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简称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前身是1908年在交通大学创建的电机专科,1957年交通大学西迁后重建无线电工程系,70年代以后随着学科的发展分成
电子工程系、信息与控制工程系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994年又重新合并正式成立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7年,信息与通讯学科纳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
大学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
重点大学,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
上海市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
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
西安市,1959年定名为
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是“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
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2000年4月,国务院将原西安医科大学、原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并入原西安交通大学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今日的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设有20个学院(部)、8个本科生书院和8所附属教学医院。现有校本部在职教职工5635人,专任教师2416人,教授、副教授1500余人。学校教师队伍中有两院院士21名,其中11名为双聘院士。国家教学名师6名,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4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9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及中青年专家15名,“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88名,31人,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44名。
学院介绍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历经近百年沧桑,学科有很大发展,现有的学科几乎涵盖整个电子信息领域的所有新兴学科,肩负着为国家培养该领域高层次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
学院现设有五个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微电子学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对应四个完整的一级学科)和一个面向全校服务的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作为系的下属单位,学院还拥有二十多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四个一级学科均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且均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现有教职工34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63人、副教授78人,研究员和
高级工程师32人。另外,其中一位教授被评为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两名教授被选为国际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有一名国家级教学名师,三名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新世纪优秀人才。在科研教学基地方面,学院现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国家专项实验室,三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个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以及一个
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设备、资料和网络等教学、科研条件均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学院现有在校学生5200余人,其中博士生640余人、硕士生1400余人、本科生3200余人。学院还面向社会招收获得
学士的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学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的目标是为国家输送大批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成为科研组织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为学校建成世界知名
高水平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属系部
技术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现设有微
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四个二级学科,其中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是国家重点学科,物理电子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本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目前共有教职员工69人,其中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人,教师队伍中既有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固体电子学家
姚熹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光电子学家
侯洵教授和中组部入选者、球差校正超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家贾春林教授等学科领军人物,也包括以
长江特聘教授、长江讲座教授、杰出青年基金、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为核心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产业化项目,有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本学科建有“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这些科研基地拥有六千多万元的先进的科研
教学仪器设备,可为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优良的实验条件。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信息电子功能材料和器件、超大规模系统集成芯片设计,纳米电子器件,电子离子光学与带电粒子束物理,信息显示器件与技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现代信息光子学与技术等。本学科在电子陶瓷与器件、铁电薄膜与器件、纳米电子器件、储能与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电子离子光学现代理论与系统、信息显示器件、超快速光电子学、超大规模集成物理与电路设计等方面已形成优势学科研究方向。
本学科是一个口径较宽、适应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造就在
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内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综合
实验能力、广博专业知识的前瞻型人才。毕业生可以在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光电子器件与材料、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信息显示器件与技术、光通讯与网络等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教学工作。
微电子系
微电子学系是在我校1958年设立的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研究以
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其所属学科“微
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为全国重点学科,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微电子学系是我校“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依托单位,承担我校微电子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和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工作,主要培养在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和微电子工艺技术领域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现有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
