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燕又称扁肉燕、肉包肉等,因形似飞燕而得名,肉燕的“皮”也被美称为“燕皮”。在
福建省地区,如果将其与鸭蛋一起烹制,则被称为“太平燕”,是当地宴席中的一道传统“大菜”。因此,福建民间也流传着“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等民间俗语。同时,肉燕也是福建人的思乡小吃,家人希望在外的游子能与燕同归。
据刘立身的《闽菜史谈》记载,肉燕是清同治年间,一个叫王世统的商人,将闽北“
饺子”的肉馅制作工艺,和蒲城“扁食”皮的制作方法结合后,研制而成。而民间则有不同的传说,一说是源自
南宋赵昀年间,一个叫徐小春的帮厨操作失误而成;一说是明嘉靖年间,一位福建浦城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中的厨师所发明。由于肉燕市场大、效益高,旧时
福州市城内外各菜市场均开设有肉燕铺,其中“聚记肉燕”“同利肉燕”等在当地颇有名气。后来,肉燕还传入
浙江省苍南县
矾山镇,当地人改良后,成了苍南小吃的代名词。
制作肉燕时,需将猪肉捶打至肉泥后,拌入
红薯粉,再擀成燕皮,最后将肉馅包入燕皮中。肉燕或蒸或煮,装碗后,加入
高汤即可食用。成品肉燕形似燕尾,皮薄如棉纸,整体呈春花状。煮熟后,皮呈半透明状,口感脆嫩、糯柔、味鲜,荤香。如果将
燕皮切丝则称为“燕丝”。如果把肉丸黏上燕丝,则又称为“燕丸”。燕丝、燕丸皆可放入
清汤烹煮。
2003年,肉燕被
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名菜”。2007年,“
福州市同利肉燕老铺”被列为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肉燕被评为福州十大名小吃。2022年,“福州肉燕制作技艺(依海)”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肉燕入选中国地标美食早茶早餐类名录。
菜名由来
肉燕又称扁肉燕,因形似飞燕而得名,肉燕的“皮”也被美称为“燕皮”。又因肉燕的面皮与馅都是以肉为原材料制作而成,也戏称为“肉包肉”。还因其整体形状似春花,如燕子迎春,雅称为“小长春”。将肉燕与鸭蛋一起烹制,则称为“太平燕”,寓意太平、平安。在浦城,肉燕又被称为“打假燕”或“打假燕窝”, 因为是浦城宴客不可获取的第一道菜,所以又称为“头碗燕丸”。
诞生背景
据刘立身的《闽菜史谈》记载,清
同治年间,有个从事土特产贩卖的商人叫做王世统,字清水,小名全聚。他在做生意的途中,看到
南平市“
饺子”的肉馅是用木槌敲打而成,又看到
蒲城县的“扁食”皮也是用敲打的
猪肉泥制作。他大受启发,便将二者结合后,再加以改进,创出了“肉燕”,带回
福州市后,大受欢迎。
而民间则传说,
南宋赵昀年间,
浦城县籍官员
真德秀带随行家厨林阿荣回家扫墓,准备大摆酒席,宴请家乡父老,因人手不足便安排表兄徐小春为帮厨。在操办酒席时,林阿荣吩咐徐小春制作
鱼丸,因为二人的方言稍有差异,徐小春误听为捣
肉丸,将精瘦猪肉剔筋后敲打成肉泥。林阿荣无奈,只能在肉泥中加入
甘薯淀粉,再碾压成薄片,切丝入
高汤氽熟后上桌,结果颇受好评,于是就有了肉燕的雏形。民间又传,明嘉靖年间,一位福建浦城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因为食欲不振,便吩咐家中厨师研究新菜式。厨师便将猪肉捶打成泥,加入
红薯粉,切片包裹馅料,以高汤烹煮。
御史品尝后十分满意,问其菜名,厨师见其形状如同飞燕,便取名为“扁肉燕”。
制作工艺
制作上等的肉燕要选用一年多长成的猪后腿肉,俗称坐臀。木槌和大砧要选用荔枝木制成。将猪肉去皮膜及筋骨后,用两三斤重的木槌不断敲打,捶打时用力要均匀有节奏,肉块要反复翻转,直至将其打成胶状肉泥后拌入地瓜粉,再将其擀成薄如棉纸的
燕皮。肉馅则是将鲜鱼肉、
猪腿肉,一起剁为肉泥后,加入虾干末、荸荠末、骨汤、蛋液等搅拌而成。最后将肉馅包入燕皮中捏紧成燕尾形,肉燕便制作完成。肉燕蒸煮后,装碗加入
高汤即可食用。如果将燕皮切丝则称为“燕丝”。如果把肉馅揉成丸状,再黏上燕丝滚成球状,则又称为“燕丸”。燕丝、燕丸皆可放入
清汤烹煮。随着时代发展,根据馅料的不同,又产生了不同口感的新品肉燕,如荸荠肉燕、虾燕、香菇燕等。
在
