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桥效应
阿瑟·阿伦提出的心理学概念
吊桥效应,是加拿大心理学家阿瑟·阿伦(A. Aron)和唐纳德·达顿(D. G. Dutton)于1974年提出的心理学概念,是指一种把生理上的紧张感转化为浪漫感的状态,即一个人受外部环境影响不自觉地心跳加速时,如果碰巧遇到一位异性,就会把这种环境引起的心跳加速错当成心动的感觉。
吊桥实验表明,刺激性活动能够让人产生心动的错觉。其原因在于,人体受刺激活动和危险情境的影响,会释放一种名为苯基乙胺的神经兴奋剂,它能让人出现心跳加速、面色发红等生理现象,并带给人激动的感觉。
悬索桥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影视作品、恋爱综艺中,同时用于指导现实生活中的恋爱关系。但是,在人际交往尤其是爱情关系中,吊桥效应总是让人难以辨别大脑对事实和情感的混淆,最终导致错误判断的出现。
基本信息
定义
吊桥效应是指一种把生理上的紧张感转化为浪漫感的状态,即一个人受外部环境影响不自觉地心跳加速时,如果碰巧遇到一位异性,就会把这种环境引起的心跳加速错当成心动的感觉。也就是说,外界的刺激会促使大脑将生理上的“心跳”与心理上的“心动”混淆。
理论分析
阿瑟·阿伦的实证研究表明,刺激性情境具有促进感情产生的作用,追溯其原因,最为主要的还是生理机制的影响。一方面,受刺激活动和危险情境的影响,人体会释放一种名为苯基乙胺的神经兴奋剂,它将促使人生产生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心出汗、面色发红等生理现象,并带给人一种兴奋和激动的感觉。另一方面,情绪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对自身生理唤醒的理解。生理唤醒指的是,伴随情绪与情感一同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外分泌系统的活动。为理解生理反应背后的原因,人的大脑将从认知层面判断引起反应的确定性因素,在这场吊桥实验中,原因可能是女助手让受试者产生好感,也可能是危险的吊桥让受试者心生恐惧,但受模糊情景和复杂事件的限制,个体很容易形成错误归因,从而将生理唤醒错误地归因于好感、爱慕与心动。
心理学家用情绪双因素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概括和解释。该理论认为,个体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包括两个阶段的自我知觉的过程,而非因自身遭遇而自发形成的结果。第一个阶段中,个体率先产生生理反应;到第二个阶段,个体会在外部环境中追溯自身生理唤醒的原因。这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同一的生理反应背后可能存在着多个合理解释。
实验过程
实验一
实验设计
1974年,心理学家阿瑟·阿伦(A. Aron)和唐纳德·达顿(D. G. Dutton)选择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卡皮诺拉河上的两座桥梁进行悬索桥实验。一座是控制桥,控制桥由雪松木建造,桥体较宽、扶手较高;另一座是实验桥,名为卡皮拉诺峡谷悬索桥,桥体较长且狭窄,长约137米,宽约1米,以2条粗麻绳及香板木高悬挂在高约70米的卡坡拉诺河河谷上。
该实验的调查人员是性别不同的学生群体,受试者则是无异性同伴陪同、目测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的男性过桥者。在研究小组的要求下,调查人员将选择符合条件的男性受试者,向其发出参与一项心理学研究的邀请。问卷首页设置的是年龄、性别、学历以及是否来过这座桥等基本问题。问卷第二页则印有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女性伸出一只手,并用另一只手覆盖住自己的脸,受试者被要求根据这张照片编撰一个简短的故事。最后,调查人员将向受试者提供自己的联系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吊桥实验中所谓的“心理学研究”只是为了防止受试者猜测到实验目的而编造的借口。
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将重点关注两个问题,其一,谁会给调查人员打电话;其二,受试者编撰的故事内容是什么。针对第二个问题,研究人员将以打分的形式判断受试者提供的故事中涉及性爱色彩的程度。比如,没有性色彩内容得1分;涉及接吻等内容得3分;提及性行为的则得5分。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第一,大部分受邀对象都选择接受实验邀约,尤其是当调查人员是女性的时候,其接受邀请的意愿更加强烈。第二,与控制组对比,卡皮拉诺吊桥会使身处其上的女性调查人员更具吸引力。具体表现为,当调查人员是女性时,走过卡皮兰诺吊桥的受试者中,约有50%给这位调查人员打过电话,甚至有部分男性向她表达了爱慕之情并提出约会请求。但通过控制桥的受试者中,仅有2位打过电话。此外,受试者编撰的故事也在实验组和控制组中表现出明显差异,走过卡皮拉诺吊桥的受试者编撰的故事性爱色彩更浓,甚至有些还存在明显的性挑逗意味;控制组受试者编撰的故事主题则更加多样化,较少涉及爱情或两性问题。