高级工程师3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到70%以上。每年招收本科生90余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10人。
通信工程系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前身是在著名教授
黄席椿和陈鸿彬等老一辈学者领导下于1958年创建的无线电技术专业。1982年在国内首批获得“电磁场与电磁波”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通信与
电子系统”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批准为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现有教师5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含博士生导师11名),高工5人,讲师20人,工程师4人,助理研究员1人,教辅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8人。教师中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4人,
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校“腾飞人才” 2人。
设有信息与
通信工程研究所、电磁场与波研究所、
信息工程研究所、波动与信息研究所、图像处理与识别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研究涉及认知
无线电、无线自组织网、多天线传输理论、协作通信理论、医疗图像编码与传输、视频图象处理技术研究、医用X线数字成像技术、阵列
信号处理、
相空间波传播与成像、卫星移动视频、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等领域。
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秉承了交大起点高、底子厚、重实践的优良办学学风。全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每年招收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180余名,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3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90余名,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20余名。培养的学生基本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专业知识宽广,主要在信息产业、国防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和行业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教学等方面工作。
2008年来,信息与
通信工程系共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及重大横向合作50余项,科研到款约3000多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500余篇。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
二等奖二项,省级科研成果
一等奖一项,省级科研成果
三等奖二项,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一项。
自动化科学系
1958年我校在国内首批创建了“自动控制”专业,在
胡保生和
万百五等教授的带领下,我校自动控制专业成为当时国内最有影响的专业之一。1978年在国内首先创办了系统工程二级学科;1986年设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1987年与
机械工程和管理工程学科共建“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管晓宏教授现任实验室主任;2000年建立“
陕西省数字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2002年科技部批准成立“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融合实验室”;2005年依托本学科设立“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经拥有控制理论与
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四个二级学科,首批获得了硕士和博士授予权,具有全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与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一直是211和985重点建设单位,建成了一流的科研和教学实验环境。其中系统工程学科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自动控制与技术系在大系统理论、系统优化与调度、
计算机集成制造、机器视觉、图像与数字视频处理等领域成果显著。86年来,承担国家973、863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杰出青年基金、国防预研、省部级重点、国际合作和大中型企业项目580多项,其中国家项目1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
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
三等奖1项和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国际学术奖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是全国最早承担国家“863 CIMS”重点应用示范工程的单位之一,首批获得“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研究计划”资助并延续;200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块数字化电视与扫描格式转换芯片并在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与长虹成功产业化;“双平面医用X线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获国家级新产品奖;玻璃窑炉
计算机控制和大型水电施工计算机综合监控等成果转化效益重大;在Automatica、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IEEE Trans. on
功率 Systems、IEEE Trans. on Robotics and
自动化技术、IEEE Trans. on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Intelligent、中国科学、自动化学报、计算机学报等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300多篇;主持召开第二届全球华人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大会、04年国际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讨会、IEEE汽车电子与安全国际会议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7次;多名教授在全国自动化学会、系统工程学会、系统仿真学会、仪器仪表学会、人工智能学会以及IEEE智能交通系统协会、
国际模式识别协会(IAPR)和
陕西省省自动化学会等中任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和理事长,
郑南宁教授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与首席科学家、IEEE Fellow和陕西省科协主席。
自动控制与技术系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教学在全国有重要影响。自1978年起,
胡保生教授多年担任原电子工业部自动控制专业教材编审组组长,主持组编了文革后第一批自动控制专业教材,并负责编写了全国工业自动化统一教学计划。本学科教师编写出版专著教材70多部,其中《现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的递阶与分散控制》、《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
信号处理》、《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泛函分析及其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等被数十所院校选用,《自动化(专业)概论》被40多个院校采用,《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被引用440余次,《自动调整理论基础》与《
随动系统》自从五十年代起被许多院校作为教材一值沿用近20年,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 为庆祝成立50周年,征集各国早期对自动控制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教材,
中国自动化学会推荐了4本教材,此两本教材被包括在内,并已被采纳。本学科是教育部电子信息与
电机工程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计算机系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首批创建单位之一。旨在培养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
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技术,并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我国计算机学科领域内教学、科研综合实力较强的单位之一。1996年,首批获得国家按一级学科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资格;2006年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计算机学科位列第12名。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于怡元、
