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别名解百纳、解百纳·苏维翁,欧亚种(Vitis vinifera),原产
法国西南部吉隆达省(Gironde)波尔多市(Bordeaux),由
品丽珠(Cabernet Franc)与
长相思(Sauvignon Blanc)自然杂交而来。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统计,截至2017年,赤霞珠全球种植面积341, 000公顷,占世界葡萄种植面积的5%,在所有酿酒葡萄品种种植面积中排名第一。主要分布在中国、法国、
智利、
美国、
澳大利亚、
西班牙、
意大利和
南非,其中中国的种植面积最大,达60,000公顷,并呈增长趋势。
赤霞珠萌芽迟,晚熟,皮厚,适合
橡木桶酿造,经常与
梅洛(Merlot)、
品丽珠等一起混酿调配,酿制成著名的“波尔多风格”
葡萄酒,典型风格色深、
单宁高、涩味明显、酸度高、酒体浓郁且有味蕾冲击力,青草味、
黑醋栗果味等香气突出,经瓶中陈年后发展出柏叶、雪松等三类香气,单宁变得柔和,口感更柔顺。上好的优质赤霞珠葡萄酒一般可以陈年10~30年,是最具窖藏能力的葡萄品种之一。因风土条件与酿造工艺不同,赤霞珠葡萄酒在主要的著名产区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名称
赤霞珠,别名解百纳、解百纳·苏维翁,在中国与
蛇龙珠、
品丽珠因同有外文“Cabernet”而统称为“解百纳”,也被统称为“三珠”。外文名Cabernet Sauvignon,“sauvignon”由
法语“sauvage”演变而来,意为“野生的”。 赤霞珠最早可追溯到1763年,以“ Petit Cabernet”的名字被记录在利伯恩(Libourne)市长的一份手稿里。现赤霞珠在各个地方仍有惯用的名称,详细请看下表:
来源
赤霞珠隶属欧亚种,1996年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博士生约翰·鲍尔斯(John Bowers)及其导师卡罗·梅雷迪思(Carole Meredith)对葡萄品种进行
脱氧核糖核酸分录时,确认赤霞珠是
品丽珠与长相思自然杂交的后代。在此之前,赤霞珠经常被误认为是品丽珠。截至目前为止,赤霞珠一共有19个官方认证的克隆体,编号分别是 15、169、 170、 191、 216、217、 218、 219、 267、 269、 337、 338、 341、 410、 411、 412、 685、 1124 、1125。
赤霞珠原产法国吉隆达的波尔多市,具体开始种植的时间不详;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在全世界广泛种植,现赤霞珠是世界最广泛种植的酿酒葡萄,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统计,截至2017年,赤霞珠全球种植面积341, 000公顷,占世界葡萄种植面积的5%,在中国、法国、智利、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和南非等均有种植,其中中国的种植面积最大,达60,000公顷,并呈增长趋势。
生长习性
赤霞珠长势中旺,产量高,达20-140hl/ha(百升/公顷),可通过转色期前剪果等栽培技术合理控制产量,如法国波尔多列级庄级别的
葡萄酒,法定产量最高为50百升/每公顷。
赤霞珠出芽晚,较
梅洛(Merlot)和
