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
作家、译者、艺术评论人
小浪(1974年4月6日-—),本名华健,生于上海市,常以btr为名活跃于文艺界,是作家、译者和艺术评论人,曾用笔名“浪得虚名”。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曾做过外企审计,后又在阿迪达斯做了十年财务,工作期间开始发表作品向文艺青年转型,并于2011年辞职并担任《天南》杂志编辑。是“城市迷走症”一词的发明人。
主要出版作品有《上海:城市生活笔记》《迷走·神经》《迷你》《意思意思》《上海胶囊》等,译作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冬日笔记》、阿巴斯·奇亚罗斯塔米《樱桃的滋味》等。其他书评、影评、杂文散见于《上海壹周》《周末画报》等刊物。
曾担任“大声展”文学沙龙活动的策划人,举办个人艺术展“意思意思”、和摄影展“21.4平方米的朝圣之旅”等。2014年创办微信公众号“意思意思”(Petite_Mort)。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小浪于1974年4月6日凌晨0:30生于上海长乐路,本名华健。
儿时他住在南昌路,最大的乐趣就是穿弄堂。小浪认为走不同的上海弄堂就是在相同的起止点之间体验不同的过程,而为了让这个过程更加静谧有趣,他会故意往小上海弄堂钻,探索各种路线从南昌路走到淮海路。这些经历培养了他对上海市这座城市特别的感情,也给了他日后写小说的灵感来源。
他是理科男出身,曾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系。1966年毕业后到南昌市军训了一年,在军训期间,他开始在图书馆涉猎各类小说、诗歌、散文。之后,他在毕马威做过三年半审计,又跳槽到阿迪达斯做了十年会计,在朝九晚五的生活中开始了向文艺青年的转型。他白天上班,晚上创作,发表了许多书影评、杂散文,并出版了自己的书籍和译作。
创作生涯
2003年,小浪创作的第一本书是《上海:城市生活笔记》,他以笔记的形式对上海的城市生活进行记录,以个人化的视角展现了上海的众生百态和城市风貌。
他熟悉英语法语,因此也出版了一些翻译作品。小浪在反复阅读了保罗·奥斯特的自传《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原作之后,考虑到作者与自己的文风较为相似,便开始着手翻译这本书,并于2009年出版。他认为《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既是一本谈论孤独的书,也是孤独的产物,在书评中他写道:“对于奥斯特而言,写作不但是从黑暗现实中逃离的方法,它更是一种慰藉。”之后,小浪又翻译了保罗的《冬日笔记》,于2017年出版。
2011年,他参与了喜剧短片大自鸣钟》的拍摄,并担任了剧中“城管”一角。
2011年10月,小浪辞去工作,做起了《天南》文学双月刊的编辑。
2013年,短篇故事集《迷走·神经》出版。小浪将一个个奇妙瞬间记录下来,汇集成24幅神经涂鸦和89则迷走故事,记录了上海市这个大都市里的小小传奇。小浪在这本书中发明了“城市迷走症”这个词,称自己是其深度患者,并制了一张“症状自查表”,罗列出“十大症状”。小浪认为,在熟悉的环境中迷失是城市人的共性,但偶尔“迷失”无伤大雅,反而能看到城市变幻着的面相。同年,小浪翻译了广告界传奇萨奇兄弟的《残酷极简思维》,他表示“在一个信息愈来愈碎片化的时代,简洁是一种经常被低估的品质。”
2013年,小浪参与策划“大声展”文学沙龙活动,该展以“文学的将来”为主题,邀请英国著名小说家西蒙·布伊(Simon Van Booy)、中国青年作家阿乙及欧美文学翻译俞冰夏,探讨当代文学在数码新时代将有怎样的变化。2016年,他又策划了朱浩摄影展《就像电影一样》,于10 Corso Como举办,展出呈现了关乎于上海生活的一系列摄影作品。
2014年,他参演了剧情关于上海的三个短片》。
2016年,小浪将碎片化的文字,如极短的小故事、段子和灵感整合成一本1050页的书,这本书名为《迷你》。全书的设计是由两次获得德国莱比锡市“世界最美的书”的设计师组合量身定制的,内含大量的符号及插图,因此也被认为是一本设计书。
2017年,他翻译了电影大师阿巴斯·奇亚罗斯塔米的《樱桃的滋味》,书中详细记录了阿巴斯在一次七日电影工作坊的授课,呈现了阿巴斯的艺术理念和人生哲思,是其一生导演历程与人生之路的珍贵总结。在同一时期,他又探索出新的书籍形式,将著作《意思意思》做成了可手撕、类似日历的形式出版,这本书一反传统的装帧,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最美的书”。
