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鲫
原产于日本琵琶湖的淡水鱼类
白鲫(学名:Carassius auratus cuvieri)别名日本鲫、大阪鲫、河内鲫等,原产于日本琵琶湖,后被中国、韩国等地引进,因其体色银白,且其食性、鳃耙结构、习性等与白链相似而得名。由于白鲫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起水率高、病害少等优点,且在中国各种淡水水体中都能正常生长,因此在中国很多城市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后来成为中国的淡水养殖对象之一。
白鲫是以浮游植物等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一般生活在水的中上层,喜群集,其对水质变化、低溶氧量均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白鲫的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耐低温且无需越冬,能终年正常摄食和生长。此外,白鲫还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无论是天然水域,还是人工养殖,其生长速度均明显快于普通鲫鱼。
白鲫体色银白,体型较大,体长195-215毫米,在原产地最大个体可达2.5千克左右,高而侧扁。白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中国各地普遍食用的鱼类之一,烹制方式多样。
由于道路建设工程和防洪大坝建造的需要,白鲫在琵琶湖岸边的繁殖栖息地迅速减少。此外,入侵鱼类也会捕食白鲫的鱼卵和幼鱼。2017年,白鲫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物种。为扩大白鲫的种群,日本政府在琵琶湖海岸线上重建芦苇栖息地,以增加白鲫栖息繁殖地的面积。
历史
白鲫原产于历史悠久的日本琵琶湖,当地人称其为源五郎鲫。约在1897年,日本大阪府河内郡的一位渔民将白鲫移入内河和池塘中饲养。后经多年的驯化和精心选育,得到纯系优良品种,因此白鲫也被称为河内鲫。鉴于河内鲫在日本大阪府被普遍养殖,并进行了许多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因此河内鲫也称为大阪鲫。
养殖白鲫的国家,主要为日本苏联也曾引进饲养,但未见有普遍推广的报道。1976年3月,中国广东从日本引进白鲫,并进行试养。1977年2月,中原地区动物学根据河内鲫体色银白的特点,且其食性、鳃耙结构、习性等均与白链相似,将其中文名定为白鲫。经过几年的试验养殖,中国已经完全掌握了白鲫的人工养殖技术,并将其用于池塘套养。由于白鲫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起水率高、病害少等优点,且在中国各种淡水水体中都能很好地生长发育、成熟和产卵,普遍受到养鱼者欢迎,因此在中国很多城市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后来成为中国的淡水养殖对象之一。
分类
通过线粒体DNA测序进行遗传学研究,发现在大约100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的更新世,白鲫就发生了形态分化。因此早期的科学家认为白鲫是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一个亚种,尽管后来一些分类学家对此提出异议,但截止2022年白鲫已被提升至物种级别,学名被定为Carassius auratus cuvieri。
形态特征
体型
白鲫体色银白,体型较大,体长195-215毫米,体长为体高的2.1-3.1倍,在原产地最大个体可达2.5千克左右。
外部形态
白鲫体高而侧扁,背部隆起,腹部平圆,后部较狭呈菱形。头较小,吻短而钝。口端位,口裂稍斜,口角无须。鼻孔在眼的前上方,距眼较距吻端为远。眼较大,侧位。下咽骨短,下咽齿较长而侧扁,表面光滑。鳃孔大,鳃耙密。鳃膜与峡部相连。体被较大圆鳞。侧线完全,在腹鳍上方略向下弯,向后延至尾基正中。白鲫背鳍基部长,外缘平直,起点在腹鳍起点的稍前上方,至吻端较至尾鳍基部为近。胸鳍较大,但不达腹鳍。腹鳍较小,不达臀鳍,其起点距胸鳍起点较距尾鳍起点为近。臀鳍基部长,外缘平直。尾鳍分叉深,两叶末端尖,但下叶常有缺损。
内部结构
脊椎骨28枚,鳔分2室,前室粗短,后室长。肠较普通卸鱼短。腹膜黑色。背部深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较卿鱼色淡。各鳍均为淡灰黄色。侧线鳞为30-32个,鳃耙数为102-120个,鳃耙内侧面具有许多分枝且带棘,组成网状结构。
雌雄鉴别