品丽珠萌芽迟1~2周;成熟中晚,较梅洛和品丽珠萌芽迟1周左右。适宜温和或炎热气候,在向阳、排水良好的砾质等偏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易得枯叶病、白粉病,可合理使用
波尔多液等制剂合理预防。此外,使用SO4砧木会使茎干死亡的概率增大。
植物性状
梢尖与嫩叶呈红绿色,成叶中等大小,五瓣且边缘锯齿带圆,叶面光滑,叶背绒毛稀。果穗小至中大,有副穗;果粒小且紧凑,果霜厚,蓝黑色,果皮厚,
葡萄籽与果肉的比例接近1:12,粒硬多汁,有涩味、淡青草味。
酿造特点
赤霞珠果皮厚,
单宁含量高,酸度高,香气浓郁,因此经常放置在
橡木桶里酿造熟成,一方面可以软化单宁,使酒的口感变得柔顺;另一方面,可以增加
红橡木风味,如
烘焙、
香草、咖啡、雪松等香气。赤霞珠本身的葡萄品种特性及酿造特性,让它成为陈年
葡萄酒的绝佳代表。但因单酿赤霞珠经常会缺乏丰满与圆润,因此经常与
梅洛、
品丽珠等调配混酿。
葡萄酒特性
不管是哪个地区的赤霞珠葡萄酒,都具有同样的共性,也是赤霞珠区别于其他葡萄品种的特点,以它酿造的葡萄酒往往颜色深,
单宁含量高(酚类物质含量高,很少葡萄品种能达到)、酸度高、结构庞大,黑加仑、
青椒、
紫罗兰等香气典型且稳定。
质量上乘的赤霞珠刚酿成时单宁强劲,酸度刺激,口感体验欠佳,需经陈年,陈年过程中,
黑醋栗等黑色水果和
红橡木气息会缓慢向雪松、烟草等转化,整体变得柔和、复杂、多层次。此类赤霞珠葡萄酒的陈年时间通常在10~30年之间,个别能存放一个世纪。赤霞珠也酿造简单果味的
葡萄酒,这类葡萄酒适合尽早饮用,通常不建议存放时间超过5年。
著名产区及品牌
除了上述共性之外,因各地区的风土条件不同,既气候、天气、土壤、栽培方式等的不同,加上使用不同的酿造工艺,各地区的赤霞珠葡萄酒风格不同。了解各产区赤霞珠葡萄酒的特色,对于消费者选购葡萄酒、销售人员推荐酒款、人们日常品酒与配餐,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中国
赤霞珠于1892年首次引进中国,是中国分布最广、栽种面积最大的
葡萄品种。而
宁夏回族自治区凭借独特的产区地域优势,出产优质赤霞珠,
葡萄酒风格典型且优质,在醇鉴(Decanter World Wine Awards)、柏林大赛等世界葡萄酒大赛中,屡获得金奖、白金奖等高含金量奖项,收获颇丰,一跃成为中国对外的“明星产区”。宁夏积温高(≥10℃的积温为3200~3300℃),光照强(年日照小时数在2000H以上),降雨少(年降雨量200~700mm),温差大(一般相差10~15℃),可控水(黄河流域),无污染(荒漠滩上种植),淡灰钙土、
砾石、沙壤土等多样化土壤丰富,种植出成熟度较高的优质赤霞珠,
葡萄酒色深、饱满浓郁、酒精度高、
浆果味明显、带植物气息、
红橡木气息。代表性酒庄有
志辉源石酒庄、贺兰晴雪酒庄、巴格斯酒庄、贺东酒庄、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迦南美地酒庄、留世酒庄、
保乐力加酒庄等列级酒庄等等。
法国
赤霞珠在
波尔多种植量排名第二,常被酿制成影响全球酿酒界的“波尔多混酿”。所谓的“波尔多混酿”(波尔多风格),是指以赤霞珠、
梅洛、
品丽珠、小味儿多(Petit Verdot),甚至是
马尔贝克(Malbec)、
佳美娜(Carmenere)等调配混酿的
葡萄酒,葡萄酒酒体浓郁、结构强、酒精度中等到高、酸度高、香气复杂而优雅,带有
红橡木气息。
