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1931年2月25日-),
淄博市人,遗传学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1951年,李振声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和陕西省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遗传研究所所长等,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992-1997年,李振声任遗传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振声主要研究方向是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系统研究了小麦与
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提高了中国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的国际影响和中国小麦生产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外,曾获荣获
陈嘉庚科学奖生命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作物学会“杰出作物学家奖”等。
2024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李振声被授予“
共和国勋章”。
1931年2月25日,李振声出生在
山东省淄博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先是在农村上私塾,就读于周村培德学堂,之后在
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念书。11岁那年,山东大旱三年,至此“饿”成为他的童年阴影,这也是李振声后来选择学农的原因,1947年,
济南市解放,读到
高中二年级的李振声为减轻家庭负担辍学,前往省城济南寻找工作,偶然看到
山东农业大学的
招生广告,便报考了山东农学院农学系,1951年,于该校学士毕业。大学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做研究实习员,师从冯兆林先生,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负责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种植与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这一待就是6年。
1956年至1965年,李振声响应国家支援
大西北地区的号召,跟随同课题组调到陕西杨陵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农业研究所工作,开始了小麦育种研究,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期间,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下雨,到6月14日,一天都爆晴,1000多份杂种中除小偃6号的祖父(小偃55-6)和长穗偃麦草,其他小麦都青干了,李振盛课题组在这个材料上进行了两次杂交,最终育成具有相对持久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1965年至1987年,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
1987年,在西北工作了31年的李振声被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上任没多久,中国粮食出现了下降,便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并在中国科学院率先组织实施了“农业黄淮海战役”,1990年,入选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1991年,凭借在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方面成就,李振声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992年至1997年,任遗传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李振声向中央农村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2003年,面对中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现象,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2006年,获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7年8月15日,李振声做客腾讯网,向网友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2011年,提出开辟粮食增产新阵地,发展现代农业和盐碱地治理的想法,并罗列了建设“
渤海粮仓”的科学依据,2年后,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正式启动。2016年,李振声获国际作物学会“杰出作物学家奖”。
2024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李振声被授予“
共和国勋章”。
李振声在社会任职方面,曾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陕西省科协主席,
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常务委员等。
小麦与
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1950年开始,经过20年研究,李振声课题组通过远缘杂交、回交、花粉辐射、异地加代、原位杂交检测等技术手段,建立了规模化创制小偃麦易位系新系统,培育出一批持久抗病而且高产优质的小偃系列品种,创制了八倍体小麦、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等小偃麦新种质,育成了“小偃4号”“小偃5号”“小偃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其中以“小偃6号”表现最突出,使中国小麦杂交育种走在了世界领先行列,并于1985年获得了国家发明
一等奖。
创建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为了有目的、快速地将外源
基因导入小麦,李振声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并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开创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1990年开始,李振声从中国人多地少、资源不足的国情出发,开辟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麦育种新领域,提出了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育种新方向,而且鉴定与筛选出了“磷高效”和“氮高效”小麦,通过研究改进,育成了能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偃54,并在
河南省、
陕西省等省累计推广700万亩。随后,李振声又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研究改进,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优质”“高产”问题,育成了小偃81新品系,2004年,在
河北省部分地区平均亩产1130斤,位居10个参试品种的第一名,更是受到当地农业部门的重视和农民的欢迎。2022年,李振声院士团队在
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试验站开展盐碱地科研工作。
在指导学生方面,李振声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在科研方面,李振声给学生足够的研究空间,鼓励青年人发挥创新精神,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李振声一直担任博士生导师,他的博士生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如研究小麦高效利用土壤养分的生理机制和遗传控制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童依平。
“李振声院士热爱祖国,品德高尚,毕生奉献于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现活跃在农业科研第一线,继续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国家科技部评)
“李振声院士针对国家和社会需求,不断开创小麦育种新领域新方向,积极开展农业战略研究,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引领作用。”(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评)
“对待科研工作,李先生一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十分关心学生的研究进展,总是主动与学生交谈,交换研究思路。”(李振声学生
童依平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