浙江省矾山地区,制作肉燕馅时会将肉与葱蒜混合,然后放入特质的调料中浸泡,从而获得一种独特的味道,并且在煮肉燕汤时,会加入本地土醋与胡椒粉,再与花菜搭配烹煮成独特的酸辣汤。在
福建省浦城地区还衍生出蛋皮燕圆的做法,将
鸡蛋摊成
燕皮,再切成接连不断的细丝后,裹上以肉、山药等为主料的馅料,用蒸笼蒸熟,便可食用。
口味特点
肉燕形似燕尾,皮薄如棉纸,整体呈春花状。煮熟后,肉燕皮呈半透明状, 馅料若隐若现,口感脆嫩、糯柔、味鲜,荤香。咬下后,肉汁在口腔中溢出,唇齿留香。而矾山肉燕的燕皮有嚼劲,肉馅入味,微辣的肉燕汤中还带着米香味的酸。
流行趋势
发展传播
由于肉燕市场大、效益高,技艺也并不神秘,逐渐地就有许多人开始制作经销。为了招揽顾客,许多店铺将大砧桌搬到门前,现场敲打制作。1934年出版的《福州旅行指南》中记载,福州城内外各菜市场均开设有肉燕铺。后来,肉燕还传入
浙江省苍南县东南部山区盆地的矾山镇,被当地人改良后,逐渐打上了矾山风味的印记,成了苍南小吃的代名词。
在
福州话中,鸭蛋与“压乱”“压浪”谐音。将肉燕与鸭蛋一起烹制,则被称为“太平燕”,寓意太平、平安。因此,
福州市民间也流传着“吃太平燕,享全家福 ”“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等民间俗语。在各重宴席上,太平燕是“大菜”。当此菜上桌时,主人会燃放鞭炮,然后向宾客敬酒,宴会进人高潮。同时,肉燕也成了福建人的思乡小吃,不论在哪,家中总会寄去一盒“
燕皮”,希望家乡春暖花开时,能与燕同归。
聚记传承
由于肉燕市场热销,1869年,王世统在福州
台江区海防前,开设了“聚记清水”肉燕店。为了扩大销路,他又创出燕皮的晾干法。于是,便于携带保存的燕皮销量大增,远销南洋及世界各地。1910年,王世统的独生女王妹出嫁后,在“聚记”肉燕铺斜对面,开设了“聚利”肉燕店。1929年,王妹黁的儿子陈依海掌管“聚利肉燕店”,1956年公私合营后,“聚记”肉燕店并入
福州市食品公司肉制品
加工厂。1978年,陈依海成为福州市首个恢复肉燕加工销售的个体户,挂起了“陈依海名牌肉燕加工”的招牌。2022年,“福州肉燕制作技艺(依海)”被列为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利肉燕
1876年,
陈官燃在光禄坊与南后街的交叉路口开了“同利肉燕”店,20世纪50年代后,由其孙陈存谈接手。1958年因为开展公私合营,“同利肉燕”的招牌被摘下了,直到1982年,“同利肉燕”才在老店原址重新开业后。当时一位
上海市餐馆的老板,买了十斤燕皮包成肉燕带回上海试销,结果一炮而红,“同利肉燕”随之走出了
福州市。1985年,第四代传承人
陈君凡开始售卖成品肉燕。第五代传承人陈燕君接管“同利”后,改变经营模式,建立
加工厂,增加不同口味的新式肉燕,还带头研发了可以常温保存9个月,用开水冲泡的“速食燕丝”。2007年,“福州市同利肉燕老铺”被列为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同利肉燕”与
肯德基合作,成为肯德基早餐之一。
获得荣誉
2003年,肉燕被
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名菜”。2011年,肉燕被评为中国名小吃,2015年 ,“浦城肉燕制作技艺”被列为
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肉燕被评为
福州市十大名小吃,2022年,入选中国地标美食早茶早餐类名录。
区分
馄饨、
饺子、扁食、肉燕等的制作方式和外形相似,但是又各有不同。据明代张自列的《正字通》、
清代徐珂的《
清稗类钞》、
施鸿的《
闽杂记》等记载,和面后排成面皮,包上馅,大汤煮食的,最早称“馄饨”,
广东省称为“云吞",
四川省称为“抄手”等。擀的
面皮略厚,包的馅多,成半月形的就称为“饺子”,汤煮的称为“水饺”,笼蒸的称“
蒸饺”。
“扁食”则是福建人对馄饨的叫法,因为是用面皮包裹肉馅,当地人又戏称“面包肉”。虽然都是
馄饨,但是
福建省的制作工艺与其他省份不同。福建地区在和面擀皮时会稍加些
碳酸钠。制作“肉馅”的工艺也不同,沿海地区的用“剁”,山区则用“捶”,沙县小吃中的“扁肉”便是捶出来的。而肉燕最大的差别是,皮与馅都以肉为原材料,所以又称为“肉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