此风格在法国波尔多的梅多克产区(Medoc)最为出名,旗下子产区风格各异:圣埃斯泰夫区(St-Estèphe)的矿物与灰尘味突出;玛歌村(Margaux)的紫罗兰香味明显;波亚克村(Pauillac)有经典的铅笔和黑醋栗香气;圣于连区(St-Julien)的雪松和雪茄盒明显;穆利斯区(Moulis)比较柔和;里斯特哈克区(Listrac)的泥土气息突出;下梅多克(Bas Médoc)的湿泥土气息则更为明显。产区内的代表性酒庄一般酒标上都会标注“Cru Classe”的字样,意为“列级酒庄”。如拉菲(Château Lafite-Rothschild)、拉图(Chateau Latour)、木桐(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玛歌(Château Margaux)、靓次伯(Chateau Lynch-Bages)、巴顿(Leoville Barton)等。每个酒庄或品牌均会有正牌、副牌、入门款等不同系列等级的葡萄酒,方便人们根据自己的预算进行选择。
意大利
赤霞珠在1820年被引入意大利的皮埃蒙特产区(Piemonte)。但使意大利赤霞珠名声大噪的是
托斯卡纳产区,在这里赤霞珠与
桑娇维塞等葡萄品种混酿,成酒
黑醋栗、黑樱桃的香气突出,甜而美丽,高酒精(可达14°),高酸,高
单宁,成为著名的“
超级托斯卡纳风格”。此风格的酿成,被誉为打破传统的典范。上个世纪90年代的意大利DOC法文规定,托斯卡纳奇安蒂(
基安蒂酒)产区生产的
葡萄酒必须由不低于70%的本土红葡萄品种桑娇维塞(Sangiovese)且不低于10%的本土牛奶葡萄品种混酿,若不符合此项规定,则只能以意大利最低等级Vino da Tavola标注。安东尼世家(Machese Pie Antinori)不顾此项规定,在1978年酿造了赤霞珠与
桑娇维塞混酿葡萄酒“天娜(Tignanello)”,第一瓶“
超级托斯卡纳”诞生。但真正让“超级托斯卡纳”在全世界高价位走红的是
西施佳雅(Sassicaia),它的成功也引来了一大批疯狂追随者,现在西施佳雅所在的保格利(Bolgheri)小镇,已经成为酿造“超级托斯卡纳”的大熔炉。因西施佳雅的品质一直稳定且名扬海外,1994年被官方允许标注“DOC”,是
意大利唯一享有此荣誉的酒庄。
意大利也用赤霞珠酿造波尔多风格的混酿酒,如东北部的
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罗马涅(Emilia-Romagna)、
威内托大区(Veneto)、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Friuli-Venezia Giulia),一般
性价比比较高。
赤霞珠在意大利的品质代表有:安东尼世家(Marchesi Antinori)、嘉雅(Gaja)、拉格德酒庄(Alois Lageder)、玛奇奥酒庄(Le Macchiole)、奥纳亚酒庄(Ornellaia)、胜利侯爵堡酒庄(Tenuta San Leonardo)、
西施佳雅(Sassicaia) 、塔斯卡酒庄(Tasca d’Almerita)、索拉雅( Solaia )等。每个酒庄或品牌均会有正牌、副牌、入门款等不同系列等级的
葡萄酒,方便人们根据自己的预算进行选择。
美国
美国纳帕(Napa Valley)的赤霞珠尤为出名,葡萄酒
单宁柔和且成熟、如丝绸般顺滑,色深、超级饱满浓郁、酒精度经常达15°以上,很少低于14°,酸度低,黑樱桃等黑色
浆果香气突出,带有
红橡木气息,肥美香甜,少甚至无绿色植物气息,俗称“纳帕风格”。“纳帕风格”代表着著名酒评家
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钟爱的味蕾偏好,他影响着美国甚至世界几代人对