实验误差
尽管实验结果为焦虑情感与性吸引力间的联系提供了初步支持,但仍存在因两座桥上受试者群体差异而产生的误差问题。首先,吊桥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吸引了更多外地游客,这导致作为外地游客的受试者几乎不可能给调查人员打电话或保持联系。其次,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受试者可能存在人格方面的差异。实验组受试者可能更具主动意识和冒险精神,倾向于追求刺激,因此更愿意给陌生的调查人员打电话联络。
实验二
实验设计
基于上述实验中的误差和其他影响因素,阿瑟·阿伦和唐纳德·达顿设计了新的实验,以排除受试者群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受试者是参观卡皮拉诺吊桥、目测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的男性。实验组受试者是走在悬索桥上的男性过桥者;对照组则是已在公园里坐着或走着超过10分钟的过桥者,这样做的目的是排除残留的生理唤醒作为混淆因素的可能性。另外,本次实验的调查人员只选择了女性,其他实验条件与初始实验均一致。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受试者选择打电话给女性访谈人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其性意向得分也更高(见表2)。
实验误差
首先,尽管实验中的女性调查人员能够不受实验假设的影响,并在研究者的监控下进行实验,但还是无法排除其对不同组别受试者发生差异性行为的可能。其次,即使调查员没有受实验假设影响,但在两种环境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吊桥的危险情境下可能会让调查人员表现出无助或恐惧,如果调查人员的表现差异对受试者来说存在不同的性吸引力,那么结果呈现的焦虑情感与性唤起间的关系可能被认为是人为的。
实验三
实验设计
随后,阿瑟·阿伦和唐纳德·达顿又进行了一项实验室实验,受试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80名男性新生。首先,受试者受邀进入了一个摆放着电气设备的实验室,实验者以寻找其他受试者为理由给予该受试者独立阅读“电击对学习和疼痛的影响”相关文章的时间。不久后,实验者带领女性实验员进入实验室,与受试者一同进行实验。实验者表示该实验将存在一轻一重两种程度的电击,且电击条件的分配遵循完全随机的原则。随后,实验者以调试设备为由,请受试者和女性实验员先进行一份问卷调查。这份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测量受试者和女性实验员对实验的感觉;第二部分测量对共同受试者的感觉;第三部分还是通过图片进行的性意象评分。
实验结果
问卷第一部分的焦虑测量根据“你对被电击有什么感觉?”这一问题判断。结果表明,预计受到强烈电击的受试者,其焦虑程度明显高于预期会受到微弱电击的受试者;当男性受试者在女性在场情况下,同时遭遇强烈电击,其焦虑程度明显低于没有女性实验员的情况(见表3)。问卷的第二部分则表明,受试者预期自己受到强烈电击时,女实验员的吸引力对其更高。问卷第三部分的性意向得分统计表明,预期遭受强烈电击受试者的性意向高于预期遭受微弱电击的受试者;当女性实验员也遭受强烈电击时,这种性意向得分会更高(见表4)。综上,实验结果证实了焦虑情感与性吸引力间存在联系。
实验四
实验设计
为证明心理学上的情绪双因素理论对实验结果的解释,阿瑟·阿伦又进行了另外一场实验。作为受试者的男大学生被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需完成10分钟的跑步任务,除跑步外,另一组受试者的条件与之完全相同。运动完成后,两组男生将同时欣赏女大学生进行自我表现的视频录像。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进行跑步任务的男大学生们能够更强烈地感知到视频中女性的魅力。
实验结论
