此书的启发。”“《三剑客》教了我怎样活用历史故事。”茅盾评价到,《侠隐记》“能够从对话里巧妙地写出动作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的变化。”
大仲马的传记作者
莫洛亚安德烈评价到,“一代人对一部作品的评价可能是错误的。四代人或者五代人的评价就再不会是错误的了。”《三个火枪手〉如此长久、如此普遍地得到大众的喜爱,说明
达达尼昂和三个火枪手们“坚强的意志、高贵的忧郁、无处可施的精力、巧妙的风雅、又风流又殷勤,这些品行使四位人物成为至今仍然乐于见到的那个法兰西……的一副缩影。”也正是这种炽烈的情感与品行激励着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们建功立业、英勇无畏与慷慨奋发。
作品影响
《三个火枪手》一经连载就获得空前成功,并奠定了
亚历山大·仲马作为历史小说家的地位,使大仲马不仅在
法国,而且在世界上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三个火枪手》被译成多种文字传播至国外,并从1903年起多次被众多国家搬至银幕。
《三个火枪手》中
达达尼昂和他的三个伙伴的故事吸引了成千上万读者的关注,大仲马在第二年又出版了续篇《
二十年后》,以及续篇的续篇《
布拉热洛纳子爵》,这三部作品被称为“三个火枪手”三部曲。
衍生作品
电影
在这些电影中,评价排名比较靠前的电影有《三个火枪手》(1993)版,《三个火枪手》(1921)版,《三个火枪手》(1948)版,《三个火枪手》(1933)版。
电视剧
英文译本
《三个火枪手》已被翻译和重印多次。早在1846年发行时就有三个不同的英文译本:William Barrow《The Three Musketeers》版本,Park Benjamin《The Three Guardsmen》版本和另一匿名不完整的版本。
在这些版本当中,William Barrow《The Three Musketeers》版本没有删减,几乎是按照原文的内容直接翻译,被称为是第一个也是最好的英文译本。该版本在1991年经 David Coward添加解释性注释后重新由Everyman's library出版,现在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仍在出版。
中文译本
国内《三个火枪手》的译本有多种。译为《侠隐记》的有1907年
伍光建版和1936年曾孟浦版。伍光建版是国内最早的版本,该版本对原文内容有删节,是晚清白话翻译文学的代表之作,1915年被编入
商务印书馆《说部丛书》第二集,得到“五四”新文学提倡者
胡适等人的高度赞誉。1924年,该版本经茅盾校注后多次再版,于1932年收入“
万有文库”,并被教育部列为当时中学国语文科的补充读本。译为《三剑客》的有1994年
罗国林、王学文版,1995年
周克希版,2001年杨华、杜军版。译为《三个火枪手》的有1978年
李青崖版,1994年何纯版,1995年赫运、王振孙版和2005年李玉民版。
为适合给青少年阅读,还有1991年邓新译
连环画版与改写版包括1957年伍蠢甫和伍孟纯版,1991年李雯版和2003年谈戈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