葡萄酒的喜好。市场的追捧也使得美国涌现了一大批生产此风格的“膜拜酒庄”,如寇金(Colgin)、卡布瑞酒窖(Cakebread Cellars)、哈兰酒庄(Harlan Estate)、蒙大维酒园(Robert Mondavi)、啸鹰酒庄(Screaming Eagle)、思福酒园(Shafer)、银
红橡木酒庄(Silver Oak)、鹿跃酒窖(Stag’s Leap Wine Cellars)、乐章一号(Opus One)等。
纳帕的子产区的赤霞珠葡萄酒风格各异,鹿跃(Stags Leap District)的柔顺、结构良好、黑樱桃气息明显;而在温暖的奥克维尔区(Oakville)和卢瑟福区(Rutherford),则带有偏向
黑醋栗、李子、泥土气息,
单宁更丰富与坚实。
澳大利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赤霞珠就被引进了澳大利亚,在库拉瓦拉(Coonawarra)产区生产以黑醋栗、标志性薄荷味和精致结构的赤霞珠葡萄酒。据研究表明,薄荷味是因附近桉树的影响。桉树散发出“薄荷味”的油,黏附在葡萄皮上,红葡萄带皮发酵,使成酒有了薄荷的味道。若葡萄园种植在离桉树50米以内,那么每升成酒中会含有约15.5微克的
桉叶油醇(eucalpytol);若两者距离在50 - 175米之间,每升
葡萄酒约有0.1微克。
赤霞珠在澳洲各产区的葡萄酒风格都不太相同,澳洲西南部的玛格丽特河(Margaret River),黑果味、香草味、结构精致而均衡,风格似甜美版的“波尔多混酿”;雅拉河谷(Yarra Valley)稍湿冷的海风,使酒拥有平衡优雅水果味,与更明显的薄荷味;酷热酷闷的
巴罗萨谷(Barossa Valley)和麦克拉伦河谷(McLaren Vale),浓郁果酱味、巧克力味突出,酷似“纳帕风格”,区别在于,巴罗萨的赤霞珠仍旧带有标志性的清新“薄荷味”。赤霞珠在
澳大利亚的品质代表有:库伦酒庄(Cullen)、格罗斯酒庄(Grosset)、菲力士酒庄(Vasse Felix)、
奔富酒庄(Penfolds)、露纹酒庄(Leeuwin)、翰斯科酒庄(Henschke)、酝思酒庄(Wynns)、吉宫酒庄(Giaconda)等。
智利
跟澳洲库拉瓦拉产区相似,智利的迈波谷(Maipo Valley)一度生产薄荷味明显的
葡萄酒,但迈波谷无禁止伐林的条文,因此砍伐了大量桉树,薄荷味的赤霞珠葡萄酒比以前少了很多。葡萄酒黑加仑等果味扑鼻,结构强大持久,越来越适合陈年。而阿空加瓜产区(Aconcagua)因凉爽的海风,葡萄酒香气显得相当封闭,但饮用起来仍不失甜美。温暖的库里科(Curico)的赤霞珠更浓郁、更柔和。科尔查瓜(Colchagua)通常酿造出尽早饮用的优质赤霞珠葡萄酒,
单宁柔和,果味甜美,酸度较低。赤霞珠在
智利的品质代表有:活灵魂酒庄(Almaviva Winery)、
干露酒庄(Concha y Toro)、伊拉苏酒庄(Nina Errázuriz)、桑塔丽塔酒庄(Santa Rita)、米高桃乐丝酒庄(Miguel Torres)、金殿传奇(Aurea Domus)、德马丁诺酒庄(De Martino)、拉博丝特酒庄(Casa Lapostolle)等。
特别说明
需特别指出,因每年的天气好坏不同,不管是多么优秀的产区、酒庄抑或品牌等,不可能每一年都生产出顶尖的赤霞珠
葡萄酒,只能说名产区、酒庄或品牌有其鲜明的风格代表;在正常年份也拥有生产顶尖赤霞珠葡萄酒所需的条件;且具备一定的抗衡坏年份的栽培技术与酿造技术。辨别一款赤霞珠葡萄酒是否出于好年份,可直接参考权威且影响力广泛的酒评家的评酒打分,如杰西斯·罗宾逊(Jancis Robinson)、Robert Parker等的评分,分数越高,品质越好。
参考资料
红葡萄品种.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