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中国龙(Sinosaurus triassicus)是
兽脚亚目,肉食性,体长4-5米,生活在
三叠纪晚期-
侏罗纪早期。2023年4月,
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恐龙研究证实了三叠中国龙是中国龙属的独立恐龙种。
1938年,在
云南省禄丰市的侏罗纪早期的红层中,发现了三块破碎颌骨和三枚孤立的牙齿的化石。
中原地区恐龙研究先驱
杨钟健最早研究该化石材料,1948年因化石出土的层位,被定为三叠纪
地层而被命名为三叠中国龙。之后,研究者对比禄丰三叠中国龙与晋宁中国双嵴龙标本发现两者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一度认为三叠中国龙是一种中国双嵴龙。
2015年11月在云南禄丰大冲后山发现1个三叠中国龙完整
颅骨(带下颌骨)以及关联的11节颈椎化石,2023年,
云南省禄丰市恐龙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将新发现的三叠中国龙化石与中国双嵴龙、双柏龙等化石样本对比发现,三叠中国龙化石有三个独有的特征:存在一条上颌骨腹侧到鼻嵴发育的垂直嵴;二是眶前窗的腹侧边界主要由颧骨的前突围成;三是鼻骨、泪骨和前额骨之间有个开窗。经科研人员反复对比确认,三叠中国龙是
中国龙属的独立恐龙种,不与中国
双冠龙同种,它们属于中国龙属的不同种。
2023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张泽川、
尤海鲁与
禄丰市自然资源局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王涛共同研究撰写的论文《A New Specimen of Sinosaurus triassicus (Dinosauria:
兽脚亚目)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of Lufeng, Yunnan, China》在英国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发表,论文详解地介绍了三叠中国龙化石样本的信息,并证实了三叠中国龙是一个独立恐龙种。
2015年,在发现三叠中国龙完整
颅骨化石原址处建立了野外博物馆,2020年,该化石从原址转移到了
云南省禄丰市恐龙化石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