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学名:Channa maculata),俗称斑鱼、文鱼等,是
鳢科、鳢属鱼类。体长一般为20~50厘米,1年龄体重可达400~500克。斑鳢体呈圆筒状,头部、体部均被有中等大小的圆鳞,体背一般呈灰黑色,体侧有不规则黑色斑块,腹部灰白色。有鳍无棘,背鳍臀鳍较长,
尾鳍呈圆形。
斑鳢原产于中国南方和
越南北部,后被引入到
菲律宾、
马达加斯加、
日本、
美国(夏威夷)等地。斑鳢属底栖鱼类,喜阴暗,常栖息于水草丰富的浅水处。
斑鳢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202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保护名单》ver3.1,保护等级为无危(LC)。
形态特征
斑鳢身体延长,一般为20~50厘米,1年龄体重可达400~500克,体型近圆筒状,尾部侧扁,背缘、腹缘较平直,体部被中等大的圆鳞。
斑鳢头较长,头背略扁,被有不规则鳞片,粘液孔较小,头背部和眼间有一黑色横纹,其后有呈“八八”形前后排列的斑纹。眼位于头前部,靠近吻端。鼻孔两对,前后分离,后鼻孔呈平眼状,距离眼较近;前鼻孔呈管眼状,靠近吻端。吻较短,口端位,较大,斜裂,下颌比上颌突出,上颌后端可达眼后缘,上下颌均具有尖齿。有鳃上器可以辅助呼吸,具有9~13个鳃耙。
斑鳢背部和体侧体侧呈灰黑色,体侧有两列不规则的黑色斑块,腹部呈灰白色,成熟斑鳢雌鱼腹部膨大柔软呈白色,生殖孔呈现淡红色,稍稍外突;雄鱼腹部较小,呈灰色,胸部有黑斑。其侧线自鳃孔上角向后延至臀鳍起点上方中断或急骤下弯,折下1~2枚鳞片宽度,而后沿体中部直线延伸至尾鳍基部,侧线鳞58~60。
斑鳢有鳍无棘,背鳍上有不连续白色斑点,其基部较长,起点靠近
胸鳍基部的上方,基部末端接近
尾鳍,鳍条末端超过尾鳍基部,鳍条数为38~45条。胸鳍呈扇形,末端超过尾鳍基部,鳍条数13~15条;腹鳍较小,前位,具有鳍条6条;臀鳍较长,上有不连续白色斑点,有鳍条26~29条,近臀鳍基部生有肛门;尾柄粗短,尾鳍呈圆形,有鳍条15~17条,尾鳍基部前后有2~3列黑白相间的斑条纹,幼鱼更为明显。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斑鳢原产于
越南北部和中国南方,并在十八到十九世纪引入美国夏威夷,1906年引入
日本,1976~1978年间引入到
马达加斯加,现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
珠江、
海南省、台湾等)、
菲律宾、越南、马达加斯加、美国(夏威夷)、日本等地。
栖息环境
斑鳢属于
底栖鱼类,喜阴暗,栖息于水流平缓、水草茂盛、多淤泥底质江、河、湖、小溪、沟渠和池塘等水体环境,常栖息在浅水处洞穴或水草茂盛的水底。
生活习性
环境适应
斑鳢环境适应力强,耐低氧,可利用呼气器官在空气中呼吸,因此可以在潮湿、低溶氧量的环境中生存一定时间,有时会浮出水面呼吸。其生存温度0—38℃,生活适温15—34℃,生长适温20一25℃,低于15℃基本不生长。
斑鳢性凶猛,善于跳跃,成鱼能跳出水面1.5~2米高,7厘米左右的幼鱼亦可跳出水面30~40厘米高,在有流水冲击或阴雨天气,会异常兴奋。
觅食行为
斑鳢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主要以
桡足类、
枝角目、水生昆虫、虾、鱼、蛙等为食,其食性会随鱼体大小及环境而改变,一般刚孵化幼鱼为内源性食性,体长30毫米左右的幼鱼以浮游
甲壳亚门、枝角类桡足类为食,30~90毫米的幼鱼主要以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为食,1厘米以上的小鱼食性接近
成鱼,主要
捕食小鱼、小虾、蛙等,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野杂鱼为食,主要有鲫鱼、
泥鳅等。
斑鳢通常潜居在水底淤泥中,遇到食物便迅速向前捕捉,当发现水底有食物时,用下颌拨动使食物随水流泛起,既而捕获吞下,游到水面吸气。
节律行为
斑鳢性喜阴暗,昼伏夜出,主要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当冬季来临水温较低时,斑鳢停止摄食和活动,潜入洞穴或泥层进行穴居生活。
社群行为与攻击行为
幼鱼通常集群生活。在繁殖季节,
雌性和
雄性会共同生活。幼鱼孵化后,雌雄亲鱼会守在
卵巢附近,当有其它鱼类靠近时立即驱赶。
生长繁殖