白鲫雌雄鱼的区别为:1. 性成熟的雄鱼鳃盖两侧有“珠星”,用手抚摸有粗糙感;雌性无。2. 雄性生殖孔呈凹三角形;雌性呈圆形,微突出。3. 性成熟的雄鱼腹较平直或稍膨大,用手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性腹部膨大明显,隐现卵巢轮廓。4. 同龄个体雄性较大;雌性较小。
分布栖息
白鲫是日本琵琶湖淀川(琵琶湖的出口)的特有物种,栖息地包括湖泊、池塘、运河、河流和水库等地。其原产地为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85米、水深41.2米,受水范围大,有40多条河流流入,平均温度为6℃。白鲫后来被中国、韩国等地引进,并广泛养殖。
生活习性
摄食习性
白鲫是以浮游植物等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前期,白鲫主要食用浮游动物,多为轮虫,后期开始食用浮游植物。当白鲫体长达到15-25毫米时,食性开始转化。在白鲫鱼种和成鱼阶段,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物,也会食用一定数量的有机碎屑和水生昆虫。
生活习性
白鲫一般生活在水的中上层,喜群集,其对水质变化、低溶氧量均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在每升水溶氧量低于0.2毫克的水体中,白鲫还能生存数小时,只有低于0.1毫克/升时,才引起死亡。白鲫的最适生长温度22-26℃,其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耐低温且无需越冬,能终年正常摄食和生长。
生长习性
白鲫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无论是天然水域,还是人工养殖,白鲫的生长速度均明显快于普通鲫鱼。其最大个体全长可达50厘米,体重可达2500克。当年生的鱼苗,到年底时一般可达50克以上,第二年个体大的体重可高达400-600克,而普通鲫鱼一般只能达到150-175克。
人工繁殖
发情
在水温适宜的晴天,将分池培育的雌、雄亲鱼按一定比例放入产卵池中。亲鱼入池后继续用流水刺激,以促其发情。若亲鱼入池后,第二天仍不见发情,可将池水放去部分,浅池水经太阳光照射后易提高水温,傍晚时再注入新水至原来位置,1-2天后,亲鱼一般都能够发情。也可在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进行人工催情,选择成熟良好的雌亲鱼注射催情剂,催情剂多为鲤鱼脑垂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性腺成熟好的亲鱼以及产卵旺季,一般采取一次注射法。性腺成熟稍差的雌鱼以及产卵初期,可采取二次注射法。
产卵
白鲫为正常的二倍体有性生殖群体,能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其繁殖习性与鲤鱼、卿鱼相近,也能在静水水体中自然繁殖。在天然水体中,水温达到17℃以上时即可开始产卵。白鲫适宜的产卵水温为20℃左右,产粘性卵,属于分批产卵类型,其多在浅水水草或附着物上产卵,产卵时间多为黎明时分。白鲫的性成熟年龄一般为2-3龄,在中国南方地区,如果生长条件良好,1冬龄的白鲫也可达性成熟。
孵化
白鲫的受精卵孵化可采用静水孵化、淋水孵化和流水孵化。静水孵化时一般选择淤泥少、浮游生物少的池塘作为孵化用池,将着卵鱼巢消毒后,置入池塘避风向阳处,并沉入水下。在水温20-24℃时,鱼卵约45-58小时孵化。在池水温度较低时,可覆盖塑料薄膜,以提高水温促进孵化。
淋水孵化是在室内搭设孵化架,将着卵鱼巢悬挂在架上,或在架上设竹帘将鱼巢平铺在竹帘上孵化。孵化期间要经常淋水,使卵粒一直保持湿润状态,室内温度以20-24℃为宜。当胚胎发育到肉眼能看见到的“眼点”时,及时将鱼巢移入池塘中继续孵化。流水孵化是受精卵经脱粘后,可放入孵化环道或孵化桶等流水孵化设施中孵化,流速以卵粒在水中均匀翻动而不沉底为宜。
养殖技术
鱼苗培育
白鲫鱼苗培育和其他鱼鱼苗培育方法相同,但需要在有饵料基础的发塘水质中进行。鱼苗出膜前1天施肥,肥料以蓄粪为主,生成的浮游生物可以作为鱼食。鱼苗出膜后5天内,且可以平游后,取出鱼巢喂养预料,前2天喂养蛋黄,10万尾鱼苗投喂1个。而后投喂豆浆、黄豆,并施蓄粪,确保鱼塘水肥度平衡。
成鱼培育
白鲫能适应各种水域环境,且通过人工增殖后比较容易形成种群优势。白鲫在池塘养殖中,可与成鱼混养、主养饲喂,也可鱼种套养。成鱼混养时,白鲫作为搭配鱼,可通过高产成鱼塘的残饵养殖。主养饲喂方法为在养殖场中,每800平方米的鱼塘可放养90尾鱼苗,同时投放60尾0.5千克的鱼鱼种进行全饲料投喂养殖。鱼种套养时,将白鲫与草鱼搭配养殖最为理想,草鱼下塘同时搭配100-150尾白鲫,草鱼培育过程每天按草鱼体重3-5%投喂草鱼鱼种料,2-3个月草鱼出塘,白鲫平均可达250克。
养护管理
放养密度