郑守淇、
胡正家、鲍家元等老一辈教授、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先后参加了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研制,研制出磁芯测试仪和X-3(系3机)、
数控系统SK-1、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YA-701)系统、
工控机DJS110、光笔图形显示器、通用微机控制器GMC系列、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的容错
计算机、JUMP广域计算机网、
COBOL编译系统、国标BASIC语言、
LISPM1智能计算机系统、人人汉字输入系统等成果,荣获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奖、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以及
陕西省等10多项科研奖励。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凝练,本学科已基本形成了高性能计算、网络多媒体、分布式系统、数据工程和网络安全等5个方向,2008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发改委、教育部和陕西省、
西安市等纵向科研项目16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9项,科研总经费6578万。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5项,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被SCI检索115篇,EI检索526篇。
在人才培养方面,
计算机系承担国家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28项,编写教材50余本,其中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11部,国家优秀教材2本。
冯博琴教授获国家级教学名师;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网络2个教学团队入选国家教学创新团队,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北评为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获国家级教学成果
一等奖4项,
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
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1956年~2008年,共培养出了2372名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1054名硕士,148名博士,其中包括像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国良教授、
陈桂林院士、
侯义斌教授、
钱德沛教授等一批杰出的人才。
专业培养
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协调领导能力,软、硬件兼通,能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制造、应用及开发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
核心课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概论、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实验、
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波、通信
电子电路、现代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
数据结构与算法、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主要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生产实习、工程实习、工程训练、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与专题实验。
学制与授予学位
毕业条件
最低完成180 + 8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必修102学分,选修51学分;集中实践环节必修20学分,选修7学分;课外实践8学分。
选课说明与要求
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修课要求
(1)人文、社科类限选2学分。
(2)管理、经济类限选2学分。
(3)体育、英语类限选6学分。
(4)自然科学类限选7.5学分。
(5)专业选修课程选修至少27.5学分,其余为任选。
(6)通识类除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外,还必须从全校性通识类选修课程中任选6学分。
(7)学生每学期所修总学分一般为22 - 28学分(含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2、实践环节要求和说明
(1)工程训练
工程训练由两门课构成:工业系统测量、工业系统驱动与控制,分别安排在第2、4学期。通过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工程的概念,建立工程的意识。由工程训练中心负责安排具体内容并进行考核。
(2)工程实习
包括金工实习、电工实习。通过在学校实习工厂的劳动,了解机械设备及电工设备的基本知识,获得机械制造及电工方面的感性认识。由实习单位负责考核。
(3)生产实习
在三年级学习结束后,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了解与
信息工程专业有关的生产实际情况。实习方式以分散实习为主,结束后提交实习日记、企业的实习鉴定报告及实习
总结报告,由系组织考核。
(4)专题实验
安排在第2 - 7学期进行,结合有关课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设计与实验。设计及实验完成后进行考核。
(5)毕业设计
从第8学期起开始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包括选定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任务书,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确定论文写作大纲。论文工作六月中旬完成,六月下旬参加由院、系组织的论文答辩。
3.课外实践学分说明与要求
学生在第二、四学期结束后,参加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主题自拟、自找单位,开学后1周内提交实践活动的调研报告,由学院(或系)组织考核,合格者获得4个课外实践学分(每次2学分)。其余4个课外实践学分的获得请参见教务处制订的《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课外实践学分认定办法》。
自动化专业
一、培养目标
自动化专业面对各种人造系统和自然对象,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特别着重于对其行为的干涉和控制,以达到人们期望的目的。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系统设计、分析、仿真、控制、优化和决策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自动化检测装置、工业过程控制与综合自动化、模式识别与智能机器人、导航与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使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是一个适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应用领域的宽口径专业。
二、专业特点
自动化是一门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专业,涉及到工农业生产、
交通运输、国防建设,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该专业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桥梁作用。自动化专业培养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不仅对数学、物理、电子技术、
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基础知识领域有很高的要求,而且着重培养
传感器检测与信息融合、系统分析与综合、机器智能、系统优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本专业坚持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成就不断更新专业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并保持其先进性。本专业十分重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较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社会竞争能力。
三、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主要课程
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系列课程;检测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信号处理系列课程。
五、主要实践性环节
军事训练,电子电路类专题实验,自动控制类专题实验,计算机应用类专题实验,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六、培养方案
1、学习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公共基础、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工程技术课程。
