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兀鹫
鹰科白兀鹫属下的唯一种
白兀(食虫类:Neophron percnopterus)是鹰科白兀鹫属动物,又叫埃及秃鹫、法老鸡。平均体长60厘米,平均体重1.88千克;性二态明显,雌性体型较大。面部无羽毛,脖子有带刺羽毛。喙大而窄,喙部弯曲。双翼羽毛两面颜色不同,外侧羽毛为白色,略带红棕色,内侧羽毛为黑色。尾羽呈楔形,淡红色。幼年白兀鹫羽毛呈均匀的棕色,直到4至6岁时性成熟,羽毛随年龄的增长逐渐褪色。
白兀鹫主要分布在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亚洲南部和西部,以及与中国相邻的部分国家,如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常栖息在岩石地区(例如悬崖洞穴、石阶、峭壁)、稀树草原、灌木丛、沙漠、人工陆地或人工建筑。
2021年,白兀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N);2021年,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23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其在有机废物和潜在致病源的清除与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古埃及和希腊神话中存在文化价值。
形态特征
白兀鹫属大型鸟类,平均体长60厘米,平均体重1.88千克;性二态明显,雌性体型较大。面部无羽毛,脖子有带刺羽毛。喙大而窄,喙部弯曲,有三分之二的长度暴露在外,为橙色。头部较小,呈黄色。双翼羽毛两面颜色不同,外侧羽毛为白色,略带红棕色,内侧羽毛为黑色。尾羽呈楔形,淡红色,正中间羽毛最长,向两边依次变短。其腿部呈粉色,爪子呈黄褐色,趾甲呈浅黑色。幼年白兀鹫羽毛呈均匀的棕色,头部呈白色,腿部呈浅粉色,直到4至6岁时达性成熟,羽毛随年龄的增长逐渐褪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白兀鹫主要分布在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亚洲南部和西部,以及与中国相邻的部分国家,如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它们通常在居民栖息范围内越冬,此外也会在非洲萨赫勒地区越冬。
在中国,白兀鹫分别于2001年和2012年在伊犁及喀什地区被观测到,为中国鸟类新纪录。白兀鹫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地区、云南省西部、西南部地区。
亚种分布
白兀鹫共有三个亚种,区分如下:
栖息环境
白兀鹫通常栖息在岩石地区(例如悬崖洞穴、石阶、峭壁)、稀树草原、灌木丛、沙漠、人工陆地或人工建筑。环境大多为干燥干旱的状态,主要在低海拔地区,局部高达3000米。由于人类提供的潜在食物来源,它们有时也会选择栖息于人类居住地附近。该物种大多在栖息地范围内越冬,部分在非洲萨赫勒地区越冬。
生活习性
飞行行为
白兀鹫拥有滑翔飞行的能力,一旦达到升力高度,便可进行长途飞行,无需摆动翅膀。白兀鹫的翅膀相对更窄、更硬,末端略微下垂,拍动时快速有力。
觅食行为
白兀鹫常在空旷的低地或山地觅食,拥有强大的视力和滑翔能力在高空找寻潜在猎物。属肉食性动物,食谱范围广,包括腐肉、乌龟、昆虫、鱼类、幼年脊椎动物、大型家养或野生哺乳动物、鸡蛋甚至粪便。早成雏常被成鸟喂食小型动物,为其提供骨骼发育所需的钙元素。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型动物粪便也可作为白兀鹫的良好营养来源,有助于保持其面部的黄色。白兀鹫是罕见的能够使用工具的物种之一,为打破更大、更厚的蛋壳,其会在蛋上方扔下石头,从而将其打开食用。
白兀鹫的觅食行为受地区可用资源影响。个体多会前往资源丰富的觅食地点,也会与配偶一同觅食。在觅食地区的统治等级制度里,白兀鹫低于较大的狮鹫,高于黑雁和乌鸦;白兀鹫可在占主导地位的食腐动物进食后食入尸体骨头残留的肉屑。
鸣叫行为
白兀鹫在个体之间相互交流时会发出声音,但其鸣叫声不易被听见。多为嘶嘶声、喵喵声、隆隆声或其它尖叫声音。
其他行为
兀鹫不属于迁徙动物,但它们在栖息地和繁殖地之间的飞行距离比大多数其他兀鹫更大。繁殖期间,可连续多年前往同一筑巢地点;雄鸟会为保卫筑巢领地进行多番“空战”。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白兀鹫是“一夫一妻制”和领土制,在繁殖季节,雄性对其配偶进行高空俯冲表演,并且雌雄双方会通过爪子在空中锁定在一起。
营巢产卵
白兀鹫每年繁殖一次,繁殖时间因地而异。产卵期通常在每年的3月至5月之间。双方会在岩石斜坡或墙上空洞,共同建造一个大型鸟巢,宽度超一米,中间深深凹陷。巢的构成包括树枝、毛发、旧破布甚至粪便。每次产卵两枚,占雌鸟体重的9%,前后间隔3至5天,需要39至45天孵化。在双方共同分担孵化职责之前,雌性会单独孵化数天。由于每枚卵的孵化时间各不相同,因此早成雏的发育情况并不相同,繁殖成功率因环境条件而异。亲鸟会保卫巢穴并为雏鸟带回食物。
生长发育
雏鸟的羽绒呈灰白色,羽化过程71至85天,其面部皮肤多为深绿色。羽翼丰满后,会和成鸟一起在栖息范围内飞行,并学习如何寻找食物。出生后4个月,雏鸟能够独立生存,在迁徙时与亲鸟分离,远离出生地。6岁时达性成熟。圈养白兀鹫的最长记录寿命是37岁。野外个体的寿命难以确定,约为13.4岁。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1987年至2000年,白兀鹫领土面积下降了至少25%。截至2020年,所有分布地区的该物种数均减少,在过去的三代,欧洲种群数量下降超过10%,非洲为91%,北非为50~79%,印度可能超过99%。全球该物种数整体下降率约为50~79%。