白鲫成鱼养殖可以使用隔年鱼种,但需控制好放养密度。如果密度较大,白鲫重量很难达到标准规格250克以上,密度过大也会造成饲料浪费、鱼产量降低。通常情况下,主养饲喂养殖中,冬末春初投放尾重10-15克/亩的隔年鱼种,大约为1400-2000尾。在6月初再次放入当年鱼苗3000尾,产出白鲫成鱼在300千克、尾重10-15克的鱼种2100尾左右。
投喂饲料
白鲫饲养过程中需经常适量投喂人工饲料。白鲫对蛋白质的要求比较低,通常在饲料中只要含有一定数量的植物性蛋白质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因此,白鲫的饲料常以黄豆饼、小麦皮等人工配合饲料为主。
施肥
由于白鲫是兼食浮游生物的杂食性鱼类,因此培肥水质是高产的关键。追肥量应根据季节水温、水质状况、天气情况等而定,3-6月可每施粪肥,7-9月由于投饲量较大,水质一般较肥,可以不施或少施追肥,肥料除施氮肥外,还可适当施些磷肥,9月以后酌量追肥。
水质调节
养殖白鲫的池塘水质需做到水较肥,饵料生物较多,且处在不断增长中,水色上午较淡,下午较浓,水不发黑、不浑浊、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水中溶氧较高。春季可适当加注新水,夏秋季节池塘应保持最大水深,并勤换水,当池水过肥时要及时换水。另外,每隔一段时间需泼洒1次生氢氧化钙,以调节水质、增加钙肥、消毒防病。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据2015年日本环境省政府的商业捕捞数据显示,白鲫种群数目有所下降,虽然很难判断其在过去三代(约30-33年)中种群下降的具体数目,但可以确定,由于产卵栖息地的丧失,白鲫在过去30-33年内至少减少了50%的种群。
致危因素
由于道路建设工程和防洪大坝建造的需要,琵琶湖的水位被人为控制下降,白鲫在琵琶湖岸边的繁殖栖息地也因此迅速减少。此外,入侵鱼类也会捕食白鲫的鱼卵和幼仔,主要有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rus)等。
保护等级
2017年,白鲫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收录,根据A2c标准,白鲫被列为濒危(EN)物种。
保护措施
为扩大白鲫的种群,日本政府在2007年和2013年将白鲫列为《日本国家红色名录》的濒危物种,同时在琵琶湖海岸线上重建芦苇栖息地,以增加白鲫的栖息繁殖地的面积。
用途
白鲫具有养殖周期短、产量高、可越冬、易捕捞(起捕率可达95%)等优点,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肌肉含粗蛋白约17%)、脂肪、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中国各地普遍食用的鱼类之一,其烹制方式多样,可煎炸、红烧、清蒸,也可加入豆腐、冬瓜、黄豆芽等其他食材做汤。
相关研究
饲料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糖对白鲫生长、肝胰脏抗氧化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发现白鲫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在糖水平为22.87%时最大,肝体比呈现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趋势。19.12%糖水平组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强,丙二醛含量最低。这表明白鲫饲料的适宜糖水平为19.12-22.87%。
体色研究
鱼类的体色由基本色素细胞相互配合而成,色素细胞主要有黑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4种类型。AG1478是针对酪氨酸激酶(Tyr)的一种新型抑制剂,而Tyr是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白鲫四种色素细胞以及两种不同形态黑色素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探讨了AG1478抑制剂对白鲫早期体色发育的影响。发现AG1478抑制剂对白鲫早期体色发育没有明显影响,这为研究白鲫的体色特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12-25
目录
概述
历史
分类
形态特征
体型
外部形态
内部结构
雌雄鉴别
分布栖息
生活习性
摄食习性
生活习性
生长习性
人工繁殖
发情
产卵
孵化
养殖技术
鱼苗培育
成鱼培育
养护管理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等级
保护措施
用途
相关研究
饲料研究
体色研究
参考资料