2、按照以下要求完成选修课程学习:
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 6学分
艺术类: 2学分
跨专业课程: 6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 8学分
3、完成实践环节学分。
七、学制
学制4年。
八、毕业条件
修满总学分210+8(其中课内学分170,集中实践学分40,课外学分8),方可毕业。
九、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计算机与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科学素养,较好地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
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工程技术的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够独立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进行计算机开发与应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
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相结合,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理论以及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接受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开发应用的基本训练。
三、主干学科
相关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主要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学、离散数学、数理逻辑、
数值分析、
数字电路、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
软件工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VLSI设计基础等
五、主要实践环节
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公益劳动等
六、学制
4年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八、毕业条件
完成总学分210+8(其中课内学分170,集中实践学分40,课外学分8),方可准予毕业。
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微
电子学、物理电子与光电子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
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和
半导体器件、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通讯与信息光学、信息摄取和显示器件,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
本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微电子学、物理电子、光电子学、电子材料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
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工艺、器件和系统的设计,以及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技术基础理论;
3、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的实验能力,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测试能力和工程实践能 力;
4、了解本专业领域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
四、主要课程
电子线路、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理论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微电子技术基础、物理电子学、光
电子学、电介质物理以及电子材料等方面的专业课程
五、主要实践环节
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六、学制
4年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八、毕业条件
完成总学分210+8(其中课内学分170,集中实践学分40,课外学分8)方可准予毕业。
研究生培养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电子与
信息工程类工程硕士的培养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和
工程管理人才,具体培养目标是: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业精神,愿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电子工程或信息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能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特别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具有研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新设备的能力。
4、能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
二、入学要求:
电子与
信息工程类工程硕士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如下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
1、获得
学士后,具有三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经历虽未达到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生且具有5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
2、年龄在45岁以下。
3、从事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或相近专业的技术工作两年以上,并已成为业务骨干。
电子与信息工程类工程硕士的选拔方式是:
● 由所在单位选拔推荐。
● 由我校组织单独命题考试。
● 考试科目为:数学(笔试)、外语(笔试)、专业综合考试(笔试加口试)。
● 按考生的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2、课程学习时间1—2年,主要采用不脱产学习方式,由学院派出教师在当地授课。
3、学位论文一般在原单位完成,时间规定为2—3年;个别单位因受条件限制不能提供研究课题者,学员必须在入学后1年内提出申请报学校批准后在校完成论文,时间一年半,不得超过2年,并需提供课题费用(由双方协商确定)。
4、工程硕士将采用厂校双方联合培养的方式,一方面要进行严格的研究生课程教育,使之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现代化技术和方法,同时要接受严格的工程技术训练,并完成学位论文。
5、采用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并重的培养方式,即同时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工程实际能力的培养。
6、实行双导师制,即对每位
工程硕士生在学习完课程之前,双向选择确定本专业指导教师的同时,原单位必须选择一位
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副导师);两位导师与学生共同商定论文选题,并共同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其学位论文。
7、凡课程学习修满32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和校
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者,可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8、工程硕士的培养一律是委托培养的方式,所有工程硕士生在取得学位后继续为原单位服务;学位证一般由学校交原单位转发学员。
实验室建设
1987年,原国家计委批准在西安交通大学建设电子物理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1992年12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1993年12月原国家教委批准该实验室为第一批国家教委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并面向国内外开放。1999年9月教育部批准该实验室为第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任主任为
刘纯亮教授(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侯洵教授。
实验室主要依托“物理电子学”二级学科,是“
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员单位,建有“
彩虹集团公司
西安交通大学显示器件研究中心”。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显示器件与显示系统,现代真空
电子学与技术,信息光子学与技术。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8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16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9人,
高级工程师5人。