截至2019年,阿曼地区白兀鹫有较为充足的食物供应和筑巢选择,威胁因素相对较少,物种数量可能会稳定增长。截至2021年,印度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欧洲的繁殖种群估计为3000~4500对,相当于6100~9000只成熟个体。欧洲占全球范围的25-49%,因此对该物种全球规模的初步估计为1.24万~3.6万对,相当于1.86万~5.4万只成熟个体。
威胁因素
成年白兀鹫没有天敌,其面临的威胁包括食物中毒铅中毒、食物短缺、生态环境变化、触电以及飞行中撞上风力涡轮机等。筑巢地因人类娱乐活动、攀岩、自由飞行等而受更多的干扰和影响。2000年,印度有19个地区的白兀鹫由于兽药双氯芬酸中毒而减少22%。
保护举措
在多个保护区内,陆续开展白兀鹫监测计划、喂养计划,实施打击非法使用有害药品的政策。兽药双氯芬酸已被印度政府禁止。2002年,欧盟内部出台管制动物尸体处置的条例,部分地区关闭上百个小型垃圾场,大幅度减少了白兀鹫的危险来源。2008年,法国保加利亚意大利制定了国家物种行动计划,白兀鹫被纳入计划当中。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保加利亚和马其顿,白兀鹫被装上卫星定位器,从而研究早成雏的分布情况、迁徙运动以及越冬地区。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在该物种的稀少地区实施守巢计划。2014年,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埃塞俄比亚苏丹土耳其的各地组织考察了该物种越冬区和迁徙沿线的限制因素,并在埃塞俄比亚举办研讨会,以帮助提升非洲越冬地区保护该物种的综合能力。阿曼当地通过合理规划和监管,例如安装安全的电力基础设施,确保垃圾场的食物对鸟类无危害,以及提高公众和政府的保护意识,减少或部分避免对白兀鹫和其他大型鸟类的威胁。
保护等级
2021年,白兀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N)。
2021年,白兀鹫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白兀鹫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
种间关系
白兀鹫是小型动物以及其他鸟类卵的直接捕食者,它们的捕食会影响这些物种的种群规模。白兀鹫和部分其他食肉动物之间,可以通过发出食物定位信号来互相提供帮助。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白兀鹫会食入尸体、垃圾和粪便,因此在有机废物和潜在致病源的清除与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价值
白兀鹫在古埃及和希腊神话中均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古埃及文化中,其被刻画于纪念碑上,也被用作皇室的象征,与埃及女神穆特和奈赫贝特相关,后者常穿着白兀鹫羽毛制成的衣服。
白兀鹫作为声门字母“A”,被列入古代象形文字中。拉丁学名“Neophron percnoterus”来源于希腊神话。希腊语“perknos”意为黑暗,“pteros”意为翅膀,组成其名字的后半部分。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al-rakhmatal-misriyya”;在《圣经》中,希伯来语将其称为“râchâm”。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11-27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britannica.2023-04-15
..2024-11-27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04-15
Neophron percnopter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3-04-15
白兀鹫 Neophron percnopterus.inaturalist.2024-11-27
..2023-04-15
..2023-04-15
世界鸟类数据库.avibase.2023-04-15
..2023-04-1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亚种分布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飞行行为
觅食行为
鸣叫行为
其他行为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营巢产卵
生长发育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威胁因素
保护举措
保护等级
种间关系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文化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