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意如
作家
安意如(1984年6月20日—),原名张莉,安徽宣城人,80后自由写作者。
安意如出生时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但她却正视自己的缺陷,通过文学的阅读积累形成了自己对于古典诗词独特的解读视角。2003年安意如开始以“如冰恋枫”的网名在“金庸客栈”上进行创作,并在2004年完成了首部青春校园题材小说《要定你,言承旭》。2005年她开始创作诗词评赏类《漫漫古典情》系列书,随后安意如凭借着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与独特的见解完成了古典诗词统赏《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陌上花开迟迟归》等。2007年,她出版了长篇小说《惜春纪》和散文《陌上花开缓缓》,2021年又推出随笔经典之作《故宫如梦》。安意如的作品主题更多和古典诗词相关,以典雅清新的手法把传统性和现代性进行了融合,在散淡的论述中透露出不一样的美感。
安意如创作的“浪漫古典情”系列,销售百万册。安意如在2006年、2012年登上作家富豪排行榜。2017年安意如担任“北京书市”荐书人。现任安意如品牌负责人。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84年6月20日安意如出生于徽州宣城,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因为生病,安意如从小依赖母亲,在母亲的教导下,她开始学着依靠自己,正视自己的缺陷,从容面对他人眼光。在此过程中她也逐渐领悟到“别人怎么看并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才是最关键的”的道理。9岁的安意如独立登顶长城汽车并登顶。少年时期安意如并未意识到自己有写作的天赋,但很爱读书,因为家在新华书店总店旁,所以每个周末安意如的父亲都会把安意如放在书店里,她就利用这些读书看自己喜欢看的书,然后每次父亲来接她的时候也会让安意如挑一本书走,所以少年时期安意如积累了很多阅读的经验。2002年安意如毕业于安徽某职业院校财经系,毕业之后自读修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创作之路
安意如跟着外公长大,也受到了作为旧式文人外公的熏陶,从小读了很多唐诗宋词和经典名著。当安意如开始写作时,也正是基于多年的文学底蕴,逐渐形成了自己对于古典诗词独特的解读视角。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安意如开始以“如冰恋枫”的网名在“金庸客栈”上进行创作;随后应书商邀约开始纸质创作出版,先后出版了小说《要定你,言承旭》和传记文学《看张·爱玲画语》等。张爱玲是安意如喜爱的一名作家,她也在解读张爱玲生平的这篇随笔《看张·爱玲画语》中传达出了张爱玲脱俗的雅士之风。安意如在2005年偶遇图书策划人杨文轩,在杨文轩帮助下,安意如出版了《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是她的第一本古典诗词鉴赏集,引起了很多女性读者的共鸣,也是20岁的安意如对情感生活的理解。随后安意如接受天津教育出版社的邀请,推出随笔《当时只道是寻常》等,接着又出版了《思无邪》。2006年《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和《思无邪》打破了古诗词鉴赏类图书被长期冷落的局面,高居畅销书榜,这为安意如的市场价值和大众知名度奠定了基础。安意如在解读和赏析古诗词时呈现的温婉从容的态度和80后的独特视角,让她成为了第一位靠解读古典文学出名的青年作家。此后四年间,安意如相继出版小说《幻世》、散文《陌上花开缓缓归》《美人何处》和古典文学赏析随笔《观音》等作品。其中,《美人何处》不同于过去几年里的任何一部诗词赏析作品,它是一部从安意如自己的视角出发,关于对古今智慧型美女的赏析解读的作品。
安意如喜欢出外旅游,她喜欢像自己喜欢的李白一样畅游万水千山。在旅途中,她可以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也可以收获写作的灵感。2012年,安意如根据自己的西藏自治区经历出版了作品《日月》,这是她的首部当代题材长篇小说,代表了她的转折与过渡。2018年她再次以西藏经历为素材,出版了文化随笔《千山之外》,既记录了她在西藏旅游时的所见所闻,也穿插了很多西藏的历史宗教知识,体现了安意如丰富的阅历还有内心细腻敏感的心境。
2021年安意如的写作领域开始逐渐从古典诗词赏析转向中国历史文化。2021年安意如出版了《二十四日》,11月她在出席中华书局专访中谈到,希望《二十四日》借着对传统节气的阐述,可以让大众更关注传统文化,在情感上更认可传统习俗。同年推出以历史为基础,以明线历史人物和暗线游览故宫顺序相交叉的随笔《故宫如梦》。《故宫如梦》既有唯美细腻的文风,也有历史的钩沉,是一部既有文学可读性和历史真实性的作品。
经商之路
2010年,安意如创立了属于她自己的品牌——安意如,并推出了首部爱情古风小说《青霜》。2017年安意如以创始合伙人的身份加盟王小卤,并进行长期形象代言。安意如还特意为王小卤写了《猪蹄之恋》。
主要作品
小说
以上资料参考:
散文
以上资料参考:
随笔
以上资料参考:
人物评传
以上资料参考:
传记文学
以上资料参考:
创作特点