实验室现有面积3800平方米,其中,超净实验室800平方米,
平板显示器件驱动电路实验室400平方米。在平板显示器件、真空电子器件和信息光子器件研究与开发方面,拥有一批功能完善、性能先进的实验装备和设计软件,仪器设备总价值4000余万元。实验室现有大型仪器设备包括:电子束蒸发真空镀膜机,多功能磁控溅射仪,激光分子束外延机,精密丝网印刷机,表面形貌分析仪,高温烧结炉,时空分辨真空紫外光谱测量系统,超快非线性激光光谱学测量系统,飞秒光学参量放大系统,数字存储
示波器,数字逻辑分析仪等。
实验室在“七﹒五”期间,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分辨率彩色显示管的研制”,成功研制开发出14英寸720×515点高分辨率彩色显示管和20英寸1024×768点高分辨率彩色显示管,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八﹒五”期间,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清晰度彩色显像管的研制”,成功研制开发出25英寸700线改进清晰度彩色显像管,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在“九﹒五”期间,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彩色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设计及实用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21英寸全色等离子体
平板显示器件。在“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全电磁PIC计算机数值模拟软件开发”, 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PIC模拟
软件UNIPIC。同时,实验室还承担了教育部科学技术重大项目“彩色PDP介质保护膜的制备与工艺优化”,完成了
彩虹集团公司的“42英寸VGA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电路”、“ 50英寸XGA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电路”等重大横向科研项目。
实验室相继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合作科研项目6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0余篇,EI收录论文130余篇。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6项,其中15项已获授权。
精细功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0年8月起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此之前,实验室为精细功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国家专业实验室,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实验室依托的“固体电子学和微
电子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
研究和开发在电子学和光电子学方面应用的电介质及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重点研究
无机化合物非金属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组成与结构、性能与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集中研究和发展具有介电、热释电、压电、铁电、电光和非线形光学性能以及传感和驱动性能的功能材料和器件。
主要的研究方向:
1.电子陶瓷材料与器件
2.铁电单晶材料与器件
3.铁电薄膜材料与器件
4.纳米复合功能材料与器件
5.敏感材料与器件
人员结构
实验室拥有一批以中青年为主体的稳定的在编固定人员队伍,现有研究人员1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在读博士学位4人;50岁以上的教师2人,36-50岁之间的中年教师11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3人,研究队伍素质好,学历高,年龄结构合理,多数人都有在国外工作和学习的经历,富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承担着实验室重点科研课题和实验室建设及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工作。
副主任:徐卓 教授 汪敏强 副教授
学术委员会秘书:吴小清高工
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室由中科院院士姚熹教授于1986年创建,1989年由原国家计委和原国家教委批准为第四批世行贷款专业实验室,同时又是原国家计委和
国际银行联合审定的全国七个试点(跟踪)实验室之一,于1995年4月通过国家的验收。实验室自1992年起向国内外科学家开放,接纳国内外的客座研究人员。所在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为全国第一个电子材料与器件专业博士点和重点学科点,同时还是电子科学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该实验室被
西安交通大学列入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之一。2000年8月由教育部批准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为“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聘任
任巍教授为实验室主任,
姚熹教授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研究以电介质和氧化物半导体为基础的功能材料和器件,开发其在电子学和光电子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重点是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组成与结构、性能与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发重点是具有介电、铁电、压电、热释电、电光和
非线性光学性能以及传感和驱动性能的先进功能材料和器件。实验室近中期的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是:
* 电子陶瓷材料与器件
* 铁电薄膜材料与器件
* 纳米复合功能材料与器件
* 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 电介质理论
现有研究人员1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35-55岁教师13人,35岁以下教师2人。研究人员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国内合作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
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研究队伍中多数人都有在国外工作和学习的经历,富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实验室拥有大型仪器设备二十多台,固定资产2400万左右。
陕西省天地网技术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天地网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10月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实验室依托计算机、机械电子等学科,重点开展面向天地网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系统的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成果产业化,是目前国内唯一集天地网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于一体的机构。主要从事天地网基础理论及其关键技术、远程教育、虚拟制造设计等方向的研究。实验室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6人,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56名。
实验室承担了国家863重大项目2项、国家科技攻关重大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教育部重大及重点项目3项,IBM公司国际合作项目2项,以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获得
陕西省和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
二等奖1项,并获得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研制出我国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天地网远程教育系统SkyClass,核心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8项,其中已授权3项,获软件著作权6项,注册国家商标(SkyClass)1个;累计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达1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18篇,EI收录42篇,ISTP收录14篇,CSCD检索61篇;通过CNKI检索,仅中文引用就达222次,出版专著4本。天地网远程教育系统SkyClass已在陕西、
河南省、新疆、
甘肃省、
山西省、北京、
浙江省、
上海市等8个省区推广应用近2万余个单位,受益用户420余万;开发的“中国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综合管理系统”已被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作为全国唯一指定产品进行推广。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