作为文艺工作者,小浪还举办了许多个展,包括《意思意思》(新空间,2017)、《21.4平方米的朝圣之旅》(衡山和集,2019)。参与群展《公|园》(多伦现代美术馆,2020)、《彼/此》(X-Space,2021)等。
小浪曾多次与当代文艺工作者进行对谈,内容涉及包括文学、摄影、电影等许多领域。2020年11月15日,第五届中欧国际文学节,小浪与西班牙作家安德烈斯·巴尔瓦以“童年、真相和创伤——深入黑暗”为主题展开对谈。11月18日,他又参与了中欧女性线上系列对话,并作为其中唯一一位男性进行发言和讨论。
2021年3月7日,小浪和摄影艺术家史国威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开展对谈会,就绘画与摄影结合这一创作方式进行畅聊。同年,小浪和作家赵松关于罗贝托·波拉尼奥《重返暗夜》展开对谈。
在此之后,小浪又陆续翻译了《没有人拥有月亮》《故事博物馆》等儿童绘本。2022年,他的译作伍迪·艾伦自传《毫无意义》出版。《上海胶囊》是小浪2022年的新作品,书中写了19篇故事,作者尝试用不同的小说方法,将每个故事用文字设计成了充满迷思的展览,虚实映照、趣味十足。他一反传统的文学构建,探索虚构的边界。在关于这本书的对谈中,评论人赖非表示小浪的作品会给人一种解放的感觉,“因为他总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消解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
2022年,小浪主持了无边界电台的播客节目《地铁坐过站》。
2022年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期间,新京报书评周刊邀请小浪、译者郑菁菁、西班牙语文学译者范晔围绕博尔赫斯与比奥伊·卡萨雷斯之间跨越50年的文学对话和友谊展开对谈,揭秘大众想象之外的文学巨匠。11月,他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批评家顾铮在一场新书分享会上围绕“街头·摄影·写作”的主题展开对谈。12月11日下午,小浪和云也退对谈《我的无限痴迷:贝托鲁奇电影随笔》。
作品汇总
出版作品
其他作品
以上资料来自:
创作特点
创作视角独特
小浪的灵感大多来源于真实生活,他的随笔和小说常常是围绕上海市这一城市展开,以文字游走在上海的街头巷尾,既真实又充满想象力,书写着大都市下的小小传奇。他擅长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剖析世界,他写琐碎日常、上班族、弄堂里的叫卖声,也写奇妙瞬间、顿悟时刻。孙甘露如此评价:“一种广大的地方性,一种自我超越的日常性。”
作品具有设计感
小浪不愿局限于形式,以幽默而富有哲思的文字,角度清奇地反射生活。他充满创意一反传统,就像小书《意思意思》将装帧设计成可手撕、类似日历的形式,给读者带来惊喜轻松的阅读体验,充满设计感。他开拓新概念,发明“城市迷走症”一词来描述都市中生活的人们,创造新概念“破镜小说”来形容自己的作品。小浪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生活艺术理念,而这些作品便是表达方式的创意试验田。
碎片化文字
小浪喜欢写简短的文字,《迷你》就是一部以碎片化“金句体”文字、简短的小故事、一瞬间的灵感为主的作品。他认为一闪而过的念头十分珍贵但是容易遗忘,因此需要马上记录下来,这样它才会在脑中生根发芽。
人物评价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萌芽》杂志社社长孙甘露:一种广大的地方性,一种自我超越的日常性。
btr是一个全能的写作者,写小说、翻译小说、编杂志、写书评、做访问、拍照片、画画。他的文字温和、准确、节制,他为我们揭示新的都会感,冷静地为我们剖析世界,找回写作内在的趣味和尺度。
作家黄集伟评价《迷走·神经》:一种来自思绪褶皱里的窸窸窣窣,一种来自幻觉旮里的唧唧歪歪……这些似无还有似有还无迷走神经般隐蔽微弱但却永在游走着的聪慧和狡,才是这部作品的真正主角。是,它有点神经质,可清澈见底。
作家黎紫书:他的角度在所有的角度之间,他的世界在整个世界的外面。他是btr,他看到的,他要是不说,你总是看不见。
上海青年作家沈大成评价《上海胶囊》:他的小说会给我这样一个印象:破镜子里出现了很多变形的不完整的成像,但它们都是真实的,同时又脱落了一些小的碎片,那些小碎片就好像拼图板失去了一块或者是一个解不开的谜。所以,整本书就像一个破碎镜子的呈现。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创作生涯
作品汇总
出版作品
其他作品
创作特点
创作视角独特
作品具有设计感
碎片化文字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