安意如的创作风格具有古典和传统之美,大多数作品在题材方面多以古典诗词为主,文风细腻唯美。比如,在她最畅销的“浪漫古典情”系列中,安意如在《人生若只如初见》中专门写了李冶及其诗歌。她第一次提到《八至》,该章节的题目为“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而《世有桃花》描绘了古诗词的世界,呈现了文学的永恒性:“文字中显现的桃花,已不仅盛开于春。随季节轮回,它盛开在时间的最深处,打败了时间,恒久不谢。”除了以古典诗词为主以外,还有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作品,如随笔《故宫如梦》与《再见故宫》,这两部作品都以历史为基础,交杂明清历史人物和游览故宫顺序两条线索,一明一暗,在时空错杂间,向读者展示了明清两朝帝后妃嫔等人物命运。除此之外,安意如还在其中解读了紫禁城建筑、皇宫礼仪制度等方面。而且安意如的创作方向明确,表达的内容丰富,容易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安意如的浪漫古典情系列迎合了“小资”文化的心理,在她在的“漫漫古典情”系列中,安意如化身为小女子穿越时空重回古代,以野史传闻为背景,着力开采古典诗词中的“风月”富矿内容,还对部分艳情传说进行了“想象式”的还原,把古典文化中具有传奇色彩的情爱话题复活为新型古典主义神话。
在文字表达上追求创新且融合了古典和现代话语。她的写作虽与古典诗词相关,但又不是普通的诗词鉴赏或者学院的论读,而是带有现代性的解读。她的叙述中蕴含着美感,表达直抵人心。她出版的散文《当时只道是寻常》对纳兰词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她依据纳兰性德的词集《饮水词》,将纳兰容若的情感与家世相融合,以此表达出相应的人生悲剧。例如“写男女相爱撩人心意的词章不少,你情我愿,我情你不愿,你情我不愿。一拍即合,一拍两散,半推半就,推而不就,生生死死,半生半死——文字总是一面戳破爱情伪善的面具,揭露它的嗜血本质,一面又忙着为它披上象征纯洁善良的白羽,把它打扮成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圣物,为它摇旗呐喊。”安意如的文本风格在无意识中融合了古典话语和现代话语,即使这始终是一种自说自话方式,但她却以“私语化”的特点迎合了当代大众的读书品位。
荣誉成就
2006、2012年登上作家富豪排行榜
2007年被评为“当代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
人物争议
“抄袭”事件
2006年年底,有网友在天涯论坛和百度贴吧中举报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思无邪》抄袭了另一位网络作者江湖夜雨的图书和网文,所涉细节有38处。随后安意如公开表示自己只是“借鉴”,并未抄袭。她表示,自己不回应抄袭事件,是不想帮江湖夜雨的新书“炒作”。“自己并没有抄袭,只是没有标明引用文章的出处。”当代读者认可的是作品能否给他们带来“悦读”的消费体验,安意如的坦然承认并未影响她在“粉丝”心目中的地位。
“颠覆”事件
安意如首部言情小说《惜春纪》部分内容在网上发布之后引起网友的极大争议,被认为是对《红楼梦》的篡改与颠覆,该书以《红楼梦》中惜春为主人公,从她的身世、爱情演绎出全新的起伏跌宕的故事,有“草根”红学家之称的学者邓遂夫表示:“《红楼梦》中写惜春的篇幅很少,安意如从这个人物下笔加以拓展是聪明之举,因为惜春留下很大创作空间。她对人物关系的重新安排,我能够理解,毕竟一切经典都是可以‘续写’的,《惜春纪》可算是‘外传’式的续写。”
人物轶事
名字来源
安意如原名张莉,但笔名却取为安意如,这是因为她的姥爷名字中带有一个“安”字,并且安意如的老家在安徽,而“安”下半部分是个“女”字,她认为女人就该内心安定。
品牌创立
继韩寒、郭敬明饶雪漫之后,同为畅销书作家的安意如也将“变身”的新闻频频传出。随后安意如监制的首部爱情古风小说《青霜》上市,她拒绝盛大文学的加盟邀请后,第一次明确表示将自立门户,成为拥有自身品牌的“出版人”,《青霜》就是由她监制并与万榕书业合作推出的“安意如”(女性品牌)第一书。至此,安意如成为80后作者中第一位女出版人。安意如表示,“出版人”这个词其实并不准确,她的身份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策划人。
炒作风波
出版方以炒作安意如和香港歌坛歌手钟汉良绯闻的方式宣传安意如新作《惜春纪》,当身为作家的安意如出现在新浪娱乐频道时,许多不太看书却很关心娱乐八卦的网友开始追问安意如的身份。这次炒作让出版方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效果。
人物评价
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夏烈曾说过:"她的创意、想法虽然太多,足以浪费不少时间去折腾,但她的“头势”其实也很清楚,能舍能行。一个从小就明白要靠自己故决断、自个儿成就自个儿的女子,她身上有一种典型性。"
作家袁岳评价到安意如赏析诗词时,讲的已经不是诗词了,而是一种二次创作。这种创作给人感觉很自然,仿佛就是古代作者的本意。看安意如的作品,就会让人感受到国学的另外一番天地。
作家袁腾飞对安意如的文学功底表示大大的肯定。他说自己买安意如的第一本书是《人生若只如初见》,那样美的文字得是在“文学酱缸”熏透的人才能写得出,“她的书创造美的意境,让读者的心能够沉淀下来。”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创作之路
经商之路
主要作品
小说
散文
随笔
人物评传
传记文学
创作特点
荣誉成就
人物争议
“抄袭”事件
“颠覆”事件
人物轶事
名字来源
品牌创立
炒作风波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