阿瑟·阿伦一时无法对吊桥实验结果做出合理解释。因为当男性受试者身处吊桥时,产生的应该是恐惧、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触发的本能反应又应该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面色苍白以及肚子疼痛等应激反应。但是,一般而言,性意识和性行为的产生需要安全的环境,上述应激反应不应起到“性唤起”的作用。就在阿瑟·阿伦困惑之时,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斯坎特(S.Schachter)和杰罗姆·辛格(J.E.Singer)于1962年做过的一个实验给了他很大启示。在他们的实验中,注射过肾上腺素且与亲切的志愿者单独聊天的被试,填问卷时心情非常好;注射生理盐水但与“愤青”志愿者单独聊天的被试,填写问卷时却十分愤怒。受该实验结果的启发,阿瑟·阿伦考虑到了实验过程中的“人”对受试者的影响。
尽管实验一的结果为焦虑情感与性吸引力间的联系提供了初步支持,但无法回避其他因素的干扰。为此,阿瑟·阿伦和唐纳德·达顿又进行了实验二和实验三,进一步证实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心理学上,其实验结果被称作“吊桥效应”,即当人身处危险的情境中,会不自觉产生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反应,如果此时恰好碰到一位异性,他会错把这种因环境刺激产生的心跳加速反应当成心动的感觉,从而产生恋爱的欲望。也就是说,外界的刺激会促使大脑将生理上的“心跳”与心理上的“心动”混淆。
主要影响
正面影响
受吊桥效应影响,人们极易在刺激性环境中误将生理上的心跳加速当作对异性的心动反应。现实恋爱中,情侣便可以根据吊桥效应的原理进行约会安排。最为直接的就是选择吊桥作为约会地点,同理,看恐怖片、坐过山车等也逐渐成为了约会的必备项目。此外,处理日常人际关系时,个体也可以利用吊桥效应,在人为制造的紧张感中进行适当的自我展示,以获得对方的好感。
负面影响
在人际交往尤其是爱情关系中,个人难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所谓“心动”到底是生理反应的错觉还是爱情的萌生,个人难以做出判断,所以人的感情往往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单纯和理智。爱情之外,现实生活的种种都普遍存在着吊桥效应,人们总难避免外界对内心的左右,也难以辨别大脑对事实和情感的混淆,最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相关应用
影视作品
吊桥效应曾在影视剧《女心理师》中展现,女主角贺顿与叶家辉逛街途中,偶遇一对正在飙车的情侣,叶家辉为保护贺顿将其护在怀里。一时间,两人均出现心跳加速、面色发红等生理现象,误以为自己对对方产生了心动的感觉。
韩剧《太阳的后裔》第一集中,男主角抛起女主角耳边的手机并以侧身贴近女主的姿势将其接住;第三集中,男主角谎称女主踩到了危及生命的地雷,却又声称愿为女主放弃生命。这些故意营造紧张气氛的情节,在吊桥效应的作用下,让两个角色间的感情急速升温。
美国电影《生死时速》同样存在吊桥效应的原理。为报复特种警察杰克,退休警察佩恩在公共汽车上安装炸弹,并绑架安妮作为人质,杰克为解救人质与其展开生死搏斗,最终将安妮救出。在这场生死考验中,杰克与安妮迅速互生爱意,实现了感情的升华
电影《消失的她》中出现了很多心理学概念,同时运用了许多心理效应。比如,男主角何非因营救潜水遇险的李木子与其相识;何非通过人为制造车祸欺骗李木子领证结婚等情节都运用了吊桥效应。
戏剧文学
莎士比亚的爱情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正是在所谓“吊桥”之上与朱丽叶相遇,随即发生了吊桥效应。在感慨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痴情前,他深陷于对罗瑟琳的爱慕,但是,无论是教士劳伦斯还是好友班伏里奥都不看好两人的感情,甚至罗瑟琳是否真的爱慕罗密欧都无从可知。最终,罗密欧也以失恋告别了这段感情。此外,作为年青人的罗密欧还正处在脱离家庭、追求独立的年龄段,为适应个人全新的社会角色,他为自己设立了较强的边界,以至于产生了自我封闭的现象,其表征之一就是罗密欧向父母隐瞒了失恋等秘密。就在此时,罗密欧在失恋与自我封闭的情况下与朱丽叶相识相知,这也成为了吊桥效应的发生原因。
恋爱综艺
多数恋爱综艺中,几乎每对嘉宾的约会项目都会包括刺激性的娱乐项目,比如游乐场里的跳楼机、户外冒险、真人密室逃脱等,男女嘉宾的感情也常在这类惊险刺激的活动中迅速升温。其实,这类约会项目背后的机理就是吊桥效应。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定义
理论分析
实验过程
实验一
实验设计
实验结果
实验误差
实验二
实验设计
实验结果
实验误差
实验三
实验设计
实验结果
实验四
实验设计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主要影响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相关应用
影视作品
戏剧文学
恋爱综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