繁殖习性
斑鳢性成熟年龄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在中国南方,斑鳢1冬龄即可达到性成熟。其属于一次成熟、分批产卵类型。斑鳢繁殖季节因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为5~10月,在繁殖季节,成鱼会清除池塘、河流浅水区水生植物,筑巢产卵。
成熟的斑鳢亲鱼怀卵量与其个体大小有关,270~280克的个体平均绝对怀卵量为617粒,400~530克的个体平均绝对怀卵量可达17116粒,产卵方式为筑巢产卵卵为金黄色,具浮性。成熟卵粒中有一大油球,呈桔黄色,卵径1.4~1.5毫米,
受精卵随胚胎发育逐渐变为棕色透明,坏卵则变为蛋黄色、不透明。
生长发育
斑鳢胚胎发育速度与水温有关,当水温为18~21.5℃时,从受精卵到孵出的时间需54小时左右,当水温为24~27℃时需要40小时左右。卵孵化后,雌鱼和雄鱼也会在巢周围喂养和保护幼鱼,直到幼鱼能够独立觅食和避敌。
刚孵化出的幼鱼体长约3.6~4.2毫米,体呈灰黑色,略带棕黄,形态与蝌蚪相似侧卧水面,孵出三四天左右可长至7~8毫米,转为正卧状,由内源性营养转变为外源性营养,吞食
浮游动物;孵出约25天后,其生活习性已与成鱼相似。
斑鳢经周年养殖个体体重可达400~500克,最大的个体能到5
千克,在中国
华南地区,1龄鱼106~279毫米,可达性成熟,2龄鱼189~397毫米,3龄鱼276~352毫米,在饲养条件下,个体增长会更快。在冬季温度较低时,斑鳢会停止摄食和活动,生长亦停止,当水温回升时,又恢复摄食生长。
人工养殖
养殖技术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选择适当大小的培育池,清塘和消毒后,挑选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鱼种进行亲鱼培育,放养密度2~3尾每立方米,雌雄比例1:1。可设计产卵池以供斑鳢产卵,通常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地欧等药物进行二次注射催产,卵在适宜环境种孵化后,即可移出放入鱼苗培育池培养,当鱼苗长至体长达3厘米的时候即可出苗。
在养殖过程中,需定时定量投喂杂鱼、小虾、蚯蚓等动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池需常换水,保持水质及水位合适。
在养殖中,常用
雌性斑鳢与
雄性乌鳢(Channa argus )进行杂交,杂交鳢在生产养殖中具有
杂种优势,生长快,易驯化,运输方便,在中国珠江三角区,已逐渐替代斑鳢、乌鳢成为
鳢科鱼类中主要的养殖品种。
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
肤霉病:症状通常是病鱼体表局部灰白色,有白色棉絮状菌丝,患病处伤口充血、溃烂
细菌性烂鳃病:一般鱼体发黑,鳃部粘液增多,鳃片灰白色或局部坏死,不摄食。
腐皮病:发病初期鱼体局部有红色出血点,出血点处鳞片脱落,随后皮肤溃烂。
防治措施
可用食盐、
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使鱼池消毒,使用
穿心莲、氯苯尼考等药物拌饵治疗。
物种危害
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斑鳢被视为入侵物种,挤占当地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和资源。
物种保护
在斑鳢自然分布范围内,其主要威胁因素是过度捕捞和
栖息地的减少;在中国,野生斑鳢的产量有所下降,但由于其依然分布广泛、无明显的致危因素,202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保护名单》ver3.1,保护等级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斑鳢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的淡水鱼类,养殖规模和经济效益都较高,在中国,斑鳢是外贸出口的重要鱼类之一。
斑鳢也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鱼,肉质鲜美,骨刺少,
蛋白质、脂肪含量高,氨基